厝邊太太整理心法大公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新年計畫總落空?

厝邊太太今年的新年目標是迎接令自己怦然心動的一年,任務是地板、桌面保持清爽,避免堆置雜物,為生活空間留白、重新感受自由的呼吸感!

根據研究到了二月份,就有高達八成的人忘了自己在新年所設定的新年目標!其實每年農曆年前,是民眾在一年當中搜尋「斷捨離」這個詞的高峰!可見大家都希望新年好好斷捨離一番。究竟斷捨離有多難?俗話說,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歡迎大家下載厝邊 MyNeighbor,與厝邊交流二手物,一起整理物品也整理人生!

raw-image

整理心法大公開

厝邊太太觀察市面上眾多斷捨離及整理的討論,發現有兩大流派:【一鼓作氣派】&【一天一點派】。一鼓作氣是徹頭徹尾地收拾,透過體驗整理後無以倫比的清爽,進而促成意識的轉變,將自己變成願意維持美好生活空間的人。一天一點則是將整理拆解成小動作,積少成多聚沙成塔,運用原子習慣的力量達成行為的轉變。

raw-image

厝邊太太認為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況以及整理的項目,擷取不同的流派的優點來進行整理。以我自己為例,衣物的整理就適合【一鼓作氣派】,如果一天只整理一兩件,很容易丟了以後下次想穿時就少一件,若能一次系統性地盤點分類,就能根據功能保留必要的衣物。另外像是書桌的整理,就適用【一天一點派】,每天工作前後,固定清空桌面,隨手丟棄廢紙、將文具歸位。

raw-image

要丟還是要留?

除此之外還有【丟棄】與【留下】兩種不同的思考角度。主張丟棄至上的極簡主義追求實用簡約,技巧包括一出一進(丟一樣才能再買一樣)、每日丟一物等,從心理上斷開物品與情感的連結並且強調收納。相較於甚麼該丟?有些人則反向思考究竟甚麼才該【留下】?留下的角度更看重的是你對物品的感受,它是否令你怦然心動,因著珍惜這份捨不得丟的感情,更慎重對待物品,於是購買前更慎重,清理時更果斷,不知不覺達成物品減量。

raw-image

去年底國內知名收納專家廖心筠針對2023年的到來,推出「一日一捨日曆書」,網路上也有很多100件立即丟掉清單可以參考。厝邊太太在新年展開了一日丟一物的挑戰,但發現很多清單都不符合自己的狀況,於是就改成每天訂個5-10分鐘的小鬧鐘,隨手整理皮夾、床頭櫃等等,同時搭配假日一口氣大規模地整理家中空間,把地板、桌面清空!

整理之後,厝邊太太也把物品上架到厝邊 MyNeighbor,和鄰居厝邊面交。有些免費贈送、有些便宜出清,賺小零錢還能換回生活空間,非常推薦大家。

雖然厝邊太太的家不像電視雜誌上的樣品屋那樣清爽令人讚嘆,但透過整理對家的感情更深,每天都對自己的生活空間怦然心動。相信只要反覆地實踐,人人都能找出自己的整理心法,迎接美好的2023! 希望大家喜歡這篇分享,厝邊太太會繼續分享二手物整理出清的小筆記,歡迎大家點讚厝邊的FB粉絲專頁官方IG喔!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厝邊太太小筆記
5會員
42內容數
厝邊太太小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股市慘跌、投資失利、川普趣聞…厝邊太太Podcast輕鬆聊!本集邀請Debby和ChinChin分享投資慘痛經驗,並討論川普的關稅政策與生活趣聞,帶你用輕鬆的心情面對股市波動和人生的超展開!
Thumbnail
2025/04/23
「股市慘跌、投資失利、川普趣聞…厝邊太太Podcast輕鬆聊!本集邀請Debby和ChinChin分享投資慘痛經驗,並討論川普的關稅政策與生活趣聞,帶你用輕鬆的心情面對股市波動和人生的超展開!
Thumbnail
2025/04/22
歡迎收聽🎙️厝內話Podcast!本集邀請ICF認證教練Annick,分享如何透過教練對話,幫助你「斷捨離」生活與職場壓力,找回真正的自己。內容包含:察覺安靜離職的徵兆、理解目標與動機背後不同的初心、如何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等,並提供心理韌性測驗問卷連結,幫助你更好地覺察自身狀態。
Thumbnail
2025/04/22
歡迎收聽🎙️厝內話Podcast!本集邀請ICF認證教練Annick,分享如何透過教練對話,幫助你「斷捨離」生活與職場壓力,找回真正的自己。內容包含:察覺安靜離職的徵兆、理解目標與動機背後不同的初心、如何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等,並提供心理韌性測驗問卷連結,幫助你更好地覺察自身狀態。
Thumbnail
2025/04/14
歡迎收聽🎙️厝內話Podcast!本集邀請 ICF認證教練-朱郁蕙,和大家探討造成媽媽們倦怠的「Burnout」。朱教練分享自身經驗,幫助大家認識內在情緒、釐清思緒,學習如何面對壓力也預防Burnout。一起來看看如何照顧自己,找回生活熱情與平衡。
Thumbnail
2025/04/14
歡迎收聽🎙️厝內話Podcast!本集邀請 ICF認證教練-朱郁蕙,和大家探討造成媽媽們倦怠的「Burnout」。朱教練分享自身經驗,幫助大家認識內在情緒、釐清思緒,學習如何面對壓力也預防Burnout。一起來看看如何照顧自己,找回生活熱情與平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每次到圖書館看到有關斷捨離、簡單生活風格、收納整理的書,都會忍不住借回家看,也閱讀許多類似的書籍,在生活中也因為書本內容影響,開始實施斷捨離,同時也加入了換物社團,或是在平台上賣出自己的二手物品。 一直在想,為什麼自己會這麼關注斷捨離這些議題呢?
Thumbnail
每次到圖書館看到有關斷捨離、簡單生活風格、收納整理的書,都會忍不住借回家看,也閱讀許多類似的書籍,在生活中也因為書本內容影響,開始實施斷捨離,同時也加入了換物社團,或是在平台上賣出自己的二手物品。 一直在想,為什麼自己會這麼關注斷捨離這些議題呢?
Thumbnail
整理心法大公開 厝邊太太觀察市面上眾多斷捨離及整理的討論,發現有兩大流派:【一鼓作氣派】&【一天一點派】。一鼓作氣是徹頭徹尾地收拾,藉此得以體驗整理後無以倫比的清爽,進而促成意識的轉變,將自己變成願意維持美好生活空間的人。一天一點則是將整理拆解成小動作,透過原子習慣的力量達成行為的轉變。
Thumbnail
整理心法大公開 厝邊太太觀察市面上眾多斷捨離及整理的討論,發現有兩大流派:【一鼓作氣派】&【一天一點派】。一鼓作氣是徹頭徹尾地收拾,藉此得以體驗整理後無以倫比的清爽,進而促成意識的轉變,將自己變成願意維持美好生活空間的人。一天一點則是將整理拆解成小動作,透過原子習慣的力量達成行為的轉變。
Thumbnail
從唸書、工作、結婚到北漂18年返鄉,家當越來越多,每次搬家就是巨大工程。直到10年前接觸山下英子「斷捨離」觀念,開啟 Less is more 生活模式,現在最常聽到親友驚嘆「你家住10年了,怎麼還像新屋?」
Thumbnail
從唸書、工作、結婚到北漂18年返鄉,家當越來越多,每次搬家就是巨大工程。直到10年前接觸山下英子「斷捨離」觀念,開啟 Less is more 生活模式,現在最常聽到親友驚嘆「你家住10年了,怎麼還像新屋?」
Thumbnail
★做不到斷捨離、覺得「極簡」一無所有? 「少一件、剛剛好」的7分滿原則,一定適合你!
Thumbnail
★做不到斷捨離、覺得「極簡」一無所有? 「少一件、剛剛好」的7分滿原則,一定適合你!
Thumbnail
收拾與丟棄過時雜物,能想像最理想與完美的態度應該是,克制感性情緒,讓理智先行。但事實上,往往都是情緒大幅被牽動,接著整理的進度就會停滯。
Thumbnail
收拾與丟棄過時雜物,能想像最理想與完美的態度應該是,克制感性情緒,讓理智先行。但事實上,往往都是情緒大幅被牽動,接著整理的進度就會停滯。
Thumbnail
從上星期六開始因為快過年,打算提前打掃,每一天選一小塊區域,花大約1小時先把舊的、過期的東西淘汰,才有新的空間好好重新佈置,展示2022虎年的新氣象。 斷、捨、離的定義: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捨去多餘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細分
Thumbnail
從上星期六開始因為快過年,打算提前打掃,每一天選一小塊區域,花大約1小時先把舊的、過期的東西淘汰,才有新的空間好好重新佈置,展示2022虎年的新氣象。 斷、捨、離的定義: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捨去多餘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細分
Thumbnail
農曆新年剛過,年節大掃除相信讓大家清出了不少雜物垃圾!近年來,日本「斷捨離」主義盛行,幾乎成了一門顯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推崇。然而,在我們邁向簡約生活之前,是否真的認識斷捨離,還是在盲目的追尋下,不知不覺掉入了以丟棄之名,行消費之實的欲望陷阱呢?
Thumbnail
農曆新年剛過,年節大掃除相信讓大家清出了不少雜物垃圾!近年來,日本「斷捨離」主義盛行,幾乎成了一門顯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推崇。然而,在我們邁向簡約生活之前,是否真的認識斷捨離,還是在盲目的追尋下,不知不覺掉入了以丟棄之名,行消費之實的欲望陷阱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