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財專家筆下,購買奢侈品絕對是可以大肆撻伐的痛點,只要買了名牌包,炫富、浪費錢、愛慕虛榮等負面標籤隨之貼上。
如果只是一篇作者自己寫來自High的文章,大書特書批評買名牌包對於理財的壞處,其實也無妨。但是,如果文章目標受眾是勸愛買名牌包的小資族,批評說教的口吻,只會讓受眾敬而遠之,達不到作者想要拯救迷途眾生的目的。
沒有人想要被批評。
我在未成年的階段,遇到最討厭的行銷方式就是被批評我亂花錢。
場景在一間連鎖藥粧店。
和朋友約聚餐的我,只是因為提早到了現場,為打發時間才進店閒逛,結果被一個專櫃中年女性店員拉住,推銷專櫃保養品。
我一開始單純只因為打發時間,姑且聽她的推銷。但,她見我沒有購買的意願,甚至我開始不耐煩地說我和朋友約的時間到了,要先離開。她開始批評我們年輕人愛亂花錢,不懂得把錢用在正確的地方。
我聽了,更堅定我就是不會跟她買保養品的想法。
名牌包,對於當事人不見得只是奢侈品。
我沒有買過名牌包,對於名牌包的瞭解只是略懂。
有些人買名牌包,是認同品牌精神,或是自我認同、自我肯定的展現。
直接了當批評小資族買名牌包的行為,會讓當事人聯想被否定價值觀、否定自我認同,不夠格、憑什麼買等負面觀感。
雖然我也認同,對於理財,買名牌包不是理智的購物決策。
在討論不應該買名牌包的議題前,還是多加討論購買名牌的背後,消費主義、行銷文化、匱乏心態等影響當事人購物決策的心理因素。
直接了當批評奢侈品行為,就算講了一堆數字論證買名牌包就是沒有平價包包划算,目標受眾還是不會想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