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是個適合思考教育的日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引用「超級歪 SuperY」頻道【歪歪看世界EP1:當代教育出了哪些問題?】一片

影片附於文末

傅柯說:學校的本質不是教育,而是整形外科(orthopedics),把下一代人整形成國家想要的樣子
學校、軍隊、監獄、醫院都是十八世紀國家為了以最「理性」的方式管控社會人口,而設計出來的機構。(傅柯《監視與懲罰:監獄的誕生》)
十八世紀法國軍事學校的規訓體制,後來甚至成為英國哲學家Jeremy Bentham設計監獄的靈感來源。


先說在前,如今台灣教育現場,已朝「實現教育本質」邁進一大步,與二十年前相較,將學生當成教育主體(印象沒錯的話,來自於蒙特梭利教育法之理論,若有誤植請指教,筆者必定更正)已是主流,而非「抽屜裡一件件的資料夾」,甚至,當今台灣教育已經進入傾盡地方政府所能寵愛學童的模式。筆者現今為小學代理教師,經歷過時代差異,感受甚深(後悔出生得早了)。

當年我在學校時,便覺得在學校彷彿身陷監獄,差別只在沒有鐵欄杆,這是我至今討厭學校的理由,那種被監管的煩躁感,也許一生揮之不去;但我有幸遇到友善的師長、同學,因此雖然討厭學校監管式的教育,但還是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

我們的教育突破了學校最初的本質!

教育體制內經過多年省思與調整後,確實看得見和當年制式化升學主義、填鴨式教育、唯有讀書高的操作大相逕庭,多元化的教學內容、評量方式,讓學生從小學就嘗試且探索自己的特色和專長,更均衡的培養學科和藝術、技能的知識能力,也更重視城鄉均衡發展(此項擴及課業與飲食、生活所需),學生受到的照顧早已不同往日。

教育改革雖一路受質疑,也有人總想恢復往日制度,但若我們都能看見學校內為學生所提供的生活照顧、教師對學生的教學付出,相信很難有人再贊同要回到過往(二、三十年前)的填鴨軍訓式教育。(以前學生可能甚至不知道學校健康中心在何處,例如我,如今卻要帶小一生認識校內各設施、教學童上廁所;以前學生在懲罰與淘汰中謹小慎微,如今我們對學生包容且鼓勵,甚至被要求寬容無止盡)

教育改革,不只被時時提出不滿,甚至開始有人省思:我們是否教改得太過縱容,把學生和家長一起慣壞了。(恐龍家長可不是奇幻生物)

不過這種改變過程不是任何一個個體可以改變的,不如來想想,以個人而言,對教育有什麼感想與省思。

(以下出現少數轉彎,請繫上安全帶)

三年疫情讓各級學校第一次面對轉變,偉大的科技促成線上教學,讓我們真槍實彈的經歷並認知了一次──把學生關在學校裡面上課的必要性!

整個世界心知肚明,學生自主學習是一種科幻─可以但它是種美好想像─尤其是小學階段,學生乖乖上線上課的主因幾乎是「家長要求」,可喜的少部分是出於對「上課是學生的本分」的自我要求,或者出於家長、學生自己對考試的重視,有來上課的部分真的已經讓老師感動得要死,感動到老師可以完全忽略那些掛網翹課的孩子。

老師打分數當然也不是亂打,而是全部往高分去打,高到它表面張力極限,如果不是有滿分100的限制,我們大概會被暗示去突破這層張力。

線上教學可累死教學者了,但是何其有幸恭逢世界級盛事,探看每個學生在家學習(就等同他對學習的真實心態)的姿態,不是衝擊,而是印證各學生在老師心底的實際形象。

我們的教改在其中一方面是相當成功的!我們成功破除了學校與師長的權威面目,孩子們在學習(不僅僅在學校)路上是開心、有安全感、沒有恐懼的──在愛裡沒有懼怕,絕大多數的孩子喜歡上學、喜歡老師,表示他們在就學階段真實體驗到生長環境所給的健全,作為學校體制內的一個基層個體,我也可以算是達到基礎上的無愧於心了。

可是我依然確定無論什麼環境,善良的小孩依然善良,邪惡的小孩依然邪惡。在此篇我並不討論,也許這輩子都不想討論。

新的一年,我計劃為自己的帶班方式做更多調整,試著去培養學生的責任感,也試著讓他們知道拉小團體對自己無益。給自己原設定不變:不要期待從孩子們身上得到回饋,他們把學會的從學校帶走,回饋給愛他們的人,這樣就足夠了。

我雖然討厭學校,但是回到學校的這一遭,有幸體驗到學校在時代進步後的改變,我想那些懷抱著教改熱忱的前輩們可以稍稍得寬慰了,儘管一路被罵,但是改革哪有一步到位的?何況連我也覺得教改愈改愈煩、改到奇怪的方向去了,但是不能否認軍隊式和填鴨式的教育方式應該徹底改變,個人特色與專長應該適才適性的得到引導與教導,而不是以往由個人在暗中茫然摸索,這對教學者和學生都是可喜之事。

但是如果教育部和家長能理解某些時候,限制與懲罰(絕非羞辱)有其必要性,那麼可就真的可喜可賀了。

希望孩子們不要如網路所傳:對人對事沒有責任感、對挑戰沒有榮譽感、完成了任務沒有成就感、面臨失敗沒有挫折感、面對錯誤沒有羞恥感。

但願這些民族的幼苗、國家的棟樑(年齡暴露),在學校九年至十二年的國家義務教育後,都比我們這教改前的人,心靈和技能上,都更有自信、更有餘裕的面對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君陵的沙龍
12會員
113內容數
久久浮出水面一次,只是想再貼篇文章證明本人沒有憑空消失。
君陵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01
小俊其實不喜歡被同學叫「小熊」,說起來,就像他今天打破的杯子一樣讓讓人心碎。 小俊不是那種小心翼翼的孩子,有點大而化之,又有些粗心,但他心胸寬闊又樂觀開朗,在同學間其實頗受歡迎。 可是小俊長得快,高大的他,那行動間不太小心翼翼又大而化之的結果,就是扯破書本、撞倒同學、砸破窗戶……今天摔碎馬克杯,
Thumbnail
2025/01/01
小俊其實不喜歡被同學叫「小熊」,說起來,就像他今天打破的杯子一樣讓讓人心碎。 小俊不是那種小心翼翼的孩子,有點大而化之,又有些粗心,但他心胸寬闊又樂觀開朗,在同學間其實頗受歡迎。 可是小俊長得快,高大的他,那行動間不太小心翼翼又大而化之的結果,就是扯破書本、撞倒同學、砸破窗戶……今天摔碎馬克杯,
Thumbnail
2024/11/24
      嘗嘗我家好滋味 來,來嘗我家拿手菜 邀請蘑菇和豬腳 洗洗切切再泡澡 青蔥大蒜湊熱鬧
2024/11/24
      嘗嘗我家好滋味 來,來嘗我家拿手菜 邀請蘑菇和豬腳 洗洗切切再泡澡 青蔥大蒜湊熱鬧
2024/09/14
阿廷最愛打球,他的專長也是打球,足球、籃球、羽毛球,沒有一項難得倒他,是名符其實的小球王! 他雖然活力十足,有時會調皮搗蛋,但他也是二年級的「友善大使」,喜歡幫助人,是老師的小幫手,所以阿廷還是同學中的「人氣王」。
Thumbnail
2024/09/14
阿廷最愛打球,他的專長也是打球,足球、籃球、羽毛球,沒有一項難得倒他,是名符其實的小球王! 他雖然活力十足,有時會調皮搗蛋,但他也是二年級的「友善大使」,喜歡幫助人,是老師的小幫手,所以阿廷還是同學中的「人氣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教改在台灣似乎已經成了一個罵人的髒字,至少所有人提到教改都不免會搖頭嘆息!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教改不是匯聚了眾多傑出腦袋開過無數的會議,動用龐大的社會資源才形成的政策嗎?更令人覺得困惑的是,為什麼當初教改的目標似乎都達成了,但是學生卻壓力愈來愈大,補習班愈來愈多,學生素質愈來愈差,民眾失去對公立
Thumbnail
教改在台灣似乎已經成了一個罵人的髒字,至少所有人提到教改都不免會搖頭嘆息!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教改不是匯聚了眾多傑出腦袋開過無數的會議,動用龐大的社會資源才形成的政策嗎?更令人覺得困惑的是,為什麼當初教改的目標似乎都達成了,但是學生卻壓力愈來愈大,補習班愈來愈多,學生素質愈來愈差,民眾失去對公立
Thumbnail
引用「超級歪 SuperY」頻道【歪歪看世界EP1:當代教育出了哪些問題?】一片 影片附於文末 傅柯說:學校的本質不是教育,而是整形外科(orthopedics),把下一代人整形成國家想要的樣子 學校、軍隊、監獄、醫院都是十八世紀國家為了以最「理性」的方式管控社會人口,而設計出來的機構。(傅柯《監視
Thumbnail
引用「超級歪 SuperY」頻道【歪歪看世界EP1:當代教育出了哪些問題?】一片 影片附於文末 傅柯說:學校的本質不是教育,而是整形外科(orthopedics),把下一代人整形成國家想要的樣子 學校、軍隊、監獄、醫院都是十八世紀國家為了以最「理性」的方式管控社會人口,而設計出來的機構。(傅柯《監視
Thumbnail
我們一提到教育,你是否想到「一科又一科的科目,在不同的教室裡,寫著不同的考卷?」
Thumbnail
我們一提到教育,你是否想到「一科又一科的科目,在不同的教室裡,寫著不同的考卷?」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來談談教育怎麼毀在人性!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來談談教育怎麼毀在人性!
Thumbnail
你對於你曾接受過的教育滿意嗎?又或者,有沒有一點點的期許?
Thumbnail
你對於你曾接受過的教育滿意嗎?又或者,有沒有一點點的期許?
Thumbnail
身為高中生的我,不停顧慮自己的未來,顧慮自己考試的考試分數,先前回去國中和老師敘舊時,聽到慘不忍睹的成績,我總是默默的一句「屁孩」帶過。然而,最近回去國中時,看到了他們的成語填空:花枝(招展)竟填入花枝(魚排);看到了他們沒辦法分清楚鄭成功和鄭芝龍,隨著老師的嘆氣聲,我決定要找出問題的解答。
Thumbnail
身為高中生的我,不停顧慮自己的未來,顧慮自己考試的考試分數,先前回去國中和老師敘舊時,聽到慘不忍睹的成績,我總是默默的一句「屁孩」帶過。然而,最近回去國中時,看到了他們的成語填空:花枝(招展)竟填入花枝(魚排);看到了他們沒辦法分清楚鄭成功和鄭芝龍,隨著老師的嘆氣聲,我決定要找出問題的解答。
Thumbnail
這個系列要談台灣教育體制的問題,不會碰到教改課綱,主要指如何在現行制度上,找到較有可行性的辦法,可以促成教育系統的優化,進而幫助到學生。這些改革辦法,偏向現狀的延伸,以解決短、中期的問題為主,學業部分的較少,偏重的是筆者個人經驗。 
Thumbnail
這個系列要談台灣教育體制的問題,不會碰到教改課綱,主要指如何在現行制度上,找到較有可行性的辦法,可以促成教育系統的優化,進而幫助到學生。這些改革辦法,偏向現狀的延伸,以解決短、中期的問題為主,學業部分的較少,偏重的是筆者個人經驗。 
Thumbnail
這也許是最讓人掙扎到底要不要離開的地方了? 2020.4.6  如果說今天在台灣歷史的時間軸上會被畫上小圈圈做個註記或什麼的話,我好像也只能想到清明連假剛結束,明明已經籠罩在新冠肺炎的恐慌下一堆人還在放假到處趴趴走以至於大家更恐慌、政府不斷發細胞簡訊提醒自主健康管理、新聞聳動的強調接下來又創新一波疫
Thumbnail
這也許是最讓人掙扎到底要不要離開的地方了? 2020.4.6  如果說今天在台灣歷史的時間軸上會被畫上小圈圈做個註記或什麼的話,我好像也只能想到清明連假剛結束,明明已經籠罩在新冠肺炎的恐慌下一堆人還在放假到處趴趴走以至於大家更恐慌、政府不斷發細胞簡訊提醒自主健康管理、新聞聳動的強調接下來又創新一波疫
Thumbnail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有相似或相同的狀況。 就是我們的惡夢多半都以「學校」為根基。 在實際設計不同,但整體氣質相同的惡夢校舍裡,反覆著無法逃離又必須重複的某種痛苦過程。夢醒之後你不會清楚記得那個過程是什麼,但你會記得那很痛苦,而且是專屬於「學校」這個空間的痛苦
Thumbnail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有相似或相同的狀況。 就是我們的惡夢多半都以「學校」為根基。 在實際設計不同,但整體氣質相同的惡夢校舍裡,反覆著無法逃離又必須重複的某種痛苦過程。夢醒之後你不會清楚記得那個過程是什麼,但你會記得那很痛苦,而且是專屬於「學校」這個空間的痛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