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爛,學生懶,什麼時候變成現代學生的共同弊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其實,在探討這個議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台灣教育目前的問題,這是一篇刊登在「生活原型」上的文章。
世界成功的領導者,都認同一個觀點:現今的教育制度,是因應工業時代所設計的,目的就是為了生產大量工人。一切教育的核心精神圍繞在建立「大規模生產及高度控制的思維」
其中,在這篇文章,作者提出六個現階段中華民國教育的弊病,分別是工業時代的價值觀、學生缺乏自主權控制權不切實際的學習、無從發展興趣與熱情、學習方式的差異,以及排斥科技非人性化教學。
六種問題不僅僅從學生心理層面下手,也是人們習慣了歷史給我們的制度,就像選舉人團一樣,從十八世紀沿用至今,台灣的教育改革了許多次,從廢除聯考、九年一貫,一路到現在的一零八課綱,我們始終是由家長、由教育團體、由政府,制定教育規則,而學生呢?
許多家長會有著這樣的想法:既然你是學生,你的目標就是學習,其他的事情你不要管,不要管政治、不要玩社團,這是為了你的未來好。
那麼多次的教育改革,到底改了些什麼?改變的,會不會是學生對教育的態度?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跟上了潮流,我們看見了未來的趨勢,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眼裡,只剩下人工智慧、程式設計這種「看得見陽光的名詞」?
看起來,是社會給了學生們太大壓力,然而,這只是冰山一角。
時隔兩年再度踏入國中校園,我看見了更多兩年前我沒看見的事情。可能,是那些現象當時還不存在;也可能,只是我沒有察覺。
我就讀的國中是一所公立國中,升學成績每況愈下,走進教室,學生們安安靜靜的上課,少數幾個人會和老師們互動,安靜,可能只是因為他們不想學。
學生來自許多不同背景的家庭,有些學生的父母老來得子,對子女加倍呵護,子女課業有問題便馬上找父母,而父母再透過群組向老師求助;有些學生課也成績從小就不好,於是上課時乾脆課本一攤在桌上睡著;有些學生可能比較在意自己的容貌,老師上課時拿著髮捲夾著自己的頭髮,一邊拿著自己的比轉呀轉。
我看見一些老師在辦公室皺著眉頭,導師辦公室每逢中午熙來攘往,除了團購,多半是學生進進出出,學生們找導師要不補交作業,就是向老師傳些消息:「誰誰誰打破了玻璃」「誰誰誰又罵了髒話」,看見窗外因為各式各樣原因的學生排成一排站在導師室外頭。
什麼時候,我們教育出了這樣的學生?
帶者疑惑,我問了一些老師。
有個學生,爸媽離婚後就被阿公阿嬤帶,時間推移,小孩大了,阿公阿嬤年紀也跟著大了,小孩管不動了。這個同學的作業時常未交,該打的電話也打了,兩個老人在家對這個小孩也無可奈何,只能無助的期待這個小孩將來不要學會偷拐搶騙。
另一個學生,他覺得學習沒什麼意義,上課時間學校規定不可以使用手機,所以上課時的他無精打采,任何事情只要蒙混過去,拿到分數就好;下課的他,總會拿起手機,打開影片搜尋引擎,看著推薦影片上的網紅吃著誘人的食物,他說:「明明這麼多人不讀書也可以紅,那我為什麼要讀書?」
老師們說,不僅僅是越來越多資訊和過去都不一樣,學生對於學習的態度也不再像過去那麼單純。如果學校教的東西未來都用不到,那我為什麼還要學?現在那麼多人不讀書也那麼有名,那我在這裡讀的書有什麼意義?學校教的東西我有不喜歡,那我為什麼要學?
看起來,學生對於學校教的事情不甚滿意,那麼,政府總會聽到吧!
教育部於民國一百零二年公布的〈國民中小學教學正常化實施要點〉中明文寫道:(學校應)依課綱規定安排課程,並督導教師依課程計畫及課表等規定授課,教學內容並能落實課綱之精神與內涵。
換言之,教育部希望學生在課餘時間可以進行課外活動、藝能科時間不要考其他學科的小考、學科學習內容盡量不要用到課後時間……
然而,老師聽到說明會後的隔天卻收到教育委員希望學校可以利用課餘時間加強學生的學科能力,主要目的是希望學生可以在國中教育會考中減少等第C的人數。
現在的教育制度其實很矛盾,一方面希望學生成績可以往上提升,一方面又要模仿西歐、美國的學生,使學生在學校可以更快樂。然而,這樣的制度反而造成學生更加不信任學校:遵循上個世代制度的學生不理解學校為何要辦那麼多「奇怪」的活動;對其他領域有興趣的學生不懂學校為什麼要交這麼多「無聊」的事情。
除了制度面的問題,學生的心理素質也是一大問題,承如上述學生的例子,現在的教育資源顯然無法對學生達到其所需要的關懷:班上一個導師需要管理約莫三十個學生,自然對學生的家庭背景不能通盤了解。在教育部一百零五年的師生比調查中,台灣的師生比確實顯著高於其他國家。舉芬蘭為例,一位老師只須面對二十名學生,明顯高於台灣的教師對學生的比例(1:30)。
其實,台灣的教育問題並非無解,就以芬蘭為例:
芬蘭的教育重視的不是競爭,而是合作與遊戲,因此未滿七歲的孩子是不允許接受正規教育,而年滿七歲的孩子每上完45分鐘的課程,則必須給他們至少15分鐘的遊戲時間。
這是一篇在二零二零年八月底,發布在一個名為Tatler的網站。
文中其實明確地寫道:芬蘭的教師擁有很大的自主權,包括如何以非正規的標準化測驗來評量學生。教師很少出作業,而同一個班級中的孩子都具有不同的天賦,但重點在於給予具有學習或行為障礙的孩子特殊的教育,當中有30%的孩子在某些時候都需要特殊的協助。
芬蘭的教育重視孩子獨立的發展,針對不同需求的孩子給予不同的照顧,師生比低成了國家教育時的優勢,適性揚才在這個國度完整被落實。
反觀台灣,我們能怎麼做?
現在社會上,充斥著許多流浪教師,而老師人數也逐年氾濫,首先,從老師下手的話,可以增加教師的待遇、降低老師的錄取門檻,在此同時,國中、國小增開教師名額,短期可能不會有顯著的成效。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長期下來,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針對個別學生有個別興趣的部分,其實在藝術領域、實作方面,可以在學校增開許多工作坊,讓學生們可以體會多元領域的樂趣,說不定會意外開發其他潛能,對社會整體也不無壞處,我想,這將會是一個學生和社會雙贏的局面。
對於課程,我相信短時間內,台灣絕對無法像芬蘭那樣成熟,但絕對需要改革,不再拘泥於國英數自社,盡量和生活產生連結,像是探訪歷史古蹟這類,讓課本上的文字不再是文字,成績單上的評量方式也間接變多元,如果能夠同時降低定期評量的成績在總成績的比例、不公布學生成績和排名,學生自然不會因為成績產生不必要的自信和挫折。
教改進行了許多年,的確,我們看到台灣教育不斷成長,我認為,現在的改革不能停,教育的目的,我認為除了基本的生活能力,每個接受教育的人們,能夠找到自己在生命中的定位,進而產生對全人類群體的認同,產生更大的社會福利。教育和社會不是一條線,而是一個圓,有了起點後,沒有終點。
avatar-img
1會員
11內容數
一個高中生,一個什麼都敢想的腦,一雙什麼都敢寫的手。 歡迎加入這一方聽我吐吐心聲的小天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黑咖啡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日常隨筆,很認真的寫,但沒多少修飾。
從來沒想過,你近在咫尺。
我還是愛著你,雖然只有四十個字。
前些日子把用了三五年的蚊帳拆了,因為這件事,我惆悵了整天。這種惆悵的感覺習慣了,雖說慣了,卻異常的難掙脫。
「我只是想要回家。」不論是我,還是瘸了腳的老婦人都這麼想。
46個字 平凡的盼望 或許明天的烈日依舊 但我仍期望 明天的月光 還有沙 會改變
日常隨筆,很認真的寫,但沒多少修飾。
從來沒想過,你近在咫尺。
我還是愛著你,雖然只有四十個字。
前些日子把用了三五年的蚊帳拆了,因為這件事,我惆悵了整天。這種惆悵的感覺習慣了,雖說慣了,卻異常的難掙脫。
「我只是想要回家。」不論是我,還是瘸了腳的老婦人都這麼想。
46個字 平凡的盼望 或許明天的烈日依舊 但我仍期望 明天的月光 還有沙 會改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分享一位學生多年外宿經驗,整理出不需要再購買的衣物類型,包括尺寸不合、難以打理的布料、容易縮水或無法烘乾的材質、設計過於繁瑣、穿起來不舒服、令人尷尬不自信的衣物、過於厚重的衣服以及不易晒乾的帽T等,並鼓勵大學生及早練習斷捨離,避免未來不必要的浪費。
Thumbnail
許多學生可能會抱怨學校所學的知識在未來生活中用處不大,然而這篇文章探討了學校教育的真正意義。學校課程不僅僅是教學科知識,更是培養學生日後面對挑戰必備的各種能力,包括邏輯思維、時間管理、情緒調適和人際關係等。這些經驗為學生將來的獨立思考和有效溝通打下基礎,讓他們能在社會中立足。
Thumbnail
「評論能力」是現代人應具備的寫作素養,有很大的機率會出現在往後升學考試的寫作題目中!這次的練習,結合前不久的「故事改編」課程,評論同學所寫的故事。經由分析、拆解、重建等引導步驟,指導學生寫出有說服力的故事評論。
Thumbnail
考試制度 考試制度的目的是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和能力,但有時候我們可能過分強調分數和排名,忽視了學生真正的成長和學習。這種制度往往促使學生只為了取得好成績而去背誦和應付考試,而忽略了對知識的真正理解和運用。 用處 現行的考試制度有時候更像是一個工廠生產線,將學生按照固定的模式塑造成符合社會需求的
Thumbnail
教改的目的究竟為何?我們希望給予下一代什麼樣的教育,這個社會需要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更甚我們希望國家未來的發展會是朝怎樣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傳統教育體系過於強調分數和學歷,缺乏自主學習和探索的機會,使大學生普遍對未來感到迷惘。 想跳脫迷惘,應尊重生命軌跡差異,培養多元學習習慣,才能在變遷快速的社會中找到定位。
Thumbnail
國中會考結束後,家長和學生們充滿焦慮,對於前途和錢途感到不安。 焦慮原因包括路徑依賴、對孩子特質的不瞭解以及對未來社會發展的未知。 家長期待孩子走上安穩的道路,但忽視了孩子自身的特質,這可能導致孩子的眼界被限縮,最後只會走上家長規劃的單行道。
在強調「適性發展」的21世紀,每所學校應該也要有各自清晰的理念和教育方式,讓每個家庭可以經過討論後,挑選適合的學校就讀。而老師們也可以依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特長,應聘適合的學校。教育也應該適時引入市場機制,良性競爭才能激發出更多創新,以及更好的教學品質,讓學生和老師都可以有更多選擇。
Thumbnail
前陣子在各種巧合累積起來的情況下,得到了一個暑假時去日本學術交流的機會,但是我的英文很爛啊~日文也是0基礎,在這個情況下要去日本上學??還要住寄宿家庭四天?? 聽起來就很不可能。 於是, 我開始學英文、日文
Thumbnail
在讀《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前,我在想一件事,「給予」總體來說,是正面的,應該是無庸置疑。給予代表幫助別人,沒有人會說不好,我們也常聽「吃虧就是占便宜」、「施比受更有福」,不過即使如此,「給予」看似簡單,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在工作職場上,給予別人協助,有可能會損及自己的利益時,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分享一位學生多年外宿經驗,整理出不需要再購買的衣物類型,包括尺寸不合、難以打理的布料、容易縮水或無法烘乾的材質、設計過於繁瑣、穿起來不舒服、令人尷尬不自信的衣物、過於厚重的衣服以及不易晒乾的帽T等,並鼓勵大學生及早練習斷捨離,避免未來不必要的浪費。
Thumbnail
許多學生可能會抱怨學校所學的知識在未來生活中用處不大,然而這篇文章探討了學校教育的真正意義。學校課程不僅僅是教學科知識,更是培養學生日後面對挑戰必備的各種能力,包括邏輯思維、時間管理、情緒調適和人際關係等。這些經驗為學生將來的獨立思考和有效溝通打下基礎,讓他們能在社會中立足。
Thumbnail
「評論能力」是現代人應具備的寫作素養,有很大的機率會出現在往後升學考試的寫作題目中!這次的練習,結合前不久的「故事改編」課程,評論同學所寫的故事。經由分析、拆解、重建等引導步驟,指導學生寫出有說服力的故事評論。
Thumbnail
考試制度 考試制度的目的是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和能力,但有時候我們可能過分強調分數和排名,忽視了學生真正的成長和學習。這種制度往往促使學生只為了取得好成績而去背誦和應付考試,而忽略了對知識的真正理解和運用。 用處 現行的考試制度有時候更像是一個工廠生產線,將學生按照固定的模式塑造成符合社會需求的
Thumbnail
教改的目的究竟為何?我們希望給予下一代什麼樣的教育,這個社會需要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更甚我們希望國家未來的發展會是朝怎樣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傳統教育體系過於強調分數和學歷,缺乏自主學習和探索的機會,使大學生普遍對未來感到迷惘。 想跳脫迷惘,應尊重生命軌跡差異,培養多元學習習慣,才能在變遷快速的社會中找到定位。
Thumbnail
國中會考結束後,家長和學生們充滿焦慮,對於前途和錢途感到不安。 焦慮原因包括路徑依賴、對孩子特質的不瞭解以及對未來社會發展的未知。 家長期待孩子走上安穩的道路,但忽視了孩子自身的特質,這可能導致孩子的眼界被限縮,最後只會走上家長規劃的單行道。
在強調「適性發展」的21世紀,每所學校應該也要有各自清晰的理念和教育方式,讓每個家庭可以經過討論後,挑選適合的學校就讀。而老師們也可以依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特長,應聘適合的學校。教育也應該適時引入市場機制,良性競爭才能激發出更多創新,以及更好的教學品質,讓學生和老師都可以有更多選擇。
Thumbnail
前陣子在各種巧合累積起來的情況下,得到了一個暑假時去日本學術交流的機會,但是我的英文很爛啊~日文也是0基礎,在這個情況下要去日本上學??還要住寄宿家庭四天?? 聽起來就很不可能。 於是, 我開始學英文、日文
Thumbnail
在讀《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前,我在想一件事,「給予」總體來說,是正面的,應該是無庸置疑。給予代表幫助別人,沒有人會說不好,我們也常聽「吃虧就是占便宜」、「施比受更有福」,不過即使如此,「給予」看似簡單,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在工作職場上,給予別人協助,有可能會損及自己的利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