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在念大學時做職場分析測驗時,就覺得這件事情很奇怪,難道你沒懷疑過一件事嗎?
難道我就只能在這少數的分類裡面做選擇嗎?
明明外面行業很多種,在做分析時卻只有少少這些類別,是不是範圍太小了呢?
那我們該用何種方式看待自己要做什麼職業甚至以創業為目標呢?
你可以選擇使用「我可以擁有那些收入方式?」這句話來思考。
用這句話去打開資源,你可以有很多答案,比如: 飲料店員工、外送員、自媒體工作者、電子商務、夜市擺攤、辦讀書會、接攝影案子…等等。
這麼一來,也不是員工跟老闆二選一,而是這兩者之外還有更多不同選擇,你的資源一多,才會發現原來自己有這麼多收入的可能去發展。
那我總該選擇一個領域吧?
是的,當你專注在一個領域上,你的所有資源包括金錢、時間、注意力、創意,都將放在這領域上,久而久之你在這領域將發光發熱。
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卻沒人貫徹到底,為什麼?
因為要你直接下注一個領域風險太大,幾乎沒人敢願意承受這種風險,但你其實還有很多選擇,你只是在這階段做一個選擇而已,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
1、你還在探索階段
你喜歡吃西式早餐還是中式早餐呢? 如果你兩種都沒吃過,或只吃過一種,你恐怕回答不出來對吧?
如果你只吃過西式早餐,而且體驗很不好,那麼你會繼續吃西式早餐嗎? 如果你有其他選擇的話反而是會向外探索,而不是一直重複吃西式早餐。
所以當你還沒有在某個領域上找到自己喜歡的,可以多向外發展。
怎麼做?
去關注你最近的問題,包括你找不到自己想要的領域這件事也可以,但除此之外你應該也有其他問題尚未被解決吧?
比如想要建立習慣卻一直沒有成功,比如定期打掃房間、健身、準時睡覺、健康飲食、培養人際關係、關注自己勝過關注他人、寫文章習慣等等。
也可以是平常有些靈感或是對某些事情有好奇,這時你必須記下來,不論是筆記本或手機都可以,你對某領域好奇,不如去借幾本書或網路找找資料來看看,有興趣就做點行動。
像是你交友軟體上你認為照片可以怎麼拍更吸引人,這時記錄下來,等有時間的時候再來做拍攝,當你在這過程中找到可以吸引女生的姿體動作與拍攝手法,也可以分享給其他人,甚至開課收點錢。
若在這過程有讓你感受到成就感,你也可能開始對攝影有興趣而踏入這個深坑也不一定。
探索,是探索你自己,把挖到的東西兌現給這個市場。
2、想要的東西太多
當你為了解決自身問題,而這過程挖掘出許多領域,這些領域或許會困擾你一陣子,也就是什麼都想要,因為每個領域都是幫助你解決困難的好東西。
這狀態很正常,也是很多人卡住的地方,也是我現在卡的時候,那要怎麼辦咧?
你要開始去比較,誰比誰更優秀,這裡的優秀不是大家認為的,而是你認為的哦,那怎麼比較呢?
我是用類比的方式,比方說我學過 NLP,也接觸一點心理學的皮毛,我還看過一點商業管理相關的書籍,這幾個領域不大相同,也都很受用,商管比較偏理性,心理學偏感性,NLP 偏感性,而我在實作過程中,對我而言我使用哪個工具時會比較順利,我就會選擇那方面開始著手。
講講我最近卡著的狀況,我用商管的工具去布局我的商業模式,這很好,我發現商管工具一大堆可以用,但是我僅僅知道這些工具,但我根本沒有很想把它使用出來,我也不明白為什麼,可能是太過複雜不想學。
但是心理學、NLP 相關的知識我就很喜歡拿來使用,平常也比較喜歡看心理相關的東西,我不確定這是否代表我適合感性類知識領域,但我能確定心理相關的知識我比較「願意」去理解甚至使用並且開始行動,所以我近期會把原本追蹤的商管知識轉換成心理相關領域再去測試自己的體感是否更靠近這些領域。
3、拖延症
其實我認為拖延症這個詞很好用,好用程度就像看醫生時當醫生檢測不出個所以然,就會跟你說是體質問題。
拖延症也是,當我們不知道你為何會沒辦法完成事情,就會跟你說你有拖延症,根本跳過思考就判定你有病。
但事實上拖延症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症狀,你就不想去動有什麼辦法?
給你一個方向,就是讓自己「放鬆」。
你的時間塞下太多東西,導致沒辦法好好就為思考,長時間大腦緊繃、精神緊繃、肌肉緊繃,當然什麼都不想再做,平時就很累了,不動反而正常不過。
你試試拳頭握緊時去打人,好啦不要打人,打自己大腿就好,根本就施不了什麼力,但是當你拳頭鬆握,出拳時碰到大腿瞬間再用力,就能打出力量。
找到讓自己放鬆的方法也很重要,放慢步調,該怎麼做?
開始去注意你的時間都分配到哪裡,這些被分配的事情有沒有事你可控的,可控的範圍內有沒有事你認為不需要有的?
比如朋友約你出來聊心事,朋友很重要,但是不用每個朋友都找你聊心事,若你真的很會解惑那就可以收費。
並且開始學會拒絕,懂得拒絕你才會有多餘的時間,不一定要把每項空白的時間填滿事件,這就跟名片設計一樣,你不用整張名片塞滿資訊,而是核心資訊放進去,其他空間留白,才能夠讓人一看就亮,也讓人更容易專注在你資訊上。
你留白的時間反而能帶給你更多創意與靈感去處理手頭上長期未解的難題。
維持身體健康是重要的指標,也就是睡覺、飲食、運動。
還是找不到自己擅長的地方怎麼辦?
找個打工或基本工作,做著先。
接著運用下班時間,去參加你喜歡的活動。
參加活動,與人互動,才有機會讓對方稱讚你哪個地方做得好,我們習慣自己找擅長的事情,但我們擅長的事情早就習以為常,對我們來說沒什麼,但對別人來說可能是很大的技能與才華,從別人角度較容易看出你的才能在哪,一個朋友的稱讚,對照市場可能就有一千個人同樣認同你。
當然參加的活動就有差了,不過你若像我一樣沒有什麼社交技能,可以先當個 YES MAN,也就是有人邀請,你就答應報名參加,當然你要去注意這活動有沒有危險性或是陷阱,尤其是這個時代危險很多。
像我過往參加過基督教的感恩節活動、志工活動、學校輔導社課程、讀書會,更多的是自己自費的課程,讓自己練習在社交場景下的各種應對。
比較無聊的是直銷大會、單純找你當分母,這種也算是吃點經驗值就好,往後看出對方來意就可以拒絕的場合。
如果你還是學生,多運用學校資源,其實學校有很多活動,只是宣傳上可能不佳,多主動查詢其實有很多小活動能報名。
如果你出社會,或即將出社會,可以出門找個打工先,有穩定工作,就算不是你特別喜歡的,但每個月收入近戶頭,你的內心還是會比較平穩,不會產生焦慮。
從社會版本找答案
英雄聯盟每個版本都會有個特強的 T1 角色,若你不用,就是會被選走讓對方屌打你。
職業也是,像是台灣的話就是科技業與工業類較吃香,雖然傳統工業被說夕陽產業幾十年了,但比起做文書類還是很吃香,或是你也可以選擇做水電,未來可能會缺工。
如果你現在狀態只想看錢走,且想待在台灣賺錢,那麼就要避免社會文化相關工作,你收入會很少,那種都是家境好的人在從事的工作。
但就像我上面講的,你在探索階段,可以多看,像我自己的路徑就是一出社會就做傳統工業,做了三、四年找到有更想做的行業,就轉戰行銷,到現在覺得行銷在台中沒那麼好玩,決定來玩自媒體。
但其實我在十年前做傳產的時候就想做自媒體了,只是那時候台灣不流行,看國外教學邊學邊做,做到有點笨笨的,就沒繼續下去,只能說可惜,不過這十年我也沒混著過,一直學習新東西,現在才有辦法在這邊寫文章給你看。
有答案,但你喜歡這答案嗎?
當初我也是很想找到一個完美職業,也開始看一些找天賦、探索自己的書,但我發現比起找到答案,更重要的是你有沒有起身行動。
找肯定是找不到的。
若是版本答案,那為何有人想從科技業存錢出來創業?
若是自己的天賦,那麼你就不去學習其他領域嗎?
若廚師是自己的天賦,那你只能學習廚藝,不學習如何服務客人嗎?
最後我才發現,原來尋找職能,尋找天賦,都只是拖延的代名詞,你為了想一勞永逸,而選擇不存在的東西,一勞永逸這詞真的很危險,人生沒一勞永逸的,就算你考上公務員,你還是會面臨「無聊」這份大關。
或許是因為我們長期待在學校,考試習慣了,覺得社會上有 100 分的答案。
事實上恐怕不是,創業的人每個月都擔心業績會不會跌落。
當員工的擔心自己未來要往哪裡走,薪資會不會升,不升要怎麼轉工作?
當社會不斷推動創新,會有更多新職業出來,舊職業被淘汰,那要怎麼辦?
你要開始累積技能,從你現在能做的工作累積,若你有想做的工作,就去看能力要求,沒有的就利用下班時間補到位。
還沒確定要做什麼的,先找個基礎工作,利用下班時間解決目前意識到的困難。
說實在的,有個基礎工作,能把自己生活都處理好不讓家人擔心,你就已經屌打很多人了。
那娛樂呢?
吃喝玩樂一定要有,只是你必須重新分配,比如你學生時期大部分都是玩樂,而現在要工作了就必須要減少玩樂時間,但這樣對你不好嗎? 不知道。
就像野狗還沒被拴上繩子前很抗拒,但長期下來拴上繩子的狗有受過教育,與主人互動良好,這結果反而是更好的。
多數人會重視自由,好像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才是正確的,但我認為人性碰觸到自由往往就是向下沉腐。
我會建議你,從你現有的困境去解決,不斷的去解決你的困難,這是一輩子都玩不玩的遊戲,然後在這過程,會有許多解決不了的難關,於是你必須向外探索更多資源,認識人脈,金錢、地位、名聲,只是你成功後的副產品。
該追求的是你解決困境後的成功。
你若不是有嫖賭習慣的人,其實賺的錢是花不完的,且過去那些中樂透的人,也因為不懂運用金錢把錢花完,體驗完短暫的人生煙火後就在自己的內心中坐牢了,就像接觸毒品的人很難再回來過正常人生一樣,回不去了。
把自己的困境磨得爐火純青,才有本事一直走下去,而這過程不簡單,很痛苦,你要學會享受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