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來到第三篇。
終於輪到孫武大前輩來嘴。
可能有很多人都讀過孫子兵法,不過我沒有。
以下正文。
孫子曰:「用兵之道,校之以計,而索其情。」
用兵的重點,在於衡量敵我雙方。
誰的主子站在大義?誰的將領更有才能?誰佔了天時地利?誰的軍隊號令能行?誰的兵士更強,更訓練有素?誰的賞罰分明?
此乃勝負七事。
知道我自己的狀況,可以用來安排進攻。但不知道敵人的狀況?你的勝率只有一半。
知道敵人的弱點,但不知道我自己的弱點,勝率同樣只有一半。
知道敵人的弱點,也全盤了解我軍的情況,但卻未能探究地形,那勝負同樣在未定之天。
所以說,了解兵勢的人,用兵不會遲疑。
將軍如果不能了解敵人,以少數兵力試圖包圍,以弱勢硬碰強勢,不懂得調整自軍的陣勢鋒銳……
就是輸一條路。
料敵制勝,要計算最不可能的可能性。
有利跟有害的局面。以及距離跟時間。
施展計策,首重試探對方的計劃。
部隊移動,來觀察對方的動態。
根據地形,推測對方的戰意。
適度交鋒,了解敵我雙方的優勢與弱點。
當你擁有足夠的情報,那麼以下五點是勝利的機會:
「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知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什麼情況可以戰,什麼時候不行。
不論手上兵馬多少,都能取得優勢。這個就是孫臏「以上駟對中駟」的戰術。
還有將士同心,以我有法度之師擊敵無法度之兵,君王不干涉戰場三點。
對,這段就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部分。
接下來,杜佑摘錄許多料敵制勝的故事。
春秋晉國欲伐虢,大夫士蒍說,不可。
這個不可是不可以打贏的意思。
士蒍說,虢公為人驕傲,他一旦打贏,就會自以為天下無敵,失去支持他的百姓。等到他身邊沒人了,才是消滅他的良機。
後來,秦國伐晉。
晉將趙盾決定採用屬下的計謀,堅守不出。
秦國遠征至此而對方不戰,就問之前投靠到秦的晉國大夫。
大夫說,出這個點子的傢伙,跟晉公的女婿趙穿不好,我們可以去攻打趙穿佯敗。
秦軍按計行事,趙穿嘗了甜頭,便下令追擊。
可晉軍按兵不動,趙穿回來就大罵說什麼爛計策守個屁,秦軍那麼遜,想立功勞的跟我來。
趙穿不聽勸告,再次出兵。
趙盾嘆了一口氣:「如果趙穿被抓,我們回去也是死路一條,跟著上吧。」
喔,還好對面也不是什麼諸葛亮司馬懿,看到趙盾大軍出動,秦軍也沒打算決一死戰,以雙雙退去告終。
又晉軍伐楚,月色晦暗,楚軍早上才出來列陣。
晉大夫郤至就說:楚軍不合。
這邊列陣而不整齊,那邊連陣勢都不擺。
月色晦暗不出來是對的,但現在出來的在那邊吵吵鬧鬧,陣形變換合併之後吵得更大聲……
其實就表示他們有懂的指揮者,但卻沒辦法讓下面的部隊齊心。
大家只顧自己,是不可能團結作戰的。
這些料敵制勝的案例很有福爾摩斯感,也就是所謂的「演繹推理」。
演繹推理在一般事例上,其實很難證實跟訓練。所以從數學去學是比較有效的。
換個角度說,數學的誕生,是不是就是為了演繹法的實踐呢?
(不是數字啦)
事實上我們也知道,中國的謀士軍師,都是用「算」來推演計謀。
是為「算計」。
郭嘉就是一個很有名的「善算」謀主。
管仲說:「天時地利,其數多少,其要必出於計數。」
凡是要打仗,一定要在家裡先算好:很多人應該都聽過「廟算」。
可以算什麼?
多少士兵,每日多少資材消耗,這最簡單能想到,雖然數字跟項目很繁雜。
行進速度:每一天會抵達什麼地方,地形是否合宜紮營防守。
這就很少會注意到。其實十分重要。
所以軍隊大多時候並不會「直線」行進。
意思是你每天要抵達的地點,是要經過精算的。
沒有事先獲得情報,就不可能精算。
第三對應第一,你準備多少資源,這場仗要打多久。
附帶要算天氣的變化:會不會碰到雨季,河水會不會結冰,有沒有可以預測的日月蝕?
我們現在出門看天氣預報很方便,而以前的軍師就還要兼氣象預報。對,現代都很難準確,以前能算「對」真的是天人等級。
這三項就是最基本的:天時,地利,人和。
靠算。不是靠賽。
前面孫武大師就說了,你不能只算自己。
敵人的國內施政,輿情風向,能打仗的大將,可以擔任副官的貴族水準……這些也都要打探清楚。
我們不要講幹話,說實在的。
比方考慮政情,要打台灣的話,登陸苗栗花蓮的權重分數就會高。
當然,花蓮的地形權重分數是低的,要繞嘛。
各個項目都有自己的分數,綜合考量之下才會決定行軍路線。
總合起來諾曼第就是最高分,那就是想辦法去填補其他人力能影響的項目來提高作戰勝率。
談論軍事、談論政治、談論歷史、談論經營……
不外如是。
當我們不知道所有要計算的項目,只是抓著其中一個在論證,大多就是講爽的。
那這邊要註明的是,計算者也不見得擁有全部的情報。
兵法在講的就是一個理型世界。
完美情況,讓人們去追求完美。
事實上就是知道多少,想到多少,計算權重的設定,這些事情在決定勝負。
而不是:魏國人口最多,必勝。
戰國時,魏武侯問吳起,作戰要如何取勝?
吳起回答:能夠治兵者勝。
「法令不明,賞罰不信,聞鼓不進,聞金不止,雖有百萬之師,何益於用!」
吳起論述的內容很多,不過其實就是上面那些事。
正因為兵法的計算,無所不包。所以「必勝」之策,也不僅限於戰場上的規劃。
韓信曾問劉邦,你的強悍比得上項羽嗎?
劉邦說比不上。
韓信說,但我們仍然能打贏項羽。
這個故事,看楚漢一定知道,我們就來用目前所學的兵法論證。
項羽勇猛,但無法分派任務給將領。匹夫之勇,意思是指揮失當。
愛兵如子,婦人之仁,意思是軍威不張。
分封不公,對義帝不敬,是外交上沒能取得優勢。
屠戮燒掠,讓百姓畏懼,是失卻民心。
項羽的強大,就是他最弱的地方。劉邦只要反過來做,勝券自然在握。而且不是之後這麼做,劉邦的勝機,便是在之前已經這麼做了。
韓信說的,就是三秦章邯等人,送了關中數十萬子弟人頭給項羽,卻在關中稱王。
反之劉邦廢秦苛法,秋毫無犯,卻被逐至漢中。
項羽四弱,劉邦早已誤打誤撞破了之一。
又願意任我韓信為大將,再破之二。
接下來,只要韓信訓練精兵,劉邦與東面諸侯交好,站在大義名分上。三秦連打都不用,寫信過去就會紛紛投降了。
「項羽就是個爛人,我們坐著就會贏。」
理論去到最簡,不外如是。
事實上,「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就是韓信這套計策的實踐面。
要如何在交鋒之前,就讓三秦知道,漢軍是精兵中的精兵?
答案便是「突然出現」。
韓信不是為了突襲敵軍,而是為了「不戰而屈人之兵」。
更多的功夫,則在於劉邦豎起「伸張正義」的旗幟。
這有什麼屁用?
救護車來的時候,大家會讓開一條路,這是長期以來的文化浸淫所導致。
不是人性。
按照人性,諸侯百姓會服從項羽的「手段」。
但政治遊戲,卻是利用這些反人性的規矩在玩。
兵法,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