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書籍:《更快樂的選擇:哈佛史上最受歡迎的正向心理學,5個面向鍛造反脆弱韌性,建立心理復原力!》
- 作者: 塔爾.班夏哈
- 出版日期:2023/01/03
- 出版社:天下雜誌
快樂究竟是什麼?為什麼快樂之於我們這麼重要?感覺到快樂竟然還可以提升身體免疫力?!作者 — 塔爾‧班夏哈繼著作《更快樂》後,替讀者帶來之於快樂的最新力作 — 《更快樂的選擇》,作者認為正向心理學有助於我們提升自我認同與主觀幸福感!
雖然本書為探討快樂的作品,但作者直言不諱地在一開始的篇章就提到「快樂悖論」,內容指出:讓自己變得更快樂的好處不勝枚舉,但研究顯示把快樂看得太重要,或是太苛求自己一定要幸福、快樂,反而很有可能變得不太快樂!這是因為快樂本身是抽象且難以捉摸的,因此,為了不讓人心感到矛盾,也許我們未必需要成天把快樂掛在嘴邊宣揚,而是藉由一些身體力行的方式間接找到快樂。
那麼究竟要如何才能讓自己間接追求到快樂呢?我覺得除了學習放下追尋各種人、事、物的執著心,也要明白且接受我們之所以練習讓自己變得更快樂,並非代表我們會一直處於情緒的高潮,我們並不會從此變得不再感到憂傷、嫉妒或憤怒,因為作者提及只有兩種情況下,人類才不會擁有低潮情緒,一是精神病患者,他們無法感受到所有的情緒;二則是死亡。學習擁抱情緒在我們生活中的正常來去,反而能讓人們更加接近快樂的真諦!
本書的作者曾在大學期間給我重大的啟發,當時的我成天忙於課業、社團,對於所謂「成功的人生」汲汲營營,甚至不惜徹夜未眠,只為追求他人眼中的卓越表現,當時的我確實不太快樂,因為我正糟蹋自己的身體健康而求取外界認同,更糟糕的是,當下的我病態地認為 — 不管自己怎麼努力,都不夠完美。
對於愚笨的我,上帝準備了一份如同禮物的作業給我,首先祂讓我談了一段美好的戀愛,並找到生命中的摯愛,接著便迎來了我人生中有史以來最重大的衝擊 — 我生了一場大病,而且病得還不輕!這兩件事帶我感受美好並經歷創傷,卻也讓我從中收穫了生命的重要意義!
我從戀愛中學會快樂,因為那是一段美好的關係,研究亦指出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為衡量幸福的首要指標,不過,這當然不是指僅有愛情是美妙的人際關係,生命之中還有許多珍貴的情感,包含了親情、友情。我從戀愛裡學會了愛人,更也從中體會愛必須從自己出發。當我真心渴望把一份舒適的愛給對方時,我必須先對自己仁慈,正如同達賴喇嘛說:「僅靠著你的犧牲來關愛他人,是不會持久的,關愛他人的同時,也必須滋養自己。」
《更快樂的選擇》是一本脈絡清晰的讀物,讀起來格外條理分明。作者構想了通往快樂的「SPIRE」道路,內容涵蓋五層面,分別為:精神(Spiritual)、身體(Physical)、智識(Intellectual)、關係(Relational)、情緒(Emotional)。曾有人會疑惑地問:「難道『財富』不算是快樂的要素之一嗎?」作者經過細細思量後,認為儘管「財富」之於人生何等重要!因為貧窮不但很有可能挨餓,也可能讓心愛的人受苦,但是財富並非快樂的本質,而是一種為達快樂的工具,當我們把金錢花在體驗上,或者去幫助他人,更有可能會帶來快樂。為此請別吝嗇於安排一段靜謐的時光度假,亦或者把部分所得幫助弱勢族群,將有助於發現財富之於快樂的秘密。
人生至此,我感受到生命最多愛的時光是在我最脆弱的時刻,我以一位病人的身分,接受來自社會、醫療團隊、家人及朋友的協助,當我以為自己什麼也無法替這世界貢獻的時候,我竟感到孤單。尼采曾言:「知道人生為何而來的人,將有能力承受任何生之重。」感恩這趟人生旅途的際遇,讓我有一段日子時時刻刻均在思考 — 自己究竟此生是帶著怎樣的使命來到這世間?於我而言,我認為生命存在的目的是為了讓愛在人與人之間流動,即使這世界仍有戰爭、疾病,但我想愛的起源乃不因為無法接近,而放棄靠近。當我病勢逐漸好轉,我利用自身心力和部分所得作為公益用途,那似乎使我漸漸找到生命之重是愛己及人,正如同本書解釋「惻隱之心」為對自己以及他人皆懷有惻隱之心,最好的給予者也同時會為自己付出。憶起那些以善意姿態面對社會,並以同理心傾聽及愛人,將是我體驗過日常之中,最曼妙的時光。
人類在追求幸福之前,得先定義之於個人而言快樂是什麼?作者提及必須以「全人」的角度來看待幸福這件事,也就是身心合一的快樂,將有助於我們活得更快樂。身體與心靈並非二分法,因此,想要獲得快樂,身體將密不可分。書中提及有趣的「臉部回饋假說」:當我們臉上露出微笑的表情時,我們的心理狀態將產生相似的想法,這樣趣味的假設讓我覺得快樂是不是也可以「弄假成真」呢?當我們總是覺得自己幸福、快樂,且時常面帶笑容,我想心態會讓我們真正變得快樂呢!
身體的幸福源自於健康,至於有關如何獲取健康的方法,雖然是老生常談,但卻鐵證如山!運動會帶來健康,適當的休息也是如此,歷經壓力後的休息不僅僅能幫助身體修復及重建,更有可能讓人更有創造力。我們可以利用簡單的方法嘗試在百忙之中放自己一馬,例如:在繁忙工作一小時之後,至少給自己五分鐘的休息,我們可以數著自己的呼吸進行冥想,也可以走去窗邊欣賞風景。現代人得體認到壓力之於生活不可能完全不存在,問題的根本是我們有沒有留時間給身體進行修復?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資訊的洪流不停地沖刷著我們,關於處理知識,我覺得知識焦慮導致許多人迫切地認為「速讀」才是王道!然而,作者認為 — 當我們有這麼多選擇時,反而決定要去專注什麼才是獲取智識的重點,對於學習絕對是質更勝於量!因此為了讓自己能夠進入深度學習,當代人們必須培養的能力是「慢讀細想」,藉由深度的參與不僅更能體驗學習的樂趣以外,竟也能改善人際關係?書中解釋這般奇妙的理論乃因當我們願意花時間去理解複雜的文本,同時也在強化我們面對生命之中複雜且多樣人際相處。大腦神經系統將在深度學習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強大,並反饋於人與人互動時的真正理解,幫助我們從膚淺表層的關係進到深層的連結。
我覺得找尋快樂猶如探索自己的一趟旅途,快樂是過程中的花花草草,快樂是能夠看得見眼前之物,快樂是感恩那些我們所愛的人存在!快樂會傳染,如果你有快樂的能力,那麼你只需要盡你所能地展現快樂,這一樣來不僅你會更快樂,而且你身邊的人也會受你影響!快樂是一道連續的光譜,踏在這條光譜之上,我們要活在當下,並看重所擁有的,別回頭去看那些太沉重的,也別急著瞻望未來那些毫不確定的。請相信你自己今天會快樂,而這一生也將踏在快樂的路上不斷前行與調整,唯有如此我們感到生命的完整,祝福你快樂,我也快樂。
你只有兩種方式可以過你的人生。一種是把它過得好像沒什麼奇蹟可言,另一種則是活得似乎處處充滿奇蹟。—愛因斯坦
收聽頻道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ficxqy03y601w65a3r7tjk/platfo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