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渲染的半生況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人不識字就像瞎子一樣,很痛苦。」

筆者阿嬤不時對著筆者這樣說,第一次聽到這句話的筆者相當疑惑,目能視物,何來瞎子之說?

幼時的筆者完全無法理解這句話的含意,在學阿公翻書,拿原子筆在書上胡亂塗鴉的日常中,識字量不多的筆者有邊讀邊,沒邊讀中間,看到阿公名字裡有認識的字,便跑去跟大阿姨炫耀自己已經會念阿公的名字,然而信誓旦旦地念出阿公名字後,換來的卻是包括大阿姨在內的家人笑到前彎後仰的尷尬場景(筆者將阿公名字「炎周」看和讀成「火同」),而把「薑母鴨」念成「同母鴨」的往事更成為敘舊笑料之一。

上小學後,識字量逐步增加,從科普新知、繪本、漫畫到小說等書籍,都令筆者著迷不已,家人對於筆者喜愛閱讀一事倒喜聞樂見,有哪個家長不愛小孩閱讀呢?高年級近視以降,配戴眼鏡的形象在旁人心中更坐實筆者就是書蟲的第一印象。

raw-image

沉浸在書中世界的筆者認為,識字就像呼吸一樣理所當然,義務教育強制入學,溝通閱讀理解紀錄都離不開文字,哪可能不識字?而在某天,阿嬤道出自己只念到小學畢業,中年時看文件驚覺竟無法看懂內容,從書報、路上招牌、電視認字的切身之痛,也告訴筆者古早年代許多人無法受教育及進一步升學的種種辛酸(筆者阿公因沒錢註冊無法就讀大學),年齡稍長,理解到教育資源短缺、閱讀障礙、先天後天因素都有可能導致無法識字,也令筆者對從前無知的自己感到汗顏羞愧。

許是從小到大累積的閱讀量,加上阿公有意無意灌輸的國學常識,讓筆者得以應付令許多人苦惱的國文科,也會將從書上學來的詞句改寫並融入作文,正向回饋令筆者加喜愛閱讀,閱讀時,緊繃的思緒得以從課業解放,心神隨書中文字時而遨遊、時而駐足,各種思想新知板塊擠壓出座座巒嶂丘壑,進一步解讀文字涵意、猜出作者隱喻的功力也隨之提升。國中畢業暑假,筆者父親說閱讀時要開始慢慢理解書中作品裡關於情愛慾望、人性糾葛等較為成人的橋段,跟別人討論時才不會貽笑大方,對父親的話一知半解的筆者曾拉著朋友到圖書館借閱張愛玲的《色,戒》,翻看是否有出現在電影的激情情段,但大致瀏覽整篇小說,通篇未有與激情戲碼相關的字眼,略為失望的筆者也將父親的話拋到九霄雲外。

raw-image

升上大學,3C產品突破性的發展正迅速改變以往生活,越來越多人選擇購買、借閱可在平板、手機、閱讀器隨時閱讀的電子書,就連酷愛紙本書的筆者也有數本電子書,在雲端書庫借閱電子書也是家常便飯,減輕肩上重量不說,只要動動手指,就可滿足瞬息萬變的閱讀口味,各個影劇串流平台百家爭鳴外,許多創作者也轉戰到Youtube、podcast等創作平台,瞬間滿足視覺、聽覺刺激的短影片如雨後春筍般入侵社群軟體,撇除用心製作的短影片,許多創作者的心血被粗製濫造為數分鐘的糟粕,讓觀眾在最短的時間將影視作品或書籍內容囫圇吞棗,逐漸剝奪其細品、思考、反芻作品的機會,筆者對於這些濫竽充數的奶嘴樂相當不以為然,在充斥奶嘴樂的糟粕槽內,認真用心的創作者往往更需要被發掘,只要這類短影片出現在社群媒體,筆者一律略過不看,轉而直接找出原作咀嚼,或搜尋其他優質的作者的解說影片、podcast、書籍資料等。

raw-image

文字,是呈現抽象思想的具體表現手法之一,不僅文字,諸如色彩、音符、調味料、食材、影音等,亦為創作者靈感具象化的多種媒介,透過語言、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與不同靈魂隔空交流、徜游在思想的浩瀚宇宙中,毀滅帶來新生,固有思維灰飛煙滅,動盪後產生的新思想與一部分固有思維凝聚揉合,靜待下一次碰撞,抑或昇華,量變產生質變,現在閱讀文字、觀賞影劇等作品,比起單純欣賞劇情,反而更多方面涉獵分析作者創作的背景、心境、角色性格、人性傾軋,甚至到漫畫的分鏡構圖,影劇拍攝時的運鏡手法、配樂,都是筆者關注的焦點。

閱讀已然成為筆者的終身愛好,在社會打滾些許時日,仍會抽出時間閱讀,某天就寢前,將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的《笑傲江湖》作為睡前讀物,江湖之間的真情、猜疑、算計、欺瞞、背叛等情節不斷在腦海上演,快意恩仇之時,大腦也不自覺開始分析角色行為背後動機、心理狀態,半睡半醒間,父親在筆者國中畢業暑假時的話語言猶在耳,透過閱讀增長的生命寬度,使筆者稍能體會父親話語背後含意,剩下的,就留待歲月徐緩淘洗,或是今後閱讀時的腦力激盪吧。

文字早已成為筆者不可分割的一部份,若問是否喜歡文字,我願用一生來回答這個大哉問。

想看更多筆者關於閱讀、文字及書籍的相關經歷,可點選以下文章:


感謝你點進來閱讀我的文章,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愛心或訂閱贊助支持,你的回饋是我寫作的動力之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邱婷鈺的沙龍
91會員
60內容數
閱讀之餘也記錄人生
邱婷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01
與文字的初次相遇,是在家中一沓又一沓的藏書中。 在Medium敲完第一篇文章後,鑒於以往對方格子平台充斥許多專業文章的既定印象,望著先前註冊的方格子平台,一度猶豫是否要將文章同步更新至方格子,但基於想跟更多人分享自己作品的想法,還是將文章同步至方格子平台。
Thumbnail
2022/05/01
與文字的初次相遇,是在家中一沓又一沓的藏書中。 在Medium敲完第一篇文章後,鑒於以往對方格子平台充斥許多專業文章的既定印象,望著先前註冊的方格子平台,一度猶豫是否要將文章同步更新至方格子,但基於想跟更多人分享自己作品的想法,還是將文章同步至方格子平台。
Thumbnail
2022/04/05
《志方あきこAkiko Shikata - まほろば》 日前甫從港都搬回中部老家,在整理要攜至風城的行李時,望著老家幾未更動、十數年如一日的空間配置,以及佇立在家門前四五十載的桂花樹,隨著北上風城工作的日子逐漸逼近,舊事如縷縷輕煙冉冉升至筆者眼前。 倉木麻衣《always》 Yahoo奇摩漫畫
Thumbnail
2022/04/05
《志方あきこAkiko Shikata - まほろば》 日前甫從港都搬回中部老家,在整理要攜至風城的行李時,望著老家幾未更動、十數年如一日的空間配置,以及佇立在家門前四五十載的桂花樹,隨著北上風城工作的日子逐漸逼近,舊事如縷縷輕煙冉冉升至筆者眼前。 倉木麻衣《always》 Yahoo奇摩漫畫
Thumbnail
2022/01/03
《Sonatine II ~In The Beginning~》 一直以來,家中都是阿嬤(外婆)負責掌杓,筆者就是吃阿嬤煮的飯菜長大的。 下次回家,一定要好好和阿嬤一起吃頓飯,閉上眼,在這最後一個念頭隨著睡意消散後,筆者窩在溫暖的被窩中,進入夢鄉。
Thumbnail
2022/01/03
《Sonatine II ~In The Beginning~》 一直以來,家中都是阿嬤(外婆)負責掌杓,筆者就是吃阿嬤煮的飯菜長大的。 下次回家,一定要好好和阿嬤一起吃頓飯,閉上眼,在這最後一個念頭隨著睡意消散後,筆者窩在溫暖的被窩中,進入夢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緣起 從好書大家讀的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得書單發現這本書,本來以為是一本教小朋友學習注音的繪本,沒想到是在講述我們父母或是祖父母那個時代女性的故事,每次看都會感動得落淚 故事 它其實是一篇新詩,用注音符號ㄅ到ㄦ描述一個不識字的年長女性在學習注音的心情再一路串聯出她的人生軌跡 有感觸的段落
Thumbnail
緣起 從好書大家讀的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得書單發現這本書,本來以為是一本教小朋友學習注音的繪本,沒想到是在講述我們父母或是祖父母那個時代女性的故事,每次看都會感動得落淚 故事 它其實是一篇新詩,用注音符號ㄅ到ㄦ描述一個不識字的年長女性在學習注音的心情再一路串聯出她的人生軌跡 有感觸的段落
Thumbnail
小時候我不懂這些是他們的愛,還覺得很委屈。現在回想這兩件童年趣事,覺得他們都很盡力,用文字來表達對我的愛。也因為父母的愛,我才可以在自己的成長歲月裡,讓文字帶給我更多的感動和力量,且讓我娓娓道來。
Thumbnail
小時候我不懂這些是他們的愛,還覺得很委屈。現在回想這兩件童年趣事,覺得他們都很盡力,用文字來表達對我的愛。也因為父母的愛,我才可以在自己的成長歲月裡,讓文字帶給我更多的感動和力量,且讓我娓娓道來。
Thumbnail
「人不識字就像瞎子一樣,很痛苦。」 筆者阿嬤不時對著筆者這樣說,第一次聽到這句話的筆者相當疑惑,目能視物,何來瞎子之說? 幼時的筆者完全無法理解這句話的含意,在學阿公翻書,拿原子筆在書上胡亂塗鴉的日常中,識字量不多的筆者有邊讀邊,沒邊讀中間,看到阿公名字裡有認識的字,便跑去跟大阿姨炫耀自己已經會念阿
Thumbnail
「人不識字就像瞎子一樣,很痛苦。」 筆者阿嬤不時對著筆者這樣說,第一次聽到這句話的筆者相當疑惑,目能視物,何來瞎子之說? 幼時的筆者完全無法理解這句話的含意,在學阿公翻書,拿原子筆在書上胡亂塗鴉的日常中,識字量不多的筆者有邊讀邊,沒邊讀中間,看到阿公名字裡有認識的字,便跑去跟大阿姨炫耀自己已經會念阿
Thumbnail
與文字的初次相遇,是在家中一沓又一沓的藏書中。 在Medium敲完第一篇文章後,鑒於以往對方格子平台充斥許多專業文章的既定印象,望著先前註冊的方格子平台,一度猶豫是否要將文章同步更新至方格子,但基於想跟更多人分享自己作品的想法,還是將文章同步至方格子平台。
Thumbnail
與文字的初次相遇,是在家中一沓又一沓的藏書中。 在Medium敲完第一篇文章後,鑒於以往對方格子平台充斥許多專業文章的既定印象,望著先前註冊的方格子平台,一度猶豫是否要將文章同步更新至方格子,但基於想跟更多人分享自己作品的想法,還是將文章同步至方格子平台。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閱讀江鵝的作品,很喜歡她的文字風格,尤其在敘述情緒感受時,她不會用華麗浮誇的詞彙(對理工人而言,華而不實的文字會讀得很頭疼,因為完全不知所勻),因此我在細細品味閱讀時更能感同身受,讓我讀著讀著也掉入幼時回憶的漩渦,回過神後只有心裡酸酸的惆悵。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閱讀江鵝的作品,很喜歡她的文字風格,尤其在敘述情緒感受時,她不會用華麗浮誇的詞彙(對理工人而言,華而不實的文字會讀得很頭疼,因為完全不知所勻),因此我在細細品味閱讀時更能感同身受,讓我讀著讀著也掉入幼時回憶的漩渦,回過神後只有心裡酸酸的惆悵。
Thumbnail
母親不識字,但他會很多台灣俚語,還會自編四句聯,每次家庭聚會,他一定要來一段祝福的話。連左鄰右舍,也會依他們的處境,順手捻來一段打油詩。有一次,鄰居一個年輕的婦女跟他吐苦水,說他先生對他不好,他馬上就做了一首台語打油詩:「二十年來的等待,為了要嫁一個好翁婿,沒想到願望沒達成,一朵鮮花煞來插牛屎。」
Thumbnail
母親不識字,但他會很多台灣俚語,還會自編四句聯,每次家庭聚會,他一定要來一段祝福的話。連左鄰右舍,也會依他們的處境,順手捻來一段打油詩。有一次,鄰居一個年輕的婦女跟他吐苦水,說他先生對他不好,他馬上就做了一首台語打油詩:「二十年來的等待,為了要嫁一個好翁婿,沒想到願望沒達成,一朵鮮花煞來插牛屎。」
Thumbnail
因為做成繪本,又是名為「注音練習」,會很容易以為是一本給孩子學習注音的書。翻開第一頁就被牢牢吸引——在詩裡做著「注音練習」的,是阿嬤。隨著我們從小練習、再熟悉也不過的順序:ㄅ、ㄆ、ㄇ、ㄈ,繪者薛慧瑩帶著我們進入阿嬤的日常:洗碗、做菜、為家人勞動之餘,在屋宇的角落裡偷偷地做注音練習:「ㄇ是陌生,是祕密
Thumbnail
因為做成繪本,又是名為「注音練習」,會很容易以為是一本給孩子學習注音的書。翻開第一頁就被牢牢吸引——在詩裡做著「注音練習」的,是阿嬤。隨著我們從小練習、再熟悉也不過的順序:ㄅ、ㄆ、ㄇ、ㄈ,繪者薛慧瑩帶著我們進入阿嬤的日常:洗碗、做菜、為家人勞動之餘,在屋宇的角落裡偷偷地做注音練習:「ㄇ是陌生,是祕密
Thumbnail
不識字的阿嬤練習著注音符號,用ㄅㄆㄇ逐字拼出阿嬤的一生,拼出未來的希望。這本由詩作搭上圖畫的繪本,對幼兒來說可能有點難,但他們看到剛學到的注音符號出現在書裡,還是會充滿興趣。爸媽可以試試看用ㄅㄆㄇ與孩子一起創作,讓孩子知道可透過文字讓別人了解自己,親子共同創作的過程中,討論能幫助孩子更接近主題核心。
Thumbnail
不識字的阿嬤練習著注音符號,用ㄅㄆㄇ逐字拼出阿嬤的一生,拼出未來的希望。這本由詩作搭上圖畫的繪本,對幼兒來說可能有點難,但他們看到剛學到的注音符號出現在書裡,還是會充滿興趣。爸媽可以試試看用ㄅㄆㄇ與孩子一起創作,讓孩子知道可透過文字讓別人了解自己,親子共同創作的過程中,討論能幫助孩子更接近主題核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