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寫練習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習慣鍵盤輸入之後,手寫字的能力就漸漸衰退了。

也不只是筆劃複雜的字,連一些簡單的字都要想很久,約略記得形體,但是要一筆一畫寫出來,試了好幾款,越是盯著看,越覺得不對勁,彷彿這輩子都沒認識過這個字。最後只好跑到電腦前面,敲鍵盤,或用手機以注音輸入,游標移動或手指滑動,選字之後,恍然大悟,再拿筆抄寫一遍,總算得救,但感覺真是糟糕啊,好像遺棄了什麼或被什麼遺棄,很空虛,還有點擔心。

譬如,「襪」這個字,拿筆在紙上寫了好幾個很類似的字,都沒把握,甚至「獵」跟「臘」都跑出來攪局。「鑰匙」兩字也想很久,有時候只是想留個紙條,因為想不出來,索性就寫「key」。閱讀文章或看電視字幕時,目視辨識雖然很快速,可是要拿筆寫出來,還真的要想一下,停頓幾秒,或乾脆放棄,還是找鍵盤幫忙。

小時候寫一篇作文,用的是600字綠色稿紙,若是修改過多,要重複謄寫好幾遍。現在寫文章,打開word檔案,輸入與選字,複製與貼上,段落調整移動,字數計算,都很省力,鍵盤輸入的速度甚至超過手寫。

以前可以靠手寫字跡來猜想書寫者的模樣,想像書寫當時的情緒,可以因為一個人寫字很漂亮而不在乎外貌長相,現在則是討論新細明體或中黑體到底哪個易讀,少女體或娃娃體哪個可愛。

雖然可以用電腦或手機與平板寫日記或行事曆,為了練習寫字,長年以來,我還是盡量保留手寫記事本的習慣,前陣子還去買了小楷毛筆,偶爾在回收紙上面寫些字句,想辦法維持與手寫字的交往關係。

記得有一回,從事編輯的朋友,因為聽了鄧麗君和王菲隔空對唱的「清平調」,就在臉書貼了一張手寫歌詞,僅僅兩句,也不是什麼預謀的串連活動,看到那張手寫字圖檔的人,大概如我一樣,找了紙張,拿了粗細濃淡不同的筆,開始抄寫歌詞,翻拍成圖檔,上傳到臉書。

也開始有人抒發生活雜感,手寫成文字,短短一行,或並列成短文,拍攝之後,貼到網路上。電腦輸出字體過於一致,手寫字體反而有脾氣,閱讀起來,特別有感覺。

當鍵盤輸入成為日常,手寫字也就稀有,譬如簽名球或作者親簽限定版,才會越來越熱門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米果的沙龍
1.6K會員
193內容數
完全不想走上勵志人生的光明大道
米果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05
青,在日文之中,泛指藍色或綠色, 譬如青い芝生:綠色草皮 青空:藍色天空 中文的青色應該是藍色的意思吧,台灣話的青色卻是綠色
Thumbnail
2024/06/05
青,在日文之中,泛指藍色或綠色, 譬如青い芝生:綠色草皮 青空:藍色天空 中文的青色應該是藍色的意思吧,台灣話的青色卻是綠色
Thumbnail
2024/06/05
看到網路有人討論「物件」算不算中國用語。 日文有物件,中文有物件,台灣話也有物件。
Thumbnail
2024/06/05
看到網路有人討論「物件」算不算中國用語。 日文有物件,中文有物件,台灣話也有物件。
Thumbnail
2024/05/23
提起日本學生運動的悲壯年代,大概是以美日安保問題抗爭的罷課閉校記憶為主軸,對我來說,A面的代表作應該是「川本三郎」的《我愛過的那個時代》,「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也有那個時代氛圍的殘影,翻面之後的B面第一首,應該是「村上龍」的《69》,至於來到B面最後一首,也許是蘆原直的《雨雞》吧!
Thumbnail
2024/05/23
提起日本學生運動的悲壯年代,大概是以美日安保問題抗爭的罷課閉校記憶為主軸,對我來說,A面的代表作應該是「川本三郎」的《我愛過的那個時代》,「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也有那個時代氛圍的殘影,翻面之後的B面第一首,應該是「村上龍」的《69》,至於來到B面最後一首,也許是蘆原直的《雨雞》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拿筆,也用鍵盤。 用鍵盤打字,可以藉著幾乎和腦袋運轉一樣的速度紀錄正在想的事情,在打字的過程中,慢慢想清楚一些事情。 同時無限發散。 拿筆呢,可能一樣發散,但因為寫字的速度跟不上腦袋發散的速度,所以多少會稍微聚焦一點。而且,寫字總是有一種舒服的感覺。 心情很不好的時候,寫字還有一種排毒的作
Thumbnail
我拿筆,也用鍵盤。 用鍵盤打字,可以藉著幾乎和腦袋運轉一樣的速度紀錄正在想的事情,在打字的過程中,慢慢想清楚一些事情。 同時無限發散。 拿筆呢,可能一樣發散,但因為寫字的速度跟不上腦袋發散的速度,所以多少會稍微聚焦一點。而且,寫字總是有一種舒服的感覺。 心情很不好的時候,寫字還有一種排毒的作
Thumbnail
    在電腦、手機越來越普及之後,現在最常拿筆寫字的人應該是學生,尤其是小學生,因為他們每天都會在老師們的要求下,寫著各種不同的回家作業。而大人寫字的機會就真的少到不能再少了,除了簽名之外,大概沒什麼寫字的機會吧!畢竟打字的速度比寫字來的快很多,而且打字時,電腦或手機的輸入法還會順便幫忙選字,讓打
Thumbnail
    在電腦、手機越來越普及之後,現在最常拿筆寫字的人應該是學生,尤其是小學生,因為他們每天都會在老師們的要求下,寫著各種不同的回家作業。而大人寫字的機會就真的少到不能再少了,除了簽名之外,大概沒什麼寫字的機會吧!畢竟打字的速度比寫字來的快很多,而且打字時,電腦或手機的輸入法還會順便幫忙選字,讓打
Thumbnail
習慣鍵盤輸入之後,手寫字的能力就漸漸衰退了。 也不只是筆劃複雜的字,連一些簡單的字都要想很久,約略記得形體,但是要一筆一畫寫出來,試了好幾款,越是盯著看,越覺得不對勁,彷彿這輩子都沒認識過這個字
Thumbnail
習慣鍵盤輸入之後,手寫字的能力就漸漸衰退了。 也不只是筆劃複雜的字,連一些簡單的字都要想很久,約略記得形體,但是要一筆一畫寫出來,試了好幾款,越是盯著看,越覺得不對勁,彷彿這輩子都沒認識過這個字
Thumbnail
2023年的新年新志,是每天寫幾個字。 或要說每天寫幾個字,有什麼難的?但想想,還真難。 也許是向來把文字看得崇高,覺得經過某種程度打磨鍛造過的文字才值得記錄下來。所以儘管從小愛塗塗寫寫,但總是隨手拿張回收紙,利用空白的背面寫草稿,一再刪改到勉強滿意,才謄寫在稿紙上。 這個習慣維持到今天,浮光掠影似
Thumbnail
2023年的新年新志,是每天寫幾個字。 或要說每天寫幾個字,有什麼難的?但想想,還真難。 也許是向來把文字看得崇高,覺得經過某種程度打磨鍛造過的文字才值得記錄下來。所以儘管從小愛塗塗寫寫,但總是隨手拿張回收紙,利用空白的背面寫草稿,一再刪改到勉強滿意,才謄寫在稿紙上。 這個習慣維持到今天,浮光掠影似
Thumbnail
這篇還是習慣用照片呈現,只是照片是用字組成。
Thumbnail
這篇還是習慣用照片呈現,只是照片是用字組成。
Thumbnail
  打字機其實是個歷史悠久的存在,根據維基百科的介紹,最早竟然是在1575年就發明出來,雖然真的應用化已經是19世紀的事情,那時候主要是應用於文書、報章雜誌、書籍的撰寫。 而如何精進打字呢?別無他法,就是多練習
Thumbnail
  打字機其實是個歷史悠久的存在,根據維基百科的介紹,最早竟然是在1575年就發明出來,雖然真的應用化已經是19世紀的事情,那時候主要是應用於文書、報章雜誌、書籍的撰寫。 而如何精進打字呢?別無他法,就是多練習
Thumbnail
中文輸入、中英文切換、亂了套,十指在鍵盤上忙亂飛舞卻舞不出舊日成篇。 入手Mac至今已逾半年,卻遲遲因為疏於練習輸入法未能上手。 寫個社群媒體短文要比過往多花好幾分鐘,甚至比手機輸入還遲緩。 自詡老派文青,還以為仍保有舊時書寫習慣, 沒想到一不小心,差點變成「另一邊的人」了 〈不懷好意地笑〉
Thumbnail
中文輸入、中英文切換、亂了套,十指在鍵盤上忙亂飛舞卻舞不出舊日成篇。 入手Mac至今已逾半年,卻遲遲因為疏於練習輸入法未能上手。 寫個社群媒體短文要比過往多花好幾分鐘,甚至比手機輸入還遲緩。 自詡老派文青,還以為仍保有舊時書寫習慣, 沒想到一不小心,差點變成「另一邊的人」了 〈不懷好意地笑〉
Thumbnail
手寫字不是只有那種小文青的字體或是那種把鋼筆字體寫得很工整的那些。每一種筆的筆觸、施力點都不太一樣,你拿起來寫了就會知道不同筆能寫出什麼樣的字,寫快或寫慢也有不同的用法。
Thumbnail
手寫字不是只有那種小文青的字體或是那種把鋼筆字體寫得很工整的那些。每一種筆的筆觸、施力點都不太一樣,你拿起來寫了就會知道不同筆能寫出什麼樣的字,寫快或寫慢也有不同的用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