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心理師也有城鄉差距?

2023/02/0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每個年底年初,行政院的都會出一篇綜合所得統計,民間的高手也很快做出圖文,用視覺化呈現出對比,很明顯的對照出台灣的收入與財富是相當明顯的失衡;姑且不論南北失衡、城鄉差距,若單看六都,幾乎可說是雙北完全輾壓其他的直轄市、縣轄市。
筆者忝為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長,有幸出席各項公衛活動與會議,讓我開始學習見樹又見林。近日嘗試分析台灣目前1800位臨床心理師的分佈,先把視角放在整個台灣,650萬人口的雙北共有740位臨床心理師在工作,猶如¼人口擁有全台⅓的臨床心理師,而另外⅔的伙伴,似乎要照顧其他台灣¾的人口。若細看雙北的比較,250萬人口台北市約莫有520位臨床心理師,佔全國¼;然而400萬人口的新北市則有220位執登,只佔了1/10,這北市與新北的照護比,接近3.78倍,北市對其他縣市相比,亦有3.36倍的懸殊。全國的臨床心理師,可說是幾乎集中在雙北、甚至在台北市。
除了財富的集中,心理師亦明顯集中在雙北或北市,這樣的落差倒底從何而來,相較於北市或雙北,不同縣市民眾的心理素質會有不同嗎?還是或大腦組成有差異,對事情的認知與感受不同?抑或對心理師的需求會有落差嗎?抑或是存在著其他因素所致?縱使國內的醫療資源近幾年慢慢的由北往南擴散、政府公部份也不斷的宣導心理健康的重要,但似乎仍無法讓心理師人才同步的往中南部縣市拓展。分析可能的原因,其一或許是健保點值相對過低,無法支撐一位心理師的基本薪資與基本生存需求;相對的也讓諸多同業先進另闢自費市場。其二是自費市場勢必與個人或家庭可分配資產有關,加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亞於生理的健康;願意分配資產在心理健康上面的族群,或許真的集中在台灣北部。其三或許跟台灣目前少子化有關,少子化衍生的即是育兒環境過度集中在中高所得的地方,加上父母或主要照顧者願意投資心理健康,加乘作用之下,形塑成心理師仍持續集中在雙北或台北市。
或許誠如行為科學,無法用單一原因解釋一個現象,筆者今天探究台灣心理健康的失衡也無法用單一原因做解釋。
9會員
1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