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推廣的意義與態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其實我很不喜歡一些文化工作者,動不動就對意見相反者稱呼沒水準,或是訕笑相關知識不足者沒文化,站在教育者的立場來看,這樣的行為,其實是另外一種的文化霸權體現與知識份子的傲慢

我們作為文化工作者,很多時候追求的,就是希望那些快要消失的人事物、文化、語言、建築能更加的被人所珍惜,我們所需要的就是教育大眾與增加對話的機會,藉由推廣的角度,讓更多人知道這些事物的美好,懂得欣賞,進而願意成為保存稀少文化的一份子

而且在專精文化知識上,我們本就比一般人理解更多的文化意涵,這樣的知識差異,是為了讓我們能成為專業者時,有機會教導群眾正確的知識,而不是用來欺負不懂的普羅大眾,這就是變相的文化霸權體現,而且還是弱弱相殘的那種

張開雙手去教育,我們會獲得兩個喜歡稀少文化的人,謾罵與嘲諷不知者,只會增加一個永遠站在對立面不願去了解的抵抗者,一增一減來回就差了兩倍的守護力量,這應該不是一個困難的數學題吧,孰優孰劣再清晰不過了

何況面對著無垠無涯的文化知識,我們始終是學習不完的,不是更該有個謙卑的胸懷嗎?溫柔點一起走的更遠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施景耀 @ 文化轉譯家的沙龍
18會員
30內容數
2024/11/30
這篇文章回顧了時報鷹棒球隊的歷史及其對臺灣棒球界的影響。作者分享了自己成為時報鷹球迷的經歷,並探討了該隊自成立至解散後的多位關鍵人物如何將其精神與技藝傳承給新一代球員。儘管時報鷹已經解散,卻因其選手在各地的教學而使得鷹魂依舊延續。
Thumbnail
2024/11/30
這篇文章回顧了時報鷹棒球隊的歷史及其對臺灣棒球界的影響。作者分享了自己成為時報鷹球迷的經歷,並探討了該隊自成立至解散後的多位關鍵人物如何將其精神與技藝傳承給新一代球員。儘管時報鷹已經解散,卻因其選手在各地的教學而使得鷹魂依舊延續。
Thumbnail
2024/11/29
這篇文章回顧了臺灣職棒的發展歷程,特別關注簽賭事件對球迷和選手的影響。透過朱育賢的職棒生涯及廖敏雄的故事,探討了球場上的期待與背叛,以及球迷對於球賽的信任如何受到挑戰。隨著近年來的冠軍成就,文章也呼喚大家一起保護臺灣棒球的美好未來與榮耀。
2024/11/29
這篇文章回顧了臺灣職棒的發展歷程,特別關注簽賭事件對球迷和選手的影響。透過朱育賢的職棒生涯及廖敏雄的故事,探討了球場上的期待與背叛,以及球迷對於球賽的信任如何受到挑戰。隨著近年來的冠軍成就,文章也呼喚大家一起保護臺灣棒球的美好未來與榮耀。
2024/11/25
在2024年的世界12強賽中,臺灣以驚人的表現打進決賽,對戰日本,重現1992年奧運的輝煌回憶。這場比賽不僅讓抬頭朝向冠軍的期望更加熾熱,也成為了臺灣國際賽的共同記憶。從壯麗的主投到穩定的牛棚,每位選手的表現都值得讚頌,特別是隊長陳傑憲的關鍵全壘打。本篇將詳述此次12強賽的卓越表現與臺灣英雄人物。
2024/11/25
在2024年的世界12強賽中,臺灣以驚人的表現打進決賽,對戰日本,重現1992年奧運的輝煌回憶。這場比賽不僅讓抬頭朝向冠軍的期望更加熾熱,也成為了臺灣國際賽的共同記憶。從壯麗的主投到穩定的牛棚,每位選手的表現都值得讚頌,特別是隊長陳傑憲的關鍵全壘打。本篇將詳述此次12強賽的卓越表現與臺灣英雄人物。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今天我想來討論一個問題——學文史有什麼用? 由於在國高中的學習階段,我就是一個文史傾向特別明顯的學生(文史容易拿高分,數理永遠不及格),所以當時就感到特別困擾——雖然我很喜歡文史,也比較擅長文史,但到底讀文史有什麼用呢? 也許我們身邊都充斥著這個說法:讀文史將來賺不了錢,會餓死。因此,我看到很多學生
Thumbnail
今天我想來討論一個問題——學文史有什麼用? 由於在國高中的學習階段,我就是一個文史傾向特別明顯的學生(文史容易拿高分,數理永遠不及格),所以當時就感到特別困擾——雖然我很喜歡文史,也比較擅長文史,但到底讀文史有什麼用呢? 也許我們身邊都充斥著這個說法:讀文史將來賺不了錢,會餓死。因此,我看到很多學生
Thumbnail
我突然想到教育社會學學過的“主流文化”、“次文化”!!! ​ 那時候​王教授跟我們介紹時,問我們“次文化”一定是不好的嗎? ​ ​現在我可以理解她為什麼要這麼問了。因為每個社會的主流文化都有它自己的問題,因為其背後是有很多掌握權勢的人在操控的。因此,主流文化不一定是因為完美的,而我們這些渺小的個體所
Thumbnail
我突然想到教育社會學學過的“主流文化”、“次文化”!!! ​ 那時候​王教授跟我們介紹時,問我們“次文化”一定是不好的嗎? ​ ​現在我可以理解她為什麼要這麼問了。因為每個社會的主流文化都有它自己的問題,因為其背後是有很多掌握權勢的人在操控的。因此,主流文化不一定是因為完美的,而我們這些渺小的個體所
Thumbnail
我們或許都常常聽過這樣的說法:「文化研究者如果是他所研究的那個文化之外的成員的話,那他的研究往往會被認為是與文化內部成員感到衝突,甚至是不精確的。」
Thumbnail
我們或許都常常聽過這樣的說法:「文化研究者如果是他所研究的那個文化之外的成員的話,那他的研究往往會被認為是與文化內部成員感到衝突,甚至是不精確的。」
Thumbnail
I. 我們常以為,文學依循這種工作:不斷探勘、挖地、挖洞,像礦工;我們也可能這樣認為,文學好比其他科學等,能有什麼新發現,並且,它宣稱自身需要一種技術,尤其到了某個時刻,技術的可控性與其科學意義,是文學之所以能成為文學的關鍵。現在,文學的所有新發現,卻與科學所能帶來的延展不同,對它而言,所有在它之中
Thumbnail
I. 我們常以為,文學依循這種工作:不斷探勘、挖地、挖洞,像礦工;我們也可能這樣認為,文學好比其他科學等,能有什麼新發現,並且,它宣稱自身需要一種技術,尤其到了某個時刻,技術的可控性與其科學意義,是文學之所以能成為文學的關鍵。現在,文學的所有新發現,卻與科學所能帶來的延展不同,對它而言,所有在它之中
Thumbnail
曲高和寡 不是我們推廣想要的結果,雅俗共賞 是我們推廣比較期望看到的景色。這是一個多元的世界,我們更應該用開闊的心胸,去嘗試欣賞不同的觀點,激發新的想法新的創意,為這個世界的文化增添新的色彩。
Thumbnail
曲高和寡 不是我們推廣想要的結果,雅俗共賞 是我們推廣比較期望看到的景色。這是一個多元的世界,我們更應該用開闊的心胸,去嘗試欣賞不同的觀點,激發新的想法新的創意,為這個世界的文化增添新的色彩。
Thumbnail
「學文言文有什麼用?」
Thumbnail
「學文言文有什麼用?」
Thumbnail
真的不要隨便看專業射程範圍的書,會有滿滿的吐槽感,也可能白眼翻到外太空又帆不回來。作為一個社會化的人,不得罪人的方法就是對前輩寫的書先持一種自謙的想法,大概是太沒耐心了,內心話以下用一種禮貌體來敘述,如果有辦法的話。 政策文本之無聊,可能不會因為用QA的方式呈現就有什麼根本性的改變。老實說,政策文本
Thumbnail
真的不要隨便看專業射程範圍的書,會有滿滿的吐槽感,也可能白眼翻到外太空又帆不回來。作為一個社會化的人,不得罪人的方法就是對前輩寫的書先持一種自謙的想法,大概是太沒耐心了,內心話以下用一種禮貌體來敘述,如果有辦法的話。 政策文本之無聊,可能不會因為用QA的方式呈現就有什麼根本性的改變。老實說,政策文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