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其實這幾年我已經進步了很多,對於要跟不認識的人對話,我已經不會太抗拒,不過我還是覺得很辛苦。我覺得跟人說話,真的是非常消耗能量的一件事。尤其是small talk,“今天天氣很好”這種毫無意義的對話,我一點都不enjoy。但是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必須要跟很多人交流。其實我對自己一直在做我不喜歡的事(跟人說話)有時候會覺得痛苦。下班之後我帶Daisy去公園有時更會繞路,因為我不想遇到鄰居,不是因為我討厭他們,只是我很珍惜我自己的獨處時刻。我每天要面對很多人,又有很多事要處理,我的腦無時無刻都在轉動,只有獨自一個人的時候我才可以有時間去面對我腦裡面的各種思緒,各種對話,然後再分析這一切。
我是一個如此內向的人,但是我必須要學會跟別人去“外向”,因為我必須要跟更多人說話,我才可以達到我想要的人生。這,真是一種既複雜又矛盾的心情。就好像,我的店在一個商場裡,我想要一家大一點的店,但是因為我不是他們的朋友,我不會跟他們social,所以我沒希望。好的店都是給了被人。幾年前的我,會很瀟灑的說,他們不給我就算了,我自己再另求出路。但是我發現,我自己是我自己的路障。就算我平時是有多nice,最後還是不行的,我必須要學會成為大家的好朋友,才可以達到我的目標。
唉到底要怎樣做才能做自己又可以達到目標呢?我覺得非常困難。
s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This is us (第六季) 劇情有一幕說爸爸帶小孩們去看電影,結果其中一個孩子走掉了,爸爸非常擔心,最後在警察局找到了孩子。爸爸回家之後非常難過,覺得本來美好的一天就這樣毀掉了,然後媽媽走過來安慰他說,一天還沒有結束,這一天美不美好,是由你來決定,然後爸爸把家裡弄成電影院的模樣,一家人在家裡吃
有什麼宏大的目標才算是成功或者“過得好” 有些人就是想當一個家庭主婦,把家裡照顧得很好。有些人一定要貢獻世界,名留千古。有些人就是想平平淡淡,有些人就是想轟轟烈烈。不管做什麼也沒有對錯,只要你是真心覺得那樣的自己很滿足就已經很足夠了,我們一定要自己快樂,之後才可以讓身邊的人快樂,you cannot
這幾天我想了一下下,我真的想不到自己事業上有什麼想做,一認真思考人生的意義就覺得自己很廢。 最近常看貓貓可愛短片,有點想養一隻貓,英國短毛貓,但又怕養貓須要的責任感會為我帶來更多精神上的負擔。 是的,2023年又過了一個月,我什麼planning都沒有,just wanna get through
是不是碌開?還是曾國柱? 9千多應該是凍過水了,但annie的身份證被盜用,應該更擔心吧。
昨天晚上阿古被人詐騙了九千港幣。她說是因為Annie(不知道是不是我們的同學)的FB被hack,然後騙徒message了阿古說要參加HKTVmall的抽獎,然後說中了$2000,需要阿古的信用卡轉帳,然後錢就這樣被騙了。阿古說本來是不想給信用卡資料,但是騙徒居然把Annie的身分證照片show了給阿
今天已經二月一號,為什麼時間會過得那麼快,本來我還在一個planning的階段,誰知道我都還沒有plan好2023年要怎樣,今天已經開始要開始實行,不然很快2023年過去了,我還是在planning的階段。。。 s
This is us (第六季) 劇情有一幕說爸爸帶小孩們去看電影,結果其中一個孩子走掉了,爸爸非常擔心,最後在警察局找到了孩子。爸爸回家之後非常難過,覺得本來美好的一天就這樣毀掉了,然後媽媽走過來安慰他說,一天還沒有結束,這一天美不美好,是由你來決定,然後爸爸把家裡弄成電影院的模樣,一家人在家裡吃
有什麼宏大的目標才算是成功或者“過得好” 有些人就是想當一個家庭主婦,把家裡照顧得很好。有些人一定要貢獻世界,名留千古。有些人就是想平平淡淡,有些人就是想轟轟烈烈。不管做什麼也沒有對錯,只要你是真心覺得那樣的自己很滿足就已經很足夠了,我們一定要自己快樂,之後才可以讓身邊的人快樂,you cannot
這幾天我想了一下下,我真的想不到自己事業上有什麼想做,一認真思考人生的意義就覺得自己很廢。 最近常看貓貓可愛短片,有點想養一隻貓,英國短毛貓,但又怕養貓須要的責任感會為我帶來更多精神上的負擔。 是的,2023年又過了一個月,我什麼planning都沒有,just wanna get through
是不是碌開?還是曾國柱? 9千多應該是凍過水了,但annie的身份證被盜用,應該更擔心吧。
昨天晚上阿古被人詐騙了九千港幣。她說是因為Annie(不知道是不是我們的同學)的FB被hack,然後騙徒message了阿古說要參加HKTVmall的抽獎,然後說中了$2000,需要阿古的信用卡轉帳,然後錢就這樣被騙了。阿古說本來是不想給信用卡資料,但是騙徒居然把Annie的身分證照片show了給阿
今天已經二月一號,為什麼時間會過得那麼快,本來我還在一個planning的階段,誰知道我都還沒有plan好2023年要怎樣,今天已經開始要開始實行,不然很快2023年過去了,我還是在planning的階段。。。 s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農曆新年是許多人的歡樂時光,但對內向者來說卻是社交挑戰。本文提供內曏者應對年節社交壓力的指南,包括主動選擇話題、靈活應付各種場合、安排獨處時光,以及調整心態等策略,幫助內曏者以最舒適的方式度過新年。
你是否也因為性格內向,在職場上或情感上過於被動,導致身旁的人漸漸疏遠你的情況出現,內向者也可以適當給自己一點外向的自信,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點,即便是內向者也能夠在職場或其他場合,受到歡迎,我想分享我的改變方法以及我對內向者的優勢分析。
Thumbnail
由於我天性敏感容易想太多卻又不作為,造成現在所說的內耗人士,導致書讀不進去,和朋友在一起也都在檢討自己,玩不開,容易因為別人的一句話自己想了好久好久,也會因為自己說出去的話而懊惱至少一天,這讓我變得說話小心,與人的距離有種模糊的界線。 於是我對心靈成長類的話題特別感興趣,而且不僅僅是雞湯,還要實際
Thumbnail
內向者雖然在社交上可能需要更多獨處時間,但他們能夠敏銳地感知他人的需求,並在一定的社交環境中找到成就感。職業選擇不僅需考量個性,還需重視能力、興趣及價值觀的配合。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互動優勢,透過自我覺察與調整,內向者同樣可以在職場中找到滿足。
Thumbnail
在儲備幹部的職涯中,我也認識了許多形形色色的人,就算是 MA 也大概有一半的人其實不是很外向的人,究竟大家都如何讓職場中的前輩、同事對自己有印象的呢? 本篇也將參考《越內向越成功》這本書內提供的觀念,其中我也非常認同作者提到的維持鬆散聯繫的習慣。
Thumbnail
這幾天處理排代事情,要很常跟同事們互動,我才驚覺自己對人際關係這塊領域很陌生,從小到大一直都習慣獨來獨往又孤僻,就是求學時代跟同學們很少互動,職場則是不太跟同事們互動,應該是說缺乏溝通與互動,但我不太在意,就默默上課上班就好,盡可能把自己當隱形,低調再低調,不求被關注。
Thumbnail
你是一個內向者嗎?對於內向,你的解讀是什麼呢? 你會覺得內向者不合群嗎?還是你覺得,內向是一種性格缺陷? 過去我們總認為內向者偏向負面,但內向者也可以很健談、很樂觀。 內向和外向最大的差別在於他們獲取心理能量方式不同。
我沒有不喜歡人類 可是跟人相處真的好累 尤其是當短時間內必須跟大量人數交流的時候 疲勞值就會急速增加 所以常常應酬一整天之後 後面一整個星期都不想有工作以外的社交活動 我可能是有毛病 可是原廠設定如此 人生好難
Thumbnail
「我想要交朋友,但沒辦法接受常常跟朋友聚會,這樣行得通嗎? 」帶著困惑問身邊較年長的研究所同學。忘記當年同學回答的內容,印象中聽完他的想法,還是難有結論。不想放棄在交友和保有自我間的平衡,這些年我持續探索友誼的各種可能,在失敗中,越來越看清楚內向者交友之路。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農曆新年是許多人的歡樂時光,但對內向者來說卻是社交挑戰。本文提供內曏者應對年節社交壓力的指南,包括主動選擇話題、靈活應付各種場合、安排獨處時光,以及調整心態等策略,幫助內曏者以最舒適的方式度過新年。
你是否也因為性格內向,在職場上或情感上過於被動,導致身旁的人漸漸疏遠你的情況出現,內向者也可以適當給自己一點外向的自信,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點,即便是內向者也能夠在職場或其他場合,受到歡迎,我想分享我的改變方法以及我對內向者的優勢分析。
Thumbnail
由於我天性敏感容易想太多卻又不作為,造成現在所說的內耗人士,導致書讀不進去,和朋友在一起也都在檢討自己,玩不開,容易因為別人的一句話自己想了好久好久,也會因為自己說出去的話而懊惱至少一天,這讓我變得說話小心,與人的距離有種模糊的界線。 於是我對心靈成長類的話題特別感興趣,而且不僅僅是雞湯,還要實際
Thumbnail
內向者雖然在社交上可能需要更多獨處時間,但他們能夠敏銳地感知他人的需求,並在一定的社交環境中找到成就感。職業選擇不僅需考量個性,還需重視能力、興趣及價值觀的配合。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互動優勢,透過自我覺察與調整,內向者同樣可以在職場中找到滿足。
Thumbnail
在儲備幹部的職涯中,我也認識了許多形形色色的人,就算是 MA 也大概有一半的人其實不是很外向的人,究竟大家都如何讓職場中的前輩、同事對自己有印象的呢? 本篇也將參考《越內向越成功》這本書內提供的觀念,其中我也非常認同作者提到的維持鬆散聯繫的習慣。
Thumbnail
這幾天處理排代事情,要很常跟同事們互動,我才驚覺自己對人際關係這塊領域很陌生,從小到大一直都習慣獨來獨往又孤僻,就是求學時代跟同學們很少互動,職場則是不太跟同事們互動,應該是說缺乏溝通與互動,但我不太在意,就默默上課上班就好,盡可能把自己當隱形,低調再低調,不求被關注。
Thumbnail
你是一個內向者嗎?對於內向,你的解讀是什麼呢? 你會覺得內向者不合群嗎?還是你覺得,內向是一種性格缺陷? 過去我們總認為內向者偏向負面,但內向者也可以很健談、很樂觀。 內向和外向最大的差別在於他們獲取心理能量方式不同。
我沒有不喜歡人類 可是跟人相處真的好累 尤其是當短時間內必須跟大量人數交流的時候 疲勞值就會急速增加 所以常常應酬一整天之後 後面一整個星期都不想有工作以外的社交活動 我可能是有毛病 可是原廠設定如此 人生好難
Thumbnail
「我想要交朋友,但沒辦法接受常常跟朋友聚會,這樣行得通嗎? 」帶著困惑問身邊較年長的研究所同學。忘記當年同學回答的內容,印象中聽完他的想法,還是難有結論。不想放棄在交友和保有自我間的平衡,這些年我持續探索友誼的各種可能,在失敗中,越來越看清楚內向者交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