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內向者 i人的過年生存守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農曆新年,對許多人來說,是充滿歡笑、熱鬧與團圓的時刻。然而,對於內向者來說,這段時間卻像是一場無法躲避的「社交馬拉松」。走親訪友、聚餐應酬、各種熱情的話題轟炸,似乎年節的歡愉,往往建立在對內向者精力的消耗之上。每一次親戚聚會,都像是一場身心靈的考驗。


那麼,內向的我,該如何在這個喧鬧的節日裡,保留自己的能量,同時應對各種社交壓力,優雅地度過一個既不違和,也能保有內心寧靜的年節呢?這篇指南將幫助你找到屬於自己的過年節奏,並以最舒適的方式應對過年挑戰。


一、化被動為主動:主動聊起自己接受的話題


內向者往往擔心親戚的「靈魂拷問」,像是感情、工作、買房等問題,但其實我們可以主動出擊,選擇自己熟悉且願意分享的話題,將對話的主導權掌握在自己手中。透過主動開啟話題,讓對話流向自己擅長的領域,既能避免尷尬,又能讓親戚覺得你「聊得來」。

對策建議:

主動分享興趣或近期成就:例如聊聊最近的旅行、讀過的書,或學到的新技能。

示範:「最近我學了一門新的課程,覺得很有趣,對我工作很有幫助。」

引導親戚談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比如問長輩健康養生,問同齡人育兒理財,讓他們有話可聊,也減少對你個人生活的過度干涉。

示範:「聽說你最近在養生,有沒有什麼好方法可以分享?」

準備幾個萬用話題:像是最近的熱門影視作品、科技趨勢、時事話題,讓對話自然進行,而不會被迫回答不想談的問題。

透過這種方式,內向者可以主動塑造對話環境,避免陷入被動狀態,讓交流變得輕鬆有趣。


二、應對聚會:靈活應付各種場合


1. 善用「小群體」戰術

在大型的家庭聚會中,與其強迫自己融入人群,不如選擇與熟悉的親友待在一起,建立一個「安全社交圈」。這樣不僅能讓自己更自在,也能避免被過多的陌生人圍繞而感到焦慮。

對策建議:

找到與自己頻率相符的親戚或朋友,如年齡相仿的堂表兄妹。

主動尋找共同話題,如電視劇、電影、旅遊經驗等,避免過度深入的個人話題。

2. 適時離開,給自己充電

內向者在熱鬧的環境下容易感到精力被迅速消耗,當感覺到疲憊時,適時離開現場,給自己一個喘息的空間。可以假裝去洗手間、去陽台透透氣,或者短暫出門散步,讓自己恢復狀態再回到聚會中。

對策建議:

尿遁,還是尿遁。

以「幫忙」為由離開喧鬧場景,例如去廚房幫忙洗碗或端茶水。

3. 選擇參與方式,減少疲勞感

聚會中的活動往往以熱鬧為主,但內向者可以選擇更符合自己個性的方式參與,例如陪孩子玩遊戲、幫忙佈置場地,或者在廚房與家人安靜地聊天,而非強迫自己成為話題中心。

對策建議:

成為「觀察者」,而非「參與者」,適時地插話即可。

找到讓自己舒服的角色,例如幫忙拍照、記錄節日點滴。


三、假期獨處時光:給自己真正的放鬆


過年不僅僅是社交,對內向者來說,假期裡最期待的,往往是能夠擁有一段專屬於自己的時光。這段時間可以用來充電,做一些讓自己放鬆的事情,讓假期更有意義。

1. 規劃專屬的靜心時光

在熱鬧的氛圍中,也別忘了安排屬於自己的寧靜時刻。無論是閱讀一本期待已久的書,還是簡單地在家做瑜伽、冥想,都能讓自己在過年期間得到真正的放鬆。

對策建議:

制定閱讀清單,在過年期間沉浸在書籍的世界裡。

透過寫作、手帳記錄過年見聞,當成一種放鬆的儀式。

2. 選擇一場「獨自的小旅行」

如果過年期間允許,可以安排一場獨自的小旅行,哪怕只是到家附近的咖啡廳坐坐,享受片刻的寧靜,都是對自己的獎勵。

對策建議:

提早計劃,安排在親友聚會之外的時間,確保有充足的空間休息。

簡單的散步或郊遊,也能帶來驚喜與愉悅。


四、心態調適:善待自己,享受自己的步調


1. 接納自己的內向特質

過年期間,內向者常常會有「我是不是太奇怪了?」的想法,擔心自己無法像其他人那樣熱情參與。但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交風格,內向不是問題,而是一種特質。允許自己在舒適圈內過節,無需強迫迎合別人。

對策建議:

告訴自己:「我有權利以自己的方式過年。」

記錄自己的內心感受,找到自己的步調。

2. 找到樂趣,建立小小的儀式感

內向者的快樂,往往來自於細節與內心的滿足感。試著在過年中建立屬於自己的儀式感,例如給自己準備一道喜歡的年菜,或在跨年夜寫下新年願望,這些小小的習慣,能讓過年變得更有意義。

對策建議:

建立自己的過年習慣,例如看一部經典電影或製作一個回顧影片。

設立新年目標,給自己一個新的開始。


結語:做最舒服的自己


過年,不一定要熱鬧喧囂才有意義。對內向者來說,找到自己的節奏、適時調整社交需求、善待自己的心靈,才能真正擁有一個快樂的新年。別忘了,最重要的不是取悅他人,而是讓自己自在,溫柔地過完這個年。


+左邊女孩IG 會不定期辦贈獎活動哦 !

+左邊女孩專屬網站有機會看到更完整的文章哦 !



你想像的身心障礙者或腦性麻痺患者是什麼樣子呢?其實身心障礙者在臺灣已超過百萬人次,每個類型不只面臨生活、學習、升學、健康、行動、面對家人親友及環境挑戰,更多時候像常人一樣,長大後還加上工作、升遷、各種人際社交、理財、貸款、人權、愛情及婚姻等課題,且無處不伴隨刻板印象和歧視以及健康一天不如一天,又該如何自處與自救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放棄的TONY-avatar-img
2025/01/24
32
好久沒發文~~新年快樂!!
32
15
很適合配一張左氏風格的i人圖,許願🙏
15
身障作家/左邊女孩-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24
跨越時間的人 快畫好了!敬請期待😊
真然-avatar-img
2025/01/24
8
如您所說:做最舒服的自己,新年快樂!
8
身障作家/左邊女孩-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24
2
真然 謝謝你的認同!新年就是該放下那些無謂的壓力,專注於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無論是熱鬧團聚還是安靜獨處,都是屬於自己的過年方式。祝你新年快樂,在自己的步調中,享受每一刻的自在與美好!😇
2
晴天-avatar-img
2025/01/24
6
新年快樂 I人報到 ^^
6
黃璧怡-avatar-img
2025/01/24
6
璧怡的i人過年方法:把拜年活動減至最低。到親友家後找個安靜角落希望沒人看見⋯⋯
6
身障作家/左邊女孩-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24
3
黃璧怡 璧怡,這招太熟悉了!每次到親戚家,我都像在玩潛行遊戲,目標是找到最隱蔽的角落,降低存在感到最低,但偏偏總有親戚像雷達一樣精準發現,然後一句怎麼躲這裡?直接讓我社交破功(笑)。不過,適時消失還是必要的,畢竟能量存摺要撐完整個年假啊!
3
本文探討臺灣公務體制內普遍存在的霸凌、過勞和歧視問題,並以契訶夫小說《小公務員之死》作引,闡述公務員在隱形壓力下的處境,以及如何透過制度改革和文化轉變來改善現狀。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如何面對壓力和不公時產生的憤怒與恨意,並進一步揭示這些情感如何成為創作的強大動力。透過心理學和社會學的視角,文章分析了恨意的矛盾性、功能,以及如何將這些負面情感轉化為有意義的創作行為,最終促進自我探索和社會變革。
《美少女夢工場》不僅是90年代女性向遊戲的代表,更是一段深刻的成長記錄。遊戲中玩家透過自由選擇養育虛擬女兒,探索多結局的可能性。它催生了許多女性玩家的自我對話與情感投射,成為無數玩家的童年記憶。隨著重製版的推出與新作的發布,這款跨越時代的經典仍然在現代遊戲市場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本文探討臺灣人對美國選舉的高度關注,解析其背後的原因,從文化現象、媒體報導、國際政治影響等多方面切入,指出川普作為一位引發廣泛討論的政治人物,如何在臺灣社會中佔有一席之地。文章指出選舉熱情反映了臺灣的文化心態以及對國際地位的敏感,並強調如何進一步強化臺灣自身的實力與內部團結,以應對未來可能的變局。
探討了特斯拉推出的最新AI技術,以及其帶來的便利與隱憂。隨著無人駕駛和智能機器人等新科技的普及,我們逐漸對科技形成依賴,可能使我們的自我判斷和批判性思維減退。此外,本文還提及了AI詐騙和資本主導下的科技發展對人性和道德的挑戰。要確保科技的健康發展,需為它賦予應有的理性與人性,避免成為「科技的笨蛋」。
本文探討臺灣公務體制內普遍存在的霸凌、過勞和歧視問題,並以契訶夫小說《小公務員之死》作引,闡述公務員在隱形壓力下的處境,以及如何透過制度改革和文化轉變來改善現狀。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如何面對壓力和不公時產生的憤怒與恨意,並進一步揭示這些情感如何成為創作的強大動力。透過心理學和社會學的視角,文章分析了恨意的矛盾性、功能,以及如何將這些負面情感轉化為有意義的創作行為,最終促進自我探索和社會變革。
《美少女夢工場》不僅是90年代女性向遊戲的代表,更是一段深刻的成長記錄。遊戲中玩家透過自由選擇養育虛擬女兒,探索多結局的可能性。它催生了許多女性玩家的自我對話與情感投射,成為無數玩家的童年記憶。隨著重製版的推出與新作的發布,這款跨越時代的經典仍然在現代遊戲市場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本文探討臺灣人對美國選舉的高度關注,解析其背後的原因,從文化現象、媒體報導、國際政治影響等多方面切入,指出川普作為一位引發廣泛討論的政治人物,如何在臺灣社會中佔有一席之地。文章指出選舉熱情反映了臺灣的文化心態以及對國際地位的敏感,並強調如何進一步強化臺灣自身的實力與內部團結,以應對未來可能的變局。
探討了特斯拉推出的最新AI技術,以及其帶來的便利與隱憂。隨著無人駕駛和智能機器人等新科技的普及,我們逐漸對科技形成依賴,可能使我們的自我判斷和批判性思維減退。此外,本文還提及了AI詐騙和資本主導下的科技發展對人性和道德的挑戰。要確保科技的健康發展,需為它賦予應有的理性與人性,避免成為「科技的笨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獨處是人生必經功課 1. 自我認識: - 獨處給我們機會去深入了解自己,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中,我們才能真正聆聽內心的聲音,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和願望。 2. 增強內心力量: - 獨處可以幫助我們培養內心的堅韌和自信。通過獨自面對挑戰和困難,我們可以變得更加獨立和堅強。
人們常說每當自己到了一個環境
在這個喧囂的社交世界裡,內向者常常感到挫折和困惑。他們與外界的互動常被誤解為冷漠或缺乏興趣,然而實際上,內向者可能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表達自己。面對這樣的挑戰,內向者如何社交呢?內向者可以採取一些策略來克服內心的障礙,建立起豐富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最近在走的關, 學會與自己獨處, 即使手機不再旁邊, 我不會在感受到焦慮了, 也很少在看社交圈的日常生活了, 開始專注自身身上,把時間拿來創作與看書, 往內在發展, 了解每個情緒來源, 練習放鬆,敞開心胸, 練習無條件的去愛伴侶每個面向, 好與壞都愛. 練習往內在取愛,那是源源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當人們開始年老,家庭生活忙碌,朋友關係漸行漸遠時,如何學會獨處,尋找內心的平靜和自我驗證。這是一個關於內心安寧和自我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在農曆新年拜年時,作者重新評估了與親戚和朋友之間的關係模式。雖然親戚關係穩定,但對於外面認識的朋友,作者懷疑自己是否花了太多時間迎合他們。同時,作者也反思了自己在人際關係中過度迎合他人的問題,希望未來能更堅持真實的自己。文章中作者用股票比喻來描述親戚和外面朋友之間不同的交往風險。
Thumbnail
我是個內向的人,獨處絕對是小菜一碟🤏 但應付外向的人,真的好累...
Thumbnail
內向人如我,一個人的朝聖之路,一點也不孤單。如你也是內向者,這篇很適合你!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的人愛社交喜歡熱鬧,有的人則不想融入群體,喜歡獨自一人,不感到孤單,反而覺得很自在,但卻成為他人眼中的邊緣人。十二星座中,你知道哪三個星座樂當邊緣人嗎?看看你中了沒。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獨處是人生必經功課 1. 自我認識: - 獨處給我們機會去深入了解自己,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中,我們才能真正聆聽內心的聲音,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和願望。 2. 增強內心力量: - 獨處可以幫助我們培養內心的堅韌和自信。通過獨自面對挑戰和困難,我們可以變得更加獨立和堅強。
人們常說每當自己到了一個環境
在這個喧囂的社交世界裡,內向者常常感到挫折和困惑。他們與外界的互動常被誤解為冷漠或缺乏興趣,然而實際上,內向者可能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表達自己。面對這樣的挑戰,內向者如何社交呢?內向者可以採取一些策略來克服內心的障礙,建立起豐富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最近在走的關, 學會與自己獨處, 即使手機不再旁邊, 我不會在感受到焦慮了, 也很少在看社交圈的日常生活了, 開始專注自身身上,把時間拿來創作與看書, 往內在發展, 了解每個情緒來源, 練習放鬆,敞開心胸, 練習無條件的去愛伴侶每個面向, 好與壞都愛. 練習往內在取愛,那是源源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當人們開始年老,家庭生活忙碌,朋友關係漸行漸遠時,如何學會獨處,尋找內心的平靜和自我驗證。這是一個關於內心安寧和自我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在農曆新年拜年時,作者重新評估了與親戚和朋友之間的關係模式。雖然親戚關係穩定,但對於外面認識的朋友,作者懷疑自己是否花了太多時間迎合他們。同時,作者也反思了自己在人際關係中過度迎合他人的問題,希望未來能更堅持真實的自己。文章中作者用股票比喻來描述親戚和外面朋友之間不同的交往風險。
Thumbnail
我是個內向的人,獨處絕對是小菜一碟🤏 但應付外向的人,真的好累...
Thumbnail
內向人如我,一個人的朝聖之路,一點也不孤單。如你也是內向者,這篇很適合你!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的人愛社交喜歡熱鬧,有的人則不想融入群體,喜歡獨自一人,不感到孤單,反而覺得很自在,但卻成為他人眼中的邊緣人。十二星座中,你知道哪三個星座樂當邊緣人嗎?看看你中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