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業逃難潮?

2023/02/1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近期美國科技股開始瘋狂漲幅,投資人一片歡天喜地,但科技巨頭們早在2022年底就開始裁員,對工程師們是苦難的開始。本來財經人覺得應該對台灣的影響可防可控,但台灣也陸陸續續裁員或減少分紅,看來是得寫一篇文章了

美國裁員潮

從2022年底開始,馬斯克入主推特並宣布要重整組織架構,直接裁撤上千人(約佔50%的員工)後,其他科技巨頭也紛紛跟上。臉書的母公司meta裁員一萬一千人,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裁員一萬兩千人,亞馬遜裁員一萬八千人,微軟裁員一萬人,還包括zoom、yahoo、salesforce等公司,到2023一月底,大約已經有10萬人失業。財經人身邊也有許多朋友在中招的行列,而且外商的裁員也是出名的冷血,直接幫你登出所有帳戶、封鎖所有權限、給你10分鐘收東西並交出識別證,然後恭喜加入失業行列。
然而科技業並不是唯一裁員的行業,美國另一邊的華爾街也加入裁員的行列。高盛、摩根史坦利(大摩)、瑞士信貸還有其他投資銀行也紛紛宣布要進行裁員和樽節支出等措施。兩大明星重點行業都在裁員,難道整個美國都要失業了嗎?老實說現在的確有蔓延到其他產業的趨勢,包含化學工業、民生消費品業的大咖們也開始裁員。雖然有消息說零售業需求強勁並開出誘人的價碼吸引人才,但能否持續下去仍舊是個問號。
老實說,財經人看到這波失業潮並沒有很意外。如同先前總經文章(總體經濟巨獸|方格子 vocus)所說,過去疫情期間各國大力印鈔,維持經濟發展,同時遠距上班等變革間接推升科技業人力需求,導致大量雇用的虛胖問題。在後疫情時代,隨著各國收緊經濟,同時美國也推出晶片法案等抵制中國的措施,在需求消失和金流減少的情況下,遲早都會爆發問題。

台灣科技業如何

美國看來還要裁員一陣子,回過頭來看台灣的現況。截至2023一月,台灣還沒有明顯的裁員,但已經有許多業者站出來看淡2023的景氣,並暗示會有一定程度的調整。接著在2023二月,就有消息傳出外商在台灣的子公司已經開始裁員,台灣本土企業則下調分紅或凍結人事。
為什麼台灣沒有大舉裁員?難道台灣狀況比較好嗎?其實不然,需求疲軟是整個產業共同存在的問題,且台灣科技業也在疫情時代大舉徵才,照理說和美國科技業有相同的問題。然而因為台美的薪資結構不相同,所以台灣可以透過調整分紅等其他方法控制企業成本,而不必走到裁員。
那除了科技業,金融業和其他產業也和美國一樣即將開始裁員或緊縮支出了嗎?以目前的狀況來看,雖然態勢還不是非常明確,但財經人認為應該不會,所以其他產業的朋友可以先暫時鬆一口氣。但是整體經濟是很難說的東西,且雖然不太可能裁員,但升遷、加薪、獎金等好機會可能也不太會出現。再說,難保今年會不會有其他黑天鵝出現,瞬間又打壞原先的規劃,所以讀者們還是要隨時注意,並做好應有的準備。

經濟變好還變壞

那裁員潮這麼廣泛,經濟真的是變差了嗎?其實,也不盡然。台股和美股應該不用財經人多說,投資人大部分都眉開眼笑,漲到一個抓不住,儼然就是俗稱的V型反轉。背後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大型企業認輸、經濟軟著陸。
大型企業認輸其實就是開始裁員和凍結支出的意思,而這也是美國聯準會早就希望看到的結果。財經人先前就說過,為了抑制通膨,美國聯準會不斷升息,同時為了避免工資螺旋,也希望企業可以主動裁員和凍結支出。而隨著大企業紛紛表態,這個目的已經逐漸達成,進而帶動市場對公司財務表現止損和聯準會收手的預期,帶動股市上漲。
再者,如果通膨被有效壓抑,聯準會開始準備收手,逐漸縮小升息幅度,最後停止升息,對市場的打擊就不會如預期般嚴重,就可以讓經濟順利的軟著陸,減少了許多不利的衝擊。這對投資人來說也是個莫大的好消息,所以理所當然股市就大漲來反映這個趨勢。
以財經人來看,現在就說經濟會軟著陸然後反轉是太過樂觀。別忘記通膨的問題只是控制但還沒消除,而且對各位讀者影響比較大的台灣經濟,如果真的在34月解除所有限制,似乎還有一波通膨在等著大家,但同時企業又緊縮支出(aka應該不太有加薪),狀況可能不會太好,所以樂觀但謹慎是比較好的態度
財經人也希望自己看錯前景被經濟成長狠狠打臉,也希望政府可以有效打擊通膨,大家都可以穩定加薪、拿獎金,就讓我們衷心祈禱並拭目以待!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很實用,請幫忙按愛心、追蹤我和我的文章,並且把它分享出去(可以贊助當然更好XD)!如果有任何意見也歡迎留言與我討論,我們下一篇文章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每周五分鐘,財經人挑選一則國際時事,透過簡單的財經解說,帶你了解背後的故事。注意:內容皆為財經人自主觀察及歸納之意見,不代表任何立場,亦無任何投資理財建議,如有相關操作,請自負風險。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