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史上最強哲學 (東方)_1 : 起始即終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史上最強哲學,有分成 東方、西方兩本,我特別偏愛東方哲學的這本。

過去看過非常多的哲學書,但始終沒有特別深入研究特定的哲學家理論。

曾經很害怕自己成為半桶水的哲學閱讀者,在這個資訊碎片化的時代,太淺薄的見解,更容易形成偏見,最後只是一個被流行訊息操縱的魁儡。

所以我對這種一本書,概括了一堆哲學家的書,一開始有些排斥,但是剛好我的電子書單鬧書荒,就給它一個嘗試。

結果出乎意料,這本書給我了全新的觀點,不過那個觀點,要等下一篇文章,才會談到

每一個哲學家的篇幅大概落在 5~10頁之間,對於他們的理論可能過於化約,但作者對於哲學家們的理論連結、關聯性寫的很好,如同看了一齣哲學史。
而東方哲學最有趣的點,除了中間穿插了一點,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的理論,整本書幾乎就是在談論佛教從起源地,傳遞到日本的發展史(畢竟作者是日本人)。

接下來的內容,參雜許多我個人的想法,歡迎討論與指教~


東方哲學,出場即巔峰

【梵我合一】

最開頭,從古印度奧義書的大學者"耶耆尼伐爾克",主張"梵我合一"。藉由否定,來談論 "我" 這個概念。

無法說 "我"是什麼,只能夠知道,"我"不是什麼
"我"是感知的主體,但"我"並不存在,無法感知到 "我"這個主體,"我"這個主體無法破壞

原文在"我"的用詞不一樣,但意思差不多,第一眼都看不太懂XD

古印度非常重視辯論,這是我最近看一堆說書影片的印象,釋迦摩尼也是在這樣的背景,領悟真理,創立了佛教,而他的領悟,能夠延伸說明前面的梵我合一。
而這也是本書,提到的出場即巔峰,東方哲學在釋迦摩尼頓悟抵達真理的終點,“無我”,而後世所做的,主要是將佛教的理論世俗化,幫助宗教的傳播。

【無我】

無我主要被解讀成兩個方向

  • 我不存在
  • 無法被感知到的,才是"我"

這兩點一開始可能會覺得矛盾,但我自己的理解,以上兩點都成立。

我不存在,因為我這個意識,只是大腦運作下的一個投影,我的一切思想都是被動產生的,所以我不存在

而“我”這個意識投影,始終不可能被感知。這個概念,可以連結到 康德的真理不可知,我們談論的只是人類感知到的 "真理"。

  • 而"我"是什麼? 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可以算東西方哲學家,所追求的終極真理。

再回到開頭的"梵我合一",梵可以理解為宇宙、萬物,這句話,我理解為: 這個被"我" 感知到的世界,和"我"是同一個東西。

  • "我"這個意識是真實"我"的投影,所以意識感知到的世界,和意識本身一樣都是投影出來的,!

由於釋迦摩尼領悟的無我真的太高深了,加上他認為,要開悟,必須靠體驗,他本人沒有留下著作,靠後來弟子們把傳道的過程,紀錄成經文,而徒弟們後來也因為理念分成兩派。

  1. 大乘佛教: 寬鬆戒律
  2. 小乘佛教: 嚴格戒律

大乘佛教後來出現一位大師,更詳細解釋釋迦摩尼的理念,龍樹
龍樹有兩個很重要的概念:

【空】

我們所認知的一切萬物,皆是集合,永遠無法窺見本質,所以萬物都是空。
萬物都是觀點,由"我"這個觀察者產生的,沒有觀察者,萬物也不復存在。

【無分別智】

是相對於分別智: 指的是把萬物進行分類,才能夠理解。
無分別智:指的是接受觀點(事物)本身,而非拆解。

例如: 我們對於善惡的判斷,是分類造成的,應該是去接受我們觀察的那個事物本身,而非以善惡看待。

這次的內容非常燒腦,寫文章時,我發現看不太懂我簡短的筆記XD,重新再查找一下網路資料,不過卻讓我異常有共鳴,我一直自認為樂觀的虛無主義,不過要和人解釋非常困難,加上我的觀念也是慢慢成長。
看了書,才發覺,佛教的理論,和我的中心思想無比的接近,而書的後半段也藉由佛教一路的向東傳至日本,給我對於宗教儀式、戒律的新看法,這個就要等下篇文好好聊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切格拉底-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26
當你脆弱的時候,最需要什麼?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切格拉底-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1/28
再見2023 (待更新) | 魔法師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切の人生雜學
117會員
106內容數
一些生活的體悟,融合閱讀心得、或是各類影視作品、遊戲等。世界的一切都是有關連的,希望能用文字把所有連結寫出來。
切の人生雜學的其他內容
2024/04/05
我是個 Email 訂閱不少電子報的人,很多的作者都超級優秀的,過去的我認為分享別人的電子報文章,有點怪? 有點類似寫閱讀"別人閱讀心得"的心得 的概念,別人的文章很讚,那就直接去看那個人的文就好啦。不過現在我有克服這個念頭了,好東西就是要分享出來~~~
Thumbnail
2024/04/05
我是個 Email 訂閱不少電子報的人,很多的作者都超級優秀的,過去的我認為分享別人的電子報文章,有點怪? 有點類似寫閱讀"別人閱讀心得"的心得 的概念,別人的文章很讚,那就直接去看那個人的文就好啦。不過現在我有克服這個念頭了,好東西就是要分享出來~~~
Thumbnail
2024/02/10
這篇文去年存到現在,周大哥 翻譯矽谷知名加速器 YC 的創辦人 Paul Graham 的文章。 很適合用文章內容,來對自己做些階段性的檢討 偉大的成就( Great Work),對大多人可能太沉重了 我覺得可以理解為 追求卓越
Thumbnail
2024/02/10
這篇文去年存到現在,周大哥 翻譯矽谷知名加速器 YC 的創辦人 Paul Graham 的文章。 很適合用文章內容,來對自己做些階段性的檢討 偉大的成就( Great Work),對大多人可能太沉重了 我覺得可以理解為 追求卓越
Thumbnail
2024/01/28
我已經超過 30天沒發文了,方格子寄了一封信,恭喜我成為魔法師 還補了好幾封信,提醒我荒廢了很久的兩個專題XD
Thumbnail
2024/01/28
我已經超過 30天沒發文了,方格子寄了一封信,恭喜我成為魔法師 還補了好幾封信,提醒我荒廢了很久的兩個專題XD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三界混在一起,心心相傳,前佛後佛,以心為媒介,不用文字。問道:既然不用文字,那心在何處?答曰:你問我,這就是你的心;我回答你,這就是我的心。如果我沒有心,我怎麼回答你?如果你沒有心,你怎麼問我?貫串問與答之間,甚至從無始以來,經過長久的時間和無數的經歷,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你的本心,都
Thumbnail
三界混在一起,心心相傳,前佛後佛,以心為媒介,不用文字。問道:既然不用文字,那心在何處?答曰:你問我,這就是你的心;我回答你,這就是我的心。如果我沒有心,我怎麼回答你?如果你沒有心,你怎麼問我?貫串問與答之間,甚至從無始以來,經過長久的時間和無數的經歷,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你的本心,都
Thumbnail
「無我」並不是指失去一切, 相反的,我們將由其中獲益甚多...
Thumbnail
「無我」並不是指失去一切, 相反的,我們將由其中獲益甚多...
Thumbnail
佛陀不廢話是一本由諾亞.羅舍塔所著,楓樹林出版社於2022年出版之極簡佛法入門問答書。   這是一部很適合輕鬆閱讀的佛教入門書,是西方作者所述,因此在語調與論述上並沒有想像中以華人視角在處理牽涉宗教思想時會出現的道德勸說。而是用非常理性的將佛陀的思想以學派的理論介紹方式傳達給讀者。
Thumbnail
佛陀不廢話是一本由諾亞.羅舍塔所著,楓樹林出版社於2022年出版之極簡佛法入門問答書。   這是一部很適合輕鬆閱讀的佛教入門書,是西方作者所述,因此在語調與論述上並沒有想像中以華人視角在處理牽涉宗教思想時會出現的道德勸說。而是用非常理性的將佛陀的思想以學派的理論介紹方式傳達給讀者。
Thumbnail
由於梵是遍一生命和遍一實在,因此在印度教中說,沒有任何東西不是梵。梵是存在的全部而且在全部之中。這是印度教徒尊敬所有生物與生命的主要原因,並認為它們是神聖與寶貴的。他們知道梵是「唯一」、「沒有第二個」,正如經文所說。
Thumbnail
由於梵是遍一生命和遍一實在,因此在印度教中說,沒有任何東西不是梵。梵是存在的全部而且在全部之中。這是印度教徒尊敬所有生物與生命的主要原因,並認為它們是神聖與寶貴的。他們知道梵是「唯一」、「沒有第二個」,正如經文所說。
Thumbnail
大家好, 第一種意識狀態、第二種意識狀態, 我們稱之為低等的意識狀態。 第三種意識狀態以及第四種意識狀態, 我們稱之為高等的意識狀態。 那麼第三種意識狀態-自我意識是人在努力之後才能得到的, 反而第四種意識狀態-客觀意識......
Thumbnail
大家好, 第一種意識狀態、第二種意識狀態, 我們稱之為低等的意識狀態。 第三種意識狀態以及第四種意識狀態, 我們稱之為高等的意識狀態。 那麼第三種意識狀態-自我意識是人在努力之後才能得到的, 反而第四種意識狀態-客觀意識......
Thumbnail
為何明明有我,佛卻說無我? 由一個我去思索何為無我,這不挺矛盾的? 若說無我,那此時此刻活著思考此一問題的我又是誰?
Thumbnail
為何明明有我,佛卻說無我? 由一個我去思索何為無我,這不挺矛盾的? 若說無我,那此時此刻活著思考此一問題的我又是誰?
Thumbnail
【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10】課程影片: 大家好,《無量義經》有一段文字非常的令人感動 應當觀察一切諸法 自本來今性相空寂 又復深入一切諸法 法相如是生如是法 法相如是住如是法 法相如是異如是法 法相如是滅如是法 法相如是能生惡法 法相如是能生善法 應當觀察一切諸法 生 住 異 滅
Thumbnail
【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10】課程影片: 大家好,《無量義經》有一段文字非常的令人感動 應當觀察一切諸法 自本來今性相空寂 又復深入一切諸法 法相如是生如是法 法相如是住如是法 法相如是異如是法 法相如是滅如是法 法相如是能生惡法 法相如是能生善法 應當觀察一切諸法 生 住 異 滅
Thumbnail
以佛教的觀點,這個所謂的「我」以至世間的一切歸根究柢都是「因緣所生」,這表示個人對意義和自我實現的追求,是無法離開全人類、社會和自然的改善而獲得的。這就是「人間」的人本主義,也是體認「淨土就在人間」的一種表述。
Thumbnail
以佛教的觀點,這個所謂的「我」以至世間的一切歸根究柢都是「因緣所生」,這表示個人對意義和自我實現的追求,是無法離開全人類、社會和自然的改善而獲得的。這就是「人間」的人本主義,也是體認「淨土就在人間」的一種表述。
Thumbnail
從因果的觀念來說,佛教是鼓勵我們積極向上的; 從因緣的觀念來說,佛教是主張放棄我見的。
Thumbnail
從因果的觀念來說,佛教是鼓勵我們積極向上的; 從因緣的觀念來說,佛教是主張放棄我見的。
Thumbnail
破解了情緒,了解小我的運作,二元思維會訂標準,再回來看佛經就非常容易了。  佛教談空性,什麼是空? 意識會去訂標準,本來沒有,訂了才有,只要你把標準拿掉,就又沒有了,全在於你要不要那個標準,決定權在意識本身,因為本來沒有。抓住了標準,就落入人間現象,標準拿掉就超脫了。  金剛經說: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Thumbnail
破解了情緒,了解小我的運作,二元思維會訂標準,再回來看佛經就非常容易了。  佛教談空性,什麼是空? 意識會去訂標準,本來沒有,訂了才有,只要你把標準拿掉,就又沒有了,全在於你要不要那個標準,決定權在意識本身,因為本來沒有。抓住了標準,就落入人間現象,標準拿掉就超脫了。  金剛經說: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