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凝視死亡 : 一位外科醫師對衰老與死亡的思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今年看了很多中老年的書,特別上週一場意外交通事故,人生跑馬燈走一波之後,就更覺得今年生日應該來想想遺書,雖然好像離生日還有很久,但有時就是這種很久的感覺中,一晃眼就到年底。

人都會死、蘇格拉底是人、所以蘇格拉底會死。邏輯是這樣學的,通常其實也不太有人否認這件事:人都會死。即使是耶穌,那也是死過了又復活的。書中談到的那些面對衰老和疾病的死亡進程,不知為何即使在大家都知道人都會死的狀況下,依舊是個禁忌。

然而,面對死亡,所有的抉擇都是困難的。我們似乎不都知道死是怎麼回事,以及所有關於死後的事。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的五階段,看理論是一回事,到最後能夠保持理性似乎是另外一回事。身為醫護人員,可能看盡生命末期的醫療如何延長壽命也延長痛苦,但自己面對這樣的生死交關的抉擇,依舊可能選擇拖一天是一天。

衰老以至於死亡逐漸逼近,恐怖的有些時候並不是死亡,而是失能。多數自主習慣的人在衰老至死前,可能都在安養院經歷一段以安全及延長性命為主要目標的生活。但這些因為衰老而逐漸生理功能不佳而漸失自主性,經常帶來比生理功能欠缺更大的痛苦。生活不能自理的痛苦經常伴隨著巨大的心理衝擊,並且這個漣漪也會累積成大浪,席捲身邊所有的照顧者。為了不滅頂,最有效率的維生也經常帶來漫長且難以逃脫的痛苦。

書中諸多關於養老機構的演進,展演了對於衰老這件事,整個社會有多沒準備。不管是在資源分配上、管制上甚至是整體醫療人員上,好似這並不是個問題一般,持續的投入大量的資源在預後不佳的醫療上,卻無視與死亡逼近共存的選項。管制所有可能的變動,把人塞進規定的生活經常成了假借照護之名,卻使得人彷彿只剩維持呼吸,讓失能的痛苦來得比死亡還快、還久。

緊接而來的各樣為了衰老需求而進行的改善,都指出了自主的重要,而這個自主延伸之後,就成了為自己生命最後階段做決定。在此時,生命脆弱且危險,但緩和醫療甚至讓家人珍惜最後這些藥石罔效卻仍有意識的時間,更能讓面臨死亡的個案及其親友把握最後相處的時間,讓整體生命的品質提升。持續的積極治療,有時帶來的副作用大過預後的好處,但醫師有時和病患一樣,不擅長面對這樣的死亡進逼,以至於只要有一點效果就不敢不試也不能不試。

後悔嗎?書中提到這樣的無效醫療最後依舊不幸親友往生所帶來的痛苦,經常使得生者更容易落入憂鬱的困境。如果怎樣怎樣就好了,可能會困擾好一陣子,甚無從擺脫。做決定是困難的,為自己做決定都困難了,更何況是身邊的親友。那些無效的醫療經常是有不足1/4的較佳預後但很可能也伴隨著更令人難以忍受的併發症狀。所謂的無效是知道延長的生命品質可能不佳,並且可能會有強烈的負面副作用。但即使如此,現代醫學的進步,也讓人不禁像個賭徒,希望獲得幸運女神的眷顧,成為少數較佳預後的幸運兒,甚至是奇蹟的載體。

可惜的是,多數人都是凡人。不僅會死,在統計上,也不得好死。有時候無法決定怎麼死,但至少可以想想要怎麼活。漸進式的決定對自己來說重要的事,以便和醫事人員討論確認接下來的治療方案,可能才有機會維持比較好的臨終前生活。痛苦是比較來的,每個人想要的不同,趁還能想的時候,也許也該好好想想,並且陪著摯愛的親友,好好想想。

推薦給身邊的每一個朋友。人都會死。逃避不能解決問題,也只有面對,才能降低不安,給自己一個機會,讓自己有機會善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蔡書評的沙龍
99會員
525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老蔡書評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熱門到需要放下其他的熱門圖書,公共圖書館的排隊人數排到天荒地老,但也確實談到了許多很生活的主題,很深刻的摸索、認識自己,談論習慣和自處、自在。 這本書處理的主題其實不容易,自己是一個頗個人的話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議題,很難一概而論,所以只能泛泛而談,而且容易流於說了等於沒說。但這書就把一些比較常見
Thumbnail
2025/04/28
熱門到需要放下其他的熱門圖書,公共圖書館的排隊人數排到天荒地老,但也確實談到了許多很生活的主題,很深刻的摸索、認識自己,談論習慣和自處、自在。 這本書處理的主題其實不容易,自己是一個頗個人的話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議題,很難一概而論,所以只能泛泛而談,而且容易流於說了等於沒說。但這書就把一些比較常見
Thumbnail
2025/04/25
是先看完《你在暗中守護我》才回頭看這本散文,可以看得出這本偏青澀,偏那種說不上的直男風格,有一種直拗,是頗為幸運才能寫得出這些。那些細膩的描述著生命中曾經有才的友人過客一般的經過身旁,也許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從某個角度看,都是燦燦閃耀。 籃球和棒球真的都是熱門到不行的運動,男生打籃球、喜歡棒球都不難
Thumbnail
2025/04/25
是先看完《你在暗中守護我》才回頭看這本散文,可以看得出這本偏青澀,偏那種說不上的直男風格,有一種直拗,是頗為幸運才能寫得出這些。那些細膩的描述著生命中曾經有才的友人過客一般的經過身旁,也許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從某個角度看,都是燦燦閃耀。 籃球和棒球真的都是熱門到不行的運動,男生打籃球、喜歡棒球都不難
Thumbnail
2025/04/24
已經很久沒看字這麼少的書,要不是群組友人分享看了動畫,可能也不會找書來看。老實說覺得可能每個人看完會有不同的感想,也會因為個人經驗有不同的投射,這就是圖像小說有趣的地方。 這絕對是個虛構的故事。以一年的時間,說著一個動物和無生物如何相遇、分離然後又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好像再度相遇的故事。你以為人生中錯
Thumbnail
2025/04/24
已經很久沒看字這麼少的書,要不是群組友人分享看了動畫,可能也不會找書來看。老實說覺得可能每個人看完會有不同的感想,也會因為個人經驗有不同的投射,這就是圖像小說有趣的地方。 這絕對是個虛構的故事。以一年的時間,說著一個動物和無生物如何相遇、分離然後又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好像再度相遇的故事。你以為人生中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真的看了很多類似的書,雖然不是醫學專業,但老病死真的是人生必然,家人逐漸老化,各種退化、疾病上身,自己的體力也和年輕時顯然有所落差。醫生當然是更有執業經驗,不見得看見整個老的過程,但病死幾乎是日常。這位年輕的香港醫師,也留下了他執業前期,對於生命、人性和專業的紀錄。 內、外、婦、兒、急五大皆空的臺
Thumbnail
真的看了很多類似的書,雖然不是醫學專業,但老病死真的是人生必然,家人逐漸老化,各種退化、疾病上身,自己的體力也和年輕時顯然有所落差。醫生當然是更有執業經驗,不見得看見整個老的過程,但病死幾乎是日常。這位年輕的香港醫師,也留下了他執業前期,對於生命、人性和專業的紀錄。 內、外、婦、兒、急五大皆空的臺
Thumbnail
對生命,你是要順其自然,還是控制到死?
Thumbnail
對生命,你是要順其自然,還是控制到死?
Thumbnail
是人的話,總有一死! 人心還很複雜,面對死亡,恐懼、無助、拚命想活下去的希冀,或者乾脆一死了之更痛快;大家會想選哪樣呢?
Thumbnail
是人的話,總有一死! 人心還很複雜,面對死亡,恐懼、無助、拚命想活下去的希冀,或者乾脆一死了之更痛快;大家會想選哪樣呢?
Thumbnail
本篇呼應好友k老師的「有一天,若我們變老⋯」的某集padcast的主題,為人的生命有感而發,遂寫此文共享之。
Thumbnail
本篇呼應好友k老師的「有一天,若我們變老⋯」的某集padcast的主題,為人的生命有感而發,遂寫此文共享之。
Thumbnail
生離死別果真是人生必然卻又禁忌萬分的話題,說的都是別人的經驗,但也明知有一天自己或成主角。漸漸不再年輕,也不太好意思使用青年之類的詞,知老死將至,但卻又不知從何準備起,甚至有點手足無措,而這些真實而平凡的反應,恐怕是多數讀者的寫照。 透過24位名人分享身邊至親死亡的經驗,甚至自己罹患疾病進而對死亡產
Thumbnail
生離死別果真是人生必然卻又禁忌萬分的話題,說的都是別人的經驗,但也明知有一天自己或成主角。漸漸不再年輕,也不太好意思使用青年之類的詞,知老死將至,但卻又不知從何準備起,甚至有點手足無措,而這些真實而平凡的反應,恐怕是多數讀者的寫照。 透過24位名人分享身邊至親死亡的經驗,甚至自己罹患疾病進而對死亡產
Thumbnail
你有思考過當死亡來臨時,你要做什麼嗎? 在這個重視職涯、生涯規劃的時代,我們會開始提早規劃要念什麼學校科系、要做什麼工作、要過怎樣的生活,卻從沒有人說過要規劃自己的死亡,因為死亡感覺離年輕的我們好遙遠,但這卻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可能一場車禍或疾病,就讓我們「突然」離開原先規劃的生活。
Thumbnail
你有思考過當死亡來臨時,你要做什麼嗎? 在這個重視職涯、生涯規劃的時代,我們會開始提早規劃要念什麼學校科系、要做什麼工作、要過怎樣的生活,卻從沒有人說過要規劃自己的死亡,因為死亡感覺離年輕的我們好遙遠,但這卻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可能一場車禍或疾病,就讓我們「突然」離開原先規劃的生活。
Thumbnail
生命的最後一段日子,你想在哪裡度過呢?最後的願望又是什麼呢?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也會對一個人造成很大的影響,你是否想像過自己變老的時候,你會有什麼樣的心境呢?在知道自己所剩不多的日子裡,你又會如何安排自己的臨終,你相信有面帶微笑、不留遺憾的告別嗎?
Thumbnail
生命的最後一段日子,你想在哪裡度過呢?最後的願望又是什麼呢?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也會對一個人造成很大的影響,你是否想像過自己變老的時候,你會有什麼樣的心境呢?在知道自己所剩不多的日子裡,你又會如何安排自己的臨終,你相信有面帶微笑、不留遺憾的告別嗎?
Thumbnail
今年看了很多中老年的書,特別上週一場意外交通事故,人生跑馬燈走一波之後,就更覺得今年生日應該來想想遺書,雖然好像離生日還有很久,但有時就是這種很久的感覺中,一晃眼就到年底。 人都會死、蘇格拉底是人、所以蘇格拉底會死。邏輯是這樣學的,通常其實也不太有人否認這件事:人都會死。即使是耶穌,那也是死過了又復
Thumbnail
今年看了很多中老年的書,特別上週一場意外交通事故,人生跑馬燈走一波之後,就更覺得今年生日應該來想想遺書,雖然好像離生日還有很久,但有時就是這種很久的感覺中,一晃眼就到年底。 人都會死、蘇格拉底是人、所以蘇格拉底會死。邏輯是這樣學的,通常其實也不太有人否認這件事:人都會死。即使是耶穌,那也是死過了又復
Thumbnail
自古至今曾經活過的每個人,沒有例外的都會經歷死亡(傳說軼事不算),差別只是快慢與原因不同。我們究竟該不該「提早」思考死亡這件事?或者最好是不碰、不想,遇到了再說? 我本來就常思考這個問題,而近幾個月陸續三位長輩的離世,加上4/1台鐵重大事故,則促使我決定寫下這篇文章。
Thumbnail
自古至今曾經活過的每個人,沒有例外的都會經歷死亡(傳說軼事不算),差別只是快慢與原因不同。我們究竟該不該「提早」思考死亡這件事?或者最好是不碰、不想,遇到了再說? 我本來就常思考這個問題,而近幾個月陸續三位長輩的離世,加上4/1台鐵重大事故,則促使我決定寫下這篇文章。
Thumbnail
人終究一死,所以,你我一定會死,大部分平常都以為自己不會死? 死亡的,都是老人,都會是別人,大家好像瞬間忘了,自己的祖先也死了,不就是會輪到自己會死嗎? 我在臨床上,看太多了!也說太多了,大家都要凖備好,自己隨時會死,大部分都會聽聽而已。 臨床上,有一群,人一定知道,什至感受到,我所說的話,那就
Thumbnail
人終究一死,所以,你我一定會死,大部分平常都以為自己不會死? 死亡的,都是老人,都會是別人,大家好像瞬間忘了,自己的祖先也死了,不就是會輪到自己會死嗎? 我在臨床上,看太多了!也說太多了,大家都要凖備好,自己隨時會死,大部分都會聽聽而已。 臨床上,有一群,人一定知道,什至感受到,我所說的話,那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