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狂粉的日常〕EP155 - 🔍數學老師沒教的事!【EDU創作社】~科普音樂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劃重點
🔍「數學老師沒教的事!」
1. EDU核心成員,來賓介紹👏👏👏
-- 高竹嵐 aka.人稱海豹教授 ➡編劇詞曲+會計,負責跟數字有關的就對了
-- 呂筱翊 aka. 負責打槍海豹教授? ➡如何科普數學變故事,戲劇顧問是必須
誰說數學不會就是不會?讓EDU告訴你😏
2. EDU創作社的EDU🤔
-- 台灣第一個中文原創科普音樂劇劇團
-- EDU其實是指Education的前三個字嗎?Enhanced?Drama?University?
-- 數學好難,所以要挑個完全不同的載體來誘發大家的興趣~😌
(喔喔喔,就像狂粉編的歷史知識都是打GAME打來的啦~🤭)
圖論音樂劇《達巴瓦拉到你家》
《達巴瓦拉到你家》劇照

3.EDU的科普進化史
🤷‍♀️🙋‍♂️💁
-- 中華民國數學會的一份邀約📧
-- 第一部科普音樂劇誕生《玫瑰的數字》🌹
-- 你知道南丁格爾不僅是白衣天使,也是英國皇家統計學會第一位女性院士嗎😳
-- 數學科普的對象應該要多元共融 = 全年齡向👋
微積分音樂劇《恆河左岸的愚公》

4. EDU成員數學都很好?NONONO
🙅🙅‍♂️🙅
-- 演員讀本時:口厄● ● ● ● ● 💦
-- 擔綱解題角色的演員:我剛剛,咦 ● ● ● ● ● ❓
-- 戲劇顧問:我負責說實話,請教授轉譯成白話😶
-- 小朋友對數學科普音樂劇的反應猶如演唱會?😁😁😁
5 .演出時間+地點🎟🎟🎟 數學無所不在,生活處處是數學
圖論音樂劇《達巴瓦拉到你家》∈ 國際數學日
2023.03.11 下午13:00
2023.03.12 下午16:00
台北士林科教館
👨‍🏫「圖論」真的好用:一筆劃遊戲的基礎概念 + RPG地下迷宮不再原地升等 + 印度版UBEREAT達巴瓦拉精準無誤送便當 🍱
微積分音樂劇《恆河左岸的愚公》
2023.07.01
地點等待公布
👨‍🏫微分算坡度~積分算面積~(這是口訣嗎?😂)
〰神秘新作:聲學音樂劇 ∈ 2023 台灣科學節(名待稱定)
2023.11.11-12
台北士林科教館
👨‍🏫「聲學」與「三角函數」的關聯:注意過手機數字按鈕的音效嗎?

🏹所有社群排排站~(  ̄▽ ̄)σ 各個Podcas收聽平台請往這走~
劇場狂粉的日常
🏹歡迎斗內劇場狂粉,推坑更多人進劇場看好戲 https://tinyurl.com/y5sxj5t6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會員
314內容數
📡專屬MC:🎤吉米布蘭卡 v.s. 🎤鳳君 由劇場圈兩枚狂粉"吉米布蘭卡"與"鳳君"開設的Podcast頻道, 專門聚集狂粉"們"的交誼廳。 什麼都能聊,什麼都不無聊, 逛劇場當成日常,也把日常當劇場, 賞樂賞曲賞節目,看戲看舞看謝幕。 「投資看戲有賺有賠,購票前請詳閱節目說明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劇場狂粉的日常 的其他內容
🌿「當然,若你不習慣,還是可以叫我們 — 「思」😚」 👏👏👏來賓介紹 高翊愷(Thinkers' Studio 聚思製造端總監) 劉俊德(2022微型創作陪伴計畫 藝術家) 洪敬庭(2022微型創作陪伴計畫 藝術家)
來賓介紹👏👏👏 -- 明恩:共同創辦人 + 營運長 aka. 管💲💲的? -- 小波:共同創辦人 + 品牌總監 aka. 其實是數學最好的? ★劇場圈津津樂道的規格外作品《SC 驚釀小酒館》🍻 -- 開賣當日首度讓口袋售票大當機,創下五分鐘內完售紀錄!😳
這個月有戲劇、音樂、音樂劇、親子活動跟各種展覽,懶人包一次告訴你,售票連結也幫你準備好囉~XD 📌由於2月份的演出眾多龐雜,懶人包相關資訊建議點入"劇場狂粉"粉絲頁",分類更簡潔清楚,也可直接搜尋唷~👉請往下面這裡走 https://tinyurl.com/2ypdnte9
📣劃重點 1. 『狂粉團』大來賓👏👏👏 2. 💖2022年度給愛心排行榜 💖 3. 😱2022年度不好說排行榜 😱 4. 2023年的期待與私心推薦👍👍👍 5. 最後,在狂粉家中心呼喊我的愛!告白時間~😘😘😘
📣劃重點 1.『狂粉團』大來賓👏👏👏 2. 如何掉入劇場坑的呢?+ 做過最瘋狂的事情?🤔 3. 💖2022年度給愛心排行榜 💖 4. 😱2022年度不好說排行榜 😱 5. 2023年的期待與私心推薦👍👍👍 6.最後,在狂粉家中心呼喊我的愛!告白時間~😘😘😘
2022年的總和觀察👀👀👀 💖2022年度給愛心排行榜 💖 最後,2023年的期待與私心推薦👍👍👍
🌿「當然,若你不習慣,還是可以叫我們 — 「思」😚」 👏👏👏來賓介紹 高翊愷(Thinkers' Studio 聚思製造端總監) 劉俊德(2022微型創作陪伴計畫 藝術家) 洪敬庭(2022微型創作陪伴計畫 藝術家)
來賓介紹👏👏👏 -- 明恩:共同創辦人 + 營運長 aka. 管💲💲的? -- 小波:共同創辦人 + 品牌總監 aka. 其實是數學最好的? ★劇場圈津津樂道的規格外作品《SC 驚釀小酒館》🍻 -- 開賣當日首度讓口袋售票大當機,創下五分鐘內完售紀錄!😳
這個月有戲劇、音樂、音樂劇、親子活動跟各種展覽,懶人包一次告訴你,售票連結也幫你準備好囉~XD 📌由於2月份的演出眾多龐雜,懶人包相關資訊建議點入"劇場狂粉"粉絲頁",分類更簡潔清楚,也可直接搜尋唷~👉請往下面這裡走 https://tinyurl.com/2ypdnte9
📣劃重點 1. 『狂粉團』大來賓👏👏👏 2. 💖2022年度給愛心排行榜 💖 3. 😱2022年度不好說排行榜 😱 4. 2023年的期待與私心推薦👍👍👍 5. 最後,在狂粉家中心呼喊我的愛!告白時間~😘😘😘
📣劃重點 1.『狂粉團』大來賓👏👏👏 2. 如何掉入劇場坑的呢?+ 做過最瘋狂的事情?🤔 3. 💖2022年度給愛心排行榜 💖 4. 😱2022年度不好說排行榜 😱 5. 2023年的期待與私心推薦👍👍👍 6.最後,在狂粉家中心呼喊我的愛!告白時間~😘😘😘
2022年的總和觀察👀👀👀 💖2022年度給愛心排行榜 💖 最後,2023年的期待與私心推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2012年,我21歲。 當時我是一個普通的台灣大學數學系三年級學生,沉迷於代數拓撲、微分幾何、李群與李代數的學習。每天,我都在齊震宇教授的指導下探索代數拓撲,在王金龍教授的課堂上學習微分幾何,並在林惠雯教授的教導下鑽研李群與李代數。這些課程讓我沉浸在對宇宙物理的無限想像與探索中。 ▋台大
有經驗的人會知道,真正有靈魂的數學家寫作,不會是我們平常看到的那樣。其實這件事,我在台大數學系三年級的時候就有感覺到。當時我意識到這件事,就覺得數學系裡面的人,很多問題很大。但數學很經典的文章,又需要自己底子夠深才看得懂,所以就造成數學文章,許多的表達都是要通靈才能意會。
Thumbnail
這是我的教學經歷。請容許我在這打個小廣告。 大家好,我是新勢力家教工作室的國中小數學老師──哲軒。 國二數學,在國中數學的學習中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第三冊進入“無理數”的部份,第四冊開始有“幾何”的單元出現。
Thumbnail
三則若有似無關聯性的小小故事。 ❦ 第一則 段考期間的某節課,我在導生班陪著學生自習,當天的考程有考數學,班上學生熱切地討論著數學,他們有人離開了自己的座位,或小群,或大群,當然也有獨自練功的孩子;我心裡感到滿意,我覺得,數學就是要藉由討論,把不清楚的概念釐清,就是要用嘴、用手去算,才能確認
每個數學愛好者, 都會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不同的挑戰與啟示。 本文想與你分享, 三個我與摯友共同學習數學的重大啟發, 幫助你在數學旅程中獲得更多樂趣與成就。 ▋啟發1 - 不同領域的碰撞啟發創新思維 我在台灣大學數學系學習代數拓墣、微分幾何、李群與李代數時, 發
Thumbnail
君不見,如今還是有人前仆後繼,投入文史哲研究領域。現在仍挺起胸膛行走在〔文理大道〕上的,肯定是胸懷鴻鵠之志、眼光放在未來的年輕人。他們深知:在這塊領域要出人頭地,必須經受長期的熬煉。
在我21歲的2012年, 我也像一個普通的台灣大學數學系三年級的學生, 沈迷於學習代數拓墣,微分幾何,李群與李代數。 當時與齊震宇教授學代數拓墣, 與王金龍教授學微分幾何, 與林惠雯教授學李群與李代數, 每日每日,都沈浸在對宇宙物理的想像與探索之中。 然而,
Thumbnail
大哥永遠是對的,呱,你說丟石頭,咱就丟石頭…… 呱,如果你的大腦和青蛙一樣小,呃,那你會選擇唸「應用數學系」 ~因為數學是「最純粹的科學」,很多複雜的問題,改用數學角度瞬間會變得很單純 啥,連「大哥永遠是對的」,呃,這也要咱用數學角度?~哈,9448+,呱,這就是《48大》,「這就是斯巴達」……
Thumbnail
反對中國文化滲透臺灣的人大多很排斥科目三, 於是我想 : 「不跳科目三的話,臺灣有什麼歌是可以跳的呢?」
Thumbnail
《博士熱愛的算式》中的主角沒有任何姓名,全部皆以暱稱或職稱稱呼彼此。三位主角好似身處於鬆動的三角架構,因數學而逐漸相繫、靠攏,在閱讀這本書前,我也無法想像如何透過數學作為人與人之間的繫絆,而小川洋子毫無疑問為我開闢了眼界,角色間那些真摯的情意,我想有時甚至可勝現實中的甜言蜜語。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2012年,我21歲。 當時我是一個普通的台灣大學數學系三年級學生,沉迷於代數拓撲、微分幾何、李群與李代數的學習。每天,我都在齊震宇教授的指導下探索代數拓撲,在王金龍教授的課堂上學習微分幾何,並在林惠雯教授的教導下鑽研李群與李代數。這些課程讓我沉浸在對宇宙物理的無限想像與探索中。 ▋台大
有經驗的人會知道,真正有靈魂的數學家寫作,不會是我們平常看到的那樣。其實這件事,我在台大數學系三年級的時候就有感覺到。當時我意識到這件事,就覺得數學系裡面的人,很多問題很大。但數學很經典的文章,又需要自己底子夠深才看得懂,所以就造成數學文章,許多的表達都是要通靈才能意會。
Thumbnail
這是我的教學經歷。請容許我在這打個小廣告。 大家好,我是新勢力家教工作室的國中小數學老師──哲軒。 國二數學,在國中數學的學習中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第三冊進入“無理數”的部份,第四冊開始有“幾何”的單元出現。
Thumbnail
三則若有似無關聯性的小小故事。 ❦ 第一則 段考期間的某節課,我在導生班陪著學生自習,當天的考程有考數學,班上學生熱切地討論著數學,他們有人離開了自己的座位,或小群,或大群,當然也有獨自練功的孩子;我心裡感到滿意,我覺得,數學就是要藉由討論,把不清楚的概念釐清,就是要用嘴、用手去算,才能確認
每個數學愛好者, 都會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不同的挑戰與啟示。 本文想與你分享, 三個我與摯友共同學習數學的重大啟發, 幫助你在數學旅程中獲得更多樂趣與成就。 ▋啟發1 - 不同領域的碰撞啟發創新思維 我在台灣大學數學系學習代數拓墣、微分幾何、李群與李代數時, 發
Thumbnail
君不見,如今還是有人前仆後繼,投入文史哲研究領域。現在仍挺起胸膛行走在〔文理大道〕上的,肯定是胸懷鴻鵠之志、眼光放在未來的年輕人。他們深知:在這塊領域要出人頭地,必須經受長期的熬煉。
在我21歲的2012年, 我也像一個普通的台灣大學數學系三年級的學生, 沈迷於學習代數拓墣,微分幾何,李群與李代數。 當時與齊震宇教授學代數拓墣, 與王金龍教授學微分幾何, 與林惠雯教授學李群與李代數, 每日每日,都沈浸在對宇宙物理的想像與探索之中。 然而,
Thumbnail
大哥永遠是對的,呱,你說丟石頭,咱就丟石頭…… 呱,如果你的大腦和青蛙一樣小,呃,那你會選擇唸「應用數學系」 ~因為數學是「最純粹的科學」,很多複雜的問題,改用數學角度瞬間會變得很單純 啥,連「大哥永遠是對的」,呃,這也要咱用數學角度?~哈,9448+,呱,這就是《48大》,「這就是斯巴達」……
Thumbnail
反對中國文化滲透臺灣的人大多很排斥科目三, 於是我想 : 「不跳科目三的話,臺灣有什麼歌是可以跳的呢?」
Thumbnail
《博士熱愛的算式》中的主角沒有任何姓名,全部皆以暱稱或職稱稱呼彼此。三位主角好似身處於鬆動的三角架構,因數學而逐漸相繫、靠攏,在閱讀這本書前,我也無法想像如何透過數學作為人與人之間的繫絆,而小川洋子毫無疑問為我開闢了眼界,角色間那些真摯的情意,我想有時甚至可勝現實中的甜言蜜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