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校長的話:教育是門好生意,全球串流影音的霸主是「哈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因為疫情,全世界的學校們都紛紛急速的數位轉型(除了台灣),世界頂尖大學的「哈佛」也不例外, 被迫轉型變成「線上串流影音」的業者之一。

而每年度向每個消費者收取的費用比起那些大家熟知的串流品牌多達500多倍之譜!(這筆費用我們過去稱之為「學費」)

raw-image

不過單就所謂的串流影音的形式來看,能做到如此高價的,也只有「教育」了。

記得上世紀末我還在大學念美術系時,有剛從外國留學回來的年輕老師提「藝術產業」這四個字,這在當時非常的政治不正確,被大部分的藝術界大老們群起撻伐,說藝術是產業貶低了藝術應有的格調與價值,藝術就該只為藝術存在。

現在想起來真的覺得好氣又好笑,也凸顯台灣思維的封閉與落後。

二十幾年後的今日來談「教育產業」,我想或許也有上述的特殊效果(笑)。

要嘛流浪教師,要嘛像你這樣空有熱血卻苦哈哈得賺不到錢!

三年多前,我到台灣師範大學分享,當時正值2017雜學校火紅的宣傳期,階梯式的演講廳擠進了近三百名師範的學生,我問了一個問題,得到的答案令我此生難忘,也影響了雜學校後來的走向。

當時我問:「未來要走教育相關領域的同學請舉手」,讓我非常驚訝的是大概不到1/3的人舉手,尤其在一個台灣培養教育者的首府裡,又是主動來聽教育創新講座的學生們,竟然有這麼多人不想走教育這條路?

我不死心的追問離我較近的一位看起來有點藝術氣息的同學:「可以告訴我會什麼不想走教育這條路嗎?」他遲疑了一下說:「就沒什麼前景啊,畢業出去要麻不是流浪教師,要麻像你這樣空有熱血卻苦哈哈的賺不到錢!

語畢,全場哄堂大笑,我也抓著頭尷尬的跟著傻笑。

回程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是不是我們的社會一直同質性的傳達同樣的訊息,就是「教育」是一條必須很犧牲很傻的路,是需要靠高度的熱情支撐卻感覺不能賺錢的一個行業?甚至用教育賺錢根本是一件很不應該的事?

於是我反省了自己以及過去雜學校所發出來的訊息,發現真的都在倡導改變教育的熱血卻很少提怎麼持續下去。在每次的嘉年華裡也有為數眾多0到1的小型教育創新團隊,有很多參加過一年後來也因為沒有正常營運收入而撐不下去而關門的。

也開始去想,該如何協助雜學校這麼多熱血的創變者成長,學習用營運與商業思維才能真正擴大發揮影響力,進而才能更有效率推動教育的變革。所以在籌備2018年的雜學校時,我在團隊與我們家的財務反對下,執意要成立屬於台灣第一個針對教育產業的加速器,並在雜學校最大的場地舉辦DemoDay。

抱著一路以來「先做再說」(做中學)的邏輯,我成立了一個proto type的加速器叫 「Zac.」,然後四處詢問打聽要怎麼做教育這樣特殊領域的輔導,幸好透過好友找到了願意協助我們的「活水影響力投資」,總經理陳一強聽到這個傻點子也毅然決然的協助,手把手帶著我們與選進來的新創一起成長學習。

在2018年的雜學校也如期舉辦了第一次的大型DemoDay,從挑選的五隊之中選出一個「雜學創業獎」的首獎(由專注親子教養的新創品牌—「小人小學」拔得頭籌)。

2018年的雜學創業獎,由「小人小學」獲得首獎!

2018年的雜學創業獎,由「小人小學」獲得首獎!

也因為這樣,我開始認真的去了解國際上教育產業的資料,發現了一個特別的字常出現,也就是「Ed-Tech」教育科技

這兩個十年,科技已經改變了人類與社會的運行方式,更解決了以前長久以來沒被解決與滿足的的問題與需求。而教育科技也正用著前所未有的方式全面地推動改革,而且是用一種很有效率的方式參與商業與資本市場的運作。

在雜學校上一期最火的文章〈獨角獸與他們的產地,6張圖帶你看懂全球教育科技新創〉裡提到,全球的教育總支出從2000年初的2.8兆美元以每五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長,預計在2030年達到10兆美元的規模。

10兆美元是什麼概念呢?大概是全球軟體產業的8倍,娛樂媒體產業的3倍,真的很難想像教育這樣的市場規模與前景,在台灣的年輕人眼中竟是一個感覺很沒前途甚至沒落的產業別。而Edtech產業領域近十年高度的發展,成為國際創投與資本爭相投入地領域,就總體市場而言還有大量的需求沒被滿足,未來也無可限量。(連哈佛都影音串流了)

2019年雜學校與台大創創合作,成立台灣史上第一個「教育科技垂直加速器」

2019年雜學校與台大創創合作,成立台灣史上第一個「教育科技垂直加速器」

也因如此,雜學校也在去年2019初正式與台大創創合作,成立台灣史上第一個「教育科技垂直加速器」,號召在台灣透過科技創新應用在教育場景裡的新創加入,意外地收到大量的單位參加,也讓大家看到台灣在教育上屬於年輕一代創新創業的能量。

台灣作為世界第一的「科技之島」,和世界上少有的民間多元教育創新能量,是時候開始大步邁進這個可以改變教育的產業,集結更多創新的力量推動教育的變革,更進一步往世界拓展市場與影響力!


本月的主題訂為「教育軍火商」,想跟大家談談這幾年國內外的「教育產業」都在進行什麼樣的「軍備競賽」:

  • 今年的Covid-19讓全世界習以為常的學習樣態完全翻轉,而最火的「線上教育平台」在台灣,是一筆好生意嗎?
  • 國際資本市場都在攻城掠地的佈局投資,延續上篇獨角獸的產地,這期將進一步解析「獨角獸與他們的牧場」,到底是哪些基金專門投資教育科技行業呢?
  • 而作為一個最夯的「教育科技創業家」,每一次風光得獎、募資成功的鎂光燈背後,其實有許多不足為外人道的美麗與哀愁⋯⋯
  • 隨著疫情衝擊全球教育,在台灣的私校退場也延燒多年,這個月更是立法院的重點戰場,學生受教權、教師工作權是已經討論到爛的題目,就讓我們從重災區「私立大學」、「私立科大」的角度來思考這個議題。
  • 再者,私校退場可不是只有台灣才有,本期也邀請留日的比較教育專家跟大家分享,比台灣還早面對高齡化、少子化的日本,又端出了什麼高教政策來因應?

最後,真心呼籲一下台灣產官學各界,這次因為台灣的疫情控制得當「失去了」一次教育與全民數位轉型的契機。

如果我們不能強迫自己跳離舒適圈有效的行動並支持更多的Edtech新創產業,錯過這一次,幾年後無論是教育或其他領域將會落後世界許多,到時候再來惡補恐怕為時已晚,這將會是我們接下來最嚴峻的挑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雜學校的沙龍
135會員
214內容數
雜學校以全新姿態推出Daily互動交流平台,每個月提出一個主題線上策展,主要以圖文方式呈現,包含「不太乖」的議題設計,還有各種主流媒體不敢講的犀利教育評論、教育產業以及多元國際觀點,打造多元深度的教育垂直交流平台。
雜學校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3/03
「我為什麼要坐在這裡?自己念書學習不是更有效率嗎?學這些到底對我的未來有什麼幫助?」我不知道答案,只知道當下的自己很痛苦,更困惑好不容易考上的大學,為什麼會這樣?難道這就是大學嗎?當時我並不打算休學,畢竟學歷還是很重要,但生命自然產生了行動⋯⋯
Thumbnail
2021/03/03
「我為什麼要坐在這裡?自己念書學習不是更有效率嗎?學這些到底對我的未來有什麼幫助?」我不知道答案,只知道當下的自己很痛苦,更困惑好不容易考上的大學,為什麼會這樣?難道這就是大學嗎?當時我並不打算休學,畢竟學歷還是很重要,但生命自然產生了行動⋯⋯
Thumbnail
2021/03/03
過去以課內學習為主的思維,是把學習的價值綁在成績上,如果我們決定踏出「成績」這個舒適圈,又該用什麼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學習?學校在我們價值重建的過程中又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大學的價值又在哪裏?我才發現,原來不當一個「學生」這麼難。
Thumbnail
2021/03/03
過去以課內學習為主的思維,是把學習的價值綁在成績上,如果我們決定踏出「成績」這個舒適圈,又該用什麼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學習?學校在我們價值重建的過程中又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大學的價值又在哪裏?我才發現,原來不當一個「學生」這麼難。
Thumbnail
2021/02/26
美國大學健康協會的調查顯示有80%的大學生對身上背負的各種責任感到「不堪負荷」、45%的大學生更曾經或正在對人生諸事感到「絕望」,美國最知名的公立大學──加州大學竟因預算不足,而於2019年時打算調漲學生使用心理健康相關服務的費用;同一年,賓州規模最大的社區大學則直接停止提供校園內的心理諮商服務⋯
Thumbnail
2021/02/26
美國大學健康協會的調查顯示有80%的大學生對身上背負的各種責任感到「不堪負荷」、45%的大學生更曾經或正在對人生諸事感到「絕望」,美國最知名的公立大學──加州大學竟因預算不足,而於2019年時打算調漲學生使用心理健康相關服務的費用;同一年,賓州規模最大的社區大學則直接停止提供校園內的心理諮商服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以教育管道來說,台灣算是蠻健全的。它可分為私人和學校的教學。像是所謂的音樂補習班,或是學童家長替學習者找個專屬老師之類的,都算是私人教學的範疇;學校的教育則包括基礎和專業,從國小、國中到高中、大學,甚至連學前教育都有。』家駒接著說。
Thumbnail
『以教育管道來說,台灣算是蠻健全的。它可分為私人和學校的教學。像是所謂的音樂補習班,或是學童家長替學習者找個專屬老師之類的,都算是私人教學的範疇;學校的教育則包括基礎和專業,從國小、國中到高中、大學,甚至連學前教育都有。』家駒接著說。
Thumbnail
整理2004年寫過的文章如下; 大學現在的錄取率,接近90%,教育部長-杜先生說這是另項台灣no.1 我們要探討的是大學的素質是否做得完善! 廣設大學之後,又因為修憲之後,現在的教育經費不再硬性規定。 Old-164條憲法:針對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 預算總額-中央>=15%、省>=25
Thumbnail
整理2004年寫過的文章如下; 大學現在的錄取率,接近90%,教育部長-杜先生說這是另項台灣no.1 我們要探討的是大學的素質是否做得完善! 廣設大學之後,又因為修憲之後,現在的教育經費不再硬性規定。 Old-164條憲法:針對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 預算總額-中央>=15%、省>=25
Thumbnail
青山回歸清淨 觀察中小學教育部實施停學不停課,實際上線上教育系統面臨頻寬不足與線上互動疲乏的問題,不僅是長期盯著螢幕,學生學習意願降低、繳交作業進度緩慢、缺課、曠課等,更甚的是學生不開鏡頭、亂開喇叭、玩手機、玩手遊、聊天等不守紀律。線上教學學習者需要強大的毅力與自制力免除3C手遊通訊軟體的誘惑,配合
Thumbnail
青山回歸清淨 觀察中小學教育部實施停學不停課,實際上線上教育系統面臨頻寬不足與線上互動疲乏的問題,不僅是長期盯著螢幕,學生學習意願降低、繳交作業進度緩慢、缺課、曠課等,更甚的是學生不開鏡頭、亂開喇叭、玩手機、玩手遊、聊天等不守紀律。線上教學學習者需要強大的毅力與自制力免除3C手遊通訊軟體的誘惑,配合
Thumbnail
這兩天我最關注的新聞除了缺水跟颱風,大概就是台灣少子化問題又再次浮上檯面。媒體報導有40多間學校驚傳可能進入退場輔導機制,其中超過七成是技職學校。教育部表示因《退場條例》尚未通過,因此專輔名單尚無公布,到底是哪四十間學校,只有知情人士知道。 立委林奕華表示,她擔憂退場變市場機制後恐重傷技職,呼籲退
Thumbnail
這兩天我最關注的新聞除了缺水跟颱風,大概就是台灣少子化問題又再次浮上檯面。媒體報導有40多間學校驚傳可能進入退場輔導機制,其中超過七成是技職學校。教育部表示因《退場條例》尚未通過,因此專輔名單尚無公布,到底是哪四十間學校,只有知情人士知道。 立委林奕華表示,她擔憂退場變市場機制後恐重傷技職,呼籲退
Thumbnail
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地瓜校長。 今天,是奇幻的2020下半場的第一天,也是我們正式推翻自己的第一天。 「雜學校」作為一年一度的亞洲最大教育創新博覽會,6年來我們集結了超過1400個屬於台灣教育多樣多元的創新光譜。從2015年那場地表上最有趣的教育展「不太乖教育節」開始,對全台灣徵求各種的非典型教育
Thumbnail
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地瓜校長。 今天,是奇幻的2020下半場的第一天,也是我們正式推翻自己的第一天。 「雜學校」作為一年一度的亞洲最大教育創新博覽會,6年來我們集結了超過1400個屬於台灣教育多樣多元的創新光譜。從2015年那場地表上最有趣的教育展「不太乖教育節」開始,對全台灣徵求各種的非典型教育
Thumbnail
「教育科技」近年來風起雲湧,在台灣,教育平台Hahow(好學校)今年初剛獲獨1億台幣的A輪募資。再看中國,淘寶在3月成立教育事業部,預計未來三年要幫助上千家教培和知識付費機構獲取10萬名以上新生;另外,16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的華東師範大則率先承認「得到App」的學分⋯⋯
Thumbnail
「教育科技」近年來風起雲湧,在台灣,教育平台Hahow(好學校)今年初剛獲獨1億台幣的A輪募資。再看中國,淘寶在3月成立教育事業部,預計未來三年要幫助上千家教培和知識付費機構獲取10萬名以上新生;另外,16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的華東師範大則率先承認「得到App」的學分⋯⋯
Thumbnail
教育丸子(Education ONE)是一個傳播多元議題的影音教育平台,關注議題涵括偏鄉教育、樂齡學習、親子互動、運動、海外經歷等。為了吸引更多線下的觀眾、有更多對話機會,將展區大膽地設計與包裝,也因此收到蠻多的反饋,甚至連解說人員都沒有擺放椅子休息的地方,只為了能更善用空間。
Thumbnail
教育丸子(Education ONE)是一個傳播多元議題的影音教育平台,關注議題涵括偏鄉教育、樂齡學習、親子互動、運動、海外經歷等。為了吸引更多線下的觀眾、有更多對話機會,將展區大膽地設計與包裝,也因此收到蠻多的反饋,甚至連解說人員都沒有擺放椅子休息的地方,只為了能更善用空間。
Thumbnail
提起「學學」,許多人並不陌生,身為台灣文創教育平台的引領者之一,至今已經成立十二年,不僅提供豐富的文化創意課程和藝術、設計展覽的多元體驗,更是分享國際大師的心路與哲思,正是這樣的結合,啟發了許多正在從事文創工作和想要投身文創產業的年輕人無限的想像與省思。
Thumbnail
提起「學學」,許多人並不陌生,身為台灣文創教育平台的引領者之一,至今已經成立十二年,不僅提供豐富的文化創意課程和藝術、設計展覽的多元體驗,更是分享國際大師的心路與哲思,正是這樣的結合,啟發了許多正在從事文創工作和想要投身文創產業的年輕人無限的想像與省思。
Thumbnail
文字/社企樂園活動策展&主持人 陳宜萍 近幾年,台灣常常談到「翻轉教育」和「教學革新」,也有一群很有理想的教育工作者,將一個個改變的種子散播在各個地方,像是大家所熟知的嚴長壽先生的「公益平台文化基
Thumbnail
文字/社企樂園活動策展&主持人 陳宜萍 近幾年,台灣常常談到「翻轉教育」和「教學革新」,也有一群很有理想的教育工作者,將一個個改變的種子散播在各個地方,像是大家所熟知的嚴長壽先生的「公益平台文化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