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與土地》之 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人與土地》的第168頁標題是<永浴愛河的人瑞>,隔頁的照片是一個老婦人穿著唐裝,端裝的坐在八角眠床的邊邊—眠床的造型、木雕、裝飾等,在在令人心動、佩服(原來古代所用的眠床是如此的精緻美麗),掛著的飾花的布簾……,時空宛如停滯在百年前。

之所以說是”老婦人”乃因她當年(照相的時間是民國七十年,1981)高齡一百零九歲。照相的地點是彰化縣永靖鄉。阮義忠與她「…沒有代溝,她沈醉在往事的回憶中,我神遊於幻想的世界裡。」她沈醉在往事的回憶中,我可以理解,但阮義忠神遊於幻想的世界,為什麼?又是什麼樣的幻想?

阮義忠說她:「雙目全盲但聽力極佳,記憶力更是好到令人吃驚…」「丈夫早已過世,兒子也都已老邁,但這位人瑞的身體狀況卻好到不必旁人侍候,三餐都是自己用電鍋連飯帶菜的蒸煮而食…」聽力極佳,所以跟阮先生沒有代溝,但我相信都是她在講,一直的講不停的講,因為很久沒人聽她說了(你想想看:她失明了,因此吸收新知,認識新友都不容易,甚至不可能,因此與她談話,你說的極可能是她沒接觸過或不清楚的,那要如何談下去?因此只能是聽她的,然而,只聽一遍或許還有聽的興趣,重複幾次後,你還會想聽嗎?因此可以想見的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離她遠點,或者打聲招呼就走了…,她即令想與人聊聊都難找到願聽的人,也許年齡相近者還可以分享或傾吐彼此類似的遭遇和生活,問題是同齡者都已走了,甚至下一代也有人已經走了,再下一代生活經驗已有落差……。)而阮先生所做的就是聆聽,詢問,再聽……(這可能與阮先生的工作和閱歷有關,他認為「人的生活方式就是最美的風景。」所以很多時候他必須說服他人同意他的取景和拍照,他的溝通能力一定不差,而最好的溝通就是"聆聽"。)否則不會知道她的記憶力如是之好;超過百歲卻"不必旁人侍候",然而失明老婦,旁人如何會放心讓她自己蒸煮?而她竟然是無人侍候,而需自己蒸煮,這背後一定還有什麼樣的故事吧?

百歲人瑞還保有看來仍舊精緻美麗的八腳眠床,看來又是如此的端莊、秀氣、優雅、健朗,只是”永浴愛河”四字,阮生先又是從何處看出的呢?

我連想到的是<綠色奇蹟>電影中的那個獄卒保羅,和名叫叮噹的老鼠,因為擁有超能力的約翰曾經碰觸過他們的關係,都異常的長壽,片尾提及保羅108歲還非常健朗,目睹所有親朋好友的離世…

我還想到的是雖然唐玄宗過世已久,然而她卻還活著的宮女,有人願意聽的話,她還會”閒話說玄宗”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74會員
939內容數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 Eldoria 這個小鎮上,每當夕陽把天空塗成金黃和薰衣草色時,一位被大家親切稱為珍婆婆的老婦人,總會坐在自家門廊上,一邊編織,一邊哼著古老的曲調。某一個夜晚,一陣微風吹來了一片奇特的葉子,落在她的腳邊——這片葉子既不屬於街上的橡樹也不是楓樹,而是一片發光的紫色
Thumbnail
在 Eldoria 這個小鎮上,每當夕陽把天空塗成金黃和薰衣草色時,一位被大家親切稱為珍婆婆的老婦人,總會坐在自家門廊上,一邊編織,一邊哼著古老的曲調。某一個夜晚,一陣微風吹來了一片奇特的葉子,落在她的腳邊——這片葉子既不屬於街上的橡樹也不是楓樹,而是一片發光的紫色
Thumbnail
「她已被港鎮遠遠拋棄:她不知曉道路的變化,店家的改換,也不知親屬鄰人死滅了幾人」 作者鋪墊下小說從聲音到畫面呈現出一位不能移動的老人,所經歷的一些小事件。前往藝術村的女孩、販賣靈骨塔的業務、到這位男孩。並沒有敘說出所謂何事?只是把回憶勾出來寫著,如滄海桑田般被困在籠中的老鳥,紅瓦老牆僅
Thumbnail
「她已被港鎮遠遠拋棄:她不知曉道路的變化,店家的改換,也不知親屬鄰人死滅了幾人」 作者鋪墊下小說從聲音到畫面呈現出一位不能移動的老人,所經歷的一些小事件。前往藝術村的女孩、販賣靈骨塔的業務、到這位男孩。並沒有敘說出所謂何事?只是把回憶勾出來寫著,如滄海桑田般被困在籠中的老鳥,紅瓦老牆僅
Thumbnail
小蓮開始了她的社區專護探訪工作已經有好幾個月⋯⋯⋯開門的是一個不修邊幅的老者,臉容憔悴但眼睛銳利,他狐疑地打量著來訪者,小蓮友善的簡單自我介紹之後,老者沒有什麼回應,那種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態度令小蓮本來的熱情冷卻一大截,但她還是本著專業精神⋯⋯⋯
Thumbnail
小蓮開始了她的社區專護探訪工作已經有好幾個月⋯⋯⋯開門的是一個不修邊幅的老者,臉容憔悴但眼睛銳利,他狐疑地打量著來訪者,小蓮友善的簡單自我介紹之後,老者沒有什麼回應,那種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態度令小蓮本來的熱情冷卻一大截,但她還是本著專業精神⋯⋯⋯
Thumbnail
我和身旁的男人一樣,遲遲不敢走出大石柱後的陰暗處。
Thumbnail
我和身旁的男人一樣,遲遲不敢走出大石柱後的陰暗處。
Thumbnail
從前,在一個被低語的樹林所環繞的古色古香的村莊裡,住著一位被大家稱為珍的老婦人。她的頭髮白得就像剛下過的雪,常常盤成一個髮髻,她那柔和的藍色眼睛裡,充滿了多個冬天的智慧和無數個夏天的溫暖。
Thumbnail
從前,在一個被低語的樹林所環繞的古色古香的村莊裡,住著一位被大家稱為珍的老婦人。她的頭髮白得就像剛下過的雪,常常盤成一個髮髻,她那柔和的藍色眼睛裡,充滿了多個冬天的智慧和無數個夏天的溫暖。
Thumbnail
有一位老太太不識字,但是用一句話道盡人生真相。老太太用閩南語這樣說,「看到別人在享受,自己也想學別人一樣享受,享受不來,就在那邊怨天怨地,怨妒別人,都沒有想過別人過去一點一滴辛苦積福的時候,我們在一旁花天酒地,糟蹋福報,這樣子的人有什麼資格來講享福。」 這位老太太講得是自己,她到晚年才真正參透
Thumbnail
有一位老太太不識字,但是用一句話道盡人生真相。老太太用閩南語這樣說,「看到別人在享受,自己也想學別人一樣享受,享受不來,就在那邊怨天怨地,怨妒別人,都沒有想過別人過去一點一滴辛苦積福的時候,我們在一旁花天酒地,糟蹋福報,這樣子的人有什麼資格來講享福。」 這位老太太講得是自己,她到晚年才真正參透
Thumbnail
《人與土地》的第168頁標題是<永浴愛河的人瑞>,隔頁的照片是一個老婦人穿著唐裝,端裝的坐在八角眠床的邊邊—眠床的造型、木雕、裝飾等,在在令人心動、佩服(原來古代所用的眠床是如此的精緻美麗),掛著的飾花的布簾……,時空宛如停滯在百年前。 之所以說是”老婦人”乃因她當年(照相的時間是民國七十年,198
Thumbnail
《人與土地》的第168頁標題是<永浴愛河的人瑞>,隔頁的照片是一個老婦人穿著唐裝,端裝的坐在八角眠床的邊邊—眠床的造型、木雕、裝飾等,在在令人心動、佩服(原來古代所用的眠床是如此的精緻美麗),掛著的飾花的布簾……,時空宛如停滯在百年前。 之所以說是”老婦人”乃因她當年(照相的時間是民國七十年,198
Thumbnail
寫在前面: 這是一篇想像自己老年生活的幻想故事,參考來源,源自於自身生活中,在寧靜的鄉下,看到老人們日常生活起居而寫出來的。         這是一個六坪大小的房間,靠牆的木頭桌上擺了一個木製相框,裡頭有一張露出開懷笑容的年輕男女照片;一本未看完的泛黃書,攤在上面,還有一只老花眼鏡擺在書上頭。
Thumbnail
寫在前面: 這是一篇想像自己老年生活的幻想故事,參考來源,源自於自身生活中,在寧靜的鄉下,看到老人們日常生活起居而寫出來的。         這是一個六坪大小的房間,靠牆的木頭桌上擺了一個木製相框,裡頭有一張露出開懷笑容的年輕男女照片;一本未看完的泛黃書,攤在上面,還有一只老花眼鏡擺在書上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