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誰謀殺了大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歷史是一面鏡子。

前言

遠流出版公司出版的<實用歷史叢書>,旨在將歷史的重大事件當做是”個案”來看待。採用「個案研究方法」,一方面更接近事實,一方面自行尋找「經驗的教訓」。換句話說,在當時時空當事者遇到了什麼事?他是如何面對的?又是如何因應處理的?如果重來的話如何處理較佳?但最重要的是::你從這個歷史事件中學到了什麼?你看看,單單這樣想就可以促使我們有了許多的想像,就產生許多的可能,我們沒法解決當時的問題,因為那些都是已經發生過的事實,沒法改變了。可是我們卻可以藉此事件來演練、來思索、來探討,從而增長了自己的見識和視野,以協助我們解決目前的問題。

唐衰敗簡史

我們先根據<快懂百科>的資料,簡述唐朝衰敗狀況

唐朝建立於西元618年,亡於907年,計290年。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的鼎盛時期,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唐朝還積極發展對外關係,使中華文明傳播到世界各地,成為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

但自唐玄宗天寶年間開始,國勢由盛而衰,其後的150多年裡,一直處於動動盪之中。唐朝的衰落源於安史之亂的爆發,唐朝的滅亡則是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之爭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藩鎮長期割據,與中央對抗,嚴重削弱了中央集權的力量;宦官專權,使皇帝大權旁落,嚴重破壞了國家正常的統治;朋黨之爭,瓦解了統治集團的力量,嚴重動搖了唐朝統治的階級基礎。政權日趨腐朽,百姓的生活也日趨悲慘,最終爆發了大規模農民起義。起義的最後領導者黃巢於唐僖宗廣明元年(880)11月占領東都洛陽,12月攻入長安,唐僖宗逃往成都。

(據<維基百科>唐僖宗李儇是唐代第21代皇帝,在咸通十四年(873年)由宦官擁立,時年十二歲。僖宗一共有五個年號,最長的有6年,最短的不到一年:約略可推估其個性並不穩重。在位期間政事全交給宦官田令孜掌握,自己卻肆無忌憚地遊樂,喜歡鬥雞、賭鵝、騎射、劍槊、法算、音樂、圍棋。他對打馬球十分迷戀,對身邊的優伶石野豬說:「朕若參加擊球進士科考試,應該中個狀元。」當時災害連年,人民生活困苦,官員盤剝沉重。在位15年,得年27歲,在位年間有8年出逃在外,不在京師長安。)

這次的農民戰爭,給垂死掙扎的唐王朝以致命的一擊,唐朝的統治瓦解了。叛變投降的朱溫,成為左右唐末政局的人物。天複三年(903年),朱溫將內侍省數百名宦官全部殺掉,出使在外的宦官也就地正法,宦官專權局面結束。天佑四年(907年),朱溫廢唐哀帝而自立,改國號梁,定都開封。唐朝滅亡了。

可能亡唐的三人

陶短房根據五代史用"淺顯的語言,明白的脈絡,有趣的表達"爬梳了這段歷史,讓我們清楚了"歷史背後的鏡鑑和感悟"。(引用自作者自序)當時唐帝最忌諱且畏懼會滅唐的有三人。

黃巢攻入長安後,自立為「大齊金統皇帝」,唐僖宗逃到四川後,敦促各地藩鎮「勤王」,各路藩鎮大軍趕到,將黃巢團團圍住,黃巢頂了三年,潰敗奔逃,最後被圍困一隅,被逼自殺。但,黃巢最大的影響還在:之前藩鎮不敢覬覦帝位,之後則不再有顧忌,因此稱帝者不乏其人。

一目失明的沙陀族「李克用」也是當時皇帝畏懼萬分,提心吊膽的人物,自己驍勇善戰不說,底下還有許多能征慣戰的勇士,擁有當時最強的武力,然而不善謀略,不懂生產,也不會用人,想當皇帝卻又扭扭揑揑的,結果自己的皇帝夢一直到他兒子身上才實現。

李茂貞也是當時受矚目的一員,好幾次逼得天子下不了台,甚至將皇帝刼為人質。最初是大頭兵,後來成為近衛軍官,透過各種功勞苦勞,給皇帝極深印象,除賜名外,還因功被封為隴西郡王,從大頭兵到成為郡王,時間不到五年。掌權後嘴臉一變,自己封官,甚至兩次把皇帝綁架到自己地盤,可惜兩次都被打得七零八落,眾叛親離,這兩次大虧讓他知道自己的分量,從此不敢癡心妄想,因此到死都未曾稱帝。本是大奸臣最後竟成了大唐忠臣。

給唐朝的棺木釘上釘子的則是”反賊朱溫"—原是黃巢手下的唐朝反賊,後來投降唐朝,做了大齊的反賊,並且被唐朝加官加爵,走馬上任之時,皇帝還賜名「全忠」。該書用一半的篇幅來描述朱溫及其滅唐的經過,我們看其章節大抵即可了解(我依該書簡述內容)。

崛起,壯大及滅唐經過

第3章 令人眩目的膨脹


不到一年工夫就當了宣武軍節度使/又不到一年工夫就消滅了老東家黃巢/對獨眼龍開刀/出現兩個假皇帝(其一兵力雖強,然內政極弱,被朱全忠以討逆的名義,將之打敗,其部將紛紛離去,最後被部下暗算;另一則是派人挑撥離間,繼之以不斷騷擾,最後將之活捉。)/再次背信棄義(對自家盟兄弟下手)/朝廷送來大禮包(皇帝親賜記功碑;兼領淮南節度使。)

第4章 金角銀邊草肚皮


並非天性喜歡當白眼兒狼(當時實力比他強的藩鎮不少,朱全忠左打右殺,卻佔不到什麼便宜,損兵折將,勞民傷財,結果也撈不到什麼重要的地盤。朱溫出身低,四周都是強敵,封地又無險可守,因此只能再三算計他人。)/跟獨眼龍硬來討不到好/還是先安定一邊的好(獨眼龍營中內亂,實力大減,雖有逐鹿中原雄心,奈何昏招迭出,將強大的中立勢力推進對手陣營,直到唐朝滅亡,都無法如願爭霸。而朱溫則花了十年時間消滅強敵,平定東方,成為無可爭議的天下最強者。)/淮南節度使管不了淮南(此時淮南也崛起雄霸一方的英雄-楊行密,楊行密善於借力使力,然而實力薄弱,常被追著打,卻能帶著官員,百姓和物質一起跑,最後竟然打敗勢力大於他,追著他打的軍閥,聲威大震,實力大增;最後竟然大敗朱全忠的主力軍隊。本是淮南節度使的朱全忠卻管不了淮南。)



第5章 回頭看中了大唐天子


英雄不是誰想當就能當的(西元888年昭宗皇帝即位,這個皇帝沒上任就看透大唐帝國的病癥: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朝庭黨爭、皇帝無權,因此想著把這幾個問題解決了,然而所用方法卻匪夷所思。痛恨宦官專權,因此要親信開會擬策,自己卻是洩密人,害得親信陸續因而被殺,以致無人敢再替他謀畫;想用鐵腕擺平藩鎮,卻被藩鎮一次又一次的吊打;痛恨朝庭黨爭,希望用自己信得過且能幹的人,因而求才若渴且急於大用,有可用之人,即立即提拔。然而,所用非人,因此更迭快速,昭宗朝共拜相二十五人,宰相更替頻繁。他想志大才疏,亟思重振大唐雄風,卻落得幾次被趕出京城甚至綁作肉票的下場。此時朱全忠已經看透他的能耐,也有了取而代之的野心,因此在他身邊安排了監控他的人—他的宰相。)/把北方諸侯拉過來(北方藩鎮互不相讓,且彼此相爭,終被朱全忠或掃平,或拉攏,或威逼,因此大多順服,不敢再心猿恴馬,但在他準備徹底解決最大後患之時,有大事發生了,大唐換皇上了。)/這次得勤幾回王了(昭宗與宰相商量想除掉飛揚跋扈,專權貪利,操縱朝政的宦官,結果竟然被手握兵權的宦官知道了,因而設計軟禁昭宗,另立太子為帝。並要宰相簽名畫押;宰相立馬通知了朱全忠 。朱全忠樹起「討賊興復」的堂皇大旗,加上對宦官的動向瞭若指掌,因此派人拉攏禁軍大將,與之合作,發動突襲,救出昭宗,並將起事的宦官屠殺殆盡。/看看到底誰當家(此時尚有一些兵力不弱的藩鎮,尚在互別苗頭,也與朱全忠不對盤。甚至將皇帝擄到自己的地盤,準備來個挾天子以令諸候。被朱全忠一逼,只得交出皇帝返回長案,接著不分青紅皂白將所有太監殺了個通透,還讓皇帝下詔,叫各地諸候殺光太監監軍,困擾大唐百多年的太監問題,就此解決乾淨;接著又發兵解決部份他有所忌諱的藩鎮。再除掉原先甘當其耳目,其實是相互利用的宰相。再挾持皇帝遷都洛陽,臨行將長安城的宮殿和民房全部拆毀,長安從此變成一片廢墟。到了洛陽,朱全忠將皇帝的隨從全部殺掉,換成自己人,並將官員護衛全部換成自己親信。)


第6章 皇帝輪流做,該到我家了


把清流變成濁流(接者將召昭宗的九個兒子騙去參加聯歡會,灌醉後統統勒死;再下面則是對付朝中大臣,將宰相及大臣三十多人藉機殺死,並扔進了黃河。此惡舉的結果是稍有頭腦的讀書人都不敢來他的朝庭當官。)/皇帝是打出來的(四處爭戰,仍無法統一天下。)


第7章 後梁大皇帝朱晃


改了國號再改名,如今俺是梁太祖(西元907年,朱全忠自封為帝,改年號為開平元年,立洛陽為京城。)/還是河西最要緊(之後年年派兵討伐其他諸侯,卻連連犯錯,終究徒勞無功。)


第8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


強娶公主是謠傳/髮妻雖醜卻有賢(朱全忠脾氣暴躁,火頭上控制不住自己,冷靜下來又追悔莫及,髮妻經常想辦法從中調解;不止能調節矛盾,且很有政治頭腦,常與朱全忠討論戰略問題,且多可行。)/可惜老婆死得早(在朱全忠登基前幾年就去世了,結果朱全忠暴躁的脾氣沒人能抑止,輕率出兵,任意殺人,屠城,背約,輕信小人,殺死大批大臣和學者,輕率的將心腹大將作為替罪羔羊的犠牲掉,偌大王朝,知識分子離心離德,武將則凋零的凋零,被殺的被殺,其餘的又無法折服他人。文官武將都不行,再加上舉止措施嚴重失常,弄得人人自危,最後死於親兒子劍下。殺他的兒子也在部將起兵為他復仇時被殺。)

艱困的閱讀

你知道嗎?簡單的依據陶短房的書簡述其內容,卻仍然看得頭昏眼花,乃因其中涉及的藩鎮太多人了,雖經陶先生整理清楚,明確表達,然而,其間爭霸的狀況仍然令人生畏,因為你必須先了解相關的地區,以及該地區較著名的藩鎮,對各藩鎮的評價和施政,各重要戰爭的參戰者,軍隊,後勤,戰略,戰術,經過,結果,影響等等,真個是令人眼花撩亂,糾結不清,也特別佩服作者的用心。讓我們對唐亡經過有較為深入的了解。也知道了到底是誰<謀殺了大唐?>。本書後半部是出身異族與唐朝皇室無關的卻打著延續唐代名號的後唐莊宗李存勗的故事。。但,就留給讀者自己去閱讀了。

唐朝是我國的盛世,開國時其典章制度,政事運作,必有可觀之處,乃能在文化,藝術,軍事上皆有後代難以企及的成就,朝代末期,尤其是安史之亂後,卻受困於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之爭,以致皇帝無權,政事無法運作。這是否表示:再好的制度,如若未能與時俱進及時修正,到頭來都會出現自相矛盾,相互掣肘,政事難以推動或錯誤無法糾正的窘況。

結語

陶短房 最令人佩服的地方是花了偌大的時間和精力,從五代史中去爬梳,去整理出當時的史實。一個人一生發生過許多事,而一件事可能有諸多的參與者,每一個參與者對此事的參與狀況及所受影響可能都不相同。好,你要將這件事記錄下來,那要怎麼記才對才好呢?例如新冠疫情,你可以描述疫情本身,從疫情的起源,經過及影響;你可以從疫锖指揮中心的運作和規定著手;你也可以從個人著手;你也可以從旅遊,餐飲業者著手,然後呢?所有的記錄都只能是該件事的一部份;我國史書則大抵以描述某人的經歷為主,以致在描述事時,你必須將所有參與者的傳記都找出來,再找到各個參與者與此事有關的資料,才能描述出該事的較全面的面貌,真個是曠日費時的苦差啊。

唐亡了,我們從中獲得什麼教訓或啟發呢?

朱全忠謀殺了大唐,在唐末眾多藩鎮當中,他的崛起和壯大又給予我們什麼樣的啟示呢?他的亡王朝僅僅存續了十六年多,自己也死在親兒子的劍下,又能給予我們什麼樣的啟示呢?


快懂百科(不明):唐朝滅亡真相。民112.2.17擷取自https://www.baike.com/wikiid/6094932881082341139?prd=mobile&view_id=yzkin56d0jk00

陶短房(民105):讀《誰謀殺了大唐》?台北:遠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70會員
926內容數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武德六年,三月。 春意盎然。 平陽公主李秀寧之喪,已過百日。李淵下詔除喪,隨即大宴百官。 所慶有三。 一者,偽燕王高開道覆滅。北方二王來降的同時,南方吳王杜伏威,也來到了長安。 只是從小混跡市井的杜伏威,很快看穿長安城內的情況,決定在李世民的身上下注……
Thumbnail
武德六年,三月。 春意盎然。 平陽公主李秀寧之喪,已過百日。李淵下詔除喪,隨即大宴百官。 所慶有三。 一者,偽燕王高開道覆滅。北方二王來降的同時,南方吳王杜伏威,也來到了長安。 只是從小混跡市井的杜伏威,很快看穿長安城內的情況,決定在李世民的身上下注……
Thumbnail
唐太宗李世民,《貞觀政要》評其「亙古而來,未之有也」,《新唐書》讚嘆「至治之君,不世出也」。唐太宗是唐朝第二任君主,但論者認為,太宗策動父親李淵叛隋自立,繼而策動政變登基,他才是真正的唐朝建國者。唐太宗在位廿三年,開創了貞觀之治,是隋唐盛世的展現者。 從民族角度,太宗的父系屬於漢族,母系有胡族背景
Thumbnail
唐太宗李世民,《貞觀政要》評其「亙古而來,未之有也」,《新唐書》讚嘆「至治之君,不世出也」。唐太宗是唐朝第二任君主,但論者認為,太宗策動父親李淵叛隋自立,繼而策動政變登基,他才是真正的唐朝建國者。唐太宗在位廿三年,開創了貞觀之治,是隋唐盛世的展現者。 從民族角度,太宗的父系屬於漢族,母系有胡族背景
Thumbnail
近年中國有很多自媒體/團隊在推趣味的中國文學史/歷史書籍, 比如說"古人很潮"、 "半小時漫畫團隊 "、 "朕說"、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 "饅頭說團隊"等, 還有本書作者微信公眾號「最愛歷史」創作團隊的集體筆名"最愛君", 他們的作品先後都被臺灣出版社引進繁體版。 最愛君的書我先借到下集, 之前
Thumbnail
近年中國有很多自媒體/團隊在推趣味的中國文學史/歷史書籍, 比如說"古人很潮"、 "半小時漫畫團隊 "、 "朕說"、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 "饅頭說團隊"等, 還有本書作者微信公眾號「最愛歷史」創作團隊的集體筆名"最愛君", 他們的作品先後都被臺灣出版社引進繁體版。 最愛君的書我先借到下集, 之前
Thumbnail
國家一統之業,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其裂而不複合者,秦檜之罪也。
Thumbnail
國家一統之業,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其裂而不複合者,秦檜之罪也。
Thumbnail
我年輕時以為,人類災難的99%都是因為沒有常識造成的。現在滄桑半百,終於知道,剩下的那1%也是。 ——旭
Thumbnail
我年輕時以為,人類災難的99%都是因為沒有常識造成的。現在滄桑半百,終於知道,剩下的那1%也是。 ——旭
Thumbnail
《1644-1662南明這一段歷史》 (一) 明末政治  在敘述南明這段歷史前,書中先簡介了明朝敗亡的原因,是君臣共同造成的結果。 崇禎皇帝除了在軍事上瞎指揮,堅持兩個拳頭打人,使大明腹背受敵外。在政治上,他上台伊始就大規模清洗朝臣,打造了「欽定閹黨逆案」,造成朝政混亂[1]。 這是君的原因。而在臣
Thumbnail
《1644-1662南明這一段歷史》 (一) 明末政治  在敘述南明這段歷史前,書中先簡介了明朝敗亡的原因,是君臣共同造成的結果。 崇禎皇帝除了在軍事上瞎指揮,堅持兩個拳頭打人,使大明腹背受敵外。在政治上,他上台伊始就大規模清洗朝臣,打造了「欽定閹黨逆案」,造成朝政混亂[1]。 這是君的原因。而在臣
Thumbnail
一六四五年六月一日(順治二年五月初八),多鐸所率清軍渡過長江天險,七日後因錢謙益等人獻降南京而順利入城。南明弘光帝朱由崧已在此之前連夜出逃,但數日後又被降將劫持獻給多鐸。在這場混亂中逃出南京的還有許多平民,包括一個年僅十五歲,姓唐名大陶的少年。他跟著父親逃往浙江,不久後多鐸也揮兵浙江。
Thumbnail
一六四五年六月一日(順治二年五月初八),多鐸所率清軍渡過長江天險,七日後因錢謙益等人獻降南京而順利入城。南明弘光帝朱由崧已在此之前連夜出逃,但數日後又被降將劫持獻給多鐸。在這場混亂中逃出南京的還有許多平民,包括一個年僅十五歲,姓唐名大陶的少年。他跟著父親逃往浙江,不久後多鐸也揮兵浙江。
Thumbnail
1.中晚唐的政治情況 2.李商隱的少年
Thumbnail
1.中晚唐的政治情況 2.李商隱的少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