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去年十月,五年過了,那背痠又來,來的快也來的痠,早已忘卻當年的痠,只知這次的痠,連跑步都不能,因為震動,導致那痠感極度不舒服。
\n一樣的流程有走了一遍,先是中醫針灸,後來直接至大醫院掛了神經內科,一樣的X光無異,一樣的神經傳導測試無異。
\n「你這個應該跟脊椎無關,頸椎間距正常,暫停你的跑步,休息觀察看看!」神經內科醫生很篤定地這樣說。
\n「試著熱敷,相信症狀會減輕,看來是肌肉問題才是。」醫師再這樣跟我說。
\n當初買給長輩的熱敷墊,最後回到我手上,熱敷後的背的確減緩不少痠感,可,還是不能跑步........
\n\n
當中跑了一次五公里,忍著痠,回到家吞了肌肉鬆弛,那一晚根本痠到睡不著,之後回診了三次,確確實實聽從醫囑,休息了一個月。
\n跟五年前一樣,痠,她又不見了...莫名地來,也莫名地走。
\n不過
\n這次痠走了,卻留下手指的麻,左手食指。
\n而這次的核磁共振逃不了了,麻,不會造成難受,所以這次成功平躺靜置了半小時,結果,比痠,還好抓,X光看不出異常,但核磁共振看到了我神經叢管道窄小問題,在其中某節有突出現像。
\n於是,開刀是醫生們的建議,神經內科如此,連復健科也是如此。但我卻不認為如此,選擇了加強自己頸椎肌肉,以及坊間復健科診所的復健,開始了復健之路。
\n因為「麻」影響跑步不多,所以休息一整個月後,從走到快走到超慢跑,恢復到跑步,三個月的時間,搭配著復健,讓我有了在跑步思考外,在復健中,也讓我觀察復健的人生百態。
\n\n
跑步中聽到路人對話、看到路上的景物,能讓我省思,讓我有所悟。
\n復健中聽到醫病對話、看到復健的辛酸,也讓我省思,也讓我所悟。
\n陸續分享,穿插在跑步中。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