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裡的《悲情城市》,就是中小學歷史地理課本介紹九份的篇幅中,簡略提到的,一部老電影的名字。說是這部在九份取景的電影,當年享譽國際,也間接促進了九份、金瓜石一帶蓬勃而歷久不衰的觀光產業發展。
除此之外,對於《悲情城市》這部電影的一切,真是一無所悉。直到今年修復版在院線上映,才有機會讓這部老電影「出土」面對新一代的觀眾。懷舊也好、批評也罷,從重新攪動當代台灣社會關注的角度來看,的確是創造了些許漣漪。
關於《悲情城市》的前世今生、鏡頭美學、故事背景、人物角色.....33年來各界報導評論、批判辯證、延伸創作等已不勝枚舉,這邊就不再贅述。我只提供一個理由,讓從未觀賞過《悲情城市》,也許1989還沒出生的新一代,一個你現在值得進電影院看修復版的理由--這是一部告訴你什麼是勇敢的電影。勇敢不僅是築起高牆的心理活動,不只是一時衝動的魯莽表現,勇敢是,經歷一定時間的韜光養晦,在嗅到轉機來臨時,即使看不清未來的日子,仍甘願冒著風險,站出來試圖重現或解讀,挑戰當下絕大部份人噤聲的,本來再也不敢亦不想公開提起的那些人事物。
我相信1989年《悲情城市》的勇敢其來有自,那是當時整個台灣社會、甚或整個世界給予養份才孕育出的勇敢。
事實上,八O年代的台灣產業轉型、經濟成長、限制人民的禁令一個個解除:1980竹科啟用(產業升級),1984第一家麥當勞開幕(進入全球化的開端),1987解嚴/解除黨禁報禁(政治鬆綁)、同年台積電成立。據報導,1989台股加權指數更在3年內,由1000點逐步攀高至萬點,成長10倍。若是把台灣放進當時的世界脈絡,1989世界正經歷「第三波民主化」浪潮高峰,世界各地衝撞政府體制、要求改革的聲浪星火燎原,所以1989柏林圍牆倒塌了、1991蘇聯解體了,只要敢說敢做敢爭取,改革都不是夢想,就算要回顧歷史傷痕也不害怕,未來的日子總是充滿盼望......
33年後的現在《悲情城市》修復版院線重映,面對許多1989尚未出現在這個地球上的觀眾,還會產生哪些跨時代的對話?在新世代的手中,它還會以什麼姿態重生、演化下去,或止步於懷舊?答案留給你自己。
==============================================
1.梁朝偉竟然有出演,很驚訝!
2.一直以為此片導演是吳念真,結果是侯孝賢,侯導對不起!
3.《悲情城市》講白色恐怖、二二八事件,但它是劇情片非正史,就像你不會認為《後宮甄嬛傳》是清宮正史一樣道理,敘事角度和內容留給觀影者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