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對認知表現影響是正面?還是負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題目:Negative Life Events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in a Population of older adults

2007年8月發布於 Journal of Aging and Health (譯為老化與健康期刊)的研究。

...

前言

本篇文章的研究在2007年時發表,當時有很多研究以年齡區分組別,討論認知表現和休閒娛樂、基因、與人口有關的相關數據等相關性,其中一個項目就是負面生活事件與認知的表現在年長成年人間會有甚麼樣的影響或關聯。

太多急性壓力源(acute stressor)發生時會伴隨較差的生理健康及心理狀態,但同時當有宗教信仰以及社會支持系統可以調節,壓力源可以被妥善處理,不至於在讓生理健康和心理狀態產生變差的情況。

研究內容

檢視急性壓力源(acute stressor)時包含討論日常煩惱、負面生活事件和主要生活事件。比方說比起中年的成年人,剛成年以及年紀較大的成年人比較容易受到負面生活事件影響;又或是,具備神經質(neuroticism)這樣特質的人,和他們生活中面臨到的麻煩事情的頻率和嚴重程度有關;甚至,在相關議題上,性別差異也會列入考量,也如預期發現男性和女性遇到急性壓力源的表現也有所差異。從年紀、生活背景到性別等這樣的類別討論,都已經被研究證明與面對壓力源時有差異上的表現,因此這篇文獻也會針對年紀長的這群成年人,進行相關的分析。

對象

428位成年人中,212位男性以及216位女性,年齡分布60到84歲。

研究方法

認知表現評估項目:episodic memory, psychomotor speed(註1), attention,

負面生活事件(negative life events):來自 Louisville Older Persons Events Schedule (LOPES)的54項負面生活事件列表中挑選24個項目,並且詢問參與者認為事情對他而言是正面或是負面。

LOPES 範例問題:
“Have you had a good friend die in the past 12 months?”
過去12個月,是否有好朋友過世?
“Other than the loss of a job, has something happened in the last 12 months to give you much less money to live on?”
除了失去工作之外,過去12個月是否有發生事件造成你維持生計的金錢變少?
“Did any of your children have a new problem with money in the past 12 months?”
過去12個月,是否有子女面臨與金錢相關的新問題?

對於事件是否有發生,0 = 沒有, 1 = 有。
事件對於生活的影像,1 = 沒有影響, 2 = 輕微影響, 3 = 中度影響, 4 = 強烈影響。

統計方法:先進行相關性分析,再進行階層迴歸分析(Hierarchical multiple regression)。

結果與討論

過去一年面臨朋友生病或是受傷的人,在三項認知評分中有比較好的表現,可能的解釋是因為親近的朋友的事情促使開始增加身體活動、注意自己的身體或心理上的健康狀態,同時運動對於認知的影響在2007年之前的文獻中也都有表示正面影響。生活中,面臨金錢缺乏以至於影響維生以及被判罪,則是在認知表現psychomotor speed 項目中,花了比較多時間,這樣的發現與 Wegner's theory of mental control (註2)一致。

與1908年被提出來的倒U理論(inverted-U function of stress/arousal)也提供了一個相呼應的解釋。

前提假設人類會有一個最好的表現在最佳的壓力程度,當沒有喚起或是過度喚起的時候,表現都會降低。

前提假設人類會有一個最好的表現在最佳的壓力程度,當沒有喚起或是過度喚起的時候,表現都會降低。

另外,單一負面生活事件對於認知表現研究中,在某些項目是有所影響的;然而,將任意將兩個以上負面生活事件的分數分析結果顯示,與認知的表現無關,可能的原因是單一事件對於認知的影響有很多種方式,綜合之下,不一定會在認知表現的評分中顯示出來。

raw-image

雖然在前言中,提及有研究指出急性壓力源會伴隨心理健康等問題,但根據這一篇的研究對認知表現的影響取決於壓力源的時間長度,短暫或是急性壓力源相較於慢性壓力源對於認知表現可能有正面的影響。

感想

在伊安羅伯森撰寫的壓力效應書中,環繞著一個核心主題就是「為甚麼有些人面對壓力的時候,有積極的作為改變處境;有些人則會意志消沉、委靡不振」整本書討論了很多情境,還有科學研究的在相關題目上的進展,和本篇研究的結論有異曲同工之妙,書中包括壓力的長短、個人根據經驗如何解讀所面臨的事情等等都有所探討。

「沒讓我死去的事情,讓我變得更堅強」。 - 尼采
What dosen'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

或多或少,人都認為就是有些人的生活模樣充滿著美好,卻不容易看見別人生活中的生存壓力,也忘記看見自己所擁有的力量。在魔法宅急便中展演了這一段,琪琪對於自己的信念開始迷惘時,得知她因為魔女的身分習以為常地駕馭掃帚,卻是別人怎樣也學不會時,理解每個人生命中都在自己的「難」生活著。

開始體認到成長過程的壓力充斥於我們每一個人身上的時候,就有可能有機會找到接受自己不足的契機,更進一步的是在別人遇到困境時,不是批判、不是指教,而是用自己的力量,陪伴對方走一段。

...

備註:

  1. episodic memory:情節式記憶,自述關於每天發生事情的記憶,包含:時間、地點和其相關的情緒或是文字資訊。psychomotor speed:心理運動速率,用大幅動作或精細動作的反應時間來評估受個體意識支配動作的能力。attention:給予顏色、文字以及區分任務來進行注意力評估。
  2. Wegner's theory of mental control:人們藉由壓抑嘗試不喜歡的想法,來控制特定的心智活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avin的沙龍
2會員
7內容數
Gav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18
「回首在日本過得日子,會不會只剩下壓力、害怕和寂寞?」、「你的觀光景點,我的生活起點」、「半年過去,也走了一段路」,利用三個篇章敘述在日本生活的前情提要,這是一個連載中的生活記事,未來的路長怎樣還不知道,且走且看。
2024/10/18
「回首在日本過得日子,會不會只剩下壓力、害怕和寂寞?」、「你的觀光景點,我的生活起點」、「半年過去,也走了一段路」,利用三個篇章敘述在日本生活的前情提要,這是一個連載中的生活記事,未來的路長怎樣還不知道,且走且看。
2023/03/08
早期生活壓力的「壓力」是指在大腦發育時期發生對生存造成壓力的行為,包含不當對待、違反兒童意願的性暴力、對於兒童的需求冷淡回應等,透過本篇的介紹了解兒童遭遇不當對待時的身體反應。
Thumbnail
2023/03/08
早期生活壓力的「壓力」是指在大腦發育時期發生對生存造成壓力的行為,包含不當對待、違反兒童意願的性暴力、對於兒童的需求冷淡回應等,透過本篇的介紹了解兒童遭遇不當對待時的身體反應。
Thumbnail
2023/02/23
本篇 Review paper 的目的主要整合一系列與人類大腦相關發育研究,討論在孩童時期經歷生活壓力時,大腦因應而生的改變。
2023/02/23
本篇 Review paper 的目的主要整合一系列與人類大腦相關發育研究,討論在孩童時期經歷生活壓力時,大腦因應而生的改變。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了解壓力對人類造成的影響,進而包容自己,理解他人,最後互相幫忙。
Thumbnail
了解壓力對人類造成的影響,進而包容自己,理解他人,最後互相幫忙。
Thumbnail
不管面臨任何事情,進而產生的負面情緒反應,都是一種消耗。 正向的情緒例如樂觀、喜悅、滿足等等這並不算在其中,因為會帶給人們好的影響,若能常常讓自己沉浸在這樣的情緒之中,會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但情緒是會流動的,人不太可能一直維持在這樣的狀態。 而負面情緒,就是造成情緒消耗的真兇。 當人沉浸在負面情緒之中
Thumbnail
不管面臨任何事情,進而產生的負面情緒反應,都是一種消耗。 正向的情緒例如樂觀、喜悅、滿足等等這並不算在其中,因為會帶給人們好的影響,若能常常讓自己沉浸在這樣的情緒之中,會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但情緒是會流動的,人不太可能一直維持在這樣的狀態。 而負面情緒,就是造成情緒消耗的真兇。 當人沉浸在負面情緒之中
Thumbnail
一、壓力可能讓生命失去光彩 經歷過亞洲教育的我們,對這席話應該都不陌生,從小的生長環境和升學制度,好像都是這樣教育著我們。 我也曾經對這句話深信不疑,畢竟自己也是既得利益者——因為的確因為壓力,讓我過上了還不錯的人生。但身為一個高敏感族,從小許多或大或小的壓力,對我的身體記憶而言,其實都是創傷,都是
Thumbnail
一、壓力可能讓生命失去光彩 經歷過亞洲教育的我們,對這席話應該都不陌生,從小的生長環境和升學制度,好像都是這樣教育著我們。 我也曾經對這句話深信不疑,畢竟自己也是既得利益者——因為的確因為壓力,讓我過上了還不錯的人生。但身為一個高敏感族,從小許多或大或小的壓力,對我的身體記憶而言,其實都是創傷,都是
Thumbnail
童年時期所受的傷害以及父母的不當對待,可能終其一生成為你的絆腳石,並影響你的心理健康。然而,我們能否透過後天的努力,擺脫這些童年陰影造成的負面影響呢?
Thumbnail
童年時期所受的傷害以及父母的不當對待,可能終其一生成為你的絆腳石,並影響你的心理健康。然而,我們能否透過後天的努力,擺脫這些童年陰影造成的負面影響呢?
Thumbnail
怎麼辦情緒崩潰了,但又不知道怎麼控制,這是我們難免會遇到的狀況,不管是自己還是身邊的朋友,有時會帶著一些責備,說道為何這樣呢?有這麼嚴重嗎?觸碰到情緒地雷的那一刻,其實是反射反應,並不是這麼容易可以控制,過多的責難反而會讓狀況更加失控。
Thumbnail
怎麼辦情緒崩潰了,但又不知道怎麼控制,這是我們難免會遇到的狀況,不管是自己還是身邊的朋友,有時會帶著一些責備,說道為何這樣呢?有這麼嚴重嗎?觸碰到情緒地雷的那一刻,其實是反射反應,並不是這麼容易可以控制,過多的責難反而會讓狀況更加失控。
Thumbnail
「中年」是人生壓力最大、痛苦最多的年齡。到了這個階段,工作上可能成為管理者或要做決策、責任較大;小孩從青少年到要上大學,父母教養的課題也不好處理。有時除了房貸、車貸,中年人還要照顧老邁的父母,休閒時間不多,有時還要面對離婚與家庭重組的變動。在這樣雙重或三重壓力夾擊下,導致中年人的精神狀況最多。
Thumbnail
「中年」是人生壓力最大、痛苦最多的年齡。到了這個階段,工作上可能成為管理者或要做決策、責任較大;小孩從青少年到要上大學,父母教養的課題也不好處理。有時除了房貸、車貸,中年人還要照顧老邁的父母,休閒時間不多,有時還要面對離婚與家庭重組的變動。在這樣雙重或三重壓力夾擊下,導致中年人的精神狀況最多。
Thumbnail
人的心情很難不受外在事件影響,這應該是很容易理解的常識。然而如果進一步分析:持續一段時間的某事件、或者某段人際關係,影響我們「目前」心情較大的,到底是「近期」的經驗?或者是「較久以前」的經驗?這就很有趣了。 6月底這篇論文發表於《eLife》,一本有關生物醫學及生命科學的科學期刊。
Thumbnail
人的心情很難不受外在事件影響,這應該是很容易理解的常識。然而如果進一步分析:持續一段時間的某事件、或者某段人際關係,影響我們「目前」心情較大的,到底是「近期」的經驗?或者是「較久以前」的經驗?這就很有趣了。 6月底這篇論文發表於《eLife》,一本有關生物醫學及生命科學的科學期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