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發生過什麼事》情緒失控背後的原因,需要被理解而不是責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怎麼辦情緒崩潰了,但又不知道怎麼控制,這是我們難免會遇到的狀況,不管是自己還是身邊的朋友,有時會帶著一些責備,說道為何這樣呢?有這麼嚴重嗎?觸碰到情緒地雷的那一刻,其實是反射反應,並不是這麼容易可以控制,過多的責難反而會讓狀況更加失控,這次閱讀的《你發生過什麼事》透過腦科學告訴我們會什麼會有這種狀況。

直覺反應的情緒

書中一開頭在理解世界中,談論到一個韓戰退伍軍人的處境,每逢在街道走,只要有機車回火的聲響,就會嚇到尋找掩蔽物,雙手抱頭相當驚恐,這就是戰爭中的創傷震後群,會有這樣的直覺反應,因為為了求生而有的反應,但在回歸正常生活,反而變成一種困擾,而自身也無法控制;這就是大腦為了適用持續的威脅,做出了活命的連結,只要有類似的資訊輸入,為了生存就會腦幹會直接反應,就不會進入上層腦皮質思考,縮短反應時間。

壓力造成的崩潰,是因為我們生活失去了平衡,為了調整偏差值,而產生新的設定值,而這個設定值造成了許多直覺的反應,先知道這個原因,才能有機會去察覺過去到底發生甚麼事情,書中提到機場中老先生和小女孩相遇,本來氣急敗壞的老先生,因為女孩的微笑軟化了老先生,而成了玩伴;也因為小女孩在充滿充滿關愛的環境,而能以充滿愛的方式給予回應;這樣談起來我的情緒穩定,正式因為我在一個關愛的環境中成長,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受到威脅所致。

未經歷過的影響

書中提到的是一種悲哀的成長環節,當從小就在缺法被愛,腦中的發展就會有此缺憾,導致無法付出愛的景況,這是許多人成長環境所帶來的結果,當然不是不能改變,而是需要花更多的努力去重建一個內心世界,去理解過去的經歷和影響,從中慢慢改變整個內在的世界,需要不斷的去處理當下的反應,讓自己在反應後能拉出一點空間,保持自己在現實當中,慢慢重新掌握控制權,用說的可能很容易,直覺反應要改變需要相當大的代價。

「你發生過什麼事?」「你沒有發生過什麼事?」兩個不同的面相,或許我們認為本當如此的事件,但很多人就沒有經歷過,缺少了愛的成長環境,變成不知道怎麼付出愛,不論發生還是沒有發生都對成長帶來的影響,有時候會想怎麼去恢復,有走訪童年之類的課程,帶領去面對過往被隱藏的經歷,也有重新建立社會連結性,帶來的復原能力。

體制帶來的影響

最近開始看 NETFLIX 的《乖乖聽話》,可能會覺得進入邪教團體的人怎麼會有這種認知,這部分就如書中第八章提到的內容,因為成長的環境和所屬的體制形成的結構性偏見,因此對於信仰、價值等等都有了既定的形象,影響了價值的判斷,從被孤立的社群、禁止外接接觸,都很可能都會被體制限制,而無法做出與體制外的價值判斷,因而被侷限在自己的認知,產生了各種的偏見。

書中最後提到了現代世界的人際關係貧乏,當社會走向小家庭,鄰居關係疏遠後,回想起自己小時候,鄰里關係是很密切,小孩互相串門子都是很正常的,家長不再也會有鄰居幫忙照顧,而現在呢?鄰居的關係好疏遠,更不要講親戚久久未見面,也因此社會支持相當少,沒有那種正向、健康、有來有往的人際連結,這也是我認為教會應該會是一個解答,但不是建立在舞台,而是建立在真誠的互動關係。

結語

閱讀完書籍後,覺得每個人難免都會有情緒失控,雷點,但不要因此對自己生氣,也不要任意責怪他人,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了解,知道情緒真正的由來,原諒自己、原諒他們,走出過往的陰霾,才能好好的開始面對自己現在與未來的人生,透過這本書知道了大腦與行為的關係,開始思索如何幫助自己,也幫助身邊的人,讓過往的創傷可以有被撫平的一天。

本文為 ClubHouse 基督徒讀書會選書

你發生過什麼事:【Amazon及紐約時報暢銷第1名!】關於創傷如何影響大腦與行為,以及我們能如何療癒自己

What Happened to You?:Conversations on Trauma, Resilience, and Healing

raw-image

作者: 歐普拉.溫芙蕾, 布魯斯.D.培理

譯者: 康學慧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22/03/04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80元

ISBN:9789865101954

規格:平裝 / 384頁 / 14.8 x 21 x 1.92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心理勵志> 心理諮商/治療

購買資訊:你發生過什麼事

內容簡介:

{ 這本書,將永遠改變你看待自己人生與他人的方式 }

也許一直以來,我們都問錯了問題,用錯了幫助自己和他人的方法。

真正該問的,不是:「你有什麼問題?」

而是:「你發生過什麼事?」

******

媒體領袖歐普拉與創傷研究專家培理醫生共同著作,

結合傑出的敘事力與心理學、神經科學知識,

關於創傷、復原,以及療癒的對話。

******

博客來當月選書

英美同步4月出版,版權售出28國

出版24小時,旋即登上AMAZON 第1名

紐約時報暢銷書第1名

長踞AMAZON大眾發展心理學/焦慮失調類別前3名

書評網goodreads超過兩萬人評價,4.5星好評

英國AMAZON 4.7星好評

你是否曾經被別人這麼說過?

◇總是討好別人

◇心不在焉

◇動不動就換工作

◇自毀人生

◇不善於經營關係

你是否無法理解以下的人?

◇毫無理由的大發脾氣

◇莫名其妙做出攻擊行為

◇無法表現出該有的樣子

也許你曾經想過:「為什麼我會這樣做?」或是「為什麼我就是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而我們更時常用過高的標準審視、責怪自己,或是身邊最親近的人。

在這些時候,我們該問的,不是「你有什麼問題?」而是:「你發生過什麼事?」

生命早期的經歷,在長大成人後仍深深影響我們。試著去探索行為的背後成因,就能重新建立對自我價值的感受,進而幫助我們理解他人,以及重塑自己的人生。

媒體領袖歐普拉與精神科醫生培理,透過對談,深入探討創傷的機制與復原的本質。歐普拉暢談自身經歷與受訪者們的故事,培理醫生則以腦科學分析與案例分享,讓我們理解該如何透過大腦獨特的適應力,認識創傷,重建心理韌性。

「曾經發生在你身上的事,能夠成為你的力量。

所有時間、所有時刻,你都在培養堅強。」──歐普拉•溫芙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布雷克的沙龍
39會員
199內容數
閱讀中感受生活,生活中享受閱讀!
布雷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03
我在閱讀《一同坐席》之前,正好在思考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我心裡一直覺得,如果不能一起吃飯,那還能算是朋友嗎?就像我在Facebook上加朋友的條件,只加跟我吃過飯的人;同樣地,我也在想,如果沒有愛宴,那還能算是教會嗎?這個想法可能有些偏頗,但我就是按照這個理念,創立了「愛宴教會」的粉絲專頁,分享我和
Thumbnail
2023/12/03
我在閱讀《一同坐席》之前,正好在思考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我心裡一直覺得,如果不能一起吃飯,那還能算是朋友嗎?就像我在Facebook上加朋友的條件,只加跟我吃過飯的人;同樣地,我也在想,如果沒有愛宴,那還能算是教會嗎?這個想法可能有些偏頗,但我就是按照這個理念,創立了「愛宴教會」的粉絲專頁,分享我和
Thumbnail
2023/11/08
愛書成癡會是怎樣呢?《心想事成二手書店》描寫尤安因為船難而失去了他的摯愛黎娜,在這樣的背景中,有著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導致出現了許多奇幻的經歷,書中的人物一一向他現身,為尤安提出不同的看法,並協助他解決更腫的難題,並預告了許多的事情,或許是一種精神疾病,但這也讓人有些欣羨,畢竟書中的人物從文字變
Thumbnail
2023/11/08
愛書成癡會是怎樣呢?《心想事成二手書店》描寫尤安因為船難而失去了他的摯愛黎娜,在這樣的背景中,有著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導致出現了許多奇幻的經歷,書中的人物一一向他現身,為尤安提出不同的看法,並協助他解決更腫的難題,並預告了許多的事情,或許是一種精神疾病,但這也讓人有些欣羨,畢竟書中的人物從文字變
Thumbnail
2023/11/07
萬華一個熟悉的地方,有著許多不熟悉的故事,人的經歷本來就是相當有限,但卻又會用這有限,認為知道這世界的一切,反而讓我們錯看了眼前很多事物的面貌,形成了各種的偏見或是歧視,每個人生活本來就不相同,想要為了生活做出的選擇,但很多時候不是自己能決定,只是被大環境所選擇,看著《茶室女人心》不同遭遇的茶室工作
Thumbnail
2023/11/07
萬華一個熟悉的地方,有著許多不熟悉的故事,人的經歷本來就是相當有限,但卻又會用這有限,認為知道這世界的一切,反而讓我們錯看了眼前很多事物的面貌,形成了各種的偏見或是歧視,每個人生活本來就不相同,想要為了生活做出的選擇,但很多時候不是自己能決定,只是被大環境所選擇,看著《茶室女人心》不同遭遇的茶室工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透過歐普拉與兒童心理醫師的訪談,探討大腦對創傷的運作方式,理解過去發生的事對現在的影響,以及要如何去應對改善。從質疑「有什麼問題?」改成詢問「發生什麼事?」,更換思考脈絡才能找到最根本的原因。
Thumbnail
透過歐普拉與兒童心理醫師的訪談,探討大腦對創傷的運作方式,理解過去發生的事對現在的影響,以及要如何去應對改善。從質疑「有什麼問題?」改成詢問「發生什麼事?」,更換思考脈絡才能找到最根本的原因。
Thumbnail
曾經發生過的事,塑造了現在的你 《你發生過什麼事》是由美國知名主持人歐普拉與創傷研究專家培里醫生合著,透過兩人的對談形式,從大腦的角度出發,闡述兒童早期經驗如何影響行為模式;面對來自外在環境的壓力,大腦又是如何學會調節(或調節失敗);以及過去經歷過的種種或創傷事件,如何影響我們現在的行為展現。 「你
Thumbnail
曾經發生過的事,塑造了現在的你 《你發生過什麼事》是由美國知名主持人歐普拉與創傷研究專家培里醫生合著,透過兩人的對談形式,從大腦的角度出發,闡述兒童早期經驗如何影響行為模式;面對來自外在環境的壓力,大腦又是如何學會調節(或調節失敗);以及過去經歷過的種種或創傷事件,如何影響我們現在的行為展現。 「你
Thumbnail
「受創者記得太少,卻又記得太多」(p.193),這或許是我閱讀完《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最喜歡的一句話。傷痛、受創,都是我們不願意去憶起的過去,所以我們將這些往事塵封於心底,不去觸碰,以為這樣我們都會好起來,但這種逃避的方式,換來的不是讓自己好受點,而是身心靈的持續折騰和苦痛。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
Thumbnail
「受創者記得太少,卻又記得太多」(p.193),這或許是我閱讀完《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最喜歡的一句話。傷痛、受創,都是我們不願意去憶起的過去,所以我們將這些往事塵封於心底,不去觸碰,以為這樣我們都會好起來,但這種逃避的方式,換來的不是讓自己好受點,而是身心靈的持續折騰和苦痛。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
Thumbnail
你有沒有覺得過?哇勒,人真的很不容易相處,因為人和人之間,可能常常都會誤觸彼此的許多情緒地雷,一下子那個人有他的眉角(台語),一下子你也有你的不爽。結果大家也不順毛就炸鍋,炸來炸去的,傷痕累累,還不一定知道到底是惹毛那個人的什麼?我又是被惹到哪裡?
Thumbnail
你有沒有覺得過?哇勒,人真的很不容易相處,因為人和人之間,可能常常都會誤觸彼此的許多情緒地雷,一下子那個人有他的眉角(台語),一下子你也有你的不爽。結果大家也不順毛就炸鍋,炸來炸去的,傷痕累累,還不一定知道到底是惹毛那個人的什麼?我又是被惹到哪裡?
Thumbnail
過去發生的每一個經驗都累積成為現在的自己,而過去發生了什麼事也解釋了我們何以害怕、何以痛苦,只要理解,就能帶來寬慰與痛苦後的人生智慧。
Thumbnail
過去發生的每一個經驗都累積成為現在的自己,而過去發生了什麼事也解釋了我們何以害怕、何以痛苦,只要理解,就能帶來寬慰與痛苦後的人生智慧。
Thumbnail
米雅推薦書名: 你發生過什麼事 What Happened to You? 作者: 作者: 歐普拉.溫芙蕾、布魯斯.D.培理 出版日期: 2022/03/04 出版社:悅知文化 「創傷如何影響大腦與行為以及我們能如何療癒自己」 全書以【對話&經歷故事】呈現【科學】角度的【創傷大腦】如何運作
Thumbnail
米雅推薦書名: 你發生過什麼事 What Happened to You? 作者: 作者: 歐普拉.溫芙蕾、布魯斯.D.培理 出版日期: 2022/03/04 出版社:悅知文化 「創傷如何影響大腦與行為以及我們能如何療癒自己」 全書以【對話&經歷故事】呈現【科學】角度的【創傷大腦】如何運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