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快被榨乾的你⋯人生最重要的專案:照顧好自己

給快被榨乾的你⋯人生最重要的專案:照顧好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從小我特別愛看人物傳記,沉浸在故事情節裡,從中得知主角的個性特質和處事作風如何帶來成功,他們可能是超越自我,突破萬難,也可能是歷經重重挫折與險阻,最終實現為世人津津樂道的人生成就。

每個人對於成功的定義不同,有些人追求金錢,有些人志在江山、有些人醉心美人、有些人貪戀權勢,各自心目中都有自己的「人生演算法」,假設把同樣的機會,放在不同人的面前,「選擇」會相同嗎?那我自己想要的選擇會是什麼呢?所謂的成功又是什麼呢?

以終為始 思考長期目標

我很喜歡「以終為始」概念來思考人生事,「健康、快樂、自由」視為長期目標,為我的人生演算法確立可依循的生命策略。。

  1. 健康:首要之務,健康是指有品質的活著,注重飲食、運動、身心靈平衡。
  2. 快樂:生命活泉,快樂向度包含興趣(如閱讀、學習、旅行),與人的連結(如人際關係與溝通)、與社會連結(如影響力、利他助人)。
  3. 自由:保有餘裕,我認為健全財務管理(如投資、理財、保險、收入等)將帶來更多自由(如時間、工作方式),方能享有餘裕的生活,首先得建立完善「個人商業模式」穩健獲取現金流,提升個人價值(市場估值)的同時,妥善管控可支配所得的存量,有機會擁有人生選擇的自由。

找不到甜蜜點?穩健踏出每一步

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和職務內容,市場帶來結構性的變遷,也會帶來新機會,想找到個性、興趣和能力交會的甜蜜點,我試著將「個人商業模式」拆解成三點,作為持續努力的方向。

個人商業模式=專業(技能/態度)X 流程(效率/品質) X 策略(通路/槓桿)
  • 【專業】具備知識、技能和態度,持續打造生存的能力,差異化創造市場價值。
  • 【流程】提升並優化個人商業模式的產能、效率與品質,鞏固個人護城河。
  • 【策略】思考可以透過哪些方式或通路槓桿出最大效益,能影響幫助更多人。

不僅止個人,企業端也是類似思路。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在2012年re:Invent年度大會,所說的一段話,摘錄如下。

我常被問,「未來十年,有什麼會改變?」然而,我幾乎沒被問過,「未來十年,有什麼不會改變?」其實,我認為後者更重要,因可根據真正不變而穩定的事物,建立商業策略。

人生最重要專案:照顧好自己就是成功

過往的我埋首工作,正作用是獲得滿滿的成就感,副作用是影響健康,坦然面對自己是工作狂,這是種身份認同,骨子裡是改不了,回歸到上段提及的「長期目標」檢視生命策略,現在的我更想為了喜愛的工作,活得更健康,生活更有品質,生命更有意義,有能力影響他人產生正循環,我的人生演算法新增了其他參數,如多一點運動、吃一頓營養飯、多陪伴家人、將經驗分享給對職涯有疑惑的朋友、當志工幫助他人...等,以前用力,現在用心感受與分享

其實人生是我們最重要的專案,沒有所謂的完美版本,只有永遠的測試版。若將自己視為「產品」,依據哪些願景和使命來設定長期目標,提供什麼樣的服務給什麼人,需要哪些協力夥伴合作?若遇突發狀況該怎麼應變?

能放下各種包袱,正能量、適應力強,建立自己獨立思考力,透過學習、實踐並優化,找出個人專屬的新商機最重要!

持續迭代 成就更好版本的自己

我試著拋開過往賴以為繼的完美主義,因為比完美更重要的事就是「先完成,再優化」,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之下,儘可能列出所有想完成的事情,將它們進行資源配置、加權比重等來決定優先序,至於加權比重就是回歸最上層的「長期目標」,選擇最重要的事情(我對於成功的價值觀),落實並健全財務管理(生存條件:有收入),接下來就是實踐它。

人生是個持續迭代、探索自我的旅程,無需和別人比較,只為自己創造時間和空間,擁抱變化勇於實踐,透過內外部系統回饋(如自省、社群)並持續優化,成就更好版本的自己,更趨近我想要的成功。

你想要什麼成功?歡迎留言與我分享。

本篇文章同步登刊於商周專欄


  • 如果你喜歡我的創作,請幫我按愛心、追蹤+訂閱。
  • 歡迎按以下連結贊助抖內我,給予我更多創作動力:贊助連結


avatar-img
愛蜜莉的人生演算法
47會員
82內容數
嗨!我是愛蜜莉 Emilie,15年業界實戰經驗,10年管理職,任職於科技業、資訊業及外商,客戶群有電信、科技、零售、網路、FMCG、公部門等。演講、課程、講座、工作坊,商務洽詢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要學會四十不惑真的很不容易,其實四十歲沒有不懂的道理,只有能否記得實踐、區分「要的東西」和「不要的東西」的道理。四十歲前拼命吸收學習,求的是增加戰技,四十歲後我依舊熱衷學習,注重的是實踐心法,寫作正是醞釀實踐重要推手,「寫作」會逼自己深度思考、吸收、處理、輸出知識,還帶來哪些意想不到禮物呢?
我們一生中會遇到許多貴人,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個人職涯的成長故事,我深信「短板不是限制,而是機會」,從每次挫敗中重新躍起持續前進,珍視自己的不足而努力充實,如何讓自己從單一專業到跨領域軟硬組合技能?
剛進入全新領域時,大家都從新手開始,想成為老手或神手,要經過大量訓練,有些人自信認為只要努力就會成功,我覺得「努力是必要的,成功則需要技巧,再加上機運」,我們能掌握的是努力和技巧,機運是可遇不可求。如何掌握努力和技巧,以獲得長足的進步呢?
面對工作與生活,你曾有過心力交瘁的感覺嗎?週六早上我參加一場職涯療癒工作坊,具有心理諮商和藝術治療背景的張家寧老師,透過非暴力溝通的方法,引導式圖像表達,學習自我覺察,拋開負面情緒,聚集正念,短短1個半時乾貨超級多,我想和大家分享課堂實作心得,充電後活力再出發!
我和一般人一樣,學了大半輩子的英文,心中一直有個瓶頸,每次需要英文表達的場合,不是啞口無言,就是說得詞不達意。「吐司會」是專門系統化訓練成員英文表達能力的社團,今天是我加入會員滿三個月的日子,想和你分享這段時間的學習心得與觀察。
要學會四十不惑真的很不容易,其實四十歲沒有不懂的道理,只有能否記得實踐、區分「要的東西」和「不要的東西」的道理。四十歲前拼命吸收學習,求的是增加戰技,四十歲後我依舊熱衷學習,注重的是實踐心法,寫作正是醞釀實踐重要推手,「寫作」會逼自己深度思考、吸收、處理、輸出知識,還帶來哪些意想不到禮物呢?
我們一生中會遇到許多貴人,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個人職涯的成長故事,我深信「短板不是限制,而是機會」,從每次挫敗中重新躍起持續前進,珍視自己的不足而努力充實,如何讓自己從單一專業到跨領域軟硬組合技能?
剛進入全新領域時,大家都從新手開始,想成為老手或神手,要經過大量訓練,有些人自信認為只要努力就會成功,我覺得「努力是必要的,成功則需要技巧,再加上機運」,我們能掌握的是努力和技巧,機運是可遇不可求。如何掌握努力和技巧,以獲得長足的進步呢?
面對工作與生活,你曾有過心力交瘁的感覺嗎?週六早上我參加一場職涯療癒工作坊,具有心理諮商和藝術治療背景的張家寧老師,透過非暴力溝通的方法,引導式圖像表達,學習自我覺察,拋開負面情緒,聚集正念,短短1個半時乾貨超級多,我想和大家分享課堂實作心得,充電後活力再出發!
我和一般人一樣,學了大半輩子的英文,心中一直有個瓶頸,每次需要英文表達的場合,不是啞口無言,就是說得詞不達意。「吐司會」是專門系統化訓練成員英文表達能力的社團,今天是我加入會員滿三個月的日子,想和你分享這段時間的學習心得與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