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快被榨乾的你⋯人生最重要的專案:照顧好自己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從小我特別愛看人物傳記,沉浸在故事情節裡,從中得知主角的個性特質和處事作風如何帶來成功,他們可能是超越自我,突破萬難,也可能是歷經重重挫折與險阻,最終實現為世人津津樂道的人生成就。

每個人對於成功的定義不同,有些人追求金錢,有些人志在江山、有些人醉心美人、有些人貪戀權勢,各自心目中都有自己的「人生演算法」,假設把同樣的機會,放在不同人的面前,「選擇」會相同嗎?那我自己想要的選擇會是什麼呢?所謂的成功又是什麼呢?

以終為始 思考長期目標

我很喜歡「以終為始」概念來思考人生事,「健康、快樂、自由」視為長期目標,為我的人生演算法確立可依循的生命策略。。

  1. 健康:首要之務,健康是指有品質的活著,注重飲食、運動、身心靈平衡。
  2. 快樂:生命活泉,快樂向度包含興趣(如閱讀、學習、旅行),與人的連結(如人際關係與溝通)、與社會連結(如影響力、利他助人)。
  3. 自由:保有餘裕,我認為健全財務管理(如投資、理財、保險、收入等)將帶來更多自由(如時間、工作方式),方能享有餘裕的生活,首先得建立完善「個人商業模式」穩健獲取現金流,提升個人價值(市場估值)的同時,妥善管控可支配所得的存量,有機會擁有人生選擇的自由。

找不到甜蜜點?穩健踏出每一步

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和職務內容,市場帶來結構性的變遷,也會帶來新機會,想找到個性、興趣和能力交會的甜蜜點,我試著將「個人商業模式」拆解成三點,作為持續努力的方向。

個人商業模式=專業(技能/態度)X 流程(效率/品質) X 策略(通路/槓桿)
  • 【專業】具備知識、技能和態度,持續打造生存的能力,差異化創造市場價值。
  • 【流程】提升並優化個人商業模式的產能、效率與品質,鞏固個人護城河。
  • 【策略】思考可以透過哪些方式或通路槓桿出最大效益,能影響幫助更多人。

不僅止個人,企業端也是類似思路。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在2012年re:Invent年度大會,所說的一段話,摘錄如下。

我常被問,「未來十年,有什麼會改變?」然而,我幾乎沒被問過,「未來十年,有什麼不會改變?」其實,我認為後者更重要,因可根據真正不變而穩定的事物,建立商業策略。

人生最重要專案:照顧好自己就是成功

過往的我埋首工作,正作用是獲得滿滿的成就感,副作用是影響健康,坦然面對自己是工作狂,這是種身份認同,骨子裡是改不了,回歸到上段提及的「長期目標」檢視生命策略,現在的我更想為了喜愛的工作,活得更健康,生活更有品質,生命更有意義,有能力影響他人產生正循環,我的人生演算法新增了其他參數,如多一點運動、吃一頓營養飯、多陪伴家人、將經驗分享給對職涯有疑惑的朋友、當志工幫助他人...等,以前用力,現在用心感受與分享

其實人生是我們最重要的專案,沒有所謂的完美版本,只有永遠的測試版。若將自己視為「產品」,依據哪些願景和使命來設定長期目標,提供什麼樣的服務給什麼人,需要哪些協力夥伴合作?若遇突發狀況該怎麼應變?

能放下各種包袱,正能量、適應力強,建立自己獨立思考力,透過學習、實踐並優化,找出個人專屬的新商機最重要!

持續迭代 成就更好版本的自己

我試著拋開過往賴以為繼的完美主義,因為比完美更重要的事就是「先完成,再優化」,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之下,儘可能列出所有想完成的事情,將它們進行資源配置、加權比重等來決定優先序,至於加權比重就是回歸最上層的「長期目標」,選擇最重要的事情(我對於成功的價值觀),落實並健全財務管理(生存條件:有收入),接下來就是實踐它。

人生是個持續迭代、探索自我的旅程,無需和別人比較,只為自己創造時間和空間,擁抱變化勇於實踐,透過內外部系統回饋(如自省、社群)並持續優化,成就更好版本的自己,更趨近我想要的成功。

你想要什麼成功?歡迎留言與我分享。

本篇文章同步登刊於商周專欄


  • 如果你喜歡我的創作,請幫我按愛心、追蹤+訂閱。
  • 歡迎按以下連結贊助抖內我,給予我更多創作動力:贊助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愛蜜莉的人生演算法
63會員
139內容數
15年橫跨市場洞察、B2B策略與品牌行銷 aka PMP|融合顧問邏輯 × 高敏同理,擅長「職涯成長 × 對話引導 × 自我覺察」|陪伴高潛者焦慮、資深者迷航、自雇者價值困境,寫出屬於自己的理想人生劇本。
2025/04/29
在職場中,「主動性」常被視為一種職場加分項,但主管與員工對主動的理解大不相同。對主管而言,主動是觀察績效潛力的重要指標;但對年輕世代來說,過度主動往往代表風險與誤踩地雷的焦慮。這篇文章拆解雙方常見誤解的心理邏輯,並提出三個管理對策。
Thumbnail
2025/04/29
在職場中,「主動性」常被視為一種職場加分項,但主管與員工對主動的理解大不相同。對主管而言,主動是觀察績效潛力的重要指標;但對年輕世代來說,過度主動往往代表風險與誤踩地雷的焦慮。這篇文章拆解雙方常見誤解的心理邏輯,並提出三個管理對策。
Thumbnail
2025/04/10
前幾天,一位職場朋友問我:​我主管為什麼派新同仁出國出差,卻不是我?我都做了一年多,年初才剛參加國外大展回來,雖然績效不算很突出,但我一直很認真、很努力,也一直希望主管能看到我啊…我知道,那不是嫉妒,也不是抱怨,而是一種微微酸酸的失落感。​
Thumbnail
2025/04/10
前幾天,一位職場朋友問我:​我主管為什麼派新同仁出國出差,卻不是我?我都做了一年多,年初才剛參加國外大展回來,雖然績效不算很突出,但我一直很認真、很努力,也一直希望主管能看到我啊…我知道,那不是嫉妒,也不是抱怨,而是一種微微酸酸的失落感。​
Thumbnail
2025/04/09
​「你不是不夠努力,而是你太快想把問題解決了。」我一開始就依照習慣,準備好提案架構、邏輯推演、資源評估……腦袋全速運轉地想著「怎麼解題」。​但當我真正把重心放到聆聽,讓自己慢下來、讓對話多一點空白,我才發現:我們其實還沒搞清楚,他真正的困難是什麼。
Thumbnail
2025/04/09
​「你不是不夠努力,而是你太快想把問題解決了。」我一開始就依照習慣,準備好提案架構、邏輯推演、資源評估……腦袋全速運轉地想著「怎麼解題」。​但當我真正把重心放到聆聽,讓自己慢下來、讓對話多一點空白,我才發現:我們其實還沒搞清楚,他真正的困難是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今天與大家分享書名「億萬富翁的成功習慣:通往財務自由與高成就之路」。 P42頁,第二章,你想要怎樣的人生? 現代生活的一大挑戰,就是我們選擇太多,有太多大事等著我們去做。管理不外乎就是抉擇,決定自己的真實感受、告訴自己這件事真的很重要,並且專注順從直覺。 你目前處於哪個階段?
Thumbnail
今天與大家分享書名「億萬富翁的成功習慣:通往財務自由與高成就之路」。 P42頁,第二章,你想要怎樣的人生? 現代生活的一大挑戰,就是我們選擇太多,有太多大事等著我們去做。管理不外乎就是抉擇,決定自己的真實感受、告訴自己這件事真的很重要,並且專注順從直覺。 你目前處於哪個階段?
Thumbnail
如何知道自己的人生策略是正確的? 知道自己要什麼,然後過程中覺得越做越靠近自己要的,越做生活過得越好,選擇權越多,那就算是靠近正確的選擇。 今天問朋友,你怎麼知道自己的人生策略是正確的? 朋友回:「是不是正確還是要看最後結果才會知道,沒人會知道當下是不是正確的。」 而我的答案則是:「我會確認這件事情
Thumbnail
如何知道自己的人生策略是正確的? 知道自己要什麼,然後過程中覺得越做越靠近自己要的,越做生活過得越好,選擇權越多,那就算是靠近正確的選擇。 今天問朋友,你怎麼知道自己的人生策略是正確的? 朋友回:「是不是正確還是要看最後結果才會知道,沒人會知道當下是不是正確的。」 而我的答案則是:「我會確認這件事情
Thumbnail
人生目標如同採購清單一樣,須精準又明確的提列,然後一件一件地完成它。
Thumbnail
人生目標如同採購清單一樣,須精準又明確的提列,然後一件一件地完成它。
Thumbnail
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不同,有些人追求金錢,有些人偏好權力在手,大家都有自己的「人生演算法」,假設把同樣的機會,放在不同人的面前,「選擇」不見得相同,造就每個人擁有獨一無二的人生。這一生,你想讓人記得你的什麼?
Thumbnail
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不同,有些人追求金錢,有些人偏好權力在手,大家都有自己的「人生演算法」,假設把同樣的機會,放在不同人的面前,「選擇」不見得相同,造就每個人擁有獨一無二的人生。這一生,你想讓人記得你的什麼?
Thumbnail
今天想要來分享建構自己的思維體系,在生活中我們總會接收到各種不同的資訊,聽著別人的人云亦云,好像這個很好、那個也不錯,隨波逐流順應著社會的期待,卻沒有找到自己真正的核心思想。
Thumbnail
今天想要來分享建構自己的思維體系,在生活中我們總會接收到各種不同的資訊,聽著別人的人云亦云,好像這個很好、那個也不錯,隨波逐流順應著社會的期待,卻沒有找到自己真正的核心思想。
Thumbnail
今天分享的這本書「做自己生命的設計師」,集結了史丹佛最夯的生涯規劃課的所有精華,也歷經15年的實證。 本書利用「設計思考」來看待生活中面臨的問題;設計思考是以人為本解決問題的方法論,透過從人的需求出發,為各種議題尋求創新解決方案,並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Thumbnail
今天分享的這本書「做自己生命的設計師」,集結了史丹佛最夯的生涯規劃課的所有精華,也歷經15年的實證。 本書利用「設計思考」來看待生活中面臨的問題;設計思考是以人為本解決問題的方法論,透過從人的需求出發,為各種議題尋求創新解決方案,並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Thumbnail
推薦閱讀對象: 1. 沒做過人生/感情/職涯規劃,但對精進生活管理有興趣 2. 正好要訂立人生目標的看官 3. 或是… 純粹想找到合適另一半 的朋友(誤
Thumbnail
推薦閱讀對象: 1. 沒做過人生/感情/職涯規劃,但對精進生活管理有興趣 2. 正好要訂立人生目標的看官 3. 或是… 純粹想找到合適另一半 的朋友(誤
Thumbnail
人都需要意義,但意義都是由自己創造 找到你的組合式生活,分為三種,第一是有薪水的工作,第二是無償的工作,再來是自我實現,而有薪水的工作也就是你現在正在做的工作,無償的工作就是你不計報酬也想做的事,自我實現也就是找到你的天命完成你這一生的目標 在台灣的教育環境從小要你考試努力用功念書,你只有一個目標
Thumbnail
人都需要意義,但意義都是由自己創造 找到你的組合式生活,分為三種,第一是有薪水的工作,第二是無償的工作,再來是自我實現,而有薪水的工作也就是你現在正在做的工作,無償的工作就是你不計報酬也想做的事,自我實現也就是找到你的天命完成你這一生的目標 在台灣的教育環境從小要你考試努力用功念書,你只有一個目標
Thumbnail
許多人在思考人生規劃時,總是先思考要做什麼工作,如何去做職涯規劃的方向下手。但我建議大家可以先從你想要的生活型態出發去思考,你是一個什麼個性的人?你有沒有嚮往的生活?對你來說什麼更重要?從自己想過的生活型態去出發,會更貼近你的本質,也會活得更加快樂和有意義,而不是看到別人去做什麼,就去做什麼。
Thumbnail
許多人在思考人生規劃時,總是先思考要做什麼工作,如何去做職涯規劃的方向下手。但我建議大家可以先從你想要的生活型態出發去思考,你是一個什麼個性的人?你有沒有嚮往的生活?對你來說什麼更重要?從自己想過的生活型態去出發,會更貼近你的本質,也會活得更加快樂和有意義,而不是看到別人去做什麼,就去做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