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板不是限制,而是機會」那些年裡我遇到的職場貴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們一生中會遇到許多貴人,感謝那些在職場上拉我一把的人,因為有你們才會有今日的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個人職涯的成長故事,我深信「短板不是限制,而是機會」,從每次挫敗中重新躍起持續前進,珍視自己的不足而努力充實,如何讓自己從單一專業到跨領域軟硬組合技能?

註:「短板」指的是短處或不足之處

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木桶原理」又稱「短板理論」,說的是由多塊木板構成的木桶,其價值在於其盛水量的多少,但決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關鍵因素不是其最長的板塊,而是其最短的板塊。

科技業:我學到「專業養成+商業開發」

我一直對新科技非常著迷,那年碩士班畢業,行銷本科生主修傳播科技,如同電影情節「You've got a mail」,我收到科技公司面試邀請,順利踏入資通訊產業,遇到我第一個職場貴人直屬主管B,他也是公司一級主管,參與所有企業營運的關鍵決策。

這裡就像是唸了另一個科技產業研究所,高科技上中下游產業鏈、供應鏈、競合關係、國際情勢與產業趨勢等,對我來說全然陌生未知,每日迎接我的是濃濃的挫敗感。B建議我每日大量閱讀、請教業界前輩、持續累積快速輸出,手把手帶領著我往前走,總是不藏私傾囊相授,我學會內化這些知識,轉化成含金量高的行銷提案,策劃產業趨勢系列主題活動、研討會及國際論壇等,平均每場次吸引200-300位中高階經理人報名。

跟在B身邊的日子,我們透過一次次的假設、驗證與優化,將公司產品加值成新的產品線,包裝成整合行銷顧問輔導案,陌生開發潛在機會與商業談判,找到買主成功銷售,例如承包全球第二大國際展會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行銷服務宣傳案,並複製商業模式到其他國際專業展,成功接單。此外,我也因為參與公部門跨國研究計畫,外派至中國當地實地調研消費者與品牌通路,有了跨國工作的經驗,不止於3C產業,連帶對互聯網服務印象深刻,眼界大開增長見識。

【職涯面】感謝 B 引導科技界菜鳥快速融入產業,看透我的本質與潛力,on-job-training 出題培養專長,獨當一面的能力,開拓世界的視野及擁抱變化。
【學習面】從B身上看到孜孜不倦,塑造學習型組織氛圍,激發我自己成長思維,勇於嘗試的各種可能性、永不放棄的韌性與專業品質的堅持。
【關懷面】從相識迄今15年,每當遇到工作或生活的難題,Blues總能給予真摯、客觀的分析與建議,鼓勵我持續前進,每每讓我豁然開朗、重啟動能。


互聯網:我學到「創業家精神+營銷思維」

過去我待過全球知名外商公司,負責B2B/B2C行銷、消費者研究、廣告媒體與策略分析,服務對象為品牌中高階經理人,客戶遍及電信產業、網路服務業、零售通路、3C產業等。爾後因家庭因素返鄉定居,我思考著南部產業樣貌與北部截然不同,什麼產業能突破地理疆界,驅動成長動能,那就是「互聯網」,但是毫無軟體工程背景的我,該怎麼投石問路呢?

此時我遇到第二位職場貴人,他是軟體公司總經理兼創辦人J,積極延攬行銷人才,我很幸運地加入這個「以資訊專案起家」的年輕團隊,成為1號行銷人(以往公司無行銷職),初期在總經理室擔任經營管理幕僚,我時常與高階主管、重要客戶等關鍵角色互動討論,深挖這群創業家的初心,他們對於公司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看法,訓練自己換成高階主管C-level 的視角 (老闆思維),對齊目標溝通需求,結合自身專長與經驗,應用落地在企業營運、市場決策、品牌行銷到跨部門溝通協調,快速掌握SaaS產業商業議題,以便後續業務順利推展。

每跨越一道門檻,多少會有成長痛,抓緊每次得來不易的機會,持續鍛鍊能力並增加實戰經驗,讓自己越來越強大!

漸漸地,隨著公司目標及業務量成長,J受予我建立行銷團隊,帶領培訓專業人才,同時將我轉調「專案部門」繼續歷練。過往我沒有軟體開發經驗,剛開始與工程師、UX/UI設計師溝通需求時,雙方雞同鴨講的戲碼沒少過,幸好同仁非常有耐心,讓我不斷請教專業背後的思路與邏輯,如何鏈結行銷目標、落地應用並達成效益,包含制定整合行銷策略與執行Inbound/Outbound Marketing、SEO/SEM,透過數據追蹤與分析、成效優化、用戶反饋等,加速服務流程升級迭代、當客戶需求頻繁異動,如何降低不確定性,提高確定性...等,當然歷練過程不免遇到亂流,面對又急又趕的需求,不僅要快速決策執行,還要整合協調資源、跨團隊溝通合作,確保產出與服務品質,達成目標並滿足客戶期待。

行銷人須具備營銷思維,營銷=營運(產品)+銷售(業績)

資訊人和行銷人專業背景不同,怎麼轉化成雙方共通語言,那就是回歸到公司目標「創造營收」,如何在資訊專案加值服務,讓客戶持續買單,促成用戶深度參與,我深刻體會行銷人得拉高視野格局具備「營銷思維」,實踐營銷=營運(產品/服務)+銷售(業績),以行銷為核心,從專案管理切入軟體服務與電商營運

我很榮幸能與優秀同仁合作共事,跟隨公司事業版圖的擴張,參與執行振興計畫全國政策專案、承攬公部門委託經營旅遊品牌、打造B2C電商品牌,負責銷售與營運,有了這些寶貴經驗的磨練,讓我在這裡紮實累積、飛速成長。

【職涯面】感謝 J 給予充分授權與信任,全力支持專業經理人,讓我完整歷練了高階主管幕僚、行銷主管、專案經理及協同計畫主持人等角色。
【學習面】從J身上看到創業家特質,正面思考、相信夥伴,樂於分享、精準提問,具有商業思維與產業使命感,不斷自我精進與具備批判精神。
【關懷面】縱使公務再怎麼繁忙,J總會抽空找我聊近況,每次互動經驗,分享他的想法,給予真摯、客觀及多元的建議,令我茅塞頓開。

Be a Giver 社會價值善的循環

工作佔據我們生活至少三分之一的時間,走在職場路上不免遇到困難或挫折,一直覺得自己非常幸運,每當遇到關鍵時刻,感恩老天爺派使者引路,就像本文提到的兩位貴人提供機會助我蛻變成長。受到點滴之恩的同時,我希望自己也能用綿薄之力回饋社會,因此二年前我參加人力銀行公益計畫,成為一位Giver,陪伴有職涯或履歷表上疑惑或迷惘的求職者,提供具體的建議及回饋,我相信當一個社會價值友善的循環,相信你我的職涯生活將有所改變!

你在職場上有遇過哪些貴人呢?曾經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故事呢?歡迎留言與我分享唷!

  • 如果你喜歡我的創作,請幫我按愛心、追蹤+訂閱。
  • 歡迎按以下連結贊助抖內我,給予我更多創作動力:贊助連結

Suzanne D. Williams on Unsplash

Suzanne D. Williams on Unsplash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愛蜜莉的人生演算法
52會員
91內容數
嗨!我是愛蜜莉 Emilie,15年業界實戰經驗,10年管理職,任職於科技業、資訊業及外商,客戶群有電信、科技、零售、網路、FMCG、公部門等。演講、課程、講座、工作坊,商務洽詢請聯繫:switch.life.studio@gmail.com
2025/04/10
前幾天,一位職場朋友問我:​我主管為什麼派新同仁出國出差,卻不是我?我都做了一年多,年初才剛參加國外大展回來,雖然績效不算很突出,但我一直很認真、很努力,也一直希望主管能看到我啊…我知道,那不是嫉妒,也不是抱怨,而是一種微微酸酸的失落感。​
Thumbnail
2025/04/10
前幾天,一位職場朋友問我:​我主管為什麼派新同仁出國出差,卻不是我?我都做了一年多,年初才剛參加國外大展回來,雖然績效不算很突出,但我一直很認真、很努力,也一直希望主管能看到我啊…我知道,那不是嫉妒,也不是抱怨,而是一種微微酸酸的失落感。​
Thumbnail
2025/04/09
​「你不是不夠努力,而是你太快想把問題解決了。」我一開始就依照習慣,準備好提案架構、邏輯推演、資源評估……腦袋全速運轉地想著「怎麼解題」。​但當我真正把重心放到聆聽,讓自己慢下來、讓對話多一點空白,我才發現:我們其實還沒搞清楚,他真正的困難是什麼。
Thumbnail
2025/04/09
​「你不是不夠努力,而是你太快想把問題解決了。」我一開始就依照習慣,準備好提案架構、邏輯推演、資源評估……腦袋全速運轉地想著「怎麼解題」。​但當我真正把重心放到聆聽,讓自己慢下來、讓對話多一點空白,我才發現:我們其實還沒搞清楚,他真正的困難是什麼。
Thumbnail
2025/03/12
你是不是也覺得職場像「心理戰」?有沒有遇過情緒化同事一言不合就爆炸,或是默默在背後搞小動作的「職場暗黑高手」?這些衝突為什麼這麼傷人?其實都是心理問題在作怪!我想與你分享如何用簡單、實際的語言,解析同事間衝突的內心小劇場,更重要的是告訴你怎麼處理、保護自己。
Thumbnail
2025/03/12
你是不是也覺得職場像「心理戰」?有沒有遇過情緒化同事一言不合就爆炸,或是默默在背後搞小動作的「職場暗黑高手」?這些衝突為什麼這麼傷人?其實都是心理問題在作怪!我想與你分享如何用簡單、實際的語言,解析同事間衝突的內心小劇場,更重要的是告訴你怎麼處理、保護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們一生中會遇到許多貴人,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個人職涯的成長故事,我深信「短板不是限制,而是機會」,從每次挫敗中重新躍起持續前進,珍視自己的不足而努力充實,如何讓自己從單一專業到跨領域軟硬組合技能?
Thumbnail
我們一生中會遇到許多貴人,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個人職涯的成長故事,我深信「短板不是限制,而是機會」,從每次挫敗中重新躍起持續前進,珍視自己的不足而努力充實,如何讓自己從單一專業到跨領域軟硬組合技能?
Thumbnail
今天想來跟大家分享什麼是「長板理論」,顧名思義,就是掌握個人的優勢,並且在優勢的地方努力。 01 當我還在中學唸書時,老師經常跟我說,不要有任何特別差的學科,這樣會影響考試的總分。老師引用著名的「木桶理論」來說明,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一塊板。 但是「短板效應」,往往面對的是考試,成績好的
Thumbnail
今天想來跟大家分享什麼是「長板理論」,顧名思義,就是掌握個人的優勢,並且在優勢的地方努力。 01 當我還在中學唸書時,老師經常跟我說,不要有任何特別差的學科,這樣會影響考試的總分。老師引用著名的「木桶理論」來說明,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一塊板。 但是「短板效應」,往往面對的是考試,成績好的
Thumbnail
決勝IT十八招 其實這一次要談的是聯絡管理這一塊,其實也是跟人脈管理一樣,如果說能力卓越是成功的基礎,則人脈就是成功的啟動器。 首先做聯絡管理,長期經營,得先擁有利人利己概念(前言:有提到)。 這部分就跟錢滾錢一樣,首先有本金,簡單來說就是自己要有特色和能力,這個就是自己的本金,當你的能力和特色越高
Thumbnail
決勝IT十八招 其實這一次要談的是聯絡管理這一塊,其實也是跟人脈管理一樣,如果說能力卓越是成功的基礎,則人脈就是成功的啟動器。 首先做聯絡管理,長期經營,得先擁有利人利己概念(前言:有提到)。 這部分就跟錢滾錢一樣,首先有本金,簡單來說就是自己要有特色和能力,這個就是自己的本金,當你的能力和特色越高
Thumbnail
汲汲營營的佛系找工作腳步(這句話也有使用映襯修辭) 今天面試的是一間進口貨電商平台的 #品牌行銷 ,意外發現很多公司都開拓品牌電商副業來整合自己公司的一條龍服務,也是啦這是顯學,穩固主業後再找一批人來經營電商行銷副業可能看的產品週期更全面,對自己本身的優勢也越有掌控權。 / 上一份工作/過往實績:
Thumbnail
汲汲營營的佛系找工作腳步(這句話也有使用映襯修辭) 今天面試的是一間進口貨電商平台的 #品牌行銷 ,意外發現很多公司都開拓品牌電商副業來整合自己公司的一條龍服務,也是啦這是顯學,穩固主業後再找一批人來經營電商行銷副業可能看的產品週期更全面,對自己本身的優勢也越有掌控權。 / 上一份工作/過往實績:
Thumbnail
和多年未見的老同學B和C共進午餐,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家聊的話題不外乎職場與家庭(伴侶或孩子)。B主要工作以客服為主,也算和業務相關,C則是資深採購,平時對應的也是各個供應商的業務,再加上我這個資深業務,雖然我們聊的話題天南地北,但仔細想想,三個人的職場角色不同,意外形成一種360度看業務角色的情境。
Thumbnail
和多年未見的老同學B和C共進午餐,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家聊的話題不外乎職場與家庭(伴侶或孩子)。B主要工作以客服為主,也算和業務相關,C則是資深採購,平時對應的也是各個供應商的業務,再加上我這個資深業務,雖然我們聊的話題天南地北,但仔細想想,三個人的職場角色不同,意外形成一種360度看業務角色的情境。
Thumbnail
其實很多時候,記憶都還停留在工作前幾年,記得那時的迷惘。 擔任工程師時,有很嚴重的冒牌者症候群,覺得我對軟體技術、程式語法技巧都還不夠熟,到底是怎麼處理每天被分配到的任務;擔任產品經理時,不知道該怎麼主持專案會議、怎麼站在業務面前做產品教育訓練簡報。
Thumbnail
其實很多時候,記憶都還停留在工作前幾年,記得那時的迷惘。 擔任工程師時,有很嚴重的冒牌者症候群,覺得我對軟體技術、程式語法技巧都還不夠熟,到底是怎麼處理每天被分配到的任務;擔任產品經理時,不知道該怎麼主持專案會議、怎麼站在業務面前做產品教育訓練簡報。
Thumbnail
最近我的教練-Mickey 邀請我對一個想要進入網路產業的年輕朋友做個分享,希望我可以給他一些職場上的方向,兩年的工作經驗,已經換了兩份工作了,第一份是台灣知名禮品公司做業務代表,第二是環保系統解決方案的業務代表。年前剛離開,現在想要了解網路產業的公司。聽完他的工作經驗後,其實我腦袋有非常多的問號
Thumbnail
最近我的教練-Mickey 邀請我對一個想要進入網路產業的年輕朋友做個分享,希望我可以給他一些職場上的方向,兩年的工作經驗,已經換了兩份工作了,第一份是台灣知名禮品公司做業務代表,第二是環保系統解決方案的業務代表。年前剛離開,現在想要了解網路產業的公司。聽完他的工作經驗後,其實我腦袋有非常多的問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