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恐懼、壓力與焦慮:我會超級緊張

大主教解釋:每個人都有恐懼的時候,恐懼和焦慮是幫助人類生存至今的機制。你要是看見遠處有一頭獅子,卻不覺得害怕,還開開心心走過去;不用到下一秒,就沒你這個人啦!上帝知道我們有需要,因此賦予人這些情感。否則的話,我們肯定膽大無懼,但也一定非常愚笨,存活不了多久。只有在被過度放大或是被其實無關緊要的小事給挑起時,恐懼才會形成問題。

我問大主教他在種族隔離的黑暗年代,頻頻收到死亡威脅,當時他是如何對抗恐懼的?

他說:那時候啊,我自然不會傻到去做一些有勇無謀的事。例如半夜站在燈亮的窗邊⋯⋯但我不得不對上帝說:既然我在行你的旨意,你最好保護好我!

大主教向來不介意承認他的恐懼和脆弱,·這點一直讓我印象深刻。

真實的勇氣

曼德拉的著作—「給未來的筆記」中我最喜歡的一段引言講述的就是勇氣。我領悟到勇敢不是沒有恐懼,而是克服恐懼。我害怕的次數,多到自己都記不得了。但我戴上大膽無畏的面具,把恐懼藏在後面。不曉得害怕的人,不算勇者。勇者是戰勝恐懼的人!

屠圖大主教在寫「上帝有一個夢」這本書時,也說過類似的話。他說:勇氣不是沒有恐懼,而是雖然害怕,卻仍敢於行動。英語的courage一詞源自法語「心」的意思。確實,當我們心中的愛和奉獻,戰勝了腦中但求自保的理性聲音,展現出的無非就是勇氣了。

我們總是在追趕

大主教說過:只有在自然的恐懼被過度放大時,我們才會感受到壓力、煩惱和焦慮。我們很多人曾身處在這種不安的狀態,總是飽受折磨、恐懼和煩惱盤桓不去,附著在我們任何的經驗或關係上頭。在焦慮與壓力的狀態下,很難保持喜悅。我們會持續不斷有一種招架不住的感受,無法應付工作上的承諾,無法兌現對家庭的承諾。數位裝置又不斷要我們注意自己正在錯失的各種事物,同時要承接這麼多事情,難怪我們總是感覺慢了一拍。

不論在西藏和非洲,還是兩者之間任何地方⋯⋯人類歷史上絕大多數時候,都少不了恐懼和憂慮。有一些事關重大:例如擔心有沒有足夠的存糧過冬。但只要過著與人緊密連結的生活,這些問題往往容易應付多了。雖然說生存是人最大的壓力來源,不斷引起我們的壓力反應。但現代生活持續不斷的壓力和引力又不太一樣。從前失去農作物、甚至是失去孩子的時候,當然一定也會經歷極大的壓力和焦慮。但日常生活的步調,遠遠沒有現代那麼狂熱而茫然。

金巴博士說:有一種智慧不見了。現代人的機會更多,但焦慮也更大。我想到金巴於外在與內心所走過的人生歷程。他放下佛寺裡近乎千年不變的僧侶生活,走入定居在加拿大蒙特婁的家庭生活。但若說壓力和焦慮是現代生活無可避免的一環,我們能怎麼面對這些縈繞不去的煩惱?如何讓人生道途走的平順些?如何把感受到的憂愁降到最低?

達賴喇嘛說:壓力和焦慮往往來自於期望太高、野心太大。於是當期望無法滿足或野心無法實現的時候,我們就覺得受挫。從一開始這就是一種自我中心的態度!我要這個、我要那個,卻往往沒認清自己的能力或客觀現實。唯有對自身的能耐有完整的認知,我們才會確切知道力氣該用在哪裡,也才有更大的機會達成目標。不切實際的耗費心力,只會招致惡果。所以說,很多時候壓力都是我們自己的期待和野心造成的。

怎樣子算是野心太大?我心裡暗忖,相較於美國的人把野心視為一種美德,是積極進取與努力不懈結合的產物。達賴喇嘛的回答,對我是一記棒喝!我們把各種追求與爭取當成現代生活的最大抱負,難不成是誤入歧途?說不定多多益善的觀念就是壓力和沮喪的元兇!最終,甚至造成憤恨不滿。也許這是孰輕孰重的問題,什麼是真正值得追求的?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照大主教和達賴喇嘛所言,當我們認清自己真正需要的其實很少;不過是愛和連結而已。那麼我們以為對幸福至關重要的一切追求與爭取,全都會回歸恰當的位置,不再是人生關注和執著之所在。我們一定要盡力對自己的生活方式保有自覺,不被現代生活的迷咒給沖昏頭,不被那看不到盡頭的行軍前進、那令人心慌的加速步調給捲走。達賴喇嘛勸我們多注重現實,才能在當下得到平靜。而不是成天追逐下一個期望和下一個抱負。

如何消除慢性壓力

慢性壓力的徵兆包括:感覺分裂破碎、被時間追著跑、無法專注於當下。我們期待一個安心、喜悅的存在狀態,也必須給這種狀態留下空間才行。

大主教有一次跟我說:常常有人認為他是因為身為宗教領袖才需要花時間沉思禱告,但他說,一般人、商人、百姓、專家和工作者,其實比他更加需要。

慢性壓力逐漸在全球盛行,研究發現:原來人的觀點對身體的壓力反應意外有著極大的影響。當我們把威脅化為考驗,身體的反應也大為不同。

人的壓力反應經過演化,能讓我們躲避攻擊或危險。好比飢餓的獅子或突發的山崩,皮質醇和腎上腺素會進入血液使瞳孔放大,讓我們能看得更清楚;心跳和呼吸加快,能更快做出反應;流向內臟的血液,也改流向大肌肉群,有助於戰鬥或逃跑。這種壓力反應,已演化為偶爾才會短暫出現。但卻有很多現代人經常處於啟動狀態!

持續不斷的壓力,會損耗端粒—那是人類染色體末端的DNA序列,能保護細胞免於疾病和老化。不只是壓力,我們的整體思考模式也對端粒有影響。

人體細胞真的會傾聽人的想法,壓力來源,一定存在。問題並不在這裡!壓力單純只是大腦用來標記某件事很重要的方法,問題在於⋯⋯或者應該說:契機在於我們如何回應這些壓力。

會耗損端粒的並不只有壓力,我們對壓力的反應才是最重要的。

培養壓力復原力,包括把所謂的威脅性壓力轉變為所謂的挑戰性壓力。也就是把一件有壓力的事,從會造成傷害的威脅轉變成會幫助成長的挑戰。治療方法相當直接,只要注意每當身體出現戰或逃的壓力反應、心跳加快、血管鼓動、雙手和臉部有刺痛感、呼吸急促;這時候就記得,這些是身體面對壓力自然產生的反應,表示身體正準備迎接挑戰。

是什麼原因會讓我們把某件事或某個人視為威脅?大主教和達賴喇嘛想說的是:我們的壓力絕大部分來自於我們把自己和他人看成分離的個體,或許因此導致我們失去了與共同體相連的感受,失去烏班圖的精神。

我有一次問大主教他都怎麼解決煩惱和失眠?他說:他會想一想世界上其他此刻也仍醒著夜不成眠的人。想一想其他人,想起自己並不孤單,可以為他減輕煩憂;同時他也會為那些人禱告。

達賴喇嘛描述起令他感到壓力和焦慮的一次經驗,他說:我年輕的時候替人講道,我非常緊張。因為聽眾看我和我心目中的自己並不一樣。但1959年離開西藏以後,我學會想:這些人和我是一樣的,一樣都只是人。假如我們認為自己很特別,或不夠特別,那麼恐懼、緊張、壓力和焦慮也會隨之出現。我們都是一樣的。

大主教補充說:想想別人!就是達賴喇嘛和我提出的一種消除憂慮的方法,想想其他面臨相同處境或是處境更艱難但依然存活下來甚至化險為夷的人,這麼做真的大有幫助。你能夠把自己看成隸屬於一個更大的整體。

達賴喇嘛回到這個漸漸成形的重要主題:遇見別人的時候,我習慣從基本人性層面出發,與對方相處,在那樣的層面上,我知道他或她就和我一樣,希望找到幸福快樂,人生少遇到一些困難和阻礙。不論我是單獨跟一個人說話,還是對著一大群人演講。我最初一定且把自己當成是另一個平凡人,這麼一來;其實也就沒有自我介紹的必要。反之,要是我對待他人的時候,自視不凡,把自己看得和別人不一樣,是佛教徒、是西藏人等等;那我只會豎起高牆把別人阻隔在外。要是我對待他人的時候,總想著自己是達賴喇嘛;那我等於是自己把自己推向疏離與孤獨。因為全世界畢竟只有一個達賴喇嘛。相反的,如果我把自己看成是一個平凡人,我在世上就能夠與70多億人擁有深刻的交流和共鳴,不是很美好嗎?有七十億人跟你站在同一邊,還有什麼好害怕或擔心的呢?


上面是摘自書中我覺得重要的部分

今天我在訓練走路時,邊聽著有聲書「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聽到這一章節時,特別有感覺。

勇敢不是沒有恐懼,而是克服恐懼。不曉得害怕的人,不算勇者。勇者是戰勝恐懼的人!

對於今年要出發一人獨自前往西班牙我也是會緊張和焦慮的,我也是會恐懼不安的!所以當聽到上面這兩句話時,我是備受鼓舞的!莫忘初衷!當初想自己一人獨自前往,不就是為了挑戰自己的能耐嗎?不就是希望踏出舒適圈去看看不一樣的世界嗎?所以我要克服恐懼、戰勝恐懼!

【認清自己真正需要的其實很少;不過是愛和連結而已。】

這句和打包行李有呼應到!

許多朝聖前輩一直提醒,背包不要太重,只能是自己體重的十分之一!

你知道這有多難嗎?只能是自己體重的十分之一⋯⋯現在我恨不得自己能高壯一點⋯⋯因為我想帶的早就超過那十分之一啦!一想到要走一個多月,行李卻只能這麼少⋯⋯焦慮又上來了!還没出門就得先學會斷、捨、離!可是又好想穿美美的拍美照⋯⋯但走路、爬山時不可能美美的啊⋯⋯到住宿點後真的還有力氣出門拍美照嗎?吼唷!好難,好難啊!先努力訓練體力、腳力吧!

也許到了那裡,看到美麗壯闊的風景,心裡的壓力、緊張,焦慮都一掃而空了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蔓織光愛療心
23會員
76內容數
歡迎來到蔓織光愛療心。我是Mandy,在安靜的時光裡,我用雙手編織出溫暖的織品、做出暖心的布作品、串出用愛構思而成的水晶飾品。為每項作品,注入了純粹的祝福。一針一線都是蔓延的愛、心靈的光。願這裡的每樣作品也能溫暖你日常的每個角落。___________Mandy
蔓織光愛療心的其他內容
2023/06/09
有個迷思:認為會去走朝聖之路的都是很不幸或生活有困難或遇到挫折的人??? 是先生支持並鼓勵我去走這一趟的,我的人生算是順遂而且幸福美滿的。 女兒說:當媽20多年第一次放長假,居然選擇去走朝聖之路折磨自己?!
Thumbnail
2023/06/09
有個迷思:認為會去走朝聖之路的都是很不幸或生活有困難或遇到挫折的人??? 是先生支持並鼓勵我去走這一趟的,我的人生算是順遂而且幸福美滿的。 女兒說:當媽20多年第一次放長假,居然選擇去走朝聖之路折磨自己?!
Thumbnail
2023/05/31
去年五月我做了二次催眠,為了治療我莫名無來由的恐慌。 經過一年了,那種恐慌的感覺没有再出現了。很神奇對吧?但2022年的11月底,有發生一件事⋯⋯
Thumbnail
2023/05/31
去年五月我做了二次催眠,為了治療我莫名無來由的恐慌。 經過一年了,那種恐慌的感覺没有再出現了。很神奇對吧?但2022年的11月底,有發生一件事⋯⋯
Thumbnail
2023/04/28
身體不是我存在的全部 身體只是我的經驗,而我全然屬於自身意識的本源
Thumbnail
2023/04/28
身體不是我存在的全部 身體只是我的經驗,而我全然屬於自身意識的本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因為美妝 Youtuber 查理拍了一部「如何在生活的摧殘下,依然保持快樂?」的影片,讓我開啟了這本書的閱讀之旅。
Thumbnail
因為美妝 Youtuber 查理拍了一部「如何在生活的摧殘下,依然保持快樂?」的影片,讓我開啟了這本書的閱讀之旅。
Thumbnail
恐懼,是人類內心最原始的情緒之一。它是一種強烈的生理反應,能讓我們對潛在的危險做出迅速的反應,幫助我們生存下來。然而,隨著社會進步,我們面對的恐懼也不再是野獸的威脅或自然災害,而是更複雜、抽象和個人化的內心恐懼。本文將探討恐懼的本質、種類,以及如何勇敢地面對內心的黑暗,戰勝恐懼。
Thumbnail
恐懼,是人類內心最原始的情緒之一。它是一種強烈的生理反應,能讓我們對潛在的危險做出迅速的反應,幫助我們生存下來。然而,隨著社會進步,我們面對的恐懼也不再是野獸的威脅或自然災害,而是更複雜、抽象和個人化的內心恐懼。本文將探討恐懼的本質、種類,以及如何勇敢地面對內心的黑暗,戰勝恐懼。
Thumbnail
當我們無法擺脫一個能量漩渦,何不放手? 試著帶著不驚不怖不畏的心,像個回到孩童般的天真,看看是否自然被離心力甩出 ? 這些放手的背後,或許有一個很大的恩典在等待你去迎接祂的到來。 勇敢的放手,就是等著迎接一個新的恩典與光明到來。
Thumbnail
當我們無法擺脫一個能量漩渦,何不放手? 試著帶著不驚不怖不畏的心,像個回到孩童般的天真,看看是否自然被離心力甩出 ? 這些放手的背後,或許有一個很大的恩典在等待你去迎接祂的到來。 勇敢的放手,就是等著迎接一個新的恩典與光明到來。
Thumbnail
當一個人感受到『恐懼』時,與他們是不是很脆弱、是不是很堅強並沒有關係,而是表示他們很清醒、專注、警覺性很高,若是抑制不舒服的感覺,就會容易被困住。承認『恐懼』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儘管我們想要無視『恐懼』,或是讓它消失,但把『恐懼』藏到心中某一個黑暗角落,『恐懼』就會慢慢發酵,並自行發展。
Thumbnail
當一個人感受到『恐懼』時,與他們是不是很脆弱、是不是很堅強並沒有關係,而是表示他們很清醒、專注、警覺性很高,若是抑制不舒服的感覺,就會容易被困住。承認『恐懼』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儘管我們想要無視『恐懼』,或是讓它消失,但把『恐懼』藏到心中某一個黑暗角落,『恐懼』就會慢慢發酵,並自行發展。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恐懼的時候,恐懼和焦慮是幫助人類生存至今的機制。你要是看見遠處有一頭獅子,卻不覺得害怕,還開開心心走過去;不用到下一秒,就沒你這個人啦!上帝知道我們有需要,因此賦予人這些情感。否則的話,我們肯定膽大無懼,但也一定非常愚笨,存活不了多久。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恐懼的時候,恐懼和焦慮是幫助人類生存至今的機制。你要是看見遠處有一頭獅子,卻不覺得害怕,還開開心心走過去;不用到下一秒,就沒你這個人啦!上帝知道我們有需要,因此賦予人這些情感。否則的話,我們肯定膽大無懼,但也一定非常愚笨,存活不了多久。
Thumbnail
越追求快樂,反而越不快樂 你是真正的快樂嗎? 現代社會鼓勵我們自我實現、活出自我,追尋屬於自己的快樂。「你值得擁有,你應該享受,你可以變得更快樂。」 然而,當我們將追求快樂視為一連串的愉悅經驗,常會引來轉瞬即逝與空虛的感受。因為我們總是覺得不滿足,總是覺得比起別人,我還「不夠快樂」。所以弔詭的是,我
Thumbnail
越追求快樂,反而越不快樂 你是真正的快樂嗎? 現代社會鼓勵我們自我實現、活出自我,追尋屬於自己的快樂。「你值得擁有,你應該享受,你可以變得更快樂。」 然而,當我們將追求快樂視為一連串的愉悅經驗,常會引來轉瞬即逝與空虛的感受。因為我們總是覺得不滿足,總是覺得比起別人,我還「不夠快樂」。所以弔詭的是,我
Thumbnail
這是一本以觀察者的角度記錄達賴喇嘛與南非聖公會大主教戴斯蒙屠圖相聚一周的對話內容,兩位宗教領袖以自身經歷及所見所聞來一同探討喜悅的本質、如何面對苦難及修行,讓世人能在練習後去擁抱更多的喜悅,這本書不時會輔以神經學、心理學的研究,來跟兩位聖人所說的道理相呼應,是一本不只講求靈性也講求科學並重的書籍。
Thumbnail
這是一本以觀察者的角度記錄達賴喇嘛與南非聖公會大主教戴斯蒙屠圖相聚一周的對話內容,兩位宗教領袖以自身經歷及所見所聞來一同探討喜悅的本質、如何面對苦難及修行,讓世人能在練習後去擁抱更多的喜悅,這本書不時會輔以神經學、心理學的研究,來跟兩位聖人所說的道理相呼應,是一本不只講求靈性也講求科學並重的書籍。
Thumbnail
讓整個情況變得再更複雜一些的因素是,追逐快樂或開心的行為,常常伴隨著「希望能透過這種方式,好讓自己不用去感覺那些過往的煩躁、苦痛與不適」。我們生命中好像已經有太多的苦難、哀痛、苦痛與心碎。這些過往太過沉重,至少我們透過某些方式,還能夠暫時從這些苦痛與心碎中脫身一會。 喜悅似乎是我們遺忘許久的神話。
Thumbnail
讓整個情況變得再更複雜一些的因素是,追逐快樂或開心的行為,常常伴隨著「希望能透過這種方式,好讓自己不用去感覺那些過往的煩躁、苦痛與不適」。我們生命中好像已經有太多的苦難、哀痛、苦痛與心碎。這些過往太過沉重,至少我們透過某些方式,還能夠暫時從這些苦痛與心碎中脫身一會。 喜悅似乎是我們遺忘許久的神話。
Thumbnail
這些痛苦、失落、恥辱或譴責的情緒從何而來?瑞典心理學家Katarina Blom在她的TED演講中引用了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她指出大部分讓我們感到幸福的時刻,是因為和他人建立了良好的「關係」,而非工作上的成就。而如果我們覺得不安、憤怒、厭煩,通常不是因為事情本身,而是因為涉及的人與我們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這些痛苦、失落、恥辱或譴責的情緒從何而來?瑞典心理學家Katarina Blom在她的TED演講中引用了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她指出大部分讓我們感到幸福的時刻,是因為和他人建立了良好的「關係」,而非工作上的成就。而如果我們覺得不安、憤怒、厭煩,通常不是因為事情本身,而是因為涉及的人與我們之間的關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