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把心放大,喜悅就會油然而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開始閱讀《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前的那陣子,我的心理狀態一直因為工作不穩定的關係而起起伏伏,那時剛好看到美妝 Youtuber 查理拍了一部標題為「如何在生活的摧殘下,依然保持快樂?」的影片,影片內容即是在介紹及推薦《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這本書。

看完查理的推薦後,我就對書中達賴喇嘛與南非大主教的談話內容感到好奇,同時也想看看兩個擁有如此崇高地位的精神領袖是如何在生活中常保喜悅的狀態。

何謂喜悅的本質?

所謂的喜悅,本該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賦。書中達賴喇嘛提到「物質利益無法為我們的內心帶來平靜,我們真正應該多注重內在價值,這也是生而為人真正的意義。」。

這也就說明了,「喜悅其實無關乎外在、也不該假求他人,真正的喜悅應是需要透過我們自身多多探照內心才能達到的一種狀態」。

喜悅的敵人:那些讓喜悅遠離的事物

在人生路上,要達到喜悅之前,總是有許多讓喜悅遠離的事物,凡舉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會遭遇到的各種情緒上的困苦、生活壓力、悲傷、恐懼、嫉妒等等,每當這些情緒感受出現時,你是不是也會覺得「人生真的好苦啊!」。

達賴喇嘛與大主教的對談中,關於這些人生各個面向的苦,達賴喇嘛提及應當養成「精神免疫力」的重要性,學習避免毀滅性的情緒,就能進而養成正面情緒。在此他們舉了很多自己和身旁他人所遭遇的例子,像是其中有個關於悲傷的故事我特別印象深刻。

有個佛教故事,一個失去愛子的女子始終無法從悲痛中平復,於是她背著孩子上山下海,只求有人能治癒他。途中女子遇見佛,佛告訴她,去收集芥子當藥引,且芥子只能來自於沒被死亡造訪過的人家。女子聽示後,便開始挨家挨戶的找尋,卻發現沒有一戶人家沒遇過喪事,有人失去至親、有人失去配偶、有人失去愛子。於是她發現她的痛苦並無比較特別後,才終於釋懷放下哀痛埋葬她的孩子。

然而不只是悲傷,在這段章節裡提及的各種讓喜悅遠離的事物,我發現其中的道理都是相同的,我們之所以會感受到這些起起伏伏的痛苦,絕大多數都是因為「我們只看見了自己」,若能退一步向外看,就會發現世界上無一不是與自己相同際遇,甚至遭遇到更極惡狀況的人們,當你的眼光不只放在自己身上時,心境自然就會擴大許多,那麼這些讓喜悅遠離的事物也就不會靠近。

如何保持喜悅:向外擴張的愛

前面提到養成「精神免疫力」後,後續的保持則需聚焦於喜悅的八大支柱,也就是「觀點、謙卑、幽默、接受、原諒、感恩、慈悲、付出」。

雖然書中將喜悅的支柱列舉了八種,但是在我讀完全書內容後,我認為這些分項其實皆是導向同一個道理,那就是「將自我向外擴張,也就是把愛擴大,因為世上的人們皆為一體」。

就像書中原諒章節裡提及,在《寬恕》一書中,大主教和莫芙勾勒出兩種循環,一種是復仇的循環,另一種是寬恕的循環。每當發生痛苦的事,我們可以選擇傷害回去或是療合傷口。假如選擇報復,要對方付出代價,冤冤相報的復仇循環永不終止,但若選擇原諒,就能打破復仇的循環,得以療傷。

這個原諒的舉動,其實就是一種把愛擴張的行為,因為停止仇恨,喜悅,才得以滋長。

讀後感

我覺得這本書超級適合容易 emo 的人閱讀!包括我自己其實也是個容易想太多、時而悲觀、時而焦慮、甚至偶爾會被嫉妒佔滿腦袋仍不自知的人,那個當下,說真的就是很難過。但是在看了這本書後,我覺得自己更能夠時常覺知自己的狀態,並且讓自己不至於陷入情緒的深淵中,也能夠更坦然的面對一些不順遂。

當然距離能夠常保喜悅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學習,而這本書最棒的地方就在於最後有附上喜悅的練習,讓讀者可以跟著達賴喇嘛分享的方式去冥想、觀修,願大家都能在生活中找到一個最佳的狀態!

最後附上查理的愛書推薦影片以及博客來的購書連擊:博客來
感謝查理讓我開啟了這本書的閱讀之旅!


如果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別忘了幫我點個愛心給我鼓勵!

如果想要看更多我的文章,也歡迎追蹤 吳氏女子 RENEE :)

avatar-img
70會員
123內容數
尋求安穩,夢想卻是環遊世界旅居的女子。至今遊歷 15 國,現居加拿大。連絡信箱:ms.renee.wu@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氏女子Renee 的其他內容
你也曾對於誠品的成功感到好奇嗎?人家都說經營書店會倒,但誠品不但沒有倒,反倒成為連鎖書店品牌,背後到底靠的是什麼?
你也常受情緒所擾嗎?大多數的人對於情緒這個議題總是避而不談,職場上不可以展現情緒、社交場合總是需要戴上面具、甚至在家庭關係中也不可以過度展現自我,當這些情緒未能被好好抒發、聆聽時,往往容易將一個人推向負面的情況導致心理上的問題。
自由兩字,是許多人嚮往的生活狀態。
你也曾對於誠品的成功感到好奇嗎?人家都說經營書店會倒,但誠品不但沒有倒,反倒成為連鎖書店品牌,背後到底靠的是什麼?
你也常受情緒所擾嗎?大多數的人對於情緒這個議題總是避而不談,職場上不可以展現情緒、社交場合總是需要戴上面具、甚至在家庭關係中也不可以過度展現自我,當這些情緒未能被好好抒發、聆聽時,往往容易將一個人推向負面的情況導致心理上的問題。
自由兩字,是許多人嚮往的生活狀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些年大家都為了家人,很少去觀照照顧自己的心,勞心勞力一生,是該回來觀照自己了。佛陀也是先了悟,處理好自己才開始為世人說法,每個人都要先處理好自己,才能真正開始。 當我們遇到很多不好的事情,情緒上來時。教你放下的人,都演聖人,在相同環境背景下,他不一定做得到。不要被道德綁架,少看毒雞湯。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阿德勒心理學就是勇氣的心理學,你之所以不幸,不是過去或環境造成的,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只是勇氣不夠而已,換句話說就是「缺乏變得幸福的勇氣」。
Thumbnail
這篇我會繼續分享書中列出的七大"情緒真相",不知道你曾經有沒有聽過這個有趣的觀點,這樣的觀點是我在《蔡康永的情商課Podcast》中聽到的,人們總是特別關注自己的"負面"情緒,每每當自己情緒感到低落時,就會一直不斷逼問自己,為什麼自己感到不快樂?然後想盡辦法讓自己變快樂,走出負面情緒。
Thumbnail
《西方極樂淨土祈願文》是 恰美仁波切開示的金剛句,非常適合末法的眾生來受持。末法時期,很多的災禍劫、天災人禍、疾病苦惱,每天都在發生,「人」實在要有一個究竟安樂的去處。我們在人世間受苦,受很多違緣、逆境的時候都會想:「這個受苦要受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就算人世間的苦暫時過去,也還沒
Thumbnail
製造快樂的第一步,是走進痛苦。 這話千萬別被叔本華聽到。他在《人生智慧箴言》主張, 人不應專注於快樂,而是要盡量避免痛苦。更指出「約束造就幸福」,表示一個人若見識越廣,其操心、願望與恐懼也隨之增加;而一個人若見聞越少,則越幸福。 當然,趨樂避苦是人性之一,但逃避不應被作為幸福學格言。安慰時我們
Thumbnail
透過兩位世界級影響力的大師「第十四世達賴喇嘛」與「南非聖公會大主教」的刻意相遇與約定對談,說好只談喜悅,但談的是更多的苦難與慈悲。 像是所有哲學對談的基礎,總是能從「對立面」看到「相似處」 參透苦難,理解喜悅 或許,這就是人生的課題,從「影子」的位置,判斷「光源」的方位 究竟,喜悅藏在哪裡呢
Thumbnail
人類是如何處理情緒煩惱、避免痛苦、獲得快樂,以及禪修對快樂方式、認知方式和用心方式的影響。
Thumbnail
在人世間受苦或者是受很多違緣、逆境的時候,都會想:「受苦要受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就算人世間的苦暫時過去,也還沒到頭!人世間本來就有很多痛苦的本質,蓮花生大士開示:「世間上的快樂,它的本質都是痛苦。」所以,一定要有一個究竟安樂、永恆的歸處。
Thumbnail
看見很少人擁有平靜與快樂 我一直不知道如何才能快樂的活著。 生活中的痛苦似乎總是多於快樂。大多數的人們時常抱怨:「剛剛那個人怎麼可以這樣對我?」、「這件事發生了我很生氣」、「這段關係的結束讓我憂鬱」。厭惡、恐懼、貪婪、憤怒、沮喪、悲傷……等等的情緒四處飛揚、渲染,即使努力保持正向,還是容易被影響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些年大家都為了家人,很少去觀照照顧自己的心,勞心勞力一生,是該回來觀照自己了。佛陀也是先了悟,處理好自己才開始為世人說法,每個人都要先處理好自己,才能真正開始。 當我們遇到很多不好的事情,情緒上來時。教你放下的人,都演聖人,在相同環境背景下,他不一定做得到。不要被道德綁架,少看毒雞湯。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阿德勒心理學就是勇氣的心理學,你之所以不幸,不是過去或環境造成的,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只是勇氣不夠而已,換句話說就是「缺乏變得幸福的勇氣」。
Thumbnail
這篇我會繼續分享書中列出的七大"情緒真相",不知道你曾經有沒有聽過這個有趣的觀點,這樣的觀點是我在《蔡康永的情商課Podcast》中聽到的,人們總是特別關注自己的"負面"情緒,每每當自己情緒感到低落時,就會一直不斷逼問自己,為什麼自己感到不快樂?然後想盡辦法讓自己變快樂,走出負面情緒。
Thumbnail
《西方極樂淨土祈願文》是 恰美仁波切開示的金剛句,非常適合末法的眾生來受持。末法時期,很多的災禍劫、天災人禍、疾病苦惱,每天都在發生,「人」實在要有一個究竟安樂的去處。我們在人世間受苦,受很多違緣、逆境的時候都會想:「這個受苦要受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就算人世間的苦暫時過去,也還沒
Thumbnail
製造快樂的第一步,是走進痛苦。 這話千萬別被叔本華聽到。他在《人生智慧箴言》主張, 人不應專注於快樂,而是要盡量避免痛苦。更指出「約束造就幸福」,表示一個人若見識越廣,其操心、願望與恐懼也隨之增加;而一個人若見聞越少,則越幸福。 當然,趨樂避苦是人性之一,但逃避不應被作為幸福學格言。安慰時我們
Thumbnail
透過兩位世界級影響力的大師「第十四世達賴喇嘛」與「南非聖公會大主教」的刻意相遇與約定對談,說好只談喜悅,但談的是更多的苦難與慈悲。 像是所有哲學對談的基礎,總是能從「對立面」看到「相似處」 參透苦難,理解喜悅 或許,這就是人生的課題,從「影子」的位置,判斷「光源」的方位 究竟,喜悅藏在哪裡呢
Thumbnail
人類是如何處理情緒煩惱、避免痛苦、獲得快樂,以及禪修對快樂方式、認知方式和用心方式的影響。
Thumbnail
在人世間受苦或者是受很多違緣、逆境的時候,都會想:「受苦要受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就算人世間的苦暫時過去,也還沒到頭!人世間本來就有很多痛苦的本質,蓮花生大士開示:「世間上的快樂,它的本質都是痛苦。」所以,一定要有一個究竟安樂、永恆的歸處。
Thumbnail
看見很少人擁有平靜與快樂 我一直不知道如何才能快樂的活著。 生活中的痛苦似乎總是多於快樂。大多數的人們時常抱怨:「剛剛那個人怎麼可以這樣對我?」、「這件事發生了我很生氣」、「這段關係的結束讓我憂鬱」。厭惡、恐懼、貪婪、憤怒、沮喪、悲傷……等等的情緒四處飛揚、渲染,即使努力保持正向,還是容易被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