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育兒,目前好像不夠資格(畢竟還在肚子裡),不過現在的確因為有小孩,開始關心育兒相關的知識,尤其走過身心靈,更明白家庭教育對小孩童年的重要性。
《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一書中提到:
阿德勒相信,每個人天生都有想要尋求與他人連結的渴望,行為不當的孩子正是內心受挫的孩子,挫折感來自於「沒有歸屬感」的信念,但這樣一個最需要被鼓勵的孩子,往往最少獲得正向支持。
因此,改變行為的最佳途徑必須由內而外,透過鼓勵的內在動力,賦予孩子權力和責任,進而協助他們找回歸屬感與自我價值,改變行為背後的信念。
圖取自 https://www.popdaily.com.tw/life/964301
這意味著需要時間聆聽孩子、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情感,並提供適當的支持和安全感。這樣做可以建立孩子對家庭關係的歸屬感。
在正向教養中,運用技巧來引導與誘發孩子的動機,從而學習更多正向行為以取代負向行為。
在正向教養的關係中,父母不靠處罰、威嚇或羞辱方式來讓孩子服從;建立情感連結與動機培養,用溫和堅定的態度,引導孩子練習執行應該完成的事物。
這點很有感呢,在餐廳或路上,只要仔細觀察,大部分家長對於小孩都很沒耐心,時常講出一些主流價值觀會講出來的話:「你怎麼這麼笨」、「你真的很麻煩」
正向教養的幾個基本原則:
- 先連結情感,再糾正行為
通常家長為了讓孩子遵守規矩,應該先讓他們感覺到羞愧、恥辱,得到教訓後才好管理(但往往這就是要用一生治癒童年的第一步),但小孩在意的是「當下」,而家長關心的是「未來」。當親子關係間失去連結,再多、再好的道理孩子也聽不進去。
因此,有時必須先停止處理問題行為本身,透過情感連結,營造親密與信任,一旦重新連結情感,小孩能感覺被理解時,才有可能傾聽我們說的話。
2. 讓小孩參與其中
不要老是告訴小孩應該去做什麼,與其叫他們按照你說的去做,不如想辦法讓他們思考並參與解決、決策方案,他們會願意做得更好。(不過當然要看年紀採用適當的方法,方法並非一成不變)
3. 建立日常慣例表
學齡前幼兒學習的最佳方式就是不斷重複與遵循一致的規律,為小小孩建立可按表操課的慣例作法(小孩大了也可以帶孩子建立日常慣例表),有助於終結每日的催促與拖拉之爭。
每一件反覆發生的事情都可以建立慣例表,例如:起床、上床睡覺、吃飯、上學、買東西的慣例表。
帶小孩腦力激盪從起床到出門上學前需要做哪些事情,決定每件事情的先後順序與時間。
4. 鼓勵而非讚美孩子
鼓勵和讚美間有著微妙差異,卻可以改變小孩的觀點。
讚美指向的是結果,而且往往是以大人角度出發,唯有達成父母的期待才值得被肯定,容易讓小孩成為「取悅者」;鼓勵則看待付出的努力和過程,是以小孩為中心,無論能否獲得好結果,只要積極參加過程,就值得被看重,能驅使孩子自我肯定。
5. 拿出幽默感與耐心
把命令替換成一同玩樂的邀約,小孩非但不會反抗,反而會很神奇地熱烈回應。舉例:「我們來打賭,我從一數到十,看你能不能把玩具收完」、「想知道你能不能比媽媽快刷好牙、換好睡衣。」
有時候你要一遍又一遍教導孩子,直到孩子發育到真正能明白的階段為止。
舉例,你可以鼓勵孩子與人分享物品,但不要預期他能真正瞭解這個概念,若是他現在不願意分享,而是他目前的表現合乎年齡。不要太糾結於小孩子的行為,太在意他對你發怒、愛搗亂或是不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