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的設計 Eating Design : 餐桌上的飲食遊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近期看到了一篇研究「餐廳模式與社交遊戲」的期刊,裡面提出了些精確而衝突的觀點引起了我的思考,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社交」與「飲食」一直都是密不可分的關係,但仔細想想,這兩者的地位似乎從來無法平等的存在於一個餐桌上。
當你想專注於品嘗時,根本無暇顧及與人們談天互動;而當你在餐桌上滔滔不絕時,面前的菜色則早已涼去了。
對此現象,研究人員在elBulli Lab設計了四個飲食遊戲實驗,試圖找出社交與料裡之間的平衡,並邀請了廚師、美食家,以及美食新手-一些從未對餐廳、料裡產生嚮往著迷的人們一起進行實驗,並根據他們的回饋問卷評估實驗遊戲的成效。
首先,實驗團隊邀請了參與這次實驗的人們分別到不同類型的餐廳裡用餐,並進行第一次訪談。這裡分為以廚師為主的一號視角,與美食家、美食新手等人的二號視角做簡單介紹。
對於廚師來說,在餐廳吃一頓飯的用餐體驗就像是在觀賞一部電影,人們不會在看電影的途中要求劇情應該如何發展、結局該怎麼謝幕,而我們也不會要求廚師更改它的食譜比例來做出「我要的菜」,而是較為被動地、試圖從菜餚裡讀出廚師所想訴說的故事,對吧?
但對於美食新手來說,他們卻覺得與其說是在餐廳裡期待廚師為自己所準備的料裡,不如說是自己在為食物「做準備」,發生在餐桌上的一切都太拘謹、太令人窒息了!他們更希望能有自由、沒有嚴肅規矩的活動發生在用餐環節中。
僅僅是一頓飯的訪談,卻得到了兩組人馬截然不同的反饋,恰恰證明了餐廳裡「以廚師為中心」的單向互動,與「遊戲活動」所帶來的雙向互動模式並不相同。
廚師在餐廳裡的定位往往是在「解釋一個故事」,而缺失了讓食客「自己體驗故事」的機會,這次實驗團隊正是要來設計一套能融入飲食與互動的餐桌遊戲,營造不一樣的「吃的體驗」。
實驗一:食材輪盤新組合
這個遊戲由一場乳酪品評會展開,首先乳酪專家會帶著大家品嚐各種風味的乳酪與不同食材的組合,與一般品評會不同的是,專家並不會告訴你A+B的組合應該會吃出什麼樣的風味,而是鼓勵每個實驗參與者發表屬於自己對於風味的見解與味蕾心得。
接下來每個人都要搭配一種乳酪與其他食材(ex:果乾)的組合,然後隨機分配給其他參與者品嚐,進階玩法甚至還能打亂大家的乳酪組合,而隨機產生新的搭配供人食用。
這場遊戲除了製造許多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表達之外,同時也讓大家的目光聚焦在食物與味道上,而不會為了社交而模糊了料理的美味焦點。
實驗二:猜風味
這個遊戲主題其實不難理解,但讓我覺得十分有巧思的地方是,進行這個遊戲的媒介採用的是餐前麵包,共有六種不同口味的抹醬,需要猜出第一種口味後才能拿到下一種口味的抹醬進行品嚐,而因為麵包沒有用餐時間的限制,可以在晚餐進行時一直放在桌邊供人品嚐闖關,因此我認為是在餐廳中可行性相當高的一種互動小遊戲。
實驗三:逗笑別人以得到不同食物
這個遊戲主題聽起來有些荒謬,但用餐過程的規定便是會為一組客人提供不一樣的菜單,同樣上桌的是第一道開胃菜,但有些人會拿到沙拉,而有些人拿到的可能是炸雞甚至義大利麵。無論拿到什麼食物,都是不能任意與人交換餐點的,只有在把對方逗笑後才能與對方分享彼此的餐點。這麼簡單直白的遊戲規則,看似不太正經,但卻能為餐桌上帶來一絲自在幽默的氣息,對於幫助美食新手融入氣氛中是在適合不過的遊戲環節了。
實驗四:用餐限制說明書
這場遊戲一開始每個人會拿到一張指示說明書,上面有著「轉過身背對餐桌」、「不能使用雙手」、「只能用非慣用手」等等的特殊指令,而餐桌中間擺放著的是一盤肉類與醬汁,參與實驗的人們必須要透過合作,或是競爭才能品嚐到這頓佳餚。
「社交」是建立在「飲食」上的,但以廚師為中心的「單向互動」卻縮小了社交的範圍(以電影院比喻就像是你不會和坐在你隔壁的朋友大聲討論電影內容的心得),需要透過「分享」才能讓社交生動起來,因此透過設計有趣的食物遊戲,便是有助於而非分散了用餐的感官體驗。
❑ Follow us IG @uovo_fooddesign
編輯:A HUI / 圖 :DOAJ 期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當我們談到「食物」,提及「思考」,就是食物設計。食物設計談的不只是食物本身,還有背後看似不相關的概念或實驗,但這些「不相關的」、「看不見的」往往超越了生理層次,反倒讓你我能用不同的觀點看見食物本質的意義,一窺餐盤內外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以食為主軸的友人 「饕串燒酒場」的美好味道,是我從「書店老闆」節目中百工百業Feat餐串燒酒場Paul哥這一集中得知的。這次,我與當時一同參與課程的朋友們一同前來品嚐美食。每道菜都讓我感到驚豔,老闆對於食材的用心和服務人員對消費者的周到考量,使得這段晚餐體驗格外愉快。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
Thumbnail
當討論一個便當最重要元素時,有人會注重在白飯,而另一些人則將重點放在主菜上。用這樣的概念去看待遊戲元素對於遊戲的吸引力。文章討論完整的打完遊戲《慟哭奇機》所得的評價及推薦觀看《活俠傳》的時間。
Thumbnail
從主動的去選擇要吃什麼出發,這是一個很容易發想的起點。很多人直覺會回應:我怎麼不能選擇了?去哪一間餐廳吃飯或是外送哪一份餐點來吃,不是就是一種選擇嗎?但即使是如此,仍跳脫不了餐廳已經準備好的固定餐點。就月光的想法,是那種自己煮來吃的,才是主動掌控自己要吃什麼的人。不過,月光的作法,也只
弟媳請我們去餐店吃飯。 她說那家店是新吃法有很多東西是要分享, 我們沒吃過,就說好啊哦等, 到了餐店一入座位, 看到眼前有茶杯有鐵盤有鐵碗有刀叉有垃圾筒,都放在桌上...
Thumbnail
今晚與好飯友翻新了聚餐消費的天花板,兩人都抱著長知識的心情,走入隱密的餐坊,看了一眼紅底的米其林獎盃,內心既期待又怕踩雷,點餐時意外地與飯友默契滿點,親切的店員建議主餐外加小菜三碟,或者不點主餐來個小菜五六碟,兩人都對黑板上的龍蝦墨魚汁烤飯深感興趣,於是再分別點了冷盤、溫熱盤跟招牌各一。 冷盤
Thumbnail
《The Supper》是一款像素風格的恐怖遊戲,故事講述三位奇怪的客人來到一家餐館點餐,並揭開了特別醬汁背後的祕密。遊戲總長不超過一個小時,適合喜歡小品遊戲的玩家。
Thumbnail
當選擇成為一種奢侈,晚餐的決定就像是一場每日的心理戲碼。在這個美食無處不在的世界裡,每一餐都是一次機會,一次冒險,一次對味蕾的承諾。
每一位薯條饕客,其實在人間玩薯條大富翁。 在天堂開會的時候,就被賦予了超機密任務。 想要外貌身材一樣好看的,就被分類在同一組。 想要頭腦思想一樣邏輯的,就被分類在同一組。 所以,分組的樂趣不是為了你死我活的誰輸誰贏。 而是,在於對抗才有參賽到底的運動家奮鬥精神。 因此,饕客們有各自的原則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人性的設計是喜歡享受美食的,也很容易受到以為是清淡的食物所欺騙。所以既然知道人性的設計是如此,就要像查理。蒙格所說的盡量反著想,不要全盤接收店家所推薦的組合。這樣的組合可能是最多人會點的,但也有可能是店家想要強力行銷的組合,這些未必是自己想要的。在用餐時也趁機練習這樣的思考方
Thumbnail
同樣是餐飲業,客人消費的心理大不相同 每個人一定都有去餐廳點餐的經驗,有不少都改成線上點餐縮減前台服務人員,但最基礎的菜單版面都還是以推薦套餐-單點-特色料理-甜點飲品這種順序做排列組合,那如果在小吃攤看到這種菜單,會讓你想點餐還是缺乏興趣呢? 舉個例子,你去買鹹酥雞看到菜單上第一行寫著,套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以食為主軸的友人 「饕串燒酒場」的美好味道,是我從「書店老闆」節目中百工百業Feat餐串燒酒場Paul哥這一集中得知的。這次,我與當時一同參與課程的朋友們一同前來品嚐美食。每道菜都讓我感到驚豔,老闆對於食材的用心和服務人員對消費者的周到考量,使得這段晚餐體驗格外愉快。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
Thumbnail
當討論一個便當最重要元素時,有人會注重在白飯,而另一些人則將重點放在主菜上。用這樣的概念去看待遊戲元素對於遊戲的吸引力。文章討論完整的打完遊戲《慟哭奇機》所得的評價及推薦觀看《活俠傳》的時間。
Thumbnail
從主動的去選擇要吃什麼出發,這是一個很容易發想的起點。很多人直覺會回應:我怎麼不能選擇了?去哪一間餐廳吃飯或是外送哪一份餐點來吃,不是就是一種選擇嗎?但即使是如此,仍跳脫不了餐廳已經準備好的固定餐點。就月光的想法,是那種自己煮來吃的,才是主動掌控自己要吃什麼的人。不過,月光的作法,也只
弟媳請我們去餐店吃飯。 她說那家店是新吃法有很多東西是要分享, 我們沒吃過,就說好啊哦等, 到了餐店一入座位, 看到眼前有茶杯有鐵盤有鐵碗有刀叉有垃圾筒,都放在桌上...
Thumbnail
今晚與好飯友翻新了聚餐消費的天花板,兩人都抱著長知識的心情,走入隱密的餐坊,看了一眼紅底的米其林獎盃,內心既期待又怕踩雷,點餐時意外地與飯友默契滿點,親切的店員建議主餐外加小菜三碟,或者不點主餐來個小菜五六碟,兩人都對黑板上的龍蝦墨魚汁烤飯深感興趣,於是再分別點了冷盤、溫熱盤跟招牌各一。 冷盤
Thumbnail
《The Supper》是一款像素風格的恐怖遊戲,故事講述三位奇怪的客人來到一家餐館點餐,並揭開了特別醬汁背後的祕密。遊戲總長不超過一個小時,適合喜歡小品遊戲的玩家。
Thumbnail
當選擇成為一種奢侈,晚餐的決定就像是一場每日的心理戲碼。在這個美食無處不在的世界裡,每一餐都是一次機會,一次冒險,一次對味蕾的承諾。
每一位薯條饕客,其實在人間玩薯條大富翁。 在天堂開會的時候,就被賦予了超機密任務。 想要外貌身材一樣好看的,就被分類在同一組。 想要頭腦思想一樣邏輯的,就被分類在同一組。 所以,分組的樂趣不是為了你死我活的誰輸誰贏。 而是,在於對抗才有參賽到底的運動家奮鬥精神。 因此,饕客們有各自的原則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人性的設計是喜歡享受美食的,也很容易受到以為是清淡的食物所欺騙。所以既然知道人性的設計是如此,就要像查理。蒙格所說的盡量反著想,不要全盤接收店家所推薦的組合。這樣的組合可能是最多人會點的,但也有可能是店家想要強力行銷的組合,這些未必是自己想要的。在用餐時也趁機練習這樣的思考方
Thumbnail
同樣是餐飲業,客人消費的心理大不相同 每個人一定都有去餐廳點餐的經驗,有不少都改成線上點餐縮減前台服務人員,但最基礎的菜單版面都還是以推薦套餐-單點-特色料理-甜點飲品這種順序做排列組合,那如果在小吃攤看到這種菜單,會讓你想點餐還是缺乏興趣呢? 舉個例子,你去買鹹酥雞看到菜單上第一行寫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