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控制飲食不必餓肚子,吃對食物、規則服藥才是關鍵,醫師圖文解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4年前接受員工健檢才發現血糖高,空腹血糖高達140-150mg/dL,糖化血色素將近8%!」44歲的王小姐有糖尿病家族史,「一開始我不以為意,想要自己透過飲食管理控制血糖,但體重卻直直上升,一路胖到90公斤。」
由於血糖一直控制不好,才開始接受治療,也聽從醫師的建議減重,王小姐說,藉由規律用藥以及飲食管理,兩年來已經透過規律運動減掉20公斤,糖化血色素維持在6%左右,沒有出現心血管相關的併發症。
「我曾嘗試過斷食,但卻導致血糖不穩定,容易頭暈。」王小姐說,「與張醫師討論後,才找到較合適的方式,並搭配運動與藥物,大幅提高了生活品質。」
「我每天量體重並記錄飲食日記,方便每次回診時與醫師討論,持續的努力下,不僅順利戒掉含糖飲料,習慣控制澱粉攝取量,也學會選擇對的食物。在藥物方面,醫師選擇了一天一次的降血糖藥物,幫助我血糖的穩定,相當方便。」王小姐說,「建議新手糖友設定階段性的治療目標,別好高騖遠,不管是血糖、用藥、飲食、體重,主動與醫師討論自身狀況並找尋適合自己的執行方式,便能順利達成治療目標!」
飲食管理對於糖尿病控制非常重要,如果能夠控制吃進去的糖份,可以讓血糖控制更理想。張必正家庭醫師診所院長張必正醫師說,如果飲食沒有控制,便需要使用更多藥物,而較容易出現副作用,也可能會漸漸失去效果。所以我們希望糖友能夠把飲食控制好,讓藥物可以減到最少,在副作用較少的狀況下,可以維持很長的時間,生活品質也能維持的很好。
飲食迷思要破解,調整飲食比例既能控糖又不挨餓
「很多人會以為只有甜的食物才有糖,這是錯誤的觀念。」張必正醫師說,「我們常花很多時間讓糖友了解什麼是碳水化合物,他們就比較能夠理解除了會甜的食物之外,馬鈴薯、番薯、稻米、紅豆、綠豆等澱粉類食物都含有糖分,容易讓血糖升高。」
舉例來說,糖友最好要戒掉麵包,因為麵包有油、有糖、有澱粉,熱量較高,即使某些麵包吃起來不甜,仍較不利於控糖。
第二個常見的錯誤觀念是,糖友很多東西都不能吃,容易餓肚子,而且沒有辦法進行勞動型工作。張必正醫師說,其實糖友可以調整飲食的比例,減少澱粉類食物,增加蛋白質攝取量,包括奶類、蛋類、魚類、肉類、豆類。蛋白質能夠產生的熱量跟醣類相同,且可搭配適量油脂,所以並不必餓肚子,也不會有缺少熱量的問題。
定期量體重、飲食紀錄、運動 迎向健康控糖生活
糖友想要做好血糖管理,日常生活上也有一些小撇步,張必正醫師說,建議一天量兩次體重,早上一次、晚上一次,並使用固定的穿著與體重機來量。
飲食規律性很重要,盡量每天定時定量,血糖會比較穩定。張必正醫師說,我們會請糖友紀錄飲食日記,詳細列出每天吃的食物與份量,不只記錄三餐,還要記錄點心、零食、消夜,這樣便能共同討論,評估需要調整的部分。
「我會挑出一、兩項原本每天都吃的食物,並和糖友討論是否改成一週吃兩、三次。讓患者可以接受,也能夠漸漸改變。」張必正醫師說,「我們盡量讓糖友能夠輕鬆、自在地過控糖的生活。」
在運動的部分,建議可做有氧運動,包括騎單車、跳舞、慢跑、游泳等,可以鍛練心肺功能,也能消耗熱量,幫助體重管理。
另外,平時要多吃高纖維的食物,並攝取足夠的水分,幫助排便順暢,吃進去的東西才不會都積在肚子裡。張必正醫師說,我們會幫助糖友建立信心,讓他達到較好的治療成效。
依照醫師指示按時用藥助控糖達標
糖尿病治療的大原則是糖化血色素(HbA1c)不要超過7%,張必正醫師說,剛診斷糖尿病的患者如果很認真地做好飲食控制、規律運動、體重管理,有助於改善糖化血色素,但是飲食、運動的效果會比較慢出現,大部分要半年後才能看到效果,因為身體的改變需要時間,所以會建議開始用降血糖藥物,保護身體器官免受高血糖的傷害。
藥物的角色相當重要,治療的目標在於避免眼睛、腎臟、腦部、心臟等器官受到破壞,而且現階段糖尿病治療選擇多元,糖友也可以選擇一天一顆、不經肝腎代謝且不容易造成低血糖的藥物。張必正醫師說,所以在回診的時候,除了抽血之外,也要與主治醫師討論,進一步安排眼睛、腎臟、心臟和周邊神經的定期檢查。
「糖友務必準備血糖機,養成每天餐前、餐後測血糖的習慣,做好血糖監控。」張必正醫師強調,「如果血糖改善時,醫師或許會調降血糖藥,但是絕對不能停止監測血糖!」
貼心小提醒
由於每個人的工作、生活型態皆不相同,糖友要和醫療團隊詳細討論,擬定適合自己的治療計畫,控糖生活也能夠過得輕鬆、自在!為幫助糖友能更加了解糖尿病照護資訊,糖尿病衛教學會也有推出「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聊天機器人,方便線上提問互動,鼓勵糖友多加利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7會員
70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照護線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五十幾歲的王女士從年輕就知道有二尖瓣逆流的狀況,由於沒有明顯症狀,也就沒放在心上。 有天下午,正在上班的王女士突然感到肢體無力而被緊急送到急診室。陳紹緯醫師指出,檢查確定患者有腦中風,而中風的原因與心臟有關。
為了解決早期SMILE的困難點,SMILE已進化為二代的SMILE pro,張聰麒醫師解釋,SMILE pro具備視軸導引、散光軸度導引、以及角膜地圖掃描,等於是從拿著地圖找路進化為Google地圖導航,可以讓經驗豐富的醫師做得更好、更舒適。
「唉呦!我的手腕好痛…」老太太一臉痛苦地說。 「發生什麼事?」醫師問。 「我在家裡舉水瓶做運動,手腕突然一陣劇痛。」老太太瘦小的前臂有些變形。 不出所料,X光檢查的結果顯示有骨折,而且出現骨密度過低的情況。黃駿豐醫師表示,經常有老人家發生骨折,就醫後才發現骨質疏鬆症。
「醫師,我最近晚上睡覺睡到一半會突然熱醒,背部會直冒汗欸!而且啊,有時明明天氣不熱,卻莫名有一股熱氣往臉上噴;時不時還會心悸…會不會是生了什麼病吶。」麗姨走進診間,醫師都還沒開口詢問,就連珠炮似地說了最近困擾已久的現象。 醫師看了看麗姨的病歷,剛滿50歲,想起她幾個月前來看診時
「我的父母都有糖尿病,當完兵那年,我爸就叫我去檢查,飯前血糖一量就是 140mg/dL(正常應小於 126 mg/dL)。」57 歲的汪先生是一名教師,確診糖尿病已有 20 多年。 「從否認到接受糖尿病的其中一個轉變點是曾經發生眼底出血,也就是眼睛中 風。」汪先生說,「因為當時血糖沒有控制好
80 多歲的張阿姨進行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瓣膜開口已狹隘至 0.6 公分,卻因 無感到症狀而拒絕手術治療,後續追蹤至狹隘處小於 0.4 公分時,才聽從醫師 建議進行人工瓣膜置換,張阿姨術後體能躍進,才驚覺過往爬一樓就必須休息 的狀況,其實就是因為瓣膜狹隘而未自覺。
五十幾歲的王女士從年輕就知道有二尖瓣逆流的狀況,由於沒有明顯症狀,也就沒放在心上。 有天下午,正在上班的王女士突然感到肢體無力而被緊急送到急診室。陳紹緯醫師指出,檢查確定患者有腦中風,而中風的原因與心臟有關。
為了解決早期SMILE的困難點,SMILE已進化為二代的SMILE pro,張聰麒醫師解釋,SMILE pro具備視軸導引、散光軸度導引、以及角膜地圖掃描,等於是從拿著地圖找路進化為Google地圖導航,可以讓經驗豐富的醫師做得更好、更舒適。
「唉呦!我的手腕好痛…」老太太一臉痛苦地說。 「發生什麼事?」醫師問。 「我在家裡舉水瓶做運動,手腕突然一陣劇痛。」老太太瘦小的前臂有些變形。 不出所料,X光檢查的結果顯示有骨折,而且出現骨密度過低的情況。黃駿豐醫師表示,經常有老人家發生骨折,就醫後才發現骨質疏鬆症。
「醫師,我最近晚上睡覺睡到一半會突然熱醒,背部會直冒汗欸!而且啊,有時明明天氣不熱,卻莫名有一股熱氣往臉上噴;時不時還會心悸…會不會是生了什麼病吶。」麗姨走進診間,醫師都還沒開口詢問,就連珠炮似地說了最近困擾已久的現象。 醫師看了看麗姨的病歷,剛滿50歲,想起她幾個月前來看診時
「我的父母都有糖尿病,當完兵那年,我爸就叫我去檢查,飯前血糖一量就是 140mg/dL(正常應小於 126 mg/dL)。」57 歲的汪先生是一名教師,確診糖尿病已有 20 多年。 「從否認到接受糖尿病的其中一個轉變點是曾經發生眼底出血,也就是眼睛中 風。」汪先生說,「因為當時血糖沒有控制好
80 多歲的張阿姨進行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瓣膜開口已狹隘至 0.6 公分,卻因 無感到症狀而拒絕手術治療,後續追蹤至狹隘處小於 0.4 公分時,才聽從醫師 建議進行人工瓣膜置換,張阿姨術後體能躍進,才驚覺過往爬一樓就必須休息 的狀況,其實就是因為瓣膜狹隘而未自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心臟衰竭是糖尿病患常見的併發症,糖友要把血糖控制達標並定期檢測心臟衰竭指數,請李洮俊醫師解說。
Thumbnail
本書作者以自身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經驗,挑戰傳統「早餐一定要吃」的觀念,並探討不吃早餐對血糖控制的影響。研究發現,不吃早餐可以減少一天的總熱量攝取,避免引發代謝症候群,降低失智症風險。但作者也強調,這並非適用於所有人,運動習慣、運動種類及強度等因素都會影響效果。
近年來,糖尿病治療領域出現多項突破性進展。本文綜述了幾種創新療法,包括禮來與諾和諾德公司開發的每週一次長效胰島素Efsitora和 IcoDec,以及諾和諾德針對第2型糖尿病的複方製劑IcoSema。幹細胞治療領域的突破,為糖尿病患者帶來擺脫胰島素依賴的新希望。這些創新治療方式正逐步改變糖尿病的治療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經歷,包括對糖化血色素的控制及服藥情況。此外,文章探討了耳鳴和飛蚊症的困擾,並引用相關數據顯示這些健康問題在臺灣的普遍性。作者在社群中尋求支持,但面對治療手段的困難和風險,感到無助和困惑。
Thumbnail
初次洗腎的患者中,約有五成與糖尿病腎病變有關。面對糖尿病腎病變,該如何治療保養?請腎臟專科醫師說明白。
Thumbnail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對健康的威脅不容忽視。根據統計,台灣每四名成人中就有一人處於糖尿病前期,但很多人對此毫無察覺。糖尿病前期的主要特徵是空腹血糖值超標,超過100 mg/dL即被視為糖尿病前期。為了遠離糖尿病,我們需要掌握關鍵數值,控制血糖,逆轉糖尿病的風險。
Thumbnail
今天是第三次看診,記錄一下數據。 今天體重是80.5,比上次看診減了2.9公斤,當中1.4是脂肪。這兩週爆醣吃甜點的狀況比較多,確實地反映在脂肪的下降速度上。 營養師今天說,從六份改成三份的澱粉,現在要改成一份。老實說我是血糖比較高沒錯,但也沒到糖尿病的程度,為什麼我的餐盤要被改成不吃澱粉啊?說
Thumbnail
週三(也就是三天前)吃了紅豆吐司後,我的數據一動也不動,但到了昨天回診時發生了兩件很驚喜的事。 第一個是,用診所的InBody量,我的體脂降了0.4,體重剛好少一公斤,少的幾乎都是脂肪。內臟脂肪目前還紋風不動。不過醫生說,據營養師的回報,我的飲食算是跟上的蠻快的。營養師和醫生不知道的是,我已經自己
Thumbnail
限制糖分攝取能夠改善體質,但有許多禁忌需要注意。戒糖飲食不僅需要避免巧克力等甜食,還要避免碳水化合物(如米飯)、抗性澱粉(如地瓜)、甜味水果和部分根莖類蔬菜,以及牛奶等食物。最理想的選擇是攝取優質蛋白質和蔬菜。 1.戒糖應避免含糖食物 戒糖飲食有哪些限制?戒糖飲食指的是完全避免攝取含糖或糖分的食
Thumbnail
在幾次減重(失敗)的經驗中,查了一些食譜,發現許多人為了控糖發揮了不少創意,其中讓我最不解的,就是低碳甜點。 甜點要好吃,正是他的油脂與糖份的完全搭配(還是這是我個人的想法?),但為了要控糖,這些厲害的人會把用高蛋白可可粉取代麵粉,有時候加上香蕉做出低脂無糖蛋糕或派。 我看了實在很生氣。我知道減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心臟衰竭是糖尿病患常見的併發症,糖友要把血糖控制達標並定期檢測心臟衰竭指數,請李洮俊醫師解說。
Thumbnail
本書作者以自身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經驗,挑戰傳統「早餐一定要吃」的觀念,並探討不吃早餐對血糖控制的影響。研究發現,不吃早餐可以減少一天的總熱量攝取,避免引發代謝症候群,降低失智症風險。但作者也強調,這並非適用於所有人,運動習慣、運動種類及強度等因素都會影響效果。
近年來,糖尿病治療領域出現多項突破性進展。本文綜述了幾種創新療法,包括禮來與諾和諾德公司開發的每週一次長效胰島素Efsitora和 IcoDec,以及諾和諾德針對第2型糖尿病的複方製劑IcoSema。幹細胞治療領域的突破,為糖尿病患者帶來擺脫胰島素依賴的新希望。這些創新治療方式正逐步改變糖尿病的治療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經歷,包括對糖化血色素的控制及服藥情況。此外,文章探討了耳鳴和飛蚊症的困擾,並引用相關數據顯示這些健康問題在臺灣的普遍性。作者在社群中尋求支持,但面對治療手段的困難和風險,感到無助和困惑。
Thumbnail
初次洗腎的患者中,約有五成與糖尿病腎病變有關。面對糖尿病腎病變,該如何治療保養?請腎臟專科醫師說明白。
Thumbnail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對健康的威脅不容忽視。根據統計,台灣每四名成人中就有一人處於糖尿病前期,但很多人對此毫無察覺。糖尿病前期的主要特徵是空腹血糖值超標,超過100 mg/dL即被視為糖尿病前期。為了遠離糖尿病,我們需要掌握關鍵數值,控制血糖,逆轉糖尿病的風險。
Thumbnail
今天是第三次看診,記錄一下數據。 今天體重是80.5,比上次看診減了2.9公斤,當中1.4是脂肪。這兩週爆醣吃甜點的狀況比較多,確實地反映在脂肪的下降速度上。 營養師今天說,從六份改成三份的澱粉,現在要改成一份。老實說我是血糖比較高沒錯,但也沒到糖尿病的程度,為什麼我的餐盤要被改成不吃澱粉啊?說
Thumbnail
週三(也就是三天前)吃了紅豆吐司後,我的數據一動也不動,但到了昨天回診時發生了兩件很驚喜的事。 第一個是,用診所的InBody量,我的體脂降了0.4,體重剛好少一公斤,少的幾乎都是脂肪。內臟脂肪目前還紋風不動。不過醫生說,據營養師的回報,我的飲食算是跟上的蠻快的。營養師和醫生不知道的是,我已經自己
Thumbnail
限制糖分攝取能夠改善體質,但有許多禁忌需要注意。戒糖飲食不僅需要避免巧克力等甜食,還要避免碳水化合物(如米飯)、抗性澱粉(如地瓜)、甜味水果和部分根莖類蔬菜,以及牛奶等食物。最理想的選擇是攝取優質蛋白質和蔬菜。 1.戒糖應避免含糖食物 戒糖飲食有哪些限制?戒糖飲食指的是完全避免攝取含糖或糖分的食
Thumbnail
在幾次減重(失敗)的經驗中,查了一些食譜,發現許多人為了控糖發揮了不少創意,其中讓我最不解的,就是低碳甜點。 甜點要好吃,正是他的油脂與糖份的完全搭配(還是這是我個人的想法?),但為了要控糖,這些厲害的人會把用高蛋白可可粉取代麵粉,有時候加上香蕉做出低脂無糖蛋糕或派。 我看了實在很生氣。我知道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