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控制飲食不必餓肚子,吃對食物、規則服藥才是關鍵,醫師圖文解說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4年前接受員工健檢才發現血糖高,空腹血糖高達140-150mg/dL,糖化血色素將近8%!」44歲的王小姐有糖尿病家族史,「一開始我不以為意,想要自己透過飲食管理控制血糖,但體重卻直直上升,一路胖到90公斤。」
由於血糖一直控制不好,才開始接受治療,也聽從醫師的建議減重,王小姐說,藉由規律用藥以及飲食管理,兩年來已經透過規律運動減掉20公斤,糖化血色素維持在6%左右,沒有出現心血管相關的併發症。
「我曾嘗試過斷食,但卻導致血糖不穩定,容易頭暈。」王小姐說,「與張醫師討論後,才找到較合適的方式,並搭配運動與藥物,大幅提高了生活品質。」
「我每天量體重並記錄飲食日記,方便每次回診時與醫師討論,持續的努力下,不僅順利戒掉含糖飲料,習慣控制澱粉攝取量,也學會選擇對的食物。在藥物方面,醫師選擇了一天一次的降血糖藥物,幫助我血糖的穩定,相當方便。」王小姐說,「建議新手糖友設定階段性的治療目標,別好高騖遠,不管是血糖、用藥、飲食、體重,主動與醫師討論自身狀況並找尋適合自己的執行方式,便能順利達成治療目標!」
飲食管理對於糖尿病控制非常重要,如果能夠控制吃進去的糖份,可以讓血糖控制更理想。張必正家庭醫師診所院長張必正醫師說,如果飲食沒有控制,便需要使用更多藥物,而較容易出現副作用,也可能會漸漸失去效果。所以我們希望糖友能夠把飲食控制好,讓藥物可以減到最少,在副作用較少的狀況下,可以維持很長的時間,生活品質也能維持的很好。
飲食迷思要破解,調整飲食比例既能控糖又不挨餓
「很多人會以為只有甜的食物才有糖,這是錯誤的觀念。」張必正醫師說,「我們常花很多時間讓糖友了解什麼是碳水化合物,他們就比較能夠理解除了會甜的食物之外,馬鈴薯、番薯、稻米、紅豆、綠豆等澱粉類食物都含有糖分,容易讓血糖升高。」
舉例來說,糖友最好要戒掉麵包,因為麵包有油、有糖、有澱粉,熱量較高,即使某些麵包吃起來不甜,仍較不利於控糖。
第二個常見的錯誤觀念是,糖友很多東西都不能吃,容易餓肚子,而且沒有辦法進行勞動型工作。張必正醫師說,其實糖友可以調整飲食的比例,減少澱粉類食物,增加蛋白質攝取量,包括奶類、蛋類、魚類、肉類、豆類。蛋白質能夠產生的熱量跟醣類相同,且可搭配適量油脂,所以並不必餓肚子,也不會有缺少熱量的問題。
定期量體重、飲食紀錄、運動 迎向健康控糖生活
糖友想要做好血糖管理,日常生活上也有一些小撇步,張必正醫師說,建議一天量兩次體重,早上一次、晚上一次,並使用固定的穿著與體重機來量。
飲食規律性很重要,盡量每天定時定量,血糖會比較穩定。張必正醫師說,我們會請糖友紀錄飲食日記,詳細列出每天吃的食物與份量,不只記錄三餐,還要記錄點心、零食、消夜,這樣便能共同討論,評估需要調整的部分。
「我會挑出一、兩項原本每天都吃的食物,並和糖友討論是否改成一週吃兩、三次。讓患者可以接受,也能夠漸漸改變。」張必正醫師說,「我們盡量讓糖友能夠輕鬆、自在地過控糖的生活。」
在運動的部分,建議可做有氧運動,包括騎單車、跳舞、慢跑、游泳等,可以鍛練心肺功能,也能消耗熱量,幫助體重管理。
另外,平時要多吃高纖維的食物,並攝取足夠的水分,幫助排便順暢,吃進去的東西才不會都積在肚子裡。張必正醫師說,我們會幫助糖友建立信心,讓他達到較好的治療成效。
依照醫師指示按時用藥助控糖達標
糖尿病治療的大原則是糖化血色素(HbA1c)不要超過7%,張必正醫師說,剛診斷糖尿病的患者如果很認真地做好飲食控制、規律運動、體重管理,有助於改善糖化血色素,但是飲食、運動的效果會比較慢出現,大部分要半年後才能看到效果,因為身體的改變需要時間,所以會建議開始用降血糖藥物,保護身體器官免受高血糖的傷害。
藥物的角色相當重要,治療的目標在於避免眼睛、腎臟、腦部、心臟等器官受到破壞,而且現階段糖尿病治療選擇多元,糖友也可以選擇一天一顆、不經肝腎代謝且不容易造成低血糖的藥物。張必正醫師說,所以在回診的時候,除了抽血之外,也要與主治醫師討論,進一步安排眼睛、腎臟、心臟和周邊神經的定期檢查。
「糖友務必準備血糖機,養成每天餐前、餐後測血糖的習慣,做好血糖監控。」張必正醫師強調,「如果血糖改善時,醫師或許會調降血糖藥,但是絕對不能停止監測血糖!」
貼心小提醒
由於每個人的工作、生活型態皆不相同,糖友要和醫療團隊詳細討論,擬定適合自己的治療計畫,控糖生活也能夠過得輕鬆、自在!為幫助糖友能更加了解糖尿病照護資訊,糖尿病衛教學會也有推出「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聊天機器人,方便線上提問互動,鼓勵糖友多加利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2會員
61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糖尿病可能會影響根管治療、抽神經的效果?【張添皓醫師顯微根管治療特診】糖尿病可能會影響根管治療、抽神經的效果? 你知道嗎?  當你走在大街上,跟你擦身而過的10位陌生人中,就有1位有糖尿病。 根據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22)文獻指出: 2021年的數據中,全世界有超過五億人患有糖尿病,現在世界上超過10.5%的 20-79 歲成年
Thumbnail
avatar
張添皓醫師牙髓診療室.顯微根管治療中心
2024-06-19
糖尿病腎臟病患者使用健保中藥後,死亡風險「降低」58%。衛生福利部聯合中醫一起照護腎病患者,每年提供1億元在「中醫慢性腎病」門診加強照護計畫,只要是有蛋白尿等符合「第2期腎病變」的病患,都可以到「健保中醫門診」尋求醫療照護。 計畫自109年起啟動,至今
Thumbnail
avatar
林沛勳中醫師
2024-05-24
糖尿病患者的21種點心饗宴如果患有糖尿病,建議選擇營養豐富的點心有助於促進飽足感,而不會導致血糖升高過高,其中包括酪梨、鷹嘴豆和杏仁。
Thumbnail
avatar
好生活
2024-04-08
糖尿病告一段落今天回診榮總的新陳代謝科,何醫師開的降血糖的藥產生很好的效果,今天開了一個月,下次改去中山醫院看診,距離家近~關於先生的糖尿病,告一個段落,繼續奮戰他的頭暈、頸椎及眼睛視力~! #他老吵著要死比較麻煩
avatar
王小塞
2024-03-05
〈糖尿病者的用餐順序〉/詠馨堂有的飲食需格外注意,尤其用餐的順序,以下來說說這些我過去從醫學刊物或者朋友那而學來的進餐次序。 首先,先吃蔬菜在吃主食;先吃蛋白質食物在吃主食;我不知道蔬菜與蛋白質誰要較早登場進入口腹之慾的舞台,不過這簡單的要訣是「主食,這裡只澱粉或碳水化合物」要最後食用。 這小小的進餐訣竅有點像是在減肥的人
avatar
小熊
2023-11-25
糖尿病不能吃太多水果,要另外補充維他命C嗎?不用忌吃水果的維他命C補充方法,吃這時間讓你意外!前幾天讀者來信問我一個很好的問題:「廷岳藥師,聽說糖尿病不能吃太多水果,那我需要另外補充維他命C嗎?」
Thumbnail
avatar
胡廷岳藥師的醫病故事集
2022-11-23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建議:19種最佳食物你的飲食可以在預防和控制糖尿病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患有糖尿病時,找到最適合你的食物並不困難。你的首要目標應該是控制血糖水平。吃有助於預防糖尿病併發症(如心臟病)的食物也很重要。以下是適合 1 型和 2 型糖尿病患者的 19 種最佳食物。 最佳食物 1.富油脂魚 鮭魚、沙丁魚、鯡魚和鯖魚是 omega
Thumbnail
avatar
風哥
2022-10-21
內科│糖尿病都控制不好的病有在治療糖尿病貓咪的醫師或多或少總有那麼些經驗,有些貓血糖控制就跟教科書一般的簡單,而有些貓的血糖以及它們的飼主總是那麼的不好控制。 但並不是每次都是把貓貓的家長換成聽話的機器人就可以控制的好棒Bump,來看看這個躲在糖尿病後面的隱藏疾病 -- 肢端肥大症吧! ▌成因 ▌什麼時候會高度懷疑?
Thumbnail
avatar
波可動物醫院
2022-08-19
糖尿病治療相關資訊中醫對糖尿病治療有很多與西醫不同的地方,參閱 降血糖,中藥材也有效,看這裡 糖尿病中藥改善糖尿病症狀 還有許多地區糖尿病診所及醫院資訊,讓糖友們更容易找到合適的糖尿病照護診所 台北糖尿病診所,糖尿病權威都在這 桃園糖尿病診所及醫院 台中糖尿病診所,找到合適的糖尿病醫生
Thumbnail
avatar
Sam Liu
2022-03-17
糖尿病性白內障之中醫偕同治療 急者治其標,緩者治其本,以詳細的辨證論治,消除水晶體水腫問題。 慎用補氣補陽藥物,將細胞代謝廢物,盡快排出 在美國,糖尿病是終末期腎臟病(ESRD)、非創傷性下肢截肢及成人致盲的主要原因。臨床上,糖尿病性眼病多集中於視網膜病變與黃斑部水腫的探討,但血糖控制不穩定也會有水晶體的病變,在某些特定的病例,
Thumbnail
avatar
羅瑞陽醫師的中醫觀點
2021-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