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控制糖尿病相關指數 --- 我的早餐斷食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甚麼樣的人會獲得糖尿病嗎?肥胖的人?飲食不正常的人?缺乏運動的人?說起來「第二型糖尿病」已經成為這個世代的文明病之一了,而作為確診患者的當事人、同時是生物化學教授的作者,決定用自己的親身體驗去面對、得到的結果算是顛覆了許多業界會給的建議,像是「三餐正常、早餐一定要吃、少量多餐等等」但很明顯遵循這些方法的,幾乎無法好好靠飲食控制血糖,這其中讓作者找出最有效的策略,就是「不要吃早餐」 根據作者的研究跟實驗,吃早餐的壞處主要會有以下幾種 一、 一整天攝取的熱量普遍比不吃早餐多出許多,人們不會因為吃早餐而減少攝取午餐的熱量。 二、 吃早餐就像是一種開關,容易讓人早上更想要吃點心、或是下午茶之類的,也可能都觸發。 三、 吃早餐容易引發代謝症候群,而這甚至可能成為第三型糖尿病的成因「失智症」 那麼不吃早餐絕對是最棒的嗎?整體來說是這樣的,書裡面提供分享了許許多多角度的研究,因此如果要一一去探討,那很難得到一個共通性高的結論,舉例來說擁有運動習慣的人吃早餐跟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不吃早餐,哪一種人的血糖會比較好呢?或者說誰的健康狀況會比較高呢?如果前提是不要吃早餐的話,這或許還關係到運動的項目跟強度甚至時間長度等等。 順帶一提,書裡面提到了如果是要「減重」的話靠運動不見得效果會比較好,當然這或許會容易讓人覺得陷入體重控制就是單純的數學,動的多還不如吃的少;但是事實証明很多運動的人確實不見得比較瘦、甚至身體比較健康,只是體態相對是比較好的罷了。 書本的最後還是有提到,如果真的要吃早餐的話,那麼要吃甚麼呢?其實就是以蛋白質為主、低GI的水果、然後是生菜,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面對斷食(即便知道這件事對身體是好的)但人生苦短是有選擇的,透過合適的選擇、多樣性的調整及改變,就能讓健康的生命模式維持長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謝謝分享!想知道如果是青少年型的第一型糖尿病,會有什麼樣的差別嗎~?
小芝女看天下 這個問題真是太專業了😅😅😅 似乎沒有看到有所謂的「青少年」的第一型糖尿病相關分享。 第一型通常應該是先天的,也就是胰島素是沒有的(書裡面有提到另一種是不足的跟阻抗不好的,這會是第二型)所以如果按照這樣的標準去分類,第一型的若是出生就確診的話,那麼應該只能一輩子打針了 另外作者是後天、也就是第二型患者,所以整本書的焦點也都是放在第二型為主喔(看起來第一型基本上後天是沒救了,除非是不是有辦法透過醫療還是科技,讓患者的身體可以自己產生胰島素)
深邃月光-avatar-img
2025/01/22
早餐照吃,馬兒照跑,科學研究總是變來變去,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就行了,萬變不離少吃多動,就算運動不能變瘦,也能讓自己開心起來,這一點很重要。
深邃月光 月光大早安,是的、其實科學研究的背後有太多變數了,除非跟當事人是幾乎一模一樣的狀況,或許就能完全參考嘗試看看。 不然隨著年齡漸長,老實說我覺得快樂是很重要的、當然有好的生活品質也是不能被犧牲的。
Emily-avatar-img
2025/01/19
我是沒有再吃早餐的,我的第一餐通常都是中午過後吃的。 不過我很愛吃甜食,但年紀漸漸大了就不像以前每天吃一堆甜的,連飲料也改喝無糖的。
Emily 吃喜歡的還是很重要;但就是吃的頻率會降低,年紀大了身體機能確實還是會有所影響的。
所以我也算誤打誤撞...不過年齡到了 真的要注意血糖問題
林燃(創作小說家) 通常大家會覺得瘦就是瘦;但其實有越來越多的臨床經驗是、這背後還是會有不少健康問題,像是內臟脂肪或許很高。 另外回到您朋友的狀況,其實書上也有分享到關於遺傳跟基因的部分,這個就需要直接去抽血做相關檢驗了。 前面有其他格友聊到關於第一型糖尿病,若是天生的是如此,這個很早很容易會被發現的,現在的第二型基本上就是飲食習慣造成的了。
圓瑩-avatar-img
2025/01/19
謝謝布魯斯的分享。☺️我也沒吃早餐兩年了。有趣的是,我斷食是為增磅(別打我)🤣🤣 好消息是,兩年後,我成功增重了一磅。 斷食能增加腸胃休息的時間,讓消化力改善,間接提升營養吸收🧽呢!
圓瑩 斷食為了增磅,這個思維是我第一次聽到呢。 因為斷食改善消化力也是第一次聽到;但間接提升吸收,這個之前學習到的概念是「身體不曉得下一頓在哪裡?所以會超額吸收」聽起來是異曲同工 不過可以找到自己適合的飲食方式是最棒的了👊👊👊
avatar-img
布魯斯的心智訓練天地
23.1K會員
299內容數
相信運動是好的、相信閱讀是好的、相信開放心態是好的,在這邊會分享關於運動、教育跟心理的相關內容,歡迎一起來聊聊。
2025/03/05
這篇文章探討成功沒有捷徑,強調持續努力及保有正面心態的重要性。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艱苦環境逆境求生,成為神經外科教授的歷程,並提出十個核心價值觀(慈悲、尊嚴、平常心、寬容、感恩、謙遜、正直、正義感、善念、愛),作為追求成功的指引。文章鼓勵讀者設定目標,每天持續進步,並相信宇宙的安排。
Thumbnail
2025/03/05
這篇文章探討成功沒有捷徑,強調持續努力及保有正面心態的重要性。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艱苦環境逆境求生,成為神經外科教授的歷程,並提出十個核心價值觀(慈悲、尊嚴、平常心、寬容、感恩、謙遜、正直、正義感、善念、愛),作為追求成功的指引。文章鼓勵讀者設定目標,每天持續進步,並相信宇宙的安排。
Thumbnail
2025/02/22
本書核心概念在於透過瞭解自身狀態(起點),設定明確目標(終點),並持續改善弱項、挑戰強項,最終達成個人體能提升。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結合自身經驗與課表,引導讀者找到適合自身的訓練方法,並強調過程中的感受與持續學習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2/22
本書核心概念在於透過瞭解自身狀態(起點),設定明確目標(終點),並持續改善弱項、挑戰強項,最終達成個人體能提升。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結合自身經驗與課表,引導讀者找到適合自身的訓練方法,並強調過程中的感受與持續學習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1/24
文章提供了關於一本育兒書籍的深度評論,並從SEO角度出發,提供提升文章能見度的建議。文章探討了美國幼稚園的教育模式,比較了「以教為主」和「以玩為主」的差異,並強調了培養孩子參與活動、責任感和尊重他人等重要能力。此外,文章也反思了父母與孩子關係的拿捏,以及如何避免過度干涉或放任,以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Thumbnail
2025/01/24
文章提供了關於一本育兒書籍的深度評論,並從SEO角度出發,提供提升文章能見度的建議。文章探討了美國幼稚園的教育模式,比較了「以教為主」和「以玩為主」的差異,並強調了培養孩子參與活動、責任感和尊重他人等重要能力。此外,文章也反思了父母與孩子關係的拿捏,以及如何避免過度干涉或放任,以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本書作者以自身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經驗,挑戰傳統「早餐一定要吃」的觀念,並探討不吃早餐對血糖控制的影響。研究發現,不吃早餐可以減少一天的總熱量攝取,避免引發代謝症候群,降低失智症風險。但作者也強調,這並非適用於所有人,運動習慣、運動種類及強度等因素都會影響效果。
Thumbnail
本書作者以自身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經驗,挑戰傳統「早餐一定要吃」的觀念,並探討不吃早餐對血糖控制的影響。研究發現,不吃早餐可以減少一天的總熱量攝取,避免引發代謝症候群,降低失智症風險。但作者也強調,這並非適用於所有人,運動習慣、運動種類及強度等因素都會影響效果。
Thumbnail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們先試著回想一下自己平時每天吃的早餐是否為甜食?再接著檢視一下我們耐餓的時間是否可以超過五個小時而不感到飢餓、頭暈或顫抖?或許有些人會說自己又沒有糖尿病,根本不需要少吃甜食,也有人會說遺傳基因的影響遠比飲食習慣來的更加深遠,其實這都是因為疾病尚且未找上門而替自己貪吃所找的藉口
Thumbnail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們先試著回想一下自己平時每天吃的早餐是否為甜食?再接著檢視一下我們耐餓的時間是否可以超過五個小時而不感到飢餓、頭暈或顫抖?或許有些人會說自己又沒有糖尿病,根本不需要少吃甜食,也有人會說遺傳基因的影響遠比飲食習慣來的更加深遠,其實這都是因為疾病尚且未找上門而替自己貪吃所找的藉口
Thumbnail
我知道關於「不吃早餐減肥瘦的快」「吃早餐一定胖」,關於減肥時早餐到底該吃不吃,目前就是常有這樣2種正反意見! 所有的事情會有不同的看法,就是因為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所以不吃早餐減肥瘦的快?還是吃早餐一定胖~恩~至今仍是個謎XDDD 就像減肥時吃飯順序到底是應該先吃菜還是先吃蛋白質還是先喝湯
Thumbnail
我知道關於「不吃早餐減肥瘦的快」「吃早餐一定胖」,關於減肥時早餐到底該吃不吃,目前就是常有這樣2種正反意見! 所有的事情會有不同的看法,就是因為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所以不吃早餐減肥瘦的快?還是吃早餐一定胖~恩~至今仍是個謎XDDD 就像減肥時吃飯順序到底是應該先吃菜還是先吃蛋白質還是先喝湯
Thumbnail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我知道很多人仍會疑惑減肥早餐到底能不能吃?基本上減肥時一天吃幾餐倒不是重點,因為減肥的重點就是要控制一整天攝取的總熱量不超標才能減肥成功啊! 所以如果你本來就有吃早餐的習慣,就算現在正在減肥,你也不需要刻意改變自已有在吃早餐的習慣喔!
Thumbnail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我知道很多人仍會疑惑減肥早餐到底能不能吃?基本上減肥時一天吃幾餐倒不是重點,因為減肥的重點就是要控制一整天攝取的總熱量不超標才能減肥成功啊! 所以如果你本來就有吃早餐的習慣,就算現在正在減肥,你也不需要刻意改變自已有在吃早餐的習慣喔!
Thumbnail
首先間歇性斷食,在這幾年已經較為人知,也已經蠻多人開始嘗試並執行,但是最困難的就是持之以恆,而我從2021年2月底開始漸進式執行,到現在2023年4月7號,第一次做完整的健康檢查,讓醫生有為之一亮的驚嘆!簡單來說BMI從24.5下降到19.4,體脂肪更是從可怕的22降到13
Thumbnail
首先間歇性斷食,在這幾年已經較為人知,也已經蠻多人開始嘗試並執行,但是最困難的就是持之以恆,而我從2021年2月底開始漸進式執行,到現在2023年4月7號,第一次做完整的健康檢查,讓醫生有為之一亮的驚嘆!簡單來說BMI從24.5下降到19.4,體脂肪更是從可怕的22降到13
Thumbnail
控制好糖尿病一直以來都很不容易,也不是只靠藥物就能調整血糖。 美國糖尿病學會(ADA)與歐洲糖尿病學會(EASD)在2022年發表了新的共同聲明,在照顧糖尿病患者時,加入了一些「以人為本」的照顧指引。在此幫大家畫出飲食、睡眠、活動的一些照顧重點。
Thumbnail
控制好糖尿病一直以來都很不容易,也不是只靠藥物就能調整血糖。 美國糖尿病學會(ADA)與歐洲糖尿病學會(EASD)在2022年發表了新的共同聲明,在照顧糖尿病患者時,加入了一些「以人為本」的照顧指引。在此幫大家畫出飲食、睡眠、活動的一些照顧重點。
Thumbnail
間歇性斷食法是現在最熱門的減重方式,主要是讓身體醣類與脂肪利用轉換達到減重效果。 不過要立即轉變為限時不進食,身體可能會無法適應。今天就交大佳如何漸進式的落實間歇性斷食法,以及斷食減重的重點與訣竅
Thumbnail
間歇性斷食法是現在最熱門的減重方式,主要是讓身體醣類與脂肪利用轉換達到減重效果。 不過要立即轉變為限時不進食,身體可能會無法適應。今天就交大佳如何漸進式的落實間歇性斷食法,以及斷食減重的重點與訣竅
Thumbnail
請問以下何者為是? 晚餐不吃可以幫助減肥。 反正早上沒食慾,不吃早餐剛好可以減肥。 高纖高蛋白的午餐,可以幫助減肥。 先別急著回答問題,先參考以下這兩篇在2021年1月份Nutrients期刊上發表的文章,再下決定。 根據日本大阪大學的世代研究中發現,不吃晚餐會造成體重增加。總
Thumbnail
請問以下何者為是? 晚餐不吃可以幫助減肥。 反正早上沒食慾,不吃早餐剛好可以減肥。 高纖高蛋白的午餐,可以幫助減肥。 先別急著回答問題,先參考以下這兩篇在2021年1月份Nutrients期刊上發表的文章,再下決定。 根據日本大阪大學的世代研究中發現,不吃晚餐會造成體重增加。總
Thumbnail
這一本《我,不吃早餐!》原文書名是《Breakfast is a Dangerous Meal》,作者是牛津臨床生化博士,他本身也是一個糖尿病患者。 先說結論:作者前言就明言「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因為你不該吃它。」
Thumbnail
這一本《我,不吃早餐!》原文書名是《Breakfast is a Dangerous Meal》,作者是牛津臨床生化博士,他本身也是一個糖尿病患者。 先說結論:作者前言就明言「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因為你不該吃它。」
Thumbnail
本書的作者鶴見隆史學貫中西醫,最後創立了鶴見酵素養生療法,他在這本書的前言就直接指出,透過本書就是要建議大家「不要吃早餐」。人的健康是由飲食造成,現代人不要吃太多更顯重要,避免吃太多,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早上斷食」。
Thumbnail
本書的作者鶴見隆史學貫中西醫,最後創立了鶴見酵素養生療法,他在這本書的前言就直接指出,透過本書就是要建議大家「不要吃早餐」。人的健康是由飲食造成,現代人不要吃太多更顯重要,避免吃太多,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早上斷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