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孩子的故事 (02)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打造一所學校並不困難,困難的也許是承接一份未來

去年的第一場說明會,有一對家長在結束後與我閒聊了將近一多小時,直到時間晚了大家都該去吃飯了才離開,還記得結束的時候我與當時的校長聊著說,我們都不希望這個家庭轉來我們學校就讀,因為一旦他真來了,那就代表在原來的學校已經走不下去了。
轉學永遠是【窮途末路】時的選擇不是嗎?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適應學校

在實驗學校裡,每一所學校的樣貌都長得很不同,我很喜歡我們強調的【多樣性】,因為社會之所以精彩,人生之所以有趣就是因為多樣性,而實驗教育三法也是為了讓台灣的教育能充滿多樣性。而這個多樣性其實也反映了孩子們的樣貌,每個孩子都有如此不同的樣貌,興趣、喜好、個性、長相、睡姿這些東西構成了我們自己的寶貝孩子。
傳統學校的致命傷或許就是,是孩子去適應環境而不是讓環境去擁抱孩子,在一個滿班的班級中如果有30位孩子,那麼真正適應這個環境的孩子我認為頂多只有10位,也就是班上的前十名,而中間的10-20名就是屬於對環境適應一半一半的孩子,後面的10名就更不用說了基本上在班上跟邊緣人、透明人沒有兩樣。
如果你不相信我的推論,你可以思考一下你記得班上最後10名的人的名子,長相嗎?中間的那群人你會記得嗎?這就是為什麼我會說在傳統學校這個看似很多樣化的班級裡面,實際上孩子真正融入這個環境的人的人數是連一半都不到的。
實驗學校通常都是小而美,因為很多實驗學校接住了這些從體制內轉出來的孩子,接住了這些無法適應體制,不被體制學校所青睞的孩子們,而我們碰到的這個家庭的孩子又特別了一些,他是一個無法適應另一所實驗學校的孩子。

到底是誰的鍋?

每當發生這種學生適應不良的問題時,我們總會習慣性的開始想要找出問題,但是找出問題的方法卻又很粗糙,一種【是誰的錯】的責怪戲碼開始上演,但如果你懂得情緒,你懂得思考就會知道找尋是誰的錯,其實並不會對事情有進展,因為我們要解決的是幫孩子找出路,找到下一個能讓孩子快樂學習的地方讓孩子重新繼續喜歡學習,不是嗎?
所以我覺得是誰的鍋他確實是個假議題,但是卻還是值得讓我們去探索到底發生了甚麼事?比如說孩子轉學的原因是【師生不合?】也就是教師跟孩子之間的衝突?或者是【同儕霸凌?】也就是學生跟學生之間的相處問題,這些東西讓我們去判斷尋找下一所學校要去哪裡,這確實是很重要的依據,但如果你是有過類似經驗或者處理過類似經驗的人或許你會發現,這樣的轉學往往都是結合了各式各樣的問題,換句話說他並不只是單方面的老師跟學生之間,或者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問題,畢竟社會相處就是如此複雜,環境、人、心都是互相牽動的。

媽媽,我肚子痛,不想去學校

在我自己的國中生涯,我認識了一位輟學的同班同學,和他一起打網咖度過了一段糜爛的日子,但在後來高中與大學後我幸運地走回來正軌,我和這位同學的母親有過一段談話才知道,原來這個同學當初開始輟學,一切都是因為老師用一種粗暴的方式在他心中留下了陰影,而那句【我肚子痛,不想去學校。】背後隱藏的是一個學生恐懼、害怕學校的巨大傷痕。
幾年後我回到國中與當時的老師談話,老師問到我這個同學的下落時,我非常驚訝。老師很後悔他當初做了這樣的事,他已經無法彌補了,所以他只能透過這樣的方式來試著去探尋這個孩子未來的人生去哪裡了?
相同的故事,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時空,就在今天這篇文章中主角的家庭孩子中上演,這個一年級的孩子開始害怕學校,開始不想上課,曾經學習是他最大的樂趣,如今變成了一個準備踏上拒學之路的孩子。

家庭,是最後一條防線

但是和國中我的同學的故事不同,這個家庭的父母快速的發現了孩子的異常,不斷地在日常中透過對話去挖掘孩子的問題,所以他們在事情發生的時候就開始尋求解方和幫助,然而這並不是代表著我在責怪我自己國中同學的家庭,因為我國中這位同學是單親家庭,父母早早就離婚所以媽媽是非常辛苦的一個人帶著三個孩子,我理解這種辛勞所以我一點也不是要責怪國中這位朋友,有時候就是這樣的因緣巧合造就了一個人的人生軌跡不是嗎?
每當孩子在外面發生甚麼,面臨甚麼,家舅是孩子的最後一個避風港,如果在家中發現孩子的行為異常時,我個人會建議家庭絕對要認真的看中這樣的異常,因為那代表孩子絕對在心理上有產生甚麼樣的變化進而影響了行為,比如情緒穩定的孩子開始會突然暴怒,比如說髒話的比例突然拉高,比如異常行為的產生,這些都是心理影響生理的簡單狀況。
這個家庭找到了我們,並且在最後他們決定徹底離開目前就讀的學校,安排未來來到我們的學校就讀,這之間過了將近三個月,其中這對家庭曾經在來訪我們學校與我們討論孩子的狀況。

教育是一份責任

我常在想,實驗學校真的對孩子負責嗎?如果不是身處辦學這樣的身分,我肯定是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也無法理解家長的選擇與背後的考量,但剛好站在辦學者團隊中元老這樣的身分讓我意識到,學校這個地方平常大家就是來學習,但是真正出問題、出狀況的時候其實才是考驗著一間學校,他到底是不是一個教育單位的關鍵時刻。
當學校面對出事時的態度往往展現了這所學校的教育理念,是推託、放棄溝通、轉移方向,抑或是積極、協助孩子、幫助家長,一起找出問題呢?在這個故事中孩子原本就讀的學校遺憾地選擇了前者,而且是用一種非常粗糙的方式,在我與這位家庭入學面談時我還是挖掘的這段歷史,聽到家長們和我們描述的過程我想換作是我應該已經衝到學校找人吵架了。
我自己事非常佩服這個家庭的,因為碰到孩子開始拒學其實很多家長的反應是,【我不管你就是要去學校,我覺得你太軟弱,孩子就是要去適應學校。】,學習是學生的首要任務往往是家長拿來用的無敵星星口號。可是今天回到故事中的孩子,我們有想像過他的心裡狀態有多麼糟糕嗎?

馬斯洛的金字塔,當最底層需求都無法滿足時

當一個孩子對環境的基本安全都喪失時,我想再來談學習這些甚麼都是癡人說夢了。或許你會覺得我過於武斷,但是這幾年在陪伴我自己的孩子以及學生時,我深刻的體會到心裡沒有安頓下來的孩子,是不可能好好學習得,換句話說你想要好好的學習請你一定要照顧好孩子的心理狀態。
所以說社會情緒學習,你能不重視他嗎?
這個家庭做得最好的就是他們照顧了這個孩子的心,他們並沒有選擇強迫孩子去上學,而這中間經歷了很難關,從轉學開始的各個魔王關卡,無法想像從實驗教育轉到其他學校其實不容易,而我真的是秉持著希望幫忙孩子不要讓他拒學的心,不斷地替這個家庭尋找資源希望他們可以順利度過這個門檻,也很幸運的我自己在實驗教育圈子多少認識一些熱心的人,終於這個家庭走過了這段風霜,直到我們迎接他們來到學校轉被進行新學期的入學面談。

你最喜歡的人是 ...

當我在詢問這個孩子你最喜歡的人是誰時,孩子很意外的毫不猶豫的回答是眼前的我,這讓我哭笑不得,我常在想這個答案是不是因為他知道討好我,對他有好處?抑或者是他覺得眼前的這個老師,與他的距離是如此的近並且願意接納他,所以根據孩子最單純的選擇他最喜歡的就是眼前的我。
以前在另外一個場域,有孩子稱呼我為【太陽老師】。
讓我想到烘培王的太陽之手 ... 不過說真的我很喜歡這個名稱,教國語的老師告訴我他在班上問孩子,想到太陽他們會想到誰,孩子想到我真的讓我很開心,這篇文章的標題教育是一份責任,當我看到這樣的孩子,父母選擇讓它們轉到我們學校就讀時,我真的體會到我們承擔了這個孩子的未來,這絕對不是一件小事。
教育或許在這種思考下是有些沉重,但我想我們還是要樂觀的相信,只要我們一直在與孩子的心做交流,那麼對這個孩子來說這份環境就會是一個安穩的,可以好好在這裡學習的地方,對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來到學校的這位媽媽的眼神是如此的堅定,對未來教育的想像如此清晰,但背後他經歷了離婚,經歷了獨自撫養孩子的轉變,而當我問著孩子一些簡單的問題時 ...
很多家長對於走實驗教育這條路都有各式各樣的擔憂,其中一個很大的擔憂就是擔心孩子在缺少了體制內的那些強迫書寫、排山倒海的寫字與閱讀練習,孩子的寫字與閱讀能力會與體制內的差距越來越遠,而這影響我想最主要還是回到了對於考試的擔憂。
轉職的這條路上,原先的想法其實是相對單純的,參加培訓、培養實力然後找工作面試,大概就是這樣的念頭,事實上這也是社會上大部分的人真的想要轉職可能會歷經的路。就像你去職訓局學個 CNC、電腦繪圖、木工這樣的方式就是一種自我培訓,而我想要轉職教師的話當然就是要開始尋找教師類的培訓了。 上一篇文章中提到我參
經歷了半年的籌備期,學校拿到立案後我們正式的開始邀約來報名就讀的家庭進行面談,在這個期間我們準備了一些問題給父母,也有準備一些問題給孩子,最終我們分成父母端先進行一場家庭面談,然後與孩子進行面談,其中我們準備的問題其實都是很簡單的問題,主要也是希望理解家庭與學校的目標是否相同,若有不同那麼我們則必須
對於選擇體制外家庭的我來說,當孩子到了三歲還沒有去幼兒園的時候,大概就已經開始成為一個體制的分野點了,過去孩子還在兩歲的時候大家的問法都是要上幼稚園了嗎,有去公托嗎?那時候的回應都是還早囉,我們還沒這個打算,但我跟我老婆都確信我們沒有太大的興趣送小孩去幼稚園,所以既使三歲了我們還是繼續走親子共學這個
曾經作為健身教練,一餐強逼自己吃三碗飯甚至想要去比健美的我,在荒廢了將近四五年後終於重新開始上緊發條,重新鍛鍊自己的身體,說到底能做到重捨這件事,我覺得自己心裡的動力當然是有的,但是我們都知道內在動力跟外在動力對學習者來說是相同重要的,內在的心理動力是一股強大的扭力可以讓靜止的機器發動,可是要持續運
來到學校的這位媽媽的眼神是如此的堅定,對未來教育的想像如此清晰,但背後他經歷了離婚,經歷了獨自撫養孩子的轉變,而當我問著孩子一些簡單的問題時 ...
很多家長對於走實驗教育這條路都有各式各樣的擔憂,其中一個很大的擔憂就是擔心孩子在缺少了體制內的那些強迫書寫、排山倒海的寫字與閱讀練習,孩子的寫字與閱讀能力會與體制內的差距越來越遠,而這影響我想最主要還是回到了對於考試的擔憂。
轉職的這條路上,原先的想法其實是相對單純的,參加培訓、培養實力然後找工作面試,大概就是這樣的念頭,事實上這也是社會上大部分的人真的想要轉職可能會歷經的路。就像你去職訓局學個 CNC、電腦繪圖、木工這樣的方式就是一種自我培訓,而我想要轉職教師的話當然就是要開始尋找教師類的培訓了。 上一篇文章中提到我參
經歷了半年的籌備期,學校拿到立案後我們正式的開始邀約來報名就讀的家庭進行面談,在這個期間我們準備了一些問題給父母,也有準備一些問題給孩子,最終我們分成父母端先進行一場家庭面談,然後與孩子進行面談,其中我們準備的問題其實都是很簡單的問題,主要也是希望理解家庭與學校的目標是否相同,若有不同那麼我們則必須
對於選擇體制外家庭的我來說,當孩子到了三歲還沒有去幼兒園的時候,大概就已經開始成為一個體制的分野點了,過去孩子還在兩歲的時候大家的問法都是要上幼稚園了嗎,有去公托嗎?那時候的回應都是還早囉,我們還沒這個打算,但我跟我老婆都確信我們沒有太大的興趣送小孩去幼稚園,所以既使三歲了我們還是繼續走親子共學這個
曾經作為健身教練,一餐強逼自己吃三碗飯甚至想要去比健美的我,在荒廢了將近四五年後終於重新開始上緊發條,重新鍛鍊自己的身體,說到底能做到重捨這件事,我覺得自己心裡的動力當然是有的,但是我們都知道內在動力跟外在動力對學習者來說是相同重要的,內在的心理動力是一股強大的扭力可以讓靜止的機器發動,可是要持續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在『別對孩子說的44句話』這本書中,會解釋為什麼「不要說」某些話,更會提出「這樣說會更好」的建議。本文整理了七句最常聽到的父母NG對話,以及建議如何改善溝通方式,幫助孩子管理情緒、建立自尊與安全感。
Thumbnail
《怪物》由是枝裕和執導、坂元裕二編劇、坂本龍一配樂,這次電影的節奏比是枝裕和過往的作品變得更為明快緊湊。除了關注家庭內部的矛盾,更進一步討論了外部的校園教育體制的僵化,以及個體面對同儕壓力下,特別是在日本這樣重視團隊精神的國家,個人如何在「合群」與「獨特」間做出抉擇。
科技在不斷進步,人類的生活也在不斷改變。但是,有些父母卻還堅持用過時的方法來教養孩子,不顧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發展,造成了許多傷害和後遺症。以下是一些網友分享的親身經歷,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有個新聞,父母在高考時給學霸女兒打雞血,是真的注射雞血,然後女兒殘了 十三四歲的時候說腰疼,然後說我小孩子哪
Thumbnail
最近喜閱樹青少年社群來了一個文筆很好的國二生,一看就知道等她會考時肯定是能考六級分的孩子。這國二孩子躋身在一群高中生中,文筆毫不遜色,思考速度也快,當別的高中生還在慢慢產出時,她已用飛快的速度完成質量俱佳的文章,然後繳交作業,快樂地下課去了。看著這孩子,我開始思考,這種差異,究竟是怎麼來的?
我們時常在國外的電影看到這樣的狀況:父母離婚後,各自有伴侶,離婚前所生的兒女與其中一方同住,但另一方仍時常會和兒女見面、出遊、照顧;父母雖然離異,仍相處融洽,對另一方的伴侶也保持善意。 但在台灣,或許出於國情、文化的不同,離婚後能保持相敬如賓的態度似乎就不太容
Thumbnail
升格當媽媽後,便開始了一天三餐的行程,從喝奶的小嬰兒,漸漸吃泥,吃粥,吃軟飯,吃finger food,每個階段都有陪伴我的廚具,趁這個機會來好好感謝它們一下。
*腦補   *寫給自己看爽的故事   *男生也可以生小孩!!!   *幼馴染的婚後美妙生活(?) *來自腐女的吶喊
Thumbnail
「啊~~~~」夾帶著一陣慘叫,跟無數個東西跟著跌落的聲音,我回頭看,才發現,孩子整個人已經一臉茫然地坐在地上,手裡握著自己的水瓶。
Thumbnail
從孩子學會走路之後,每次到閣樓的遊戲間,往往都不會只停在遊戲區,總會直直地往兩側的儲藏室裡衝,然後面帶笑容地,帶著挖到的戰利品,跑到我們面前,再帥氣地把那些東西丟下,繼續回去挖寶。
Thumbnail
他的每一天,幾乎都一樣,卻仍可以從中找到樂趣,回過頭來看,我們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把生活過得重複且無趣了?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在『別對孩子說的44句話』這本書中,會解釋為什麼「不要說」某些話,更會提出「這樣說會更好」的建議。本文整理了七句最常聽到的父母NG對話,以及建議如何改善溝通方式,幫助孩子管理情緒、建立自尊與安全感。
Thumbnail
《怪物》由是枝裕和執導、坂元裕二編劇、坂本龍一配樂,這次電影的節奏比是枝裕和過往的作品變得更為明快緊湊。除了關注家庭內部的矛盾,更進一步討論了外部的校園教育體制的僵化,以及個體面對同儕壓力下,特別是在日本這樣重視團隊精神的國家,個人如何在「合群」與「獨特」間做出抉擇。
科技在不斷進步,人類的生活也在不斷改變。但是,有些父母卻還堅持用過時的方法來教養孩子,不顧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發展,造成了許多傷害和後遺症。以下是一些網友分享的親身經歷,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有個新聞,父母在高考時給學霸女兒打雞血,是真的注射雞血,然後女兒殘了 十三四歲的時候說腰疼,然後說我小孩子哪
Thumbnail
最近喜閱樹青少年社群來了一個文筆很好的國二生,一看就知道等她會考時肯定是能考六級分的孩子。這國二孩子躋身在一群高中生中,文筆毫不遜色,思考速度也快,當別的高中生還在慢慢產出時,她已用飛快的速度完成質量俱佳的文章,然後繳交作業,快樂地下課去了。看著這孩子,我開始思考,這種差異,究竟是怎麼來的?
我們時常在國外的電影看到這樣的狀況:父母離婚後,各自有伴侶,離婚前所生的兒女與其中一方同住,但另一方仍時常會和兒女見面、出遊、照顧;父母雖然離異,仍相處融洽,對另一方的伴侶也保持善意。 但在台灣,或許出於國情、文化的不同,離婚後能保持相敬如賓的態度似乎就不太容
Thumbnail
升格當媽媽後,便開始了一天三餐的行程,從喝奶的小嬰兒,漸漸吃泥,吃粥,吃軟飯,吃finger food,每個階段都有陪伴我的廚具,趁這個機會來好好感謝它們一下。
*腦補   *寫給自己看爽的故事   *男生也可以生小孩!!!   *幼馴染的婚後美妙生活(?) *來自腐女的吶喊
Thumbnail
「啊~~~~」夾帶著一陣慘叫,跟無數個東西跟著跌落的聲音,我回頭看,才發現,孩子整個人已經一臉茫然地坐在地上,手裡握著自己的水瓶。
Thumbnail
從孩子學會走路之後,每次到閣樓的遊戲間,往往都不會只停在遊戲區,總會直直地往兩側的儲藏室裡衝,然後面帶笑容地,帶著挖到的戰利品,跑到我們面前,再帥氣地把那些東西丟下,繼續回去挖寶。
Thumbnail
他的每一天,幾乎都一樣,卻仍可以從中找到樂趣,回過頭來看,我們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把生活過得重複且無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