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的魔咒「不要」

2023/04/10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有時候既使在這邊寫作,還是會猶豫要不要寫一些內心話,畢竟我算是一個非常不正統的教師,體內留著的叛逆之血或許會讓人覺得這個人真的很瘋癲,但又覺得如果這是我真心想要傳達出去的話語,又何必要為了迎合讀者而不敢說出真心話?今天就想寫一篇關於教養的魔咒「不要」的故事。

「不要」是一句有效的教養話語嗎?

「不可以!」
「不行!」
「不要丟東西!」
不論從零歲到十八歲,你幾乎在每一個家庭,每一天都會聽到以「不」開頭的命令語句,然而有趣的觀察或許是,你去計算這些「不」開頭的命令句究竟能產生多少效用?你可能會發現十之八九都是完全沒有效果的,然後當「不」開頭的命令句變的沒用的時候,接下來要嘛就是開使用吼的,不然就是直接棍棒伺候小孩了。
以前我剛開始養育孩子的時候,確實也會不斷的把不可以,不要丟東西掛在嘴邊,但慢慢的當我接觸「父母效能訓練」後練習我訊息,練習與孩子用不同的方式溝通後,我發現這個「不」開頭的命令句他確實效用非常低落,簡直像是大人拿來對自己安慰用的話語,所以慢慢的我體悟道當我們今天想要孩子不要去做某件傻事,不要去幹什麼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戒除的恐怕就是這個最沒用的「不」開頭的命令句。
然後我知道很多父母這時候就會說
所以你就是讓他去做,你這樣不會教小孩啦,小孩就是笨什麼都不懂。
我知道大多數的人都因為慣性,代間傳承的教養關係導致你的本能反應開始出現防衛的心態,我這篇文章想要談一部分就是這個如何去克服慣性,上一代的教養造成了這一代的你腦中誤以為「只有我爸媽教育我的這套教養方法就是唯一能用的方法。」,事實上拿掉「不」以後其實你還有千百種招數,只是你想不想學、敢不敢用。

江湖流派千百種,你今天想學哪一種?

當今天小孩想要拿石頭起來的時候,所有的父母反射性的思考大概都是如下「完了,他要丟石頭了,會打到人,會有人受傷。」然後下一秒脫口而出的就是「不可以丟石頭!」很經典的場景,我最近都還碰到自己的小孩丟石頭,然而這時候我們來假設一下,如果你不能使用「不」開頭的句子,你會怎麼說?
這時候有一招叫做「我訊息」,就可以派上用場了。我們重新拆解剛才這個例子你準備脫口而出的「 (你) 不可以丟石頭。」你會發現句中省略的其實是你,換句話說是對方也就是你的孩子為開頭的句型,這種句型擁有強烈的責備、命令口吻,所以造成聽者反彈或者甚至故意唱反調,那如果我們改成我訊息處理,也就是開頭的我呢?
我看到你拿起石頭了,你是想要玩石頭嗎?
不誇張的是,當我們改成這個句型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從命令直接變成了問句,而小孩也會因為一個問句而轉而困惑的停下手邊的動作,思考著你的問題可能會回答你「對。」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繼續這個對話
我知道你很想玩石頭,可是往這個方向會丟到人,你可以往另一邊丟嗎?
我知道你很想玩石頭,但是會丟到人,你往自己地上丟可以嗎?
我發現像這樣的「建議」對小孩非常有用,小孩會思考然後試著照著你的動作,而這樣的對話遠比你一開始的「不可以!」來的有用太多,慢慢的我確實的體悟道有太多太多東西我們比起開口就是「不行、不可以」,使用我訊息的方式孩子往往接受度要高的太多太多。

成人面對「不」的反應

不知道有沒有成人思考過,你會不會有一種下意識的反應,當別人告訴你不可以這樣那樣的時候,你心裡會很想要反彈很想要證明你自己,證明你是做的到的而別人假設你做不到這點是錯的,沒錯,這就是很典型的人類在面對質疑、否定的時候產生出來的對抗心理。
你為什麼要憑藉你的經驗來否定我的可能,也許我做的到。
好巧不巧的是這種心態卻常常造就了不可思議的成功,比如化學家在千方百計嘗試後試驗出的新結果,嶄新的創造,不可思議的想法往往都是再對抗社會主流中否定你的意見中出現,我認為這就是人類的本質,一種會不斷提昇自己突破自己的生物。
小孩也是這樣的生物,對他來說你的那句不可以,不可能正好是他想要實踐他自己的絕佳例證,既使他失敗了他還是會樂此不疲的挑戰,但是對大人來說看到的並不是一個在挑戰自我的孩子,他們看到的多半是一個在挑戰大人的孩子,認為眼前的這個小小生物正在違逆自己,一種上對下的管理姿態就這樣開始壓迫小孩,使用暴力或者言語羞辱孩子,不但沒有幫助甚至還會造成負面效果,這就是為什麼我會寫下這篇教養的魔咒「不要」的原因,因為我是真心想要告訴很多父母如果你能放棄「不要」的教養魔咒,這可能真的可以改變你的育兒人生,育兒經驗。

下一次,試著練習看看

(你)不可以挑食!
(你)不准看電視!
(你)不准吃零食!
以上三句話是否可以換不同的方式對孩子說?
第一個案例的挑食也許有很多問法。
你是因為覺得這食物不好吃所以不吃嗎?
我看到你不吃了,你肚子不餓了嗎?
你是不喜歡這個食物的口感,所以不吃嗎?
第二個案例的不准看電視,也有很多不同的問法
我覺得你已經看很久了,是不是該休息了?
我覺得我們每次約定好看電視的時間,你都超過我很失望。
你可以告訴我你在電視中看到什麼嗎?我們聊聊你看的內容?
聰明的你是否有發現,以上這些換句話說的教養解法,他都提供了一個對話的空間給孩子,而原本的你訊息往往都沒有任何對話的空間,所以孩子自然也就無法回應只會造成衝突。
我想這是一篇很不討喜的文章,但這是我自己實行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孩子的教養下真心覺得受用的方式,希望能讓看這篇文章的你能夠一起一瞇瞇的感觸。
實驗教育小人物
實驗教育小人物
聊實驗教育、職場轉職、體制外教育、教育反思、親子教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