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的魔咒「不要」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有時候既使在這邊寫作,還是會猶豫要不要寫一些內心話,畢竟我算是一個非常不正統的教師,體內留著的叛逆之血或許會讓人覺得這個人真的很瘋癲,但又覺得如果這是我真心想要傳達出去的話語,又何必要為了迎合讀者而不敢說出真心話?今天就想寫一篇關於教養的魔咒「不要」的故事。

「不要」是一句有效的教養話語嗎?

「不可以!」
「不行!」
「不要丟東西!」
不論從零歲到十八歲,你幾乎在每一個家庭,每一天都會聽到以「不」開頭的命令語句,然而有趣的觀察或許是,你去計算這些「不」開頭的命令句究竟能產生多少效用?你可能會發現十之八九都是完全沒有效果的,然後當「不」開頭的命令句變的沒用的時候,接下來要嘛就是開使用吼的,不然就是直接棍棒伺候小孩了。
以前我剛開始養育孩子的時候,確實也會不斷的把不可以,不要丟東西掛在嘴邊,但慢慢的當我接觸「父母效能訓練」後練習我訊息,練習與孩子用不同的方式溝通後,我發現這個「不」開頭的命令句他確實效用非常低落,簡直像是大人拿來對自己安慰用的話語,所以慢慢的我體悟道當我們今天想要孩子不要去做某件傻事,不要去幹什麼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戒除的恐怕就是這個最沒用的「不」開頭的命令句。
然後我知道很多父母這時候就會說
所以你就是讓他去做,你這樣不會教小孩啦,小孩就是笨什麼都不懂。
我知道大多數的人都因為慣性,代間傳承的教養關係導致你的本能反應開始出現防衛的心態,我這篇文章想要談一部分就是這個如何去克服慣性,上一代的教養造成了這一代的你腦中誤以為「只有我爸媽教育我的這套教養方法就是唯一能用的方法。」,事實上拿掉「不」以後其實你還有千百種招數,只是你想不想學、敢不敢用。

江湖流派千百種,你今天想學哪一種?

當今天小孩想要拿石頭起來的時候,所有的父母反射性的思考大概都是如下「完了,他要丟石頭了,會打到人,會有人受傷。」然後下一秒脫口而出的就是「不可以丟石頭!」很經典的場景,我最近都還碰到自己的小孩丟石頭,然而這時候我們來假設一下,如果你不能使用「不」開頭的句子,你會怎麼說?
這時候有一招叫做「我訊息」,就可以派上用場了。我們重新拆解剛才這個例子你準備脫口而出的「 (你) 不可以丟石頭。」你會發現句中省略的其實是你,換句話說是對方也就是你的孩子為開頭的句型,這種句型擁有強烈的責備、命令口吻,所以造成聽者反彈或者甚至故意唱反調,那如果我們改成我訊息處理,也就是開頭的我呢?
我看到你拿起石頭了,你是想要玩石頭嗎?
不誇張的是,當我們改成這個句型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從命令直接變成了問句,而小孩也會因為一個問句而轉而困惑的停下手邊的動作,思考著你的問題可能會回答你「對。」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繼續這個對話
我知道你很想玩石頭,可是往這個方向會丟到人,你可以往另一邊丟嗎?
我知道你很想玩石頭,但是會丟到人,你往自己地上丟可以嗎?
我發現像這樣的「建議」對小孩非常有用,小孩會思考然後試著照著你的動作,而這樣的對話遠比你一開始的「不可以!」來的有用太多,慢慢的我確實的體悟道有太多太多東西我們比起開口就是「不行、不可以」,使用我訊息的方式孩子往往接受度要高的太多太多。

成人面對「不」的反應

不知道有沒有成人思考過,你會不會有一種下意識的反應,當別人告訴你不可以這樣那樣的時候,你心裡會很想要反彈很想要證明你自己,證明你是做的到的而別人假設你做不到這點是錯的,沒錯,這就是很典型的人類在面對質疑、否定的時候產生出來的對抗心理。
你為什麼要憑藉你的經驗來否定我的可能,也許我做的到。
好巧不巧的是這種心態卻常常造就了不可思議的成功,比如化學家在千方百計嘗試後試驗出的新結果,嶄新的創造,不可思議的想法往往都是再對抗社會主流中否定你的意見中出現,我認為這就是人類的本質,一種會不斷提昇自己突破自己的生物。
小孩也是這樣的生物,對他來說你的那句不可以,不可能正好是他想要實踐他自己的絕佳例證,既使他失敗了他還是會樂此不疲的挑戰,但是對大人來說看到的並不是一個在挑戰自我的孩子,他們看到的多半是一個在挑戰大人的孩子,認為眼前的這個小小生物正在違逆自己,一種上對下的管理姿態就這樣開始壓迫小孩,使用暴力或者言語羞辱孩子,不但沒有幫助甚至還會造成負面效果,這就是為什麼我會寫下這篇教養的魔咒「不要」的原因,因為我是真心想要告訴很多父母如果你能放棄「不要」的教養魔咒,這可能真的可以改變你的育兒人生,育兒經驗。

下一次,試著練習看看

(你)不可以挑食!
(你)不准看電視!
(你)不准吃零食!
以上三句話是否可以換不同的方式對孩子說?
第一個案例的挑食也許有很多問法。
你是因為覺得這食物不好吃所以不吃嗎?
我看到你不吃了,你肚子不餓了嗎?
你是不喜歡這個食物的口感,所以不吃嗎?
第二個案例的不准看電視,也有很多不同的問法
我覺得你已經看很久了,是不是該休息了?
我覺得我們每次約定好看電視的時間,你都超過我很失望。
你可以告訴我你在電視中看到什麼嗎?我們聊聊你看的內容?
聰明的你是否有發現,以上這些換句話說的教養解法,他都提供了一個對話的空間給孩子,而原本的你訊息往往都沒有任何對話的空間,所以孩子自然也就無法回應只會造成衝突。
我想這是一篇很不討喜的文章,但這是我自己實行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孩子的教養下真心覺得受用的方式,希望能讓看這篇文章的你能夠一起一瞇瞇的感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快要一年前,當我還台北某一間實驗教育機構兼課的時候,我接到了政大實驗教育的工作同仁的電話,關心我目前工作場域中的一些狀況,那時候我依稀記得同仁問我既然場域現在的狀況如我所說,那麼我有沒有機會「翻轉」?那時候的我並不太理解為什麼要期盼我去翻轉場域,我也無法理解培育出來的這些實驗教育工作者 ...
作為一個瘋狂動漫迷,這幾年來比較有名的幾部作品我算是都有跟上,從「你的名字」開始就讓我對日本的動畫電影多少抱著期待,鬼滅之刃、咒術迴戰、FATE STAY NIGHT到三月初的鈴芽之旅,這次好朋友邀約再衝一波就決定在進場支持了,不同於前面幾部作品我基本上要嘛是對作品本身很熟,不然就是有被某些工商頻道
我來很多次了,這個地方真的不斷的進化,每次來都不一樣。 在結束個人預約場次的說明會後,兩位來到機構的家長聊著天,聽到其中一位家長這樣給予我們回饋的時候,心裡真的蠻暖的,有一種我們的努力是可以被看見的啊 ... 教育為什麼百年來幾乎沒有重大轉變? 如果知道學校的起源的人,應該都會知道現行學校的制度、上
關於實驗教育到底希望學生變成什麼樣子?我的答案也許出乎你的意料 ...
今年我給了自己一些目標希望繼續進修自己,其中一個是希望我能在閱讀、寫作這一塊的教學有所進步,剛好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的全方位朗讀課從三月開始,早在半年前朋友就推薦我的課程,這次就硬著頭皮決定把學費花下去,好好充實一下自己,透過這邊的紀錄也整理一下自己的學習筆記好了。
去年的第一場說明會,有一對家長在結束後與我閒聊了將近一多小時,直到時間晚了大家都該去吃飯了才離開,還記得結束的時候我與當時的校長聊著說,我們都不希望這個家庭轉來我們學校就讀,因為一旦他真來了,那就代表在原來的學校已經走不下去了。 轉學永遠是【窮途末路】的最終選擇不是嗎?
快要一年前,當我還台北某一間實驗教育機構兼課的時候,我接到了政大實驗教育的工作同仁的電話,關心我目前工作場域中的一些狀況,那時候我依稀記得同仁問我既然場域現在的狀況如我所說,那麼我有沒有機會「翻轉」?那時候的我並不太理解為什麼要期盼我去翻轉場域,我也無法理解培育出來的這些實驗教育工作者 ...
作為一個瘋狂動漫迷,這幾年來比較有名的幾部作品我算是都有跟上,從「你的名字」開始就讓我對日本的動畫電影多少抱著期待,鬼滅之刃、咒術迴戰、FATE STAY NIGHT到三月初的鈴芽之旅,這次好朋友邀約再衝一波就決定在進場支持了,不同於前面幾部作品我基本上要嘛是對作品本身很熟,不然就是有被某些工商頻道
我來很多次了,這個地方真的不斷的進化,每次來都不一樣。 在結束個人預約場次的說明會後,兩位來到機構的家長聊著天,聽到其中一位家長這樣給予我們回饋的時候,心裡真的蠻暖的,有一種我們的努力是可以被看見的啊 ... 教育為什麼百年來幾乎沒有重大轉變? 如果知道學校的起源的人,應該都會知道現行學校的制度、上
關於實驗教育到底希望學生變成什麼樣子?我的答案也許出乎你的意料 ...
今年我給了自己一些目標希望繼續進修自己,其中一個是希望我能在閱讀、寫作這一塊的教學有所進步,剛好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的全方位朗讀課從三月開始,早在半年前朋友就推薦我的課程,這次就硬著頭皮決定把學費花下去,好好充實一下自己,透過這邊的紀錄也整理一下自己的學習筆記好了。
去年的第一場說明會,有一對家長在結束後與我閒聊了將近一多小時,直到時間晚了大家都該去吃飯了才離開,還記得結束的時候我與當時的校長聊著說,我們都不希望這個家庭轉來我們學校就讀,因為一旦他真來了,那就代表在原來的學校已經走不下去了。 轉學永遠是【窮途末路】的最終選擇不是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文字的力量無窮,能激發孩子的想像力,當你對孩子說出“咒語”時,不僅讓孩子能開心學習,也讓大人一起參與他的世界,為了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與他們交談是關鍵,本文介紹了幾個可以善用與小孩子對話的咒語,同時也提供了在家中舒適學習美術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Thumbnail
小時候時常被以他者為範例,來教導「You can't do this」,在各方面遭到多次叮嚀,發現生活寸步難行,就會知道「善良」很不容易,甚至以為父母師長不是在否決錯誤,是在否決自己的生命。 當從以上歷程,修行到怎麼做都能帶來美好時,「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只是證明自己擁有蓬勃向上生機無限的生命賜予
Thumbnail
每個導師多多少少都有些必須堅守的原則,然而這些原則背後的意義為何,總有它的故事。
Thumbnail
身為父母,總是想保護孩子,但有時候我們的愛會變成育兒誘惑,硬拗孩子聽從我們的意見。然而,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做決定,是更健康成長的方式。父母不必總是要求自己是對的,而是可以和孩子共同成長,一起面對未知的挑戰。
孩子2~3歲的時候 開始進入不要不要期 這也不要 那也不要 有時候生氣還會亂丟東西和打人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我們絕對不會要父母「不教」,愈小的孩子、愈需要父母的身教與引導,因此我們要著力的,不是教不教,而是「怎麼教」。
Thumbnail
有些人就是要你遵照他的意思,那是他生活的重心,你要做的不是對抗,因為身經百戰的他會卯盡全力要你屈服,在這過程他會充滿幹勁與自信,因為那是他證明自己能力和價值的時刻,可是你在與他對抗的過程或耗損太多元氣最後傷痕累累,你不會贏,拖延越久內耗越多,最後你只落得滿盤皆輸更或者得罪一堆人。
Thumbnail
作者岸見一郎在書中強調對孩子的接納與尊重,並反對以期望與束縛來約束孩子的成長。父母應具有不打不罵的智慧,並要面對孩子犯錯時運用成長性思維來看待。透過無條件的愛與關懷,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
Thumbnail
文字的力量無窮,能激發孩子的想像力,當你對孩子說出“咒語”時,不僅讓孩子能開心學習,也讓大人一起參與他的世界,為了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與他們交談是關鍵,本文介紹了幾個可以善用與小孩子對話的咒語,同時也提供了在家中舒適學習美術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Thumbnail
小時候時常被以他者為範例,來教導「You can't do this」,在各方面遭到多次叮嚀,發現生活寸步難行,就會知道「善良」很不容易,甚至以為父母師長不是在否決錯誤,是在否決自己的生命。 當從以上歷程,修行到怎麼做都能帶來美好時,「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只是證明自己擁有蓬勃向上生機無限的生命賜予
Thumbnail
每個導師多多少少都有些必須堅守的原則,然而這些原則背後的意義為何,總有它的故事。
Thumbnail
身為父母,總是想保護孩子,但有時候我們的愛會變成育兒誘惑,硬拗孩子聽從我們的意見。然而,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做決定,是更健康成長的方式。父母不必總是要求自己是對的,而是可以和孩子共同成長,一起面對未知的挑戰。
孩子2~3歲的時候 開始進入不要不要期 這也不要 那也不要 有時候生氣還會亂丟東西和打人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我們絕對不會要父母「不教」,愈小的孩子、愈需要父母的身教與引導,因此我們要著力的,不是教不教,而是「怎麼教」。
Thumbnail
有些人就是要你遵照他的意思,那是他生活的重心,你要做的不是對抗,因為身經百戰的他會卯盡全力要你屈服,在這過程他會充滿幹勁與自信,因為那是他證明自己能力和價值的時刻,可是你在與他對抗的過程或耗損太多元氣最後傷痕累累,你不會贏,拖延越久內耗越多,最後你只落得滿盤皆輸更或者得罪一堆人。
Thumbnail
作者岸見一郎在書中強調對孩子的接納與尊重,並反對以期望與束縛來約束孩子的成長。父母應具有不打不罵的智慧,並要面對孩子犯錯時運用成長性思維來看待。透過無條件的愛與關懷,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