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一本書》: 你真的「讀」「懂」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如果說有些書是閱讀的指南針,一生必定要讀一次。那麼樊登這本《讀懂一本書》一定是最影響我的其中之一本。

記得在學生時期,老師在課堂上教過的一句話﹕「腹有詩書氣自華」,出社會後仍讓我印象深刻且很是喜愛,自那時起就將此佳句視為我的座右銘之一,並且始終熱愛閱讀,至今仍一直持續著,而我們常聽到的這句,你知道它出自何處嗎?在此先賣個關子,容我在文章最後揭曉吧﹗

除了上句外,我還特別喜愛唐代詩聖杜甫的這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特別是那個「破」字,總覺得特別威風,那得該讀破多少本書,下筆才能有如神助般的神來之筆呀﹗能廣博群書還能將書讀到翻破翻爛的境界,真是讓人由衷佩服﹗

還有西漢劉向寫下﹕「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愚。」由此可見,讀書的益處和重要性不言而喻,想超脫世俗甚至改變命運,非「讀」不可,然而,我們是否真正「讀」「懂」一本書呢?

raw-image


作者樊登是創造「樊登讀書」的創始人,註冊會員超過3300萬人,同時也是IBM領導力認證高級講師,也曾任職電視台及主持過不少節目,他提倡讀書與說書,也曾在自序裡提及自己是個用讀書改變生活的人。

他在《讀懂一本書》開篇談及到的敘利亞故事深深撼動了我,閱讀當下真的是使我頭皮發麻地產生共鳴。

樊登說自己遇到一個在北京長大且將普通話說的很好的敘利亞人,他跟樊登說他的說書方法很適合介紹到他們國家(敘利亞)去,他說敘利亞為何常有戰亂、恐怖組織,且人民常生活在不安的恐懼中,最大的原因是他們的閱讀量不足(幾乎是完全不讀書的),接受知識的管道來自於別人的講述,經由身邊的人言傳身教來認識世界。

經統計,敘利亞人年均閱讀量只有五頁。無法透過反覆驗證的閱讀資訊與知識來培養批判性及邏輯思考,思及此,能夠聽書還能夠多方閱讀書籍的我們是多麼的幸運與幸福﹗

不只是敘利亞,在某些第三世界國家的人民能識字並閱讀與學習又是多奢侈的事,因缺乏識字、閱讀、教育而無法建立基礎思維、科學觀、邏輯思維、批判性思考甚至同理心的換位思考,那是多麼令人感傷痛惜的事;此外,這不禁也讓我思索在台灣的偏鄉地區是否也存在如此問題?我們習以為常的閱讀對那些急需閱讀與教育的人多難能可貴﹗

若能藉由講書傳播知識,推廣給需要且無法普及教育地方的人們,那將會是多麼深具意義又多棒的事,而這更啟發我的動力,本書正是對讀書講書加以深入著墨的好書阿﹗


讀書要心到、眼到、口到

南宋理學家朱熹曾言﹕「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而我發現《讀懂一本書》正是與此觀點不謀而合,且書封的設計讓我不禁發出驚喜的讚嘆聲﹗

當我看到《讀懂一本書》的封面時,一眼就發現了醒目又有趣的部份,不曉得是作者還是出版社的巧思,將「讀」與「懂」的部首「言」與「忄」字旁以燙金字體呈現,讓我瞬間意會到本書深刻的用意,除了喜歡本書內容外,也很喜歡書籍封面用心的設計﹗

要讀懂一本書不僅用眼看,更要用「心」去看、去思索、去體會,需再用「言語」表達出來,即是作者樊登書中提到的讀書與講書的重要性,

讀書首重「心到」,一種沉浸式的學習,而不單只是眼睛瀏覽過的觀光式學習,當自己能真正讀懂一本書,因懂而講出來再教給別人懂,最終完成「口到」的境界,才算是真正的讀懂它,了解讀書的目的,進而產生影響力,而我們又打算將閱讀帶出怎樣的影響力呢?同時我也這樣的反問自己。

閱讀「懂」是自己的本事,若還能教予他人「懂」並帶來好影響,那才是真本事。


閱讀的好處與特性

作者引用塔雷伯著作《反脆弱》一書說﹕「閱讀是反脆弱的武器。」

而什麼是「反脆弱」呢?

亦即當一件不確定的事發生時,對平常有閱讀吸收知識的人來說反而更有利,因為當別人就某些事情還無所適從、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時,習慣閱讀者也許早已嗅到危機訊號,事先未雨綢繆,預作打算,使自己能在不確定中獲益,這樣的好處皆來自於閱讀。

閱讀包含兩個特性﹕主動性與針對性。

主動性學習效果更好,例如﹕舉世聞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他基於興趣去研究學習,凡事總是充滿好奇心,不斷地挖掘知識,因為愛因斯坦具有旺盛的求知慾,使他在學習過程中反而累積更多知識,提出了許多影響後人的理論,甚至改變生活;

針對性則是面對需要具體解決問題時針對性的去閱讀、找尋資料或詢問專家,相較於主動性閱讀,針對性閱讀的視角比較沒那麼全觀。

然而,每個人看書角度不同,帶來的啟發與思維也不同,多閱讀就能多方比較,找出相同處與相異處,讓自己能基於閱讀從單向度的人變成多向度的人,使自己能成為了解事實、具邏輯性與批判性思考的人,增長這些思想的深度與廣度皆來自於閱讀。


如何真正讀懂一本書?

讀完本書之後,個人認為真正讀懂一本書,即是要懂得輸入與輸出

閱讀是將所學的知識、資訊輸入大腦的過程,

而講書則是將腦海裡的知識資訊加以理解吸收後的輸出,

讀書若只有輸入而缺乏輸出是可惜的,只有輸出沒有輸入也絕不可能,唯有將輸入化為輸出才能真正理解,透過理解「懂」了後而能「教」,如此能鍛鍊自己的思維邏輯。此過程不易,也非一蹴可幾,是需要長時間積累,不斷地刻意練習,不抄捷徑,才能完成,累積實力的過程雖然不輕鬆,但也別小看這些累積的過程,最終收穫最大的還是自己,作者本身也是積累多年的努力,才有如今爐火純青的講書功力。

閱讀是一種輸入的過程,講書是一種輸出的過程,輸入與輸出必須相輔相成,讓輸入與輸出成為良善的循環,才能發揮讀書的最大效益也才算是真正讀懂一本書。

如果你無法清楚地說出來,你就無法真正理解。—John Searle



怎麼確定自己已經讀懂?

可以透過知識的反芻,採用「自問自答」的方式來測試自己,是否真正的理解,我自己也是如此。每當看完書時,闔上書本試著回想剛才閱讀的內容,透過問問題的方式來問自己﹕

  • 剛才讀了什麼?
  • 作者所要表達的重點?
  • 書中最讓你印象深刻的是?
  • 有沒有什麼地方值得我學習,並將它使用在生活中?
  • 這本書的使命是什麼?
  • 他要解決什麼問題?
  • 提供那些線索?
  • 又是如何論證的?

當自己不僅能明白,還能講解給他人聽,就是將這本書讀懂了、吃透了。

這時真的要給自己拍拍手,為自己喝采﹗因為自己又多瞭解了一本書,多懂了更多知識並提升智慧,不僅感恩作者寫出見解獨到又實用的書,也感謝認真努力一步步越過門檻的自己。

raw-image


如何選書?「樊登讀書」提供挑書的「TIPS」原則﹕

在閱讀前首重挑選書籍,但茫茫書海中,我們又該如何挑選好書或適合自己現況的書來閱讀?或許樊登提供選書的「TIPS」原則也能成為你挑書的參考。

  • T﹕Tools工具,能提供有效的工具,解決你的問題,個人覺得也算是實用性的一種。
  • I﹕Ideas新的理念,能帶給你新的想法和觀點。
  • P﹕Practicability實用性,能應用生活中,為生活帶來改變。
  • S﹕Scientificity科學性,不是憑空捏造,一定是經歷了科學性的驗證過程。

當你讀的量愈多,便能提升思考,進而由「量變」產生「質變」,量變學習到的並非書本數量而已,其更重要的是「質變」,就是將書本讀活,不斷地反芻知識,將之內化成自己的功力並加以活用。

我們都知道走出舒適圈才是成長的關鍵,閱讀也是如此,閱讀要活用,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圈,不要只挑喜歡的讀,遇到較艱深難懂的書,試著去接觸去理解「先學再有興趣」,不先入為主,讓自己不斷地拓展認知邊界,也許開啟了另一興趣也說不定﹗如果真的太深奧,那就暫時放下吧﹗可以先從較類似的入門書開始閱讀起,由淺入深,持續廣泛閱讀,未來的某天會讀懂的,只是目前還不適合自己。

那麼又該如何講書呢?

在讀懂之後還涉及講,樊登說﹕「講書是最高效沉浸式的閱讀。」

何謂沉浸式的閱讀?

也就是將自己置身環境中,把講書當成自己重要的、喜歡的來學習,它有別於觀光式的瀏覽,絕非到此一遊而已。

講書能鍛鍊一個人的意識,激發興趣和探索,是一種難度高於讀書的深度學習也是一種知識的輸出。

書中提到利用心智圖的方法,以紙筆寫下書中脈絡及關鍵字,梳理內容,想想自己打算怎麼講才能讓聽者聽得懂?甚至好奇你講的內容或者能從中得到起什麼啟發?

以書本為根據,尊重作者的觀點,不能夾帶私貨,如果是自己的觀點也要說清楚,給聽者參考。以平常心講解而非一昧地取悅,又能聰明地和聽者互動,這點真的很值得學習。

講書時不能夾帶私貨,嗎?

這是我對本書的疑問。

樊登提到﹕「講書時不能夾帶私貨」,要衷於書籍作者本身的理念,是基於尊重作者的創作,這點我認同;但樊登也有補充說明﹕「如果是自己的觀點也要說清楚,給聽者參考。」這點我也贊成,所以樊登對於講書不能夾帶私貨應是保持中立的,只是要說清楚講明白即可,主要是不讓聽眾混淆。

基於這個理由,我想要夾帶自己看書的私貨﹕

除了樊登所說的「讀懂一本書」需要「讀書」與「講書」之外,個人認為還涉及「書寫」,在邊讀書時,可以手拿著筆書寫筆記,寫下關鍵字或問題脈絡,甚至是可以帶著問題從書中尋找答案,透過書寫可以幫助記憶理解與整理思考。

在寫下的過程其實也是一種輸出,雖然書寫變慢了讀書的步驟,但卻有助於長期記憶,以長遠的觀點來看,比讀過講過就忘,來得更有長期效益,而知名的物理學家暨諾貝爾獎得主費曼即是在紙上思考,並不在於言詞上而已。

也是胡適先生分享過的讀書方法要做到的「四到」,即「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狹義來說,樊登教我們讀書的手到是繪製心智圖,也是手到的輸出方法之一,它讓我們能以更全觀的方式,了解一本書的架構,從架構中去理解作者所要教會我們的知識,並讓我們能根據自己手繪的心智圖,去加深記憶與回想內容,然後再說給他人聽。

後記﹕

樊登著作的《讀懂一本書》內容豐富扎實,淺顯易懂,文筆平易近人帶著親切感,彷彿是身邊飽讀詩書又熱於分享的學長,將讀書的方法由淺入深的引導著喜愛閱讀的學弟妹們,雖人本書看起來不厚,但含金量超高,值得再三回味,而我也從中獲益良多。

自己很是喜愛這本書(約莫閱讀了三至四遍吧﹗),硬要說美中不足的地方,大概就是書名似乎可以再延伸說書這一部份,讓讀者能一眼看出這不僅是一本教你如何讀懂書籍的書,同時也是教你如何講書的好書。

或許出版社認為﹕會讀也會講,也才是真正《讀懂一本書》的深切用意吧﹗

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每本書都自帶使命,每本具有價值的書都自帶有如黃金般的身價,甚至比黃金還珍貴,且記在腦海裡的知識是任誰也奪不走的。

就如同猶太人流傳著古老又充滿智慧的名言﹕「這世上有三樣東西是別人搶不走的﹕一是吃進胃裡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夢想,三是讀進大腦的書。」

將本書推薦給想要進一步了解如何讀懂一本書的書友們。

文章的最後加碼解答「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出處吧﹗

此句來自於北宋大文豪蘇軾的《和董傳留別》詩文,其詩如下﹕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蹼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夸世俗,詔黃新溼字如鴉。」

董傳是蘇軾的好友,他生活清苦卻不為生活所困,勤於讀書,因此其氣質非比常人,董傳飽讀詩書,滿腹經綸,即使身著粗布大衣也掩不住他的涵養與氣質及樂觀向上的風骨,雖然生活貧困仍勤於讀書,想要通過科舉考試出人頭地來改變生活,蘇軾很是欣賞就做此篇給好友,一邊稱讚他並預祝好友能金榜題名上黃榜。

本篇是去年寫的讀書心得文章,今年有幸開粉絲專業,於是重新整理再發文,希望能給想開始閱讀的人一些幫助,我自己超級喜歡這本書,但之前看過別人書評有些人覺得有點難度,吸收因人而異,還是希望大家去翻翻看,喜歡可以購買,我自己超級喜歡就買來珍藏,推薦給大家。

讓閱讀帶給你幸福,丁宣的閱讀幸福館

IG帳號﹕ding_hsuan_reading

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幫我按讚、訂閱、追蹤、分享或留言回饋我喔﹗

謝謝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beau-avatar-img
2023/03/21
是我沒看到嗎?所以開頭那句話出自何處?
丁宣的幸福閱讀館-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3/21
beau 您好,不好意思,原本文章要分(一)(二)篇,因為怕文章太長,現在已經重新編輯成一篇,已經可以看到了,謝謝您的回覆喔! 希望對您有幫助:)
丁宣的幸福閱讀館-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3/22
謝謝妳❤️,很開心妳也喜歡,我自己也很喜歡古詩,意境很美。這裡會上傳我覺得不錯的好書閱讀心得分享,偶也會有其他分享的創作,歡迎常來看喔!:)
avatar-img
丁宣的幸福閱讀館的沙龍
42會員
78內容數
2024/03/10
閱讀這篇心得會讓我們深受感動並由衷感謝著,想要推薦給對人生缺乏自信,迷惘,需要開啟智慧的人。
Thumbnail
2024/03/10
閱讀這篇心得會讓我們深受感動並由衷感謝著,想要推薦給對人生缺乏自信,迷惘,需要開啟智慧的人。
Thumbnail
2024/02/01
在我幼時就曾想過這些問題﹕「讀書考試的意義是什麼?」「工作掙錢的意義是什麼?」甚至是問到「人生存的意義是什麼?」 那些自問自答的答案,那些問過家人朋友的答案,似是而非,又似懂非懂,也有些被我問過的朋友覺得我想太多,人生在他們看來就是這樣樸實簡單,又或者轟轟烈烈,反正順其自然,自然會有解答。
Thumbnail
2024/02/01
在我幼時就曾想過這些問題﹕「讀書考試的意義是什麼?」「工作掙錢的意義是什麼?」甚至是問到「人生存的意義是什麼?」 那些自問自答的答案,那些問過家人朋友的答案,似是而非,又似懂非懂,也有些被我問過的朋友覺得我想太多,人生在他們看來就是這樣樸實簡單,又或者轟轟烈烈,反正順其自然,自然會有解答。
Thumbnail
2024/01/18
慢思術透過師生對話,提問的方式展開關於思考的探討,激發大腦的思維,在閱讀的同時產生讀者對自己思維方式的反思。透過確認偏誤、樣本規模等方式,引導讀者思考不同的可能性。
Thumbnail
2024/01/18
慢思術透過師生對話,提問的方式展開關於思考的探討,激發大腦的思維,在閱讀的同時產生讀者對自己思維方式的反思。透過確認偏誤、樣本規模等方式,引導讀者思考不同的可能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需要學會如何讀懂一本書呢?樊登說:「讀書不是為了賺錢,但學會讀書,你會越來越值錢!」 ​ 《讀懂一本書》的作者是中文知識付費平台教父,「樊登讀書」的創始人~樊登。由他來說明如何讀懂一本書,再有說服力不過了! ​ 書中的內容非常豐富,乾貨滿滿。教人如何選書、如何解構一本書、讀書要在哪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需要學會如何讀懂一本書呢?樊登說:「讀書不是為了賺錢,但學會讀書,你會越來越值錢!」 ​ 《讀懂一本書》的作者是中文知識付費平台教父,「樊登讀書」的創始人~樊登。由他來說明如何讀懂一本書,再有說服力不過了! ​ 書中的內容非常豐富,乾貨滿滿。教人如何選書、如何解構一本書、讀書要在哪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像我一樣,感覺讀的書也不少,但是吸收轉化成知識的很少? 【讀懂一本書】的作者樊登是大陸知名說書頻道「樊登讀書」創始人,擁有超過3300萬名讀者的「樊登讀書」創辦人,說書的領域涵蓋歷史、哲學、商業理論、管理學、心理學。如何讀懂一本書?如何成為說書人?推薦給每個與我同是淺碟型的讀者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像我一樣,感覺讀的書也不少,但是吸收轉化成知識的很少? 【讀懂一本書】的作者樊登是大陸知名說書頻道「樊登讀書」創始人,擁有超過3300萬名讀者的「樊登讀書」創辦人,說書的領域涵蓋歷史、哲學、商業理論、管理學、心理學。如何讀懂一本書?如何成為說書人?推薦給每個與我同是淺碟型的讀者
Thumbnail
樊登認為,真正的讀書學習,是要走出閱讀的舒適圈。而講書,讓更多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接觸到知識,當我們自己擁有知識,並且讓更多人也擁有知識時,這個知識的效用就會更大,而他的「樊登讀書」就是在做這件事,也期待更多人一起加入這件值得大力推廣的行列。
Thumbnail
樊登認為,真正的讀書學習,是要走出閱讀的舒適圈。而講書,讓更多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接觸到知識,當我們自己擁有知識,並且讓更多人也擁有知識時,這個知識的效用就會更大,而他的「樊登讀書」就是在做這件事,也期待更多人一起加入這件值得大力推廣的行列。
Thumbnail
如果說有些書是閱讀的指南針,一生必定要讀一次。那麼樊登這本《讀懂一本書》一定是最影響我的其中之一本。 他在《讀懂一本書》開篇談及到的敘利亞故事深深撼動了我,閱讀當下真的是使我頭皮發麻地產生共鳴。
Thumbnail
如果說有些書是閱讀的指南針,一生必定要讀一次。那麼樊登這本《讀懂一本書》一定是最影響我的其中之一本。 他在《讀懂一本書》開篇談及到的敘利亞故事深深撼動了我,閱讀當下真的是使我頭皮發麻地產生共鳴。
Thumbnail
楊斯棓醫師說:「樊登到底在紅什麼?可以令讀友已讀不悔,讓孤讀者再也不孤獨。樊登這個超級IP近來非常火紅,在知識付費領域中揚名。樊登讀書會App會員數三年前已達百萬人,二○一八年突破一千萬人。它的快速成長不是靠免費,年費要價人民幣三百八十八元,折合台幣約一千八百元,有超過四百萬人是付費會員。」
Thumbnail
楊斯棓醫師說:「樊登到底在紅什麼?可以令讀友已讀不悔,讓孤讀者再也不孤獨。樊登這個超級IP近來非常火紅,在知識付費領域中揚名。樊登讀書會App會員數三年前已達百萬人,二○一八年突破一千萬人。它的快速成長不是靠免費,年費要價人民幣三百八十八元,折合台幣約一千八百元,有超過四百萬人是付費會員。」
Thumbnail
如果讀書是攻城掠地,顯然只偏愛讀某一類書籍是不可能的事,有時仍需要讓自己去讀那些不曾碰過的領域、看不懂的書籍,雖然一開始會很困難,然而,閱讀似乎也同進食,如果只是偏食,所見就會狹隘。
Thumbnail
如果讀書是攻城掠地,顯然只偏愛讀某一類書籍是不可能的事,有時仍需要讓自己去讀那些不曾碰過的領域、看不懂的書籍,雖然一開始會很困難,然而,閱讀似乎也同進食,如果只是偏食,所見就會狹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