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1 | 為什麼我的潛意識反而讀取得到「不」?

2023/03/27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上一篇循序漸進,練習換個角度(方法篇)發表之後,有位讀者寫信問我:
“有時候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不想碰到的事情,我的心中就會開始浮現負面念頭或情緒。照理說,一直想著不要的事情,應該會顯化不想要的事情才對,但是我卻常常相反耶!”
“比如說,在公司發懶不想開會,心裡一直想著「不想開會」,照理說應該會顯化出相反的「要開會」才對,沒想到突然收到由於某某原因所以會議取消的通知,竟然真的不用開會了!”
“發生過好幾次類似這種情況,都是出自於我不想xxx,結果xxx反而就沒發生。照理說,這些不想xxx的念頭應該會導致xxx發生才對呀?”

上一篇講到,我們的潛意識跟大腦一樣,有著無法分辨現實與想像,和無法分辨是非對錯的特性。它的這個特性使得它在從我們的思考和話語接收 & 讀取訊息的時候,會自動忽略代表否定意義的「不」這個字
所以,當我們說「我不想要再遲到了!」,被潛意識讀取到的就是「我想要再遲到了!」

然而,我自己也像這位讀者一樣,遇過好幾次相反的情況。
比如說:
在每週四中午的午餐時間,我會跟堂姐一起到公司附近上瑜珈課。其實我當初會報名單純是因為耳根軟被堂姐慫恿,對瑜珈根本沒興趣,所以只要有機會翹課,我一定翹。
上個月某個週四早上出門前,我一邊打包瑜珈服一邊喃喃自語:
好煩喔,又是禮拜四了,真不想上課!
但是我已經連續翹課兩週了,再繼續翹的話不好吧?所以我依舊把衣服包好帶出門,在公車上還編了好幾套劇本,就是很不想上課。結果一到公司竟然就接到堂姐的電話,她那天午餐臨時有約無法去上課,而我立刻以一個人上課很無聊為由,開心地又翹掉了瑜珈課。
事後回想,奇怪內,若是依照潛意識的特性來看,當我說「不想上課」的時候,或是當我有著「不想上課」的念頭時,顯化出來的結果應該是「上課」才對,因為潛意識會忽略「不」這個字。但是,為什麼我反而能成功顯化出不用上課的結果呢?
再比如說,舉個好朋友的例子:
有一天,好朋友A的同事在午餐聚會上提出幫大家算塔羅牌的意圖,其他同事都「好啊好啊幫我們算!」,而A卻在心裡想:
我跟妳又不熟,拜託千萬不要幫我算。我不想算、我不想算、我不想算!
但是礙於同事間的那種表面禮儀,A沒有將拒絕說出口,只能皮笑肉不笑地繼續待著,暗自在心裡盤算,等一下如果算出奇怪的內容她該怎麼應對。結果大家飯吃著吃著,天聊著聊著,塔羅牌事件竟然就莫名翻篇,誰也沒再提起這個話題,連那位同事自己大概也都忘了這件事。反正結果是,真的就沒算了耶!
A當晚打電話跟我說這件事,奇怪內,若是依照潛意識的特性來看,當她在心裡念著「不想算」的時候,顯化出來的結果應該是「想算」才對,因為潛意識會忽略「不」這個字。但是,為什麼A反而能成功顯化出不被算的結果呢?
在拆解這個問題 & 破案之前,我們再複習一下潛意識的另一個特性──
同樣是在上一篇提到,潛意識沒有一個特定的語言,它只能透過我們外在意識的反應來做溝通,例如透過我們在說話、思考、行動時的情緒,或是透過我們在說什麼話時浮現在腦海裡的畫面。
在我們說出例如「我不想要再遲到了!」的那個瞬間,我們的腦子裡會自動開始跑馬燈與遲到相關的畫面、場景、回憶...等,我們的情緒也會因此被「遲到」這個過去經驗牽動著。
換句話說,我們此刻的聚焦是放在「遲到」這件事情上。一旦聚焦放到了「遲到」上面,也就是讓潛意識與「遲到」的訊息連接上,等於我們在潛意識裡按了一個「遲到」的重播鍵。
無論潛意識能否讀取到「不」這個字,我明白這樣的概念對部分人來說是見仁見智;然而──

只要接在「不」後面的那個代表負面含義的單字被傳進去了潛意識,它就是會讀取到那個負面含義的訊息。

所以,有些句型明明沒有用到類似「要」與「不要」或「想」與「不想」這種很明確的肯定否定,例如:
  • 我真的很有吸引渣男的體質耶!
由於整句話的意思,包含對這句話 & 說這句話時的情緒聚焦是屬於負面含義,因此我們的潛意識接收、讀取到的就會是負面訊息
因此,我們可以從潛意識的這個特性得知,潛意識是靠什麼東西來讀取訊息?靠的是我們的──

「聚焦」。


接下來,我們把這個結論套回去到文章最上面的讀者提問,就差不多能破案了。
不想開會→ 結果真的不用開會😃
不想上課→ 結果真的不用上課🤗
不想算命→ 結果真的不用算命😇
雖然嘴上講著、心裡也想著「不想XXX」,卻真能如願地顯化出令XXX不發生的結果,是因為本來會落在負面結果的那個「聚焦」跑掉了。
我還沒和提問的讀者細聊,不確定他「不想開會」的那段心路歷程,這裡我就以我和好友A的例子來說明。
1- 滑上去看看我在舉例裡的其中一段話:
所以我依舊把衣服包好帶出門,在公車上還編了好幾套劇本,就是很不想上課。
注意底線部分,我在思考如果又要翹課,應該用什麼理由。這是我之前在《願望能否實現的唯一關鍵- 下集》中分享過,Abraham Hicks曾經在她的著作《財富的吸引力法則》裡提到的「轉換思考法」──

轉換思考,也就是在轉換聚焦。

轉換了思考以後,聚焦便會從本來落在懊惱等負面情緒的前段,轉移到了後段,目標也因此轉移了。以我的例子來說:
  • 前段:我不想上課,好煩喔為什麼要上課啦!我當初幹嘛要報名啦....諸如此類。
  • 後段:如果又要再翹一次課,裝病跟裝有事都已經用過了,這次要用什麼理由比較好咧?

再打個比方來說明,假設小鄭說他「不想被開除」:
1-1. 如果他說「我不想被開除」,然後常常在心裡未雨綢繆地想,也就是聚焦落在「萬一被開除的話我房貸是要怎麼繳?還有車貸,馬德還有小孩的學費!」
「我不想被開除」這句話,潛意識是一定會忽略掉「不」這個字,這是它的特性;而潛意識讀取到的是代表負面含義的訊息(=焦慮),因為小鄭聚焦在負面結果── 被開除的話會沒錢繳貸款和學費。
所以,小鄭顯化出來的結果就會是被開除。

1-2. 如果他說「我不想被開除」,然後他轉換了思考,將聚焦落在「為了不被開除,那我要更加努力把工作做好,讓老闆看見我的價值!」
「我不想被開除」這句話,潛意識是一定會忽略掉「不」這個字,這是它的特性;但是潛意識這時候讀取到的訊息已經轉向了,已經不再是代表負面含義的訊息,因為小鄭的聚焦(目標)已經轉移到後段── 要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所以,小鄭顯化出來的結果就會是沒事。

※ 可能會有讀者疑惑,這邊插播一個補充:
在上述1-1點的小鄭,嚴格說起來他也是轉換了思考,他不是有在思考被開除的話要怎麼繳貸款跟學費嗎?
── 小鄭在這裡的轉換思考,同時也是在預設他會被開除,所以他在提前擔心「被開除以後」要怎麼繳費。既然他都如此預設了,那他就等著被開除吧。
2- 滑上去看看我在舉例好友A時的其中一段話:
A沒有將拒絕說出口,只能皮笑肉不笑地繼續待著,暗自在心裡盤算,等一下如果算出奇怪的內容她該怎麼應對
注意底線部分,A在思考如果被算出了奇怪的內容,她該如何應對。希望我的老讀者們,尤其是從另一個專題過來的讀者們有悄悄覺得這一招好眼熟。A同樣是轉換了她的思考,但是她的這個轉換思考並沒有轉換目標,而是在──

接受現狀。

接受現狀的同時,本來落在厭煩等負面情緒的聚焦自然也會跟著往正面轉移。以A的例子來說:
  • 負面:奇怪耶,我跟她又沒很熟,我為什麼要給她算塔羅啊?我又不想跟她交心,她如果算了些什麼感情的東西那不是很尷尬嗎!她怎麼一天到晚都愛跟人家裝熟啊?好煩喔不想給她算啦!
  • 正面:隨便啦,她要算就算吧,反正兵來將擋水來土淹,我見招拆招總是會度過的!

有點突兀.... 但小鄭又來了:
2-1. 如果他說「我不想被開除」,然後用一種坦然淡定的心態來看待這件事,他轉換了思考,選擇接受現狀,將本來擔心害怕的聚焦轉向至「如果真的發生了就面對,反正總會找到出路的~」
「我不想被開除」這句話,潛意識是一定會忽略掉「不」這個字,這是它的特性;但是潛意識這時候讀取到的訊息已經轉向了,已經不再是代表負面含義的訊息,因為小鄭的聚焦已經轉移到屬於正向思考的「接受現狀」。
所以,小鄭顯化出來的結果就會是沒事。

※ 可能會有讀者疑惑,這邊又要插播一個補充:
上述1-1點的小鄭是預設了自己會被開除,所以提前思考被開除以後要怎麼繳費。那麼A不也是預設了自己會被算,不也是提前思考被算以後該怎麼應對嗎?
── yes,小鄭和A都是做了預設,但是他們兩位的差別在於情緒聚焦,一個傾向負面一個傾向正面,那麼結果就會不一樣

中場整合一下:
如果你曾經有過類似的情況,說著「不想XXX」,竟真能如願地顯化出令XXX不發生的結果,你的聚焦走向不外乎是已經朝著下列其中一個方向轉移──
1- 轉換思考,使得目標改變,聚焦因此跟著轉移。
2- 接受現狀,用正向的態度面對,聚焦因此跟著轉移。

當我們說出「不想要」XXX的時候,XXX不會發生的關鍵是在於我們的思考方向和行為模式,也就是要看我們的聚焦。因此,往後如果我們又說出了「不」+負面含義的句型時,我們就會知道可以如何解救自己了──

立刻改變和調整聚焦的走向。


BUT!我摸著良心提醒各位讀者:
如果聚焦這麼容易調整,那麼大家都能輕鬆調整到中頭獎模式,誰還會有缺錢的困擾呢是吧?
我的意思是──
不要以為反正可以調整聚焦方向,所以話就都隨便亂說了。話語的力量不容小覷,如果常常使用「不」+負面含義的句型說話,就像夜路走多了總會遇到鬼,哪天當你聚焦沒調整好的時候就該哭了。

上禮拜我自己做了個測試:
歷經了快一個月的整理,我終於在月中完成了搬家也安頓好了。新家和公司之間的通勤只需要搭一班公車,但是由於這班公車是會上國道的那種客運體制,長相是像遊覽車那樣,只有司機旁邊的門可以上下車,所以越往前坐,下車時就越方便。剛好我上車的站人比較少,所以我每次都可以坐到第一排靠窗的位置。
上禮拜我因為要分批拿些東西到公司放,所以上班時的包袱有點多,一上車後就坐在老位置,先把東西放在自己的腿上,以防萬一之後有人會坐我隔壁。但是其實我心裡在想,希望旁邊不要坐人,我才可以把東西放在空位上,而不用放自己腿上。
【第一天】
我坐定之後,東西先放自己腿上。到了下一站,公車剛停,我一看到一群人等著要上車時就開始喃喃自語(照以前的說話習慣):
拜託不要坐我旁邊、不要坐我旁邊、不要坐我旁邊。
→ 結果就來了個小姐坐在我旁邊,她東西比我還多,卸下後背包時還撞到我。
【第二天】
我坐定之後,東西先放自己腿上。到了下一站,公車剛停,照樣有一群人等著要上車。我跟昨天一樣,一看到這群人就開始想著:
不要坐我旁邊,不要坐我旁邊。
→ 結果來了個先生坐在我旁邊,他沒有帶包包,一坐下就開始玩遊戲,但我坐得不是很自在,因為我的東西都壓在我腿上,不是很愉悅,要坐40分鐘耶!
於是我改變思考,先強制自己放下這股令人不悅的感覺,轉頭看向車外,在心裡說著:
我想要旁邊沒有人,我想要把東西放在旁邊的座位上,好想要解放我的大腿~
→ 結果,不敢相信,那位先生竟然不是要往台北市區去,他在上國道前的那一站下車了,所以我旁邊的位置就空出來啦!
【第三天】
我坐定之後,東西先放自己腿上,這一天我決定要採取不同做法。到了下一站,公車剛停,反正永遠都有一群人等著要上車,這次我按兵不動,想說先不要做任何預設吧。直到有位阿嬤上車了,把東西放在我旁邊的空位上,我這時才開始在心裡想:
阿嬤妳最好去坐後面喔!快點去坐後面!
→ 結果,我不得不誇一下自己,阿嬤先放了幾袋東西在我旁邊的空位上,轉頭去逼公車卡完以後,把東西拿起來往後面走了。這一天公車每停一站我就用這一招,最後真的沒人坐我旁邊,我一路寬鬆地坐到下車。

我分享這個小故事就是想告訴你們──
話還是要好好地說,訓練自己“正確地”和潛意識說話。從日常生活開始,練習換個說話角度,只說要的

只要潛意識讀取到肯定的訊息,並且累積的肯定能量大於否定能量,它就會反映與之相符的(正面)情況回來給我們。


潛意識就是這樣的一個中和、中性能量,它完全是跟著我們的聚焦在走,就算我們自己沒有察覺到,它也還是會跟著我們的聚焦走,跟緊緊的就對了。
同樣是這篇主角的那位提問讀者,他的另一個問題是:
“反而我很認真做觀想(想像)的卻不會實現。”
“比如說,本來和心儀的同事約好單獨吃飯,我滿心期待又充滿喜悅,也預設了正面結果可以跟對方吃飯,結果卻突然發生其他事情導致計畫生變。”
“發生過好幾次類似這種情況,都是我很期待也預設正面結果或做了觀想(想像)的事情,其實也沒有什麼需要質疑或匱乏的念頭,結果反而不會實現,可以說是越期待的事情反而越會落空。”

他的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在我的另一個專題《在前往宇宙的路上》裡找到答案。由於涵括的篇數可能有點多,連我自己一時之間都無法準確地列出清單,所以我就加碼做個整理附帶在這篇文章裡吧。一方面是當作回覆特定讀者的問題,一方面也是給有相似困擾的讀者做參考。
  • 這兩個月因為我個人狀態不佳,又忙碌搬家,導致更新文章的速度變得超級慢,以下的加碼就當作是個小小的補償🧏🏻‍♀️。
這位讀者說,他明明照著許願的步驟認真地做想像,也沒有什麼可以產生匱乏的地方,也認為自己是打從心底相信期待的事情會實現,最後卻是實現(顯化)了相反的結果。
可能的原因如下:

A. 潛意識對期待的事情應該還抱持著負面認定,只是當事人本身沒有察覺到。


這位讀者在email裡一次就列出了“近期”發生的三件相關事件,他的原話是:
如果在腦中觀想當天會發生的好事,結果反而都會相反,可以說是越期待的東西竟然越會落空,有時真的會覺得巧合出現得也太傻眼
從他email裡的上下文和他的用字來看,這種「都會相反」的情況已經到了讓他「太傻眼」的地步,表示出現的次數頻繁,這時候他就要先回頭去藉由反思他自己平常的思考 & 說話模式,來觀察他的潛意識認定──
A-1. 有沒有一種可能是,因為這樣的情況出現得太頻繁,所以他在每次產生了什麼期待的事情時,就先 “不自覺地” 預設不好的結果或是做了懷疑(=匱乏)的預設?比如說「這次應該沒問題吧?」
A-2. 或者是,他自己是否在又顯化出相反事件時,容易脫口說出或在心裡浮現一個念頭是類似「吼!每次都唱反調內!」,或是「吼!我就知道這次又會這樣!」


B. 失焦。

這位讀者某一天約了心儀的同事單獨吃飯,心裡很高興可以約到對方。他說:
當天心中是期待與充滿喜悅的,也預設了正面結果可以跟對方吃飯,但偏偏出現了非預期的結果。
單從文字來看,底線這一句話的情緒,並不符合目標狀態的情緒,也就是說聚焦跑掉了(=not living in the end)。
我們針對願望的聚焦,應該是要聚在願望實現以後的那個豐盛狀態。
以這位讀者的例子來說,他應該是要聚焦在例如:「和對方單獨吃飯的過程很開心,吃完以後兩人之間關係變得更親近,甚至還約了下一次要再單獨吃飯。」
若要使用預設法,也是要依這個方向去做預設。
他如果在當天去預設「可以」和對方吃飯,或是當天早上很開心「嘻嘻嘻等一下中午可以和某某某吃飯了」,這種情緒的聚焦就是落在「約到了、定案了!」,而不是落在「兩人一起吃完了」,這樣反而會變成改天才有機會實現這個願望。
聚焦落在未來會發生的事情,就不符合許願想像時應該有的時態(現在式、現在完成式、過去式等)。
(這一段有點繞,請細細閱讀。)

── 若聚焦跑掉了,我們的潛意識所接收和讀取到的訊息也會跟著跑掉,那麼反映回來給我們的自然也會跑掉。

只要聚焦和目標狀態連接上了,就能加快願望實現的速度,這是每個有願望,尤其是大願望的人都想要學會的技能。然後就是等下一篇再說了!
(讀者提問篇#1結尾得猝不及防)
-
作者有話說:
1- 最近我收了好幾封email,每個提問的讀者都有著「聚焦」的問題,也就是live in the end的問題。這也是我自己在實現願望的過程中,最容易卡住的部分。
在我的另一個專題《在前往宇宙的路上》裡,我寫過兩篇live in the end的攻略:
在我寫下一篇之前,請先抽空回去複習吧~
2- 我有時候會在沙龍討論區發點東西,有時是公開貼文,有時是私密貼文,而這個專題的訂閱者擁有閱讀私密貼文的權限。上禮拜我就發了一篇中型篇幅的文章,不知道有這件事的讀者們,快去喔~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666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我是我的宇宙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8.7K會員
225內容數
成為自己的宇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