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體制外教育的那三年:為什麼選擇體制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近年來,台灣的體制外教育蓬勃發展,不管是國際學校、實驗學校、森林小學⋯⋯等等,都可以稱為體制外教育,很多有條件的家長會跟隨小孩的性格和自己的理念去選擇更適合的教育體制,當支持該教育體制的家庭到達一定數量,甚至能發展出一套有規模的體系,近來很有名的華德福實驗國中小就是這樣。

  基於每套體制都有不同的優缺點,培養出來的孩子也大相徑庭,有趣的是,孩子們之間會互相比較不同的教育體制所「產出」的學生。「某某實驗學校的學生只是懂的遵守規矩的笨蛋啊」、「某某學校的教育方法根本跟體制內一樣,為什麼要付那麼多錢到體制外上課」、「某某學校根本不管學生,他們的學生只會浪費爸媽的錢,去學校也不知道在幹嘛」。體制外的學校多半圈子很小,會接觸到的同溫層就那麼幾個人,學校推崇的理念又是那麼深刻的烙印在學生的心中,不避諱地說,我也曾是帶著刻板印象去審視其他體制的學生之一,直到現在這些刻板印象也無法完全抹去。

  我高中待了三年的學校,是極其推崇「自由」的一所學校,每兩週一次的全校集會上,固定有一段校長致詞的時間,說是致詞,其實就是一個滿頭白髮但身材健壯的老人,邊擺弄隨身攜帶的竹劍,邊跟我們分享他這週在學校又發現哪棵樹該砍了啊、最近看新聞哪裡在打仗啊、最近讀到哪本書很有趣啊⋯⋯一些生活瑣事,但總離不開一個話題「自由」。

  自由是什麼?你現在覺得自由嗎?你覺得的自由是真正的自由嗎?

  這便成為我高中三年的生命主軸。

那所山上的學校

要繼續讀書還是去看看自己真正想做什麼?

  其實我爸媽在我五年級的時候就想把我送到「山上」,那時候「山上」對我來說更像是一種爸媽拿來威逼利誘的手段。被碎碎念的時候,回了幾句嘴,媽媽就會說,你就去「山上」,你去「山上」我就不會管你,也管不到你了。國中的時候我一直很想要一台自己的手機,媽媽就說,你去「山上」我就會給你手機了,「山上」大家讀書都用手機跟電腦。當然,事實證明並沒有,後來我才發現電腦都是用來打電動的,手機都是用來看影片跟打傳說的,跟一般的學生沒什麼不同。

  總之,「山上」在我們家的概念,大概就跟跟考第一名一樣,爸媽都希望你考第一名,考到了不僅不管你,還可以有自己的手機。但考第一名我能理解,這麼迫切的要我去一所學校是怎麼回事?

  果然,最後上了末段的公立高中,媽媽問我,要繼續讀書還是去看看自己真正想做什麼?我說,那就去「山上」吧。那段時間記憶最深刻的是,那所公立學校在註冊日打電話來我們家,問我有沒有要去註冊,我爸客客氣氣地掛掉電話之後,隔天就帶我去「山上」面試了。

  現在想起來,當時是因為不想高中生活也是這樣日復日的讀書,才做了這個決定。

raw-image

每個人來這裡的原因都不一樣

不是換到一個新的體制一切就會改善,而是在這個新的體制,你會有什麼改變

  學校有個「面試」的制度,由在校的學生跟老師分別面試家長跟新生,會分在兩間不同的教室,老師先面試家長,學生面試新生,然後再交換,最後老師會問問學生們對這組家庭的看法作為參考。在學校人最多的時候,面試會淘汰一些不適合這個體制的學生跟家長,但後來明顯能感覺到學校對於少子化的妥協。

  高二之後,我開始對於「為什麼大家會想來這」產生好奇,所以每次面試都會到場,當然所謂的面試也不是多麼正式的場合,老師多半都正襟危坐,但學生就不一樣了,坐在桌子上的、腳翹得老高的都有,有時候面試進行到一半,還會有學生邊吃午餐邊走進來:「欸你們在面試喔,我也要。」,老師是不會制止這種情況的,一切都很隨性,像是在告訴別人,這就是我們最原本的樣子。

  根據我兩年來,遇過這麼多組的家庭來說,家長大致上可以分為兩類。第一種「熱愛理念類」,這種家長對於學校制度會有驚人的了解,他們會了解這是一所開放、自由的學校,但很多家長都會忽略在這樣的自由下,孩子需要承擔的東西。高二的時候,正是對未來最迷茫的時刻,我問其中一個媽媽,你為什麼會想讓小來還這裡讀書呢?那個媽媽說,他想讓孩子可以在這裡找到自己熱愛的事物。我反問,那如果三年,甚至六年之後,他還是找不到呢?那個媽媽突然頓住了,像是從沒想過這個問題。其實所謂「自由」,要承擔的東西遠比「不自由」要來得多,只是很多人都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

  第二種「半放棄類」,這樣的家長,坦白說是帶點不負責任的心態,他們的孩子可能在體制內,因為種種原因不願去學校了,或是他們自認管不了孩子了,於是把這一切的責任丟給了學校,反正十天才會見到孩子一次(上課十天會放假四天,住校制),美其名管不到,實質是不知道怎麼管,說直白點就是,反正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那就丟到一個我看不到的地方,看他三年之後的造化吧。

  很多的孩子看到學校的第一眼是驚訝的,怎麼在這個深山裡有一個這麼破爛的校舍,看到要面試自己的學生們各種奇怪的坐姿,更是感到不能理解,只能拘謹地坐在位置上。其實很多中途轉學過來的學生,當然也有清楚自己志向的人,想在這個自由的地方,隨心所欲的安排自己的時間,但更多的都是在原本的學校厭學、被排擠、不爽老師。如果轉到體制外還是不清楚自己的方向,不上課的大有人在,如果本身跟他人相處的方式就有問題,你只是從一個學校換到另一個學校而已,同儕排擠問題還是在,所以不是換到一個新的體制一切就會改善,而是在這個新的體制,你會有什麼改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狗坑小姐的沙龍
2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體制外教育蓬勃發展,不管是國際學校、實驗學校、森林小學⋯⋯等等,都可以稱為體制外教育,很多有條件的家長會跟隨小孩的性格和自己的理念去選擇更適合的教育體制,當支持該教育體制的家庭到達一定數量,甚至能發展出一套有規模的體系,近來很有名的華德福實驗國中小就是這樣。   基於每套體制都有不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體制外教育蓬勃發展,不管是國際學校、實驗學校、森林小學⋯⋯等等,都可以稱為體制外教育,很多有條件的家長會跟隨小孩的性格和自己的理念去選擇更適合的教育體制,當支持該教育體制的家庭到達一定數量,甚至能發展出一套有規模的體系,近來很有名的華德福實驗國中小就是這樣。   基於每套體制都有不
Thumbnail
繼續整理一些當初打開我三觀的許多事情,首先就是當你有了孩子之後很自然的孩子長大到三歲,絕大多數的父母就開始抽公幼,開始找好的幼稚園,然後一路這樣往上,走一條平穩又大眾化的路,沒有任何風險是個好選擇,但當我接觸了體制外之後才知道。 原來小孩可以不用上幼稚園? 原來國小你不想讀都有其他條路可以走? 原來
Thumbnail
繼續整理一些當初打開我三觀的許多事情,首先就是當你有了孩子之後很自然的孩子長大到三歲,絕大多數的父母就開始抽公幼,開始找好的幼稚園,然後一路這樣往上,走一條平穩又大眾化的路,沒有任何風險是個好選擇,但當我接觸了體制外之後才知道。 原來小孩可以不用上幼稚園? 原來國小你不想讀都有其他條路可以走? 原來
Thumbnail
最大的困難是家長認不認同,很多孩子自己想自學但是家長不認同,但是18歲之前一定要家長同意,很大的世代差異,就像用手機一樣,現在的小孩一出生就在3C時代,但家長不是這樣長大的,家長就會把自己的經驗套在小孩身上,我小時候也是這樣長大的為什麼你不可以?但是世代變化太大了不應該這樣類比。
Thumbnail
最大的困難是家長認不認同,很多孩子自己想自學但是家長不認同,但是18歲之前一定要家長同意,很大的世代差異,就像用手機一樣,現在的小孩一出生就在3C時代,但家長不是這樣長大的,家長就會把自己的經驗套在小孩身上,我小時候也是這樣長大的為什麼你不可以?但是世代變化太大了不應該這樣類比。
Thumbnail
實驗三法通過後,自學學生及實驗學校都有大幅增加的趨勢,針對實驗孚校畢業生所進行的調查顯示他們對現況感到滿意,並且表示如有機會選擇仍會選讀實驗學校;研究也顯示實驗學校所遭遇的困難有三:師資,經費,校地。實驗學校因為與傳統學校的理念和運作差異極大,因此加入前應多方考量和比較,在家自學亦然。
Thumbnail
實驗三法通過後,自學學生及實驗學校都有大幅增加的趨勢,針對實驗孚校畢業生所進行的調查顯示他們對現況感到滿意,並且表示如有機會選擇仍會選讀實驗學校;研究也顯示實驗學校所遭遇的困難有三:師資,經費,校地。實驗學校因為與傳統學校的理念和運作差異極大,因此加入前應多方考量和比較,在家自學亦然。
Thumbnail
你對於你曾接受過的教育滿意嗎?又或者,有沒有一點點的期許?
Thumbnail
你對於你曾接受過的教育滿意嗎?又或者,有沒有一點點的期許?
Thumbnail
「家中小朋友未來將上小學,想請教老師該如何選擇體制內或體制外的學校?決策標準要考慮哪些因素?」這真是大哉問。這個問題很不好回答,但不是很「難」回答,原因筆者之前在教育系列有講過,「說實話很傷人」,畢竟多數家長都是望子成龍。
Thumbnail
「家中小朋友未來將上小學,想請教老師該如何選擇體制內或體制外的學校?決策標準要考慮哪些因素?」這真是大哉問。這個問題很不好回答,但不是很「難」回答,原因筆者之前在教育系列有講過,「說實話很傷人」,畢竟多數家長都是望子成龍。
Thumbnail
如果我們不去學校,學習會是什麼樣子? 臺灣就有這麼一群學生選擇離開體制,在家自學。你肯定冒出成千上萬個問號:自學生都閒閒的待在家裡,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嗎?少了跟同儕互動的機會,人際會有困難嗎?他們可以上大學嗎?回到體制內跟不上別人怎麼辦? 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這另類的學習樣貌,看自學生如何離開常軌航行。
Thumbnail
如果我們不去學校,學習會是什麼樣子? 臺灣就有這麼一群學生選擇離開體制,在家自學。你肯定冒出成千上萬個問號:自學生都閒閒的待在家裡,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嗎?少了跟同儕互動的機會,人際會有困難嗎?他們可以上大學嗎?回到體制內跟不上別人怎麼辦? 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這另類的學習樣貌,看自學生如何離開常軌航行。
Thumbnail
簡單介紹一下自身的背景,我是一名從台中飄到北部讀書的南部小孩(這邊並不是我打錯,只是想呈現不同地區的人看待不同地區的角度),從國中開始一直嚮往到台北讀書,台北之於台中,我想就像紐約之於美國其他地區的感覺。尚未前進前,總是有無限的幻想,實際生活一年後,發現多了些機會,其他不無不同。
Thumbnail
簡單介紹一下自身的背景,我是一名從台中飄到北部讀書的南部小孩(這邊並不是我打錯,只是想呈現不同地區的人看待不同地區的角度),從國中開始一直嚮往到台北讀書,台北之於台中,我想就像紐約之於美國其他地區的感覺。尚未前進前,總是有無限的幻想,實際生活一年後,發現多了些機會,其他不無不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