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尾聲不聊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看著張醫師的頭髮一絲不苟,眼神明亮、精神飽滿,我在心裡輕笑出聲。在這個只有幾面之緣的醫師面前,能自由地分享那些困住我的泥沼,不知道是不是和他清爽的髮型有關。僅僅在診間見過三次面,其中兩次都帶著泛紅的眼眶離開,最近的眼淚含量超標。
「好久不見,你看起來精神不錯啊。」
「如果不錯,就不會回來找你了。」我苦笑了兩聲。
高度自我中心,行事缺乏組織,對外顯情緒反應少。
心理衡鑑的文字敘述,這樣形容著。
我對高度自我中心保持存疑,抑或太自我中心了,才更容易千瘡百孔。在潔白的診間裡,一字一句的對談中,我娓娓道出自已的碎裂,滿懷歉意的。
「再不休息,我可能會把自己玩死。」嘗試著用輕鬆的語氣減低別人的擔心,我用疲憊的神情講出這句話,並非想獲得更多關心和同情。但我是和他這樣說的:最近的狀態真的太糟了。
恍惚中想起小時候瀕近溺水的經歷。
當時的八仙水樂園還未承載著這麼多傷痛和淚水,在酷暑曝曬蒸騰的柏油路環抱中,水邊是盛夏少數的清涼。那是一座長長的滑水道,至少有三層樓高,在抵達爬上階梯的途中,要游經八十公尺寬的水面,我不知道平靜的湛藍下,水深三米半。泳鏡進水模糊著視線,我掙扎著想重新浮起,卻距離粼粼波光越來越遠,空氣緩慢和肺部道別。
第一次體會到,缺氧是甚麼感覺。
明明睡飽了卻還是覺得身體很重,不斷夢見自己迷著路,找不到出口。
迷路,找尋,最後錯過。
錯誤的估值,相較完全不去計算,哪一個更可怕?期待著能精確完成每件工作、每個任務,努力填滿生活的每個間隙,最終卻無法休息。這段話裡我連用了三個「每個」。
「工作狂嗎?為甚麼這麼做。」鍵盤敲擊產生回音,在診間裡撞著耳膜。我盯著自己的指尖,那個瞬間,好多畫面和文字閃過腦海中。
「我每天都好想死。」
低沉的聲音如此嘶啞,在泣不成聲的夜裡我一股腦地說著,聽者不厭其煩,為甚麼有人能這麼溫柔呢。
個案具明顯偏差之憂鬱型、自虐型人格特質。
「有些人會用工作懲罰自己,停不下來。」張醫師的聲音把我拉回現實。自我證明是不是變相的自虐呢?以及害怕他人附加在身上的期待落空,正因接收了身旁好多善意、好多期許,和好多愛,於是我把自己搞得狼狽,害怕承受失望的眼神。
我看著和 Per 黑底白字的對話框。
「把很多件事都嘗試做到 100 分太累了。」
於是我敲下了回復。
「連續感冒兩周,應該是身體給的警訊,連做到 80 分我都覺得勉強。」
海浪聲又鋪天蓋地。
絮絮叨叨的和張醫師說了好多,包括我的父親,要我把別人的建議、外界的聲音轉化,做為正向思考的一環。但我真的做不到,燒紅的眼角已經是答案。
厭惡極了那些陳腔濫調,但事實終究比陳腔濫調更庸俗。太多的不理解和疑問,變成病態的扭曲,因此而痛苦著。
我是爛草莓嗎。
意識到玩笑話可能變成真實,好不甘心。
「妳絕對不是trust me.」依然是同個對話框。
但要如何停止自我譴責呢。Jeff 告訴我:放過自己很難,要學著自私一點。他甚至不問值不值得,即便我提了很多蠢問題,即便我不停質疑著自己的存在價值以及工作表現。
白色舊木門被推開,兩個看上去快要六十歲的阿姨嘈雜的走進診間,開始忙進忙出,兀自催促著護理師。
「沒有人應該為我的痛苦而買單。」
在我一邊想著兩位阿姨是多趕著時間去投胎的同時,卻又冒出了這樣的聲音。
「何德何能,在泣不成聲的夜裡,有人將我撈起。」
走出診間,護理師遞給我藥單,低聲開口道:
「我很努力要攔住她們,還是失敗了。」
怔愣半晌。
善意來得太突然,在還來不及反應的時候便被暖意擁抱。今天下午蔡老師說「郁」其實等同於「燠」,像極了秋風中灑落的黃昏,也像那雙細緻溫暖的指尖。
我很確信自己有記得跟她道謝。
傍晚的總圖草皮總能捕捉,黃澄澄的。
她說有了莊子的人生更臻於圓滿。我想,我還沒學會如何解愛。
戴上耳機,這幾天不停循環著南西肯恩的《你的身體》,從葉青的詩集而來。
「用你的雙手環抱你的身體
那是我們長長的擁抱
用你的耳朵聽我每天等你開門的聲音」
這首歌翻來覆去只剩三個字:我愛你。在需要擁抱的時候,輕柔的,毫無保留的訴說。
但今天的我只想知道:
「你們也不問值不值得嗎。」
avatar-img
23會員
14內容數
感詩人之所感,思哲人之所思。她說,關於愛,要與我們一起聽詩人訴說些甚麼。我聽見了,且寫下我的自由熱烈、凝鍊謹慎的所思所感。願一切溫柔靜好,所感所念皆為星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icole W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聽見莫文蔚的聲音從喇叭中傾瀉而出,竟也有些黏稠。別對學校的擴音設備抱有過分期待。 「這世界有那麼多人,多幸運我有個我們。 這悠長命運中的晨昏,常讓我望著遠方出神。」
「畫圓是這世間最溫柔的圓滿。」 新細明體在擁擠的螢幕上排列。我坐在普通教學館,耳邊是她和幾個月前類似的課程開場白,透過擴音設備傳出有些失真。伴隨眼前紛落的雪片,我敲打著鍵盤寫下: 「蔡璧名老師可能是我人生中的圓吧。」
我聽見莫文蔚的聲音從喇叭中傾瀉而出,竟也有些黏稠。別對學校的擴音設備抱有過分期待。 「這世界有那麼多人,多幸運我有個我們。 這悠長命運中的晨昏,常讓我望著遠方出神。」
「畫圓是這世間最溫柔的圓滿。」 新細明體在擁擠的螢幕上排列。我坐在普通教學館,耳邊是她和幾個月前類似的課程開場白,透過擴音設備傳出有些失真。伴隨眼前紛落的雪片,我敲打著鍵盤寫下: 「蔡璧名老師可能是我人生中的圓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內文許多譬喻,請勿誤會。 最近憂鬱症發作,我不想談發作的原因,因為一談是很長的篇幅,在這篇文章我想跟大家說一些我內心的想法。 我有病識感,所以我知道我怎麼了,但是我脫離不了那個深淵,我只想休息...我的心已經好累好累,無奈我還是得上班工作賺錢,因為我還要還債、生活;在這有限的空間時間裡
我意識到:我好像生病了!! 我真的覺得我快要不行了,每次「哀傷恐懼」冒出來,我手腳就無力,什麼事都做不了... 我發現:那個情緒是一陣一陣的發作,我現在在觀察著它~!它好像海浪一樣,有高有低....發作起來真的很要人命!!! #已約好心理諮商師了~!
我意識到:我好像生病了!! 我真的覺得我快要不行了,每次「哀傷恐懼」冒出來,我手腳就無力,什麼事都做不了... 我發現:那個情緒是一陣一陣的發作,我現在在觀察著它~!它好像海浪一樣,有高有低....發作起來真的很要人命!!! #已約好心理諮商師了~!
前言 前兩文試著透過照護員被燥鬱症患者毆打,結果主管看似冷漠和缷責的言行,以及媽媽不止未安慰,反倒貌似譏諷的言行,讓照護員傷上加傷,看了好幾次身心科,至今未能走出的案例,來分析情緒的由來和可能的處理。得到的結論是: 「妳的不滿,妳的委屈,妳的不甘,對不起,完全是妳自找的、自編的,妳用自以為是
Thumbnail
穗波心理師描述了自己在加護病房中的經歷,包括在做腦部MRI前的情境,以及在醫院中的各種護理過程和心情起伏。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內文許多譬喻,請勿誤會。 最近憂鬱症發作,我不想談發作的原因,因為一談是很長的篇幅,在這篇文章我想跟大家說一些我內心的想法。 我有病識感,所以我知道我怎麼了,但是我脫離不了那個深淵,我只想休息...我的心已經好累好累,無奈我還是得上班工作賺錢,因為我還要還債、生活;在這有限的空間時間裡
我意識到:我好像生病了!! 我真的覺得我快要不行了,每次「哀傷恐懼」冒出來,我手腳就無力,什麼事都做不了... 我發現:那個情緒是一陣一陣的發作,我現在在觀察著它~!它好像海浪一樣,有高有低....發作起來真的很要人命!!! #已約好心理諮商師了~!
我意識到:我好像生病了!! 我真的覺得我快要不行了,每次「哀傷恐懼」冒出來,我手腳就無力,什麼事都做不了... 我發現:那個情緒是一陣一陣的發作,我現在在觀察著它~!它好像海浪一樣,有高有低....發作起來真的很要人命!!! #已約好心理諮商師了~!
前言 前兩文試著透過照護員被燥鬱症患者毆打,結果主管看似冷漠和缷責的言行,以及媽媽不止未安慰,反倒貌似譏諷的言行,讓照護員傷上加傷,看了好幾次身心科,至今未能走出的案例,來分析情緒的由來和可能的處理。得到的結論是: 「妳的不滿,妳的委屈,妳的不甘,對不起,完全是妳自找的、自編的,妳用自以為是
Thumbnail
穗波心理師描述了自己在加護病房中的經歷,包括在做腦部MRI前的情境,以及在醫院中的各種護理過程和心情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