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確一書的親身實踐版~「我如何真確理解世界」讀後感

2023/04/02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真確》:公衛學者的邏輯思辯

本書記述了《真確》作者「漢斯.羅斯林」的生平及其秉持的價值與信念。
在看《真確》的時候,一開始覺得這是本偏重邏輯思考的書,從書中學習到不被偏見、歧視或恐懼影響看待事物的方式,而能憑藉充足的「證據」釐清事物的真相。
但不同於一般思辨的書籍,裡面舉的各種破除偏見的例子,幾乎都是全球性的公衛議題,例如嬰兒死亡率、非洲兒童疫苗接種率、人口組成結構等等,看了作者簡介才知道他是一位公衛學者。
公衛學者卻來寫邏輯思辯的書,這出於什麼樣的想法?在網路上搜尋「漢斯.羅斯林」,找到這本《我如何真確理解世界》,進一步認識他的生平與信念。

新興中產階級的理想樣板

「漢斯.羅斯林」自己在書中的描述,我覺得就是一個勤勤懇懇、腳踏實地的人。
他出生在二戰後,當時瑞典開始穩定發展建設,經濟逐漸成長、教育日益普及,人民生活漸趨穩定好轉,一般家庭都可以基本生活品質,收入也供得起小孩上學。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他有受教育的機會,憑藉自己的努力也順利考上大學讀了醫學系,就是戰後嬰兒潮的成長典型。
自己的二位舅舅也是這樣,在一般家庭中長大,好好讀書,考上大學,一位出國念書,回來在大學任教,一位進入銀行工作,憑著表現升遷,標準發展中國家興新中產階級的理想樣板。
自己小時候也是這樣期許自己,但社會環境變遷太快了,自己掌握不住這樣的潮流與機會,有點掉隊了…
瑞典,其他國家眼中的天堂

從莫三比克到全世界

回正題,他看到自己所身處的時間與空間並對照父母、祖父母甚至更之前的世代差異,開始對世界有更多的好奇與探索,並到歐洲、亞洲各地旅行,驚嘆不同文化的深度與差異,動搖原本對世界的觀點,也想更真實地瞭解不同世界。
醫學院畢業後,他選擇到莫三比克行醫,每個選擇都是環環相扣的,雖然在莫三比克只有短短二年,卻從此推動著他的行醫、學術、研究與宣導教育生涯。
在莫三比克時,漢斯.羅斯林遇到不知名的傳染病,為了更瞭解疾病,促使他日後回學校進修,以增加研究能力,更進一步取得了博士學位,接著因為剛果也有類似的傳染病,讓他成為傳染病研究人員,後期還參與伊波拉病毒的防疫工作。
取得學位,在學校的教學過程中,他感受到學生對於非洲認識的貧乏,開始進行公衛的宣導教育,意外發現除了學生,就連聯合國的專業人士、世界級的領袖對於非洲、亞洲的認識也都停留在幾十年前,但囿於偏見不易改變,就轉而以宣導及推廣為主,進而才有了《真確》這本書,介紹不被偏誤扭取的思考方式。
這一連串的過程,「漢斯.羅斯林」的生涯也不是接受到什麼天啟、呼召,就是順應著目前面對的問題,不斷嚐試解決的歷程,其實跟每個人都一樣,面對生活的狀況找出因應的辦法,環環相扣的事件不停推動著他,儘管每件事都不容易,但也在面對與克服挑戰的過程中,造就出現在的「漢斯・羅斯林」。
在書中他毫不隱瞞在面對困難時的無助與害怕,也坦承他曾做錯的事,每件事的結果有些好也有些壞,但已經支撐到現在的自己,都值得被安慰與肯定。
從在莫三比克的小醫院開始,回首三十年的生涯,「漢斯.羅斯林」從醫生也成為享譽全球的公衛學者,不用驚天動地,一步一步腳踏實地,也能累積出巨大的成就。

理想:從現實開始

儘管對公衛領域做出巨大成就,但在書中,不太會覺得他有什麼太了不起的地方,一來是他很坦率,敢於吐露心中的脆弱,一來則是,他不把取得的成功歸因於自己,都是集所有人之力的成果,自己就是其中一員而已,盡自己的力量就是了,相對的,失敗也不用全部歸咎自己,大部分也都是大環境的不許可。
例如在莫三比克,醫療資源就是這麼少,漢斯不會怪自己救不了生病的人,也能接受低落的醫療品質,並務實看待這樣的現實,轉而將重點放在找出對大多數人最有幫助的做法。
醫院資源有限,就算投注全部的資源,也只能救一、二人,那就應該思考更有效的方式,像是推廣疫苗接種、改善傷口感染等,就有可能救更多人。
三十年後,漢斯.羅斯林再次回到莫三比克,醫療環境雖然跟西方世界比還有一段差距,但已有長足的進步,而且進步的速度比西方要快上許多,都是從無到有的累積,如果一開始就想一步登天達成理想,一定會遇到很快就會遇到挫折而放棄,但接受現有的資源,持續地努力,珍惜一點一滴的進步,也才能享受進步的成果。
另外一提,說也有趣,莫三比克當地人對於「漢斯.羅斯林」抱持著極大的尊敬與感謝,但不全是他對於醫療或公衛的貢獻,而是對於生命的尊重。
有一次,一位懷孕的女性來就醫,儘管經過治療後病人仍不幸過世,但他對家屬致上哀悼,並安排家屬與遺體回到村莊,他認為理所當然的舉動,確認全村感念不已,村長說「在艱困時刻還能這麼尊重他人尊嚴的人,是會被銘記在心的」。

尊重與真確:代結論

「尊重」是「漢斯.羅斯林」根深蒂固的價值,並適用於所有人。
在書中,他常為了「不經意的驕傲」或「自以為是」感到愧疚,時時提醒自己要尊重對方,並由衷讚賞那些心懷理想而努力不懈的人,更願意接受不同的觀點,挑戰自己的想法,克服偏見。
我覺得「真確」一詞也是源自於尊重的概念。
在中文的使用習慣中,幾乎沒有看過「真確」的說法,通常都是「正確」,而其中的差異,我想就是有沒有「價值判斷」。
「正確」對應的是「錯誤」,而「真確」對應的是「偏誤」,他寫這本書並不是要斥責或糾正大眾的價值觀,而是在於坦露真相。畢竟我們的想法與對於世界的認識,大多是因為家庭、學校與媒體的訊息導致,有不同的認知或想法並不是錯誤,世界也沒有所謂「絕對正確」的發展方向。
所以,重點不在爭論誰對誰錯,而是要先知道「真實的現況」是怎麼樣子,如此才能做出適合的判斷,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
「漢斯.羅斯林」在2017年2月因胰臟癌過世,也在人生的最後一段時光完成了《真確》這本書,持續傳遞他的理念,讓人們能夠扭轉偏誤,不過度樂觀,也不過度悲觀,真實地認識這個世界。

書籍介紹:

書名:我如何真確理解世界:漢斯.羅斯林的人生思辨
作者:漢斯.羅斯林、芬妮.哈耶斯坦
譯者:郭騰堅
出版社: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01

延伸閱讀

10會員
28內容數
我的書桌及書架加起來的空間大約1坪多,十足的一個小小角落,所以叫做「Vico的讀書角落」。空間雖小,但希望經由閱讀可以接觸外界廣闊的世界、深邃偉大的心靈及無窮無盡的想像力,為生命帶來更多不同的體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