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於2018年1月3日出版,至今也超過5年,是一本可以輕鬆閱讀的半自傳、團隊領導以及分享微軟理念與價值的書。
作者於1967年8月19日出生,15歲時進入海德拉巴公立中學就讀。海德拉巴(Hyderabad)位於印度中部,是印度特倫甘地邦的首府。海德拉巴也是印度南部最大的科技中心之一,擁有許多高科技公司和研究機構。
15歲這一年,作者的父親從曼谷買了一台Sinclaire公司生產的ZX Spectrum 8位元個人電腦給他。電腦中的Z80 CPU 是1970年代中期一位從Intel離職的工程師研發的。當年蓋茲和艾倫就是用這顆晶片寫Microsoft BASIC 最原始的版本。Z80啟發了作者,讓作者開始思考軟體、工程學、甚至個人電腦技術普及化這件事。( 頁48~49 )
2009年有一部改編自印度暢銷書作家奇坦·巴哈特的處女作小說《五分生》(Five Point Someone)的寶萊塢喜劇劇情片《三個傻瓜》,是一部以印度首屈一指的帝國理工大學ICE,並且以印度理工學院IIT為背景,探討教育宗旨的電影。能進入IIT是當時印度中產階級家庭的崇高榮耀,但作者並沒有通過IIT的考試,後來選擇馬尼帕爾理工學院 Manip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電機系就讀。作者當時的想法是覺得電機系比較能接觸電腦和軟體,從此引領作者走上通往矽谷和微軟的道路。
作者於1992年12月結婚, 1996年8月有了第一個孩子贊恩。贊恩因生產時胎兒窘迫,出生後就長期住在西雅圖兒童醫院的加護病房。接任執行長後的作者,曾經從加護病房中注意到好幾台儀器是Windows系統,也有越來越多儀器連到雲端。雲端網路能儲存大量資料,也有強大的運算功能,這提醒作者一件事 ~ 在微軟努力做的事,已經超越企業經營範疇。
後來成為印度裔美國人的作者,目前也是微軟公司的CEO。 他在微軟工作了超過20年,曾擔任過多個職位,包括副總裁、資深副總裁等。45歲時成為微軟歷史上第三位CEO。 他在2017年發表了本書,書中提到了他對於科技、商業、人工智慧等議題的看法和想法。
最讓作者感到痛苦不堪的是,帶領微軟公司的文化轉型。
想一想我們不斷自問的一個問題 : 未來運算平台是甚麼 ? 幾十年來,Windows一直是PC 的首選平台,新時代是雲端加上其多感官與跨裝置體驗的優勢,那會造就新電腦和新運算技術,以絕佳的偵測與互動能力,回應個別用戶的偏好。我們正在埋頭努力打造終極的運算體驗,融合混合實境、人工智慧與量子運算。這當中哪一項能夠稱霸2050年的運算世界 ? 或是會出現目前還無法想像的新突破 ? ( 頁157 )
領導者必須有想法,在面對未知的恐懼與慣性思考時仍然能夠創新。朝不確定的未來靠近時,須冒險,也會犯錯。這感覺像正在學飛的小鳥,一下子拍打翅膀、一下子原地亂跑打轉。學飛的過程不太好看,但是飛翔很美。( 頁158 )
本書副標題為「重新想像AI+HI智能革命下的商業與變革」,作者認為AI+HI將會是一個智能革命,並且將會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商業模式。同時,AI+HI將會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解決複雜的問題,並且創造出更多價值。而微軟正在透過AI+HI改變世界,至於如何實現AI+HI,這需要很多不同領域的人才和技術的結合。 例如,需要有AI專家、軟體工程師、數據科學家、心理學家等等不同領域的人才來共同合作。 此外,還需要有大量的數據和計算能力來支持AI+HI的發展。
說歸說,做歸做。吸引人才的最佳利器仍是薪資報酬。作者曾經在某個會議受訪最後,主持人針對女性要求加薪的議題,希望他提出看法,結果竟發生災難性的失言風波,不留情面的批評聲浪同時影響到微軟公司聲譽。當時作者非常沮喪,但面對事件導致的壓力,作者展現出逼自己成長的心態,他寄出信件給所有員工,鼓勵他們觀看受訪影片,並指出自己那樣的說法完全錯誤,並且道歉。
這也讓作者意識到性別、種族是非常根深蒂固的文化觀念,而文化又是一個模糊、不具象的概念,想要破除,就必需更謹慎去定義我們想要的文化。微軟很早就提出了 Responsible AI的口號,就是要做出負責任的AI,但使用者畢竟是人類,人類的道德原則會影響,而且正在孕育超人類新物種的道德原則,不得不慎。
科技存在的意義最重要的是為了解決人類面臨的問題。2023年,AI+HI 已經讓電腦腦動大開,也讓人們傻眼到下巴掉下來。我知道所有周遭的環境,在我一個人的一天24小時內,科技正明顯地在重新改造這一切,我們會焦慮但不能抗拒,反而要學習並善加利用,並相信它所帶來的美好會勝過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