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閱讀觀點69】你以為的動盪的世界,其實歷史早已發生過--《變化中的世界秩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未來的時代將和我們一生所見所聞截然不同,只不過,類似的情境早就在歷史史上發生過許多次。」--瑞.達利歐

人類的壽命有限,以至於我們在有限的生命裡,會相信某些事情會維持現狀,不會改變,比如國家。不過《變化中的世界秩序》提到,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政府體系、經濟體系、貨幣與帝國能夠長生不死;又或是遇到劇烈的變動,彷彿世界末日般,但其實在歷史的洪流早已發生過好幾次。

《變化中的世界秩序》作者瑞.達利歐,研究過去500年以來的主要帝國與其貨幣的興衰,尤其近年來美國採量化寬鬆,各國的財富、政治與價值觀達到一個巨大鴻溝,以及美中兩國對抗,不過,這也不是歷史上第一次發生,前一次類似的情形是在1930-1945期間發生。

raw-image

帝國興衰大週期模型

瑞.達利歐說,如要看清楚大局,就不能專注在細節。鑑於歷史產生有驚人的相似度,《變化中的世界秩序》試圖建立一個「帝國興衰大週期模型」,從歷史學習教訓,並希望能夠預測未來。

「帝國興衰大週期模型」主要是新秩序-興起-巔峰-衰敗-新秩序。當中又區分三大週期:「優質與劣質金融週期」、「內部有序與混亂週期」、「外部有序與混亂週期」。

在「優質與劣質金融週期」方面,第一階段一開始是很少債務,以及「硬通貨」有了「硬貨幣」的產生;第二階段是對「硬通貨」的債權,民眾習慣將「貨幣票據」當成貨幣使用;第三階段是債務增加,債券票據的持有人與銀行發現信貸跟債務的奧妙,於是開始借貸產生,直到債務的數量超過實際上可供購買的商品與服務;於是第四階段,爆發債務危機,促使官方引導貨幣貶值,大量印鈔,打破與「硬貨幣」的連結;第五階段,貨幣貶值;第六階段,回歸硬通貨,因債務資產引爆導致的拋售潮,產生擠兌的現象,使民眾逃離現金與債務。

在內部週期方面,一樣是六階段。第一階段,新秩序開始,新領導階層鞏固權力,導致...;第二階段,當資源分配系統與政府官僚機構建立和完善時,會導致...;第三階段,當有了和平與繁榮,會導致...;第四階段,當過度支出和大量舉債以及財富和政治分歧過大時,會導致...;第五階段,當財務狀況非常糟糕且衝突愈發激烈時,會導致...;第六階段,當內戰/革命時,會導致...。

關於現在

大家可以用上述的模型,想想一下現在的世界、金融以及臺灣,正處於哪個位置,看起來似乎是不太樂觀的感覺。

作者提到,中國正處於上升位置,而美國正處於下降的位置,尤其在美元成為全球主要貨幣後,美國向其他國家借太多錢(包含中國),造成美中爭霸時,處於尷尬的債權國與債務國的關係。書中當然也提到臺灣的主權問題,如果發生第四次臺海危機,很可能就是因為臺灣的主權問題。

歷史也顯示,所有國家的成功都依賴於國力持續增強,卻不致過度使國家邁入衰亡。真正成功的國家都能維持長達兩、三百年,但沒有國家能夠永久持續(聽起來多令人震驚的一段話,尤其是臺灣人)。

關於未來

關於未來,作者說,他在14歲時學到一句話「靠水晶球預言的人註定要吃碎玻璃」,但他還是藉著回顧過去了解可能發生的事,避免可能犯的錯,同時感知並適應正在發生的事(即使它無法預料),並歸納出事情可能發生機率。

以量化角度來看,從過去一百年的發展,作者合理預估未來十年世界人口將比現在高出10-15%,人均產出高出20%,人均財富高出30%,平均壽命延長7.5%。

以質化角度來看,因為人類創新發明的能力,未來只要人類不自取滅亡,創造力與生活水平會更好。

另外,從長遠來看,最大的風險是貨幣價值風險,因為巨額赤字的儲備貨幣國家,其赤字和債務都是用本國貨幣計算,藉由印鈔償還債務,並將風險從債務人轉到債權人身上,所以最大的風險,是債權人持有的資產會貶值,甚至報酬率低於通膨。這對美元來說,最有可能的是,他會像歷史的儲備貨幣一樣逐漸失去地位,剛開始會緩慢下滑。然後迅速衰弱。


西恩後見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曾說:「人類從歷史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汲取任何教訓。」

這本書總結過去幾百年的歷史,讓讀者可以鑑往知來,尤其對比這幾年來的世界格局,會發現似乎有驚人的類似。不過比較可惜的是,它只能告訴我們可能會有這個狀況,但是不是真的會往這個結局發展,又或是如果往這個結局發展後,我們要如何應處,則沒提到太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深邃月光-avatar-img
2023/04/20
印鈔還債,印股票增資吸收資金,都是類似的行為,只要這些有價的東西持續被持有,那就沒有太大問題了?
avatar-img
滾石西恩的沙龍
99會員
163內容數
閱讀面向會包含時間管理、工作效率、習慣強化、閱讀寫作技巧與人際關係等面向,並希望整理不同作者的觀點,內化成自己的想法,打造適合自己的系統。如果這也是你(妳)追求的目標,歡迎一起加入。
滾石西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前陣子讀《把時間當作朋友》,作者李笑來分享一個俄國特工年科靠著蹲下,躲過追殺的故事。 書中提到,有位俄國特工年科同志有一次被一群美國特工追殺,手中的左輪手槍裡已經沒有子彈,他只能邊跑,邊想辦法擺脫厄運,當他衝下一段長長的大理石臺階時,竟然做出一個常人無法想像的動作——止步蹲了下來。
Thumbnail
2025/04/24
前陣子讀《把時間當作朋友》,作者李笑來分享一個俄國特工年科靠著蹲下,躲過追殺的故事。 書中提到,有位俄國特工年科同志有一次被一群美國特工追殺,手中的左輪手槍裡已經沒有子彈,他只能邊跑,邊想辦法擺脫厄運,當他衝下一段長長的大理石臺階時,竟然做出一個常人無法想像的動作——止步蹲了下來。
Thumbnail
2025/04/23
不知道看這篇文章的你是幾歲?如果你已經40歲,認知哪些能力正在改變,對於開啟第二人生會很有幫助;如果還沒40歲,先做好準備也不錯 《重啟人生:一個哈佛教授的生命領悟,給你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在開頭用很多數據說明,不論從事何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40歲到50歲出頭開始走向衰退。 更糟的是,職涯
Thumbnail
2025/04/23
不知道看這篇文章的你是幾歲?如果你已經40歲,認知哪些能力正在改變,對於開啟第二人生會很有幫助;如果還沒40歲,先做好準備也不錯 《重啟人生:一個哈佛教授的生命領悟,給你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在開頭用很多數據說明,不論從事何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40歲到50歲出頭開始走向衰退。 更糟的是,職涯
Thumbnail
2025/04/21
當大家都投入Podcast,你心想著:「很多人都在做Podcast了,我現在再跟進,不可能會成功吧?」 《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作者用行動告訴你:可以,只要找對方法。 因為(當時)市場上沒有人做日更的Podcast,儘管有許多專家告訴作者不可能,也不建議做日更Podcast,不過作者認為這是他的
Thumbnail
2025/04/21
當大家都投入Podcast,你心想著:「很多人都在做Podcast了,我現在再跟進,不可能會成功吧?」 《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作者用行動告訴你:可以,只要找對方法。 因為(當時)市場上沒有人做日更的Podcast,儘管有許多專家告訴作者不可能,也不建議做日更Podcast,不過作者認為這是他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進步主義的敘事中,我們已經擺脫了塑造過去文明歷史的興衰循環。當然,就我的看法而言,這種敘事是錯誤的。循環就像是演化論本身一樣,是自然法則的一部分,一個事物能夠有一個開始就會必然性的有一個結束。而現實中自然的複雜度則容許多個社會循環同時出現。我們將探討現在我們這個社會所屬的循環在歷史中的位置。
Thumbnail
進步主義的敘事中,我們已經擺脫了塑造過去文明歷史的興衰循環。當然,就我的看法而言,這種敘事是錯誤的。循環就像是演化論本身一樣,是自然法則的一部分,一個事物能夠有一個開始就會必然性的有一個結束。而現實中自然的複雜度則容許多個社會循環同時出現。我們將探討現在我們這個社會所屬的循環在歷史中的位置。
Thumbnail
「太陽從東邊升起」是一種地球觀的論點,因為太陽一直都在那裡,並沒有升起。
Thumbnail
「太陽從東邊升起」是一種地球觀的論點,因為太陽一直都在那裡,並沒有升起。
Thumbnail
「未來的時代將和我們一生所見所聞截然不同,只不過,類似的情境早就在歷史史上發生過許多次。」--瑞.達利歐 人類的壽命有限,以至於我們在有限的生命裡,會相信某些事情會維持現狀,不會改變,比如國家。不過《變化中的世界秩序》提到,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政府體系、經濟體系、貨幣與帝國能夠長生不死;又或是遇到劇烈
Thumbnail
「未來的時代將和我們一生所見所聞截然不同,只不過,類似的情境早就在歷史史上發生過許多次。」--瑞.達利歐 人類的壽命有限,以至於我們在有限的生命裡,會相信某些事情會維持現狀,不會改變,比如國家。不過《變化中的世界秩序》提到,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政府體系、經濟體系、貨幣與帝國能夠長生不死;又或是遇到劇烈
Thumbnail
Covid-19的疫情,可以看出全球化的緊密,短短的時間病毒散佈了,直到如今仍然未結束,但對經濟的影響,因著隔離封城等因素,造成生產運輸等問題,使得本來過剩的全球化產業,瞬間進入了原物料短缺,全球物資配送受到了限制,這時來閱讀這本《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格外有感觸,更帶來許多值得思考的議題。
Thumbnail
Covid-19的疫情,可以看出全球化的緊密,短短的時間病毒散佈了,直到如今仍然未結束,但對經濟的影響,因著隔離封城等因素,造成生產運輸等問題,使得本來過剩的全球化產業,瞬間進入了原物料短缺,全球物資配送受到了限制,這時來閱讀這本《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格外有感觸,更帶來許多值得思考的議題。
Thumbnail
過去二十一世紀初期的全球化秩序,已經基本上瓦解了。但是新型態的國際秩序仍未穩定,我們已經進入到了一個舊的秩序已經結束,但新的秩序尚未到來的時代。
Thumbnail
過去二十一世紀初期的全球化秩序,已經基本上瓦解了。但是新型態的國際秩序仍未穩定,我們已經進入到了一個舊的秩序已經結束,但新的秩序尚未到來的時代。
Thumbnail
 時代的變化,通常是漸漸的,漸漸的,一些微小的,片段的,零碎的改變,可是,突然之間,一切都不一樣了,原先似乎龐大堅固的結構就土崩瓦解,然後再也回不到過去了。  真實世界的進展,往往不是線性的,而是曲線,存在所謂臨界點或崩潰點,這對我們習於「昨天是如此,今天還好,所以明天也應該還可以」的線性思維,是很
Thumbnail
 時代的變化,通常是漸漸的,漸漸的,一些微小的,片段的,零碎的改變,可是,突然之間,一切都不一樣了,原先似乎龐大堅固的結構就土崩瓦解,然後再也回不到過去了。  真實世界的進展,往往不是線性的,而是曲線,存在所謂臨界點或崩潰點,這對我們習於「昨天是如此,今天還好,所以明天也應該還可以」的線性思維,是很
Thumbnail
有生就有死,生命如是,人類文明亦如是,請大家抱著人類文明終會走向黃昏的覺悟,重新思考我們的文明要走向何處?
Thumbnail
有生就有死,生命如是,人類文明亦如是,請大家抱著人類文明終會走向黃昏的覺悟,重新思考我們的文明要走向何處?
Thumbnail
>BY李彔 1+1>2不能完全解釋現代化經濟長期成複合增長的現象,為什麼? 因為當所有的人都餐與道自由交換的市場中,社會分工極大化實,社會財富的增長到達極限... 李彔在此問題上有所突破:他指出人的知識積累對社會分工和交換所產生的增量的放大作用。 *李彔認為什麼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制度創新? >>現
Thumbnail
>BY李彔 1+1>2不能完全解釋現代化經濟長期成複合增長的現象,為什麼? 因為當所有的人都餐與道自由交換的市場中,社會分工極大化實,社會財富的增長到達極限... 李彔在此問題上有所突破:他指出人的知識積累對社會分工和交換所產生的增量的放大作用。 *李彔認為什麼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制度創新? >>現
Thumbnail
19世紀末、20世紀初 工業革命和大航海時代帶來的轉變到了一個瓶頸 兩次世界大戰的發生 是權力重整的必然 制度的改變 是權力重整的副產品 其中有多少是真的為了全人類的福祉... 毋寧說我比較相信 歷史是為勝利者書寫 而為賢者諱、為長者諱的典型塑造 是為了讓權力穩定的必要工作....
Thumbnail
19世紀末、20世紀初 工業革命和大航海時代帶來的轉變到了一個瓶頸 兩次世界大戰的發生 是權力重整的必然 制度的改變 是權力重整的副產品 其中有多少是真的為了全人類的福祉... 毋寧說我比較相信 歷史是為勝利者書寫 而為賢者諱、為長者諱的典型塑造 是為了讓權力穩定的必要工作....
Thumbnail
人類的思維通常是以一種線性邏輯的推理在進行,簡單講,也就是「昨天如此,今天如此,明天也就會如此」的理性預估。但是生態系生物演替衰變的真實情況,卻是以「有限環境裡的非線性關係」來呈現,存在著臨界點。當前天是如此、昨天是如此,今天也是如此的樂觀線性成長,一旦到了某一個臨界點時,再來的明天就是崩潰或滅絕。
Thumbnail
人類的思維通常是以一種線性邏輯的推理在進行,簡單講,也就是「昨天如此,今天如此,明天也就會如此」的理性預估。但是生態系生物演替衰變的真實情況,卻是以「有限環境裡的非線性關係」來呈現,存在著臨界點。當前天是如此、昨天是如此,今天也是如此的樂觀線性成長,一旦到了某一個臨界點時,再來的明天就是崩潰或滅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