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看職場 – 司馬懿與諸葛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歷史人物中我最喜歡司馬懿,因為他在服侍曹氏家族四代後才由其孫子司馬炎建立晉朝,且於三國分立時與蜀漢諸葛亮有精彩的鬥智過程。

先看一下史上知名的歷史事件『空城計』。簡單介紹空城計的故事背景如下。

三國時諸葛亮駐紮在陽平,派遣魏延等軍隊合兵向東,只留有一萬人守城。司馬懿親帥大軍二十萬抵擋諸葛亮,卻與魏延軍隊錯道,直接往陽平前進,距離諸葛亮六十里路時,其偵查哨兵回報諸葛亮在陽平城中兵少力弱。

當時諸葛亮也獲知司馬懿馬上攻打陽平,但是魏延軍隊已經走遠,也來不及派人令軍隊回防,將士皆不知道如何應對。

此時諸葛亮神態自若,命令軍中都偃旗息鼓,不得妄出,又命令打開四方城門,派出幾個人故意在城門前掃地。司馬懿認為諸葛亮謹慎持重,不可能如此一派輕鬆,因此懷疑有伏兵,於是領軍向北依山而走。

簡單說就是諸葛亮面對司馬懿大軍進襲,故意大開城門,坐在城上焚香操琴,讓司馬懿以為城內有伏兵,因而退兵。(但不少史學家認為此為虛構故事)

好,看到這裡,不管此故事是否為史實,你想想司馬懿真有那麼笨嗎? 就算當時諸葛亮在陽平真有大軍,以司馬懿的20萬大軍也不一定會輸。因此有另一派觀點說是司馬懿早知諸葛亮城中無兵,也故意將計就計配合諸葛亮演這齣戲。目的呢?

司馬懿直到死前並無篡位曹魏政權或改國號,因此留著諸葛亮這個敵人,方能保有自己存在的價值。如果重要的對手已死,那曹魏政權會不會對司馬懿兔死狗烹鳥盡弓藏? 如果被鳥盡弓藏,那之後司馬家族還有機會建立晉朝嗎?

所以職場上有時候也不一定要將你的敵人趕盡殺絕。

我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在銷售事務機器,當時公司業務單位分成AB兩組,我在的A組的業務主任業績總是比B組的業務主任好很多。因此每次競賽總能凸顯出A組的優秀。後來B組的業務主任離職後,公司就將兩組合併。接下來就只剩組內互打,原來的組別競爭已不付存在。也就是沒有對照組來顯示你的優秀了!

司馬懿的故事是不是給你一些啟示了呢?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流星雨的沙龍
30會員
95內容數
1996年踏入職場,從業務開始做起,後來開啟我的企劃人生,最後多扮演經營管理。產業都在網際網路與電子商務相關。職務歷經業務員、業務經理、事業部協理、總監、特助、副總經理等不同角色,最不喜歡的就是踏著別人往上爬。職場是做事的,但大部分時間卻要做人。服務客戶是正常的,但大部分時間卻要和客戶鬥智。想了解更多就來看我的文章~
流星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0
本期商業周刊商場自慢塾專欄文章「能影響一、兩個人,我就心滿意足了 」,其中何飛鵬提到有一次去中研院物理所領吳大猷科普著作獎,在領獎的大廳中,看到吳大猷寫了一段話:「如果我說的話,寫的文章能影響一、兩個人,我就心滿意足了!」   看到這段我突然想起來親身的幾個類似情境。 A君是我20年前帶過的
Thumbnail
2025/03/20
本期商業周刊商場自慢塾專欄文章「能影響一、兩個人,我就心滿意足了 」,其中何飛鵬提到有一次去中研院物理所領吳大猷科普著作獎,在領獎的大廳中,看到吳大猷寫了一段話:「如果我說的話,寫的文章能影響一、兩個人,我就心滿意足了!」   看到這段我突然想起來親身的幾個類似情境。 A君是我20年前帶過的
Thumbnail
2024/10/14
在大公司或集團中,跨部門分工常見,但其間涉及的成本計算問題卻可能造成協作障礙。本文探討了一個行銷網站更新專案中的成本報價情況,並提出以固定分攤比例來簡化跨部門的合作方式,避免每個小案件都需逐一計算成本,進而提升工作效率。是否你的公司也面臨類似的挑戰呢?
Thumbnail
2024/10/14
在大公司或集團中,跨部門分工常見,但其間涉及的成本計算問題卻可能造成協作障礙。本文探討了一個行銷網站更新專案中的成本報價情況,並提出以固定分攤比例來簡化跨部門的合作方式,避免每個小案件都需逐一計算成本,進而提升工作效率。是否你的公司也面臨類似的挑戰呢?
Thumbnail
2024/02/02
這篇文章描述了M君過著無聊、悠閒的日子,領高薪卻無所事事,其實內心非常苦惱。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提醒年輕人應該多做事,以免將來無所事事。對於正值年少得志、領高薪卻無所事事的人來說,作者建議離開這樣的舒適環境,未雨綢繆。
Thumbnail
2024/02/02
這篇文章描述了M君過著無聊、悠閒的日子,領高薪卻無所事事,其實內心非常苦惱。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提醒年輕人應該多做事,以免將來無所事事。對於正值年少得志、領高薪卻無所事事的人來說,作者建議離開這樣的舒適環境,未雨綢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魏蜀吳三國,基本上有四個人被封過太傅:皇帝的老師。 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司馬懿。 司馬懿在魏明帝曹叡末年,本是太尉,國家軍隊的最高領導人。等到曹芳即位,一個月後便改封司馬懿為太傅。 其後曹爽當政,暢秋十年。
Thumbnail
魏蜀吳三國,基本上有四個人被封過太傅:皇帝的老師。 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司馬懿。 司馬懿在魏明帝曹叡末年,本是太尉,國家軍隊的最高領導人。等到曹芳即位,一個月後便改封司馬懿為太傅。 其後曹爽當政,暢秋十年。
Thumbnail
歷史人物中我最喜歡司馬懿,因為他在服侍曹氏家族四代後才由其孫子司馬炎建立晉朝。 也許司馬懿是學曹操也不一定。因為曹操也是一樣,在生前並未篡位稱帝,直至死前名義上仍以東漢獻帝為主子。最後是由其子曹丕逼漢獻帝讓位而建立魏國。 曹丕死後,曹魏宗室力量仍然強大,司馬懿在魏明帝曹叡在位時,累積了很多軍事功勞。
Thumbnail
歷史人物中我最喜歡司馬懿,因為他在服侍曹氏家族四代後才由其孫子司馬炎建立晉朝。 也許司馬懿是學曹操也不一定。因為曹操也是一樣,在生前並未篡位稱帝,直至死前名義上仍以東漢獻帝為主子。最後是由其子曹丕逼漢獻帝讓位而建立魏國。 曹丕死後,曹魏宗室力量仍然強大,司馬懿在魏明帝曹叡在位時,累積了很多軍事功勞。
Thumbnail
歷史人物中我最喜歡司馬懿,因為他在服侍曹氏家族四代後才由其孫子司馬炎建立晉朝,且於三國分立時與蜀漢諸葛亮有精彩的鬥智過程。 先看一下史上知名的歷史事件『空城計』。簡單介紹空城計的故事背景如下。 三國時諸葛亮駐紮在陽平,派遣魏延等軍隊合兵向東,只留有一萬人守城。司馬懿親帥大軍二十萬抵擋諸葛亮,卻與魏延
Thumbnail
歷史人物中我最喜歡司馬懿,因為他在服侍曹氏家族四代後才由其孫子司馬炎建立晉朝,且於三國分立時與蜀漢諸葛亮有精彩的鬥智過程。 先看一下史上知名的歷史事件『空城計』。簡單介紹空城計的故事背景如下。 三國時諸葛亮駐紮在陽平,派遣魏延等軍隊合兵向東,只留有一萬人守城。司馬懿親帥大軍二十萬抵擋諸葛亮,卻與魏延
Thumbnail
三國時代,蜀大將諸葛亮率領十萬大軍,走斜谷道由始平出,佔據了武功五丈原。魏國這邊派出了司馬懿,駐軍渭南抵禦。 諸葛亮沒有進攻,而是分兵展開屯田,打算長期抗戰。屯田兵進入渭水之濱,竟與百姓相安無事。諸葛亮展開的,是政治作戰,同時更送女子服飾給司馬懿,試圖激怒他。
Thumbnail
三國時代,蜀大將諸葛亮率領十萬大軍,走斜谷道由始平出,佔據了武功五丈原。魏國這邊派出了司馬懿,駐軍渭南抵禦。 諸葛亮沒有進攻,而是分兵展開屯田,打算長期抗戰。屯田兵進入渭水之濱,竟與百姓相安無事。諸葛亮展開的,是政治作戰,同時更送女子服飾給司馬懿,試圖激怒他。
Thumbnail
年輕時的他,滿腔熱血,雄心壯志。他愛國,更愛家。
Thumbnail
年輕時的他,滿腔熱血,雄心壯志。他愛國,更愛家。
Thumbnail
朝代維持不容易,如同公司或情感經營,總是會遇到很多內外挑戰 今天就要來說說歷史上的今天-高平陵之變,這個事件讓司馬家正式在曹魏王朝中取得軍權,即使有之後的壽春三叛,也只是讓司馬家完全掌握政權,建立晉朝。 我們可以從司馬懿身上學到什麼呢?
Thumbnail
朝代維持不容易,如同公司或情感經營,總是會遇到很多內外挑戰 今天就要來說說歷史上的今天-高平陵之變,這個事件讓司馬家正式在曹魏王朝中取得軍權,即使有之後的壽春三叛,也只是讓司馬家完全掌握政權,建立晉朝。 我們可以從司馬懿身上學到什麼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