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作於3/14)
# 宗教殖民建築重新啟用是反殖民嗎(我的個人省思)
這個問題可能依據每個人的價值觀有不同的回答,至少以我的價值觀來看,會覺得不是很OK,並主動跟朋友討論不妥當的點,但不會到極力反對或是像這次桃園市政府的反應一樣劇烈。我認為每一輩的人都會有不同的觀點,在這個標題之下,老一輩經歷過日本皇民化時代剝奪宗教信仰自由的耆老大概會覺得非常不滿;年齡接著相鄰的父母輩也可能因耆老們分享而有所共感;年輕的一輩包含我自己,從小接觸了日本動漫等文化,日劇、流行音樂長期接觸下來,自然與日本近代文化親近甚多,或許在面對以往的殖民問題時就不會這麼敏感,反而支持觀光與在地文化創生。
其實我是覺得迎回神明是不妥的,雖然因為隔代差異,及對日本現代文化的接觸,讓我對反對一事沒有這麼積極(我比較在意地方觀光以及好看的打卡點)。但畢竟桃園神社遺址,確實是在當初殖民政府,迫害台灣人宗教信仰的皇民化主義下被建成的,構成這個不妥的前提,在我的觀點中是因為神明迎回了象徵殖民之惡的舊地。我認為今天若是神社重新選址,再興建新的神社,並作為神社園區,跟桃園神社一樣有許多有趣的文創活動、攤販,或許就不會有這次的爭議了。
我目前想到一個例子,但仍有些極端(歡迎大家集思廣益想更好的),目前德國集中營剩下建築本體,作為給後世的警惕。假使德國政府將其改造為監獄(對照今日神社正常宗教建築,這邊也是正常設施),還剛好都在這個集中營改造的監獄裡,都關押猶太籍的囚犯,如此是不是會讓人覺得有返回納粹極權時代的聯想呢?又或是根據我朋友的說法,相當於波蘭政府在奧斯威辛集中營景區裡,舉辦德國豬腳文化節,這樣想想好像挺尷尬的。
神社建築也如此,現今作為純粹宗教來看待時,確實無害。但在歷史的脈絡下曾經迫害過宗教自由的原址,即使重新迎回神祇,也再無以往迫害之意,也仍然會給人負面的聯想。更何況二戰至今不超過百年歷史,曾經在當代受殖民之苦的耆老們,肯定難以接受。神社某方面作為古蹟存留的意義,我認為也是告訴後人,這裡曾經發生過的事情及歷史意義。客觀來說,的確可以喜歡神社建築之美,但也要同時留意曾經在此發生的歷史脈絡以及意義,若是不小心傷害了那些曾經的被害人或其家屬,這就可謂觀光做不好,連自己國民都得罪了。
觀光也好,景點也罷,對於一件事情的價值觀或許也會因為時代更迭而改變,但在還有反對意見的今日,互相的尊重、包容、討論,才能成為台灣優良文化的多元價值,究竟是否將迎回的神祇保留,還是只聽學者意見與批評就得遷走?我認為都還有討論的空間,我想人民可以試著在了解宗教殖民建築背後的意義之後,再做出理性討論與倡議,政府方也不應為顧及反對者而風馳電掣般火速遷走神祇,目前整件事件就像是舊日的仇恨延續,很少看到雙方交流觀點並且了解全貌後理性討論的。
個人認為古蹟建築仍應該保持其客觀的歷史脈絡,或者說在不傷害至一些國民情感的前提下,好好地規劃觀光。至於若是有新蓋的神社建立於不會造成負面聯想之處,我本人是樂見,畢竟這也是台灣對於多元宗教的包容,而且我真的很喜歡美麗的神社建物(請給我一個不會有爭議,還能在台灣好好體驗神社文化的地方)。
希望這次的桃園神社事件能通過這次的討論,成為了解不同論點的橋樑,互相尊重並友善溝通,也讓生長於台灣這片土地的我們藉此機會,對於本土文化議題的關注更上一層樓。
# 「桃園神社會因為神回去,而變回原先沒觀光人潮的模樣嗎?」
我認為目前桃園神社因為本次事件,熱度再次升高,應該不少人短期內會去舊地重遊,緬懷神明遷走前的熱鬧盛況。目前我接獲的最新消息是社務所已經將神明在超短的時間內請回了,而根據部分報導也指出,部分布景如鐵架上的燈籠也隨之被撤離。
我不曉得這次桃園市政府會做到怎麼樣的地步,但我認為若是最具爭議的宗教問題已經被強力排除,剩下的祈願牆、風鈴廊道等物件應該是要能夠保留的,我認為若是只有神尊移出桃園神社,或許會對商家的商品帶來部分改變,也許也要重新適應並推出新的觀光產品,但我仍樂觀地認為,一處富有文化背景,景觀優美的好去處是不會就這樣沒落的,或許就像神社建築,雖歷經風霜,經過先人的努力建築物得以存留並成為神社園區。我由衷希望這次的事件能夠讓桃園神社一帶,再度展露出如神社屹立至今的精神,繼續維持並發展,帶動地方文化跟經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因此我們若是有機會更應多給予關懷與支持。
文章至此,若是你還沒去看過桃園神社,目前神社園區也還有許多豐富的古蹟、設施,請一定要找個美麗的日子前往,一定會有不少收穫;去過的朋友也可以再度拜訪,在了解了桃園神社歷史、事件的始末後,或許你會在再次參訪中,找到更多屬於自己的寶貴體驗與心得。
# 大家的看法又是什麼呢?
你認為專家、學者罵得正確嗎?
你認為桃園神社的未來可能如何呢?
沒有了神明的神社對你而言是什麼呢?
歡迎留言討論
👉也謝謝觀看本議題落落長的文章,喜歡的話也請追蹤
本粉專
歷史湯 History Soup,希望成為你的知識雞湯,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