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兵法06-舉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舉措之政,謂舉直措諸枉也。」

舉直的「舉」很好理解,舉用起用。

為什麼說「直」?孔子說過「以直報怨」嘛,你要起用的不是好的人,有德行的人,而是正直的人。

好壞賢能,本身有很多主觀性的判斷。同樣是說話很直,我們身為聽者會因為自己的情況去判斷好壞。

不要,諸葛亮的意思就是先不要判斷,是直男就先用了再說。

相對的,「措」就是放下。手足無措,手腳不知道要放在哪裡。

枉就是彎曲,不直的。不是直男的就放下吧。

「夫治國猶於治身,治身之道,務在養神,治國之道,務在舉賢,是以養神求生,舉賢求安。」

管理國家,就跟管理自身一樣。身體管理的頭號要務,就是養神,不是養小鬼。中國說「精氣神」,神的解釋要用「我」來看。

意即一切的領導。

神要怎麼養?葛亮不說,阿亮只說治國務在舉賢,幹嘛一開始舉直這裡又要舉賢?因為進入 step by step 的說明模式了。

舉賢,是為了求安。

「我」的所有決定,是基於生存所出發。

肚子餓了要吃飯,口渴要喝水,累了要睡覺。

這叫做判斷的基準。

那麼何謂賢人?讓國家能夠安穩的,就是賢人。

很明顯,像諸葛亮這種宣導要打仗的就不是賢人(笑)。

「國之有輔,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細,輔不可弱,柱細則害,輔弱則傾。故治國之道,舉直措諸枉,其國乃安。」

賢人輔助國家,就像屋裡的柱子。柱是垂直的,樑是水平的。

柱子不能細,細了就會撐不住,同理,輔助的賢人如果「弱」,那國家就會敗亡。

人不分粗細,合則力強,分則力弱。

所以第一個要點就是,輔臣正直的人要多,垃圾人要少,這就是把國家導往安穩的方式。

直是第一步,賢是追求。

「夫柱以直木為堅,輔以直士為賢,直木出於幽林,賢士出於眾下。故人君選舉,必求隱處。」

木頭直,表示它堅硬。

士人直,表示他賢能。

直木要在樹林中找,賢士要在人群中尋。

嗯?不是廢話?

不是廢話,你看大家都喜歡找「世外高人」,但中國哲學其實說「大隱隱於市」。身為君王要選拔舉用賢才,就要先明白這個「隱」的道理。

「或有懷寶迷邦,匹夫同位;或有高才卓絕,不見招求;或有忠賢孝弟,鄉里不舉;或有隱居以求志,行義以達其道;或有忠質於君,明黨相讒。」

有人身懷絕技卻聽任國家混亂,那是因為你把廢物放在跟他一樣的位置。

也有才能高絕無雙之人,他自然不會來跟你跪求官職。(說自己了亮子)

有人則是忠賢孝悌,但是鄉里不推舉他,所以埋沒了。

這句算是五大類裡面比較特別的描述,如果先前沒注意到「諸葛亮」的憤青程度,我可能就看不懂了。

你知道,曹魏這時候也在檢討察舉制度……因為東漢末年這個制度出了大問題。

簡單的說法是「官官相護」。

推薦人在東漢是「地方官員」,他們會受到地方勢力的影響,進而舉薦地方世族子弟。

事實上九品中正制,本身是把推薦人改成「朝廷官員」想要遏止歪風。但那必須建立在「皇權強大」之下。對推薦審核的負責人來說,皇帝沒有比宗族更強大,造成了九品中正制不但啥也沒改善,反而更加深了世族政治。

回到正文。

有的人乾脆隱居來追求自己的志向,按照自己的行為準則來行事。

那同樣也有人雖然想要為國為君效忠,卻被結黨營私的人搞到無法伸張。

諸葛亮這邊提出的五大類,就是「賢人隱處」。

「堯舉逸人,湯招有莘,周公採賤,皆得其人,以致太平。」

有莘氏是商代名相伊尹的母親,相對堯所舉的「逸人」,推估是平民出身的「舜」也是合理。

為什麼不乾脆指名道姓,就是因為「周公採賤」。

姬旦沒有特別提拔誰,但他「禮賢下士」是很有名的。

反過來說,就是古代明君舉用平民,下士,小國之人,而得到賢人來完成他們的太平治世。

所以諸葛亮前面「賢人五隱」偷婊世家大族,並非空穴來風。

「故人君懸賞以待功,設位以待士,不曠庶官,闢四門以興治務,玄纁以聘幽隱,天下歸心,而不仁者遠矣。」

當我們知道賢人隱藏起來,必須把他們找出來的時候,舉薦就要這麼做。

聲明獎賞,看誰能立下功勞。

設下特殊的職位,準備給特殊的賢人擔任。

庶務官要安排得滿滿當當,聽取天下的意見,讓國家正常運作。

這點我個人覺得很特別。

就像前面諸葛亮說的,治國如治身。今天你連基本作息都不正常,根本不可能知道「哪些東西」能讓你的身體得到更好的提升。

玄纁是黑色和紅色的布帛,稀有產物,是東漢後期聘隱士的「專用道具」。

當你準備好給賢者的位子與待遇,維持國家基本運作,邀請賢士前來……

那麼就會天下歸心,王八蛋自然會遠離你。

是不是覺得過度理想?我們繼續往下看。

「夫所用者非所養,所養者非所用,貧陋為下,財色為上,讒邪得志,忠直遠放,玄纁不行,焉得賢輔哉?」

好用的不是你養的那批人,你養的那批人不好用。看不起貧窮跟醜陋的,只以財力跟外貌取人。阿諛奉承的小人得志,忠義正直的人遠離,玄纁也失去了價值……又怎麼會得到賢者的輔佐呢?

「若夫國危不治,民不安居,此失賢之過也。夫失賢而不危,得賢而不安,未之有也。」

失去了賢者的輔佐,國家不安穩,百姓無法安居。自古以來,從沒聽過失去賢者國家不動蕩,得到賢者國家不安穩的。

「為人擇官者亂,為官擇人者治,是以聘賢求士,猶嫁娶之道也,未有自嫁之女,出財為婦。故女慕財聘而達其貞,士慕玄纁而達其名,以禮聘士,而其國乃寧矣。」

幫每個人挑選他適合的工作,就會混亂。幫每個工作尋找適合的人,才會安穩。聘請賢人就如同嫁娶,難道有女人自己出錢要人家娶她的嗎?

(後來真的有啦,都不要講現代,南北朝最後高歡就是拿了女方的錢)

正因為你給的聘禮合度,嫁到你家的女子才會有合適的表現。你給的玄纁是人家想要的,為你工作的人才會不負其名。

國家,於是安定。

《舉措篇》到這裡,我不會說諸葛亮是因為當代價值觀所以貶低女性。

事實上他對「賢者」也是一樣的看法啊。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每個人行事,都有一個利益的動機。但利益不等於金錢。我們現代比較白話說,叫做每個人都有一個價碼,都有一個自己的理想。你能滿足這個價碼,這個理想,這個人才能為你所用。這屬於最基本的「御下之術」。

《舉措篇》前半是在教判斷舉什麼,後半則是如何舉。

重點便是「玄纁」。

而諸葛亮在最後也「換句話說」給你聽。

周朝為什麼要建立「禮」?

有金融秩序,貨幣才有價值。當政府控制「禮」,控制「價值觀」,政府才能提供「有價值」的事物給賢者。

按照諸葛亮的行文,下一篇就是要說,控制價值觀的方式。

但他要說的並不是經濟政策。

而是「考黜之政」。

考核之道,就是君主手中的利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95會員
95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7/14
2023/07/14
2023/07/09
將苑,有不同版本留存於世。 諸葛亮的《兵法二十四篇》,由《便宜十六策》的後十四篇,加上六篇將苑合成。 對,總共只有二十篇。 而被稱為《便宜十六策》的部分,其實十六篇都是齊備的。 將苑,也有一個單獨版,共五十篇。前六篇也是跟《兵法二十四篇》的末六篇相同。我這邊就是基於《兵法二十四篇》的版本來做。
Thumbnail
2023/07/09
將苑,有不同版本留存於世。 諸葛亮的《兵法二十四篇》,由《便宜十六策》的後十四篇,加上六篇將苑合成。 對,總共只有二十篇。 而被稱為《便宜十六策》的部分,其實十六篇都是齊備的。 將苑,也有一個單獨版,共五十篇。前六篇也是跟《兵法二十四篇》的末六篇相同。我這邊就是基於《兵法二十四篇》的版本來做。
Thumbnail
2023/07/03
「陰察之政,譬喻物類,以覺悟其意也。」 什麼是「陰察」? 我們來到《便宜十六策》的最後一篇,而諸葛亮的開場白是:這個沒有辦法說明。 過去種種,諸葛亮都會先簡單的解說名詞,然後進行內容的深掘。這裡他卻說,「陰察」只能用譬喻的方式,讓你從事物中了解它的道理。
Thumbnail
2023/07/03
「陰察之政,譬喻物類,以覺悟其意也。」 什麼是「陰察」? 我們來到《便宜十六策》的最後一篇,而諸葛亮的開場白是:這個沒有辦法說明。 過去種種,諸葛亮都會先簡單的解說名詞,然後進行內容的深掘。這裡他卻說,「陰察」只能用譬喻的方式,讓你從事物中了解它的道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教令之政,謂上為下教也。非法不言,非道不行,上之所為,人之所瞻也。」 教令,過去在《李衛公兵法》第一次讀到,對軍隊而言,簡單說就是「軍隊的規矩」的意思。 國語字典說是「一國元首所頒布的條例」,其實沒有限定的,地方宗師也可以頒布教令。 諸葛亮這邊強調「教」。 這是一個因教而生的令。
Thumbnail
「教令之政,謂上為下教也。非法不言,非道不行,上之所為,人之所瞻也。」 教令,過去在《李衛公兵法》第一次讀到,對軍隊而言,簡單說就是「軍隊的規矩」的意思。 國語字典說是「一國元首所頒布的條例」,其實沒有限定的,地方宗師也可以頒布教令。 諸葛亮這邊強調「教」。 這是一個因教而生的令。
Thumbnail
「治亂之政,謂省官並職,去文就質也。」 治亂,說的是裁撤不必要的官位,合併工作。意即去掉雜亂的部分,回歸到本質:反璞歸真的意思。
Thumbnail
「治亂之政,謂省官並職,去文就質也。」 治亂,說的是裁撤不必要的官位,合併工作。意即去掉雜亂的部分,回歸到本質:反璞歸真的意思。
Thumbnail
「賞罰之政,謂賞善罰惡也。賞以興功,罰以禁奸,賞不可不平 ,罰不可以不均。」 賞善罰惡,這麼簡單,小學生也知道。 不過小學生通常不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諸葛亮說,對我有利的就是善,亂我安穩的就是惡。所以賞,是為了希望人民士兵建立更多的功勞;罰,則是要扼殺混亂於搖籃之中。
Thumbnail
「賞罰之政,謂賞善罰惡也。賞以興功,罰以禁奸,賞不可不平 ,罰不可以不均。」 賞善罰惡,這麼簡單,小學生也知道。 不過小學生通常不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諸葛亮說,對我有利的就是善,亂我安穩的就是惡。所以賞,是為了希望人民士兵建立更多的功勞;罰,則是要扼殺混亂於搖籃之中。
Thumbnail
考黜的意思,是引導「善」,廢除「惡」。 明智的君主在上,內心如同蒼天一樣清楚明白,察知天下所有的善惡。即使是最小的官員,或是平民老百姓,也在蒼天的眷顧之下。 任用賢能善良的人,廢去貪心懦弱的人。兢兢業業的治理國家,讓更多的賢人聚集過來。這就是引善除惡所帶來的好壞。 欸?哪裡講到壞了?
Thumbnail
考黜的意思,是引導「善」,廢除「惡」。 明智的君主在上,內心如同蒼天一樣清楚明白,察知天下所有的善惡。即使是最小的官員,或是平民老百姓,也在蒼天的眷顧之下。 任用賢能善良的人,廢去貪心懦弱的人。兢兢業業的治理國家,讓更多的賢人聚集過來。這就是引善除惡所帶來的好壞。 欸?哪裡講到壞了?
Thumbnail
「舉措之政,謂舉直措諸枉也。」 舉直的「舉」很好理解,舉用起用。 為什麼說「直」?孔子說過「以直報怨」嘛,你要起用的不是好的人,有德行的人,而是正直的人。 好壞賢能,本身有很多主觀性的判斷。同樣是說話很直,我們身為聽者會因為自己的情況去判斷好壞。 不要,諸葛亮的意思就是先不要判斷,是直男就先用了再說
Thumbnail
「舉措之政,謂舉直措諸枉也。」 舉直的「舉」很好理解,舉用起用。 為什麼說「直」?孔子說過「以直報怨」嘛,你要起用的不是好的人,有德行的人,而是正直的人。 好壞賢能,本身有很多主觀性的判斷。同樣是說話很直,我們身為聽者會因為自己的情況去判斷好壞。 不要,諸葛亮的意思就是先不要判斷,是直男就先用了再說
Thumbnail
「治人之道,謂道之風化,陳示所以也。」 老實說,我每次打開古文,像這種開頭,我也是看不懂在說什麼的。 不懂的東西,就像有牢固防禦的對手,首先一定要找到切入口。 「道」,過去三篇都是「政」,視聽之政,察疑之政,這次卻是治人之道。事實上一直到《將苑》篇以前,除了治人之外全都是政。
Thumbnail
「治人之道,謂道之風化,陳示所以也。」 老實說,我每次打開古文,像這種開頭,我也是看不懂在說什麼的。 不懂的東西,就像有牢固防禦的對手,首先一定要找到切入口。 「道」,過去三篇都是「政」,視聽之政,察疑之政,這次卻是治人之道。事實上一直到《將苑》篇以前,除了治人之外全都是政。
Thumbnail
納言篇很簡單,其實就是順著視聽篇,講究「廣納諫言」。 四個字就講完,諸葛亮為什麼要寫一篇? 就讓我們繼續來扮演諸葛亮的弟子吧!
Thumbnail
納言篇很簡單,其實就是順著視聽篇,講究「廣納諫言」。 四個字就講完,諸葛亮為什麼要寫一篇? 就讓我們繼續來扮演諸葛亮的弟子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