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言篇很簡單,其實就是順著視聽篇,講究「廣納諫言」。
「納言之政,謂為諫諍,所以採眾下之謀也。故君有諫臣,父有諫子,當其不義則諍之,將順其美,匡救其惡。」
諫諍大家都會查字典,兩個都是規勸的意思。
諸葛亮不是這麼說,學學諸葛亮:諫諍就是要採取臣民們的意見。
這是一個因為存在「上下關係」才使用的詞,葛亮的意思是這樣。想想也是吧,誰跟朋友同學在諫諍的。
有願意聽大臣規勸的君主,才有諫臣。
有能夠接納兒子指正的父親,才有諫子。
不然貼一個亂臣賊子的標籤就推出去殺了,諫個屁。
君王長輩有不義之處,要勸告。要順著他的長處優點,去匡正他的錯誤缺點。
我們平常都想說諫諍就是跳出去嗆老闆,諸葛亮不是這麼說。即使是一個願意接受建言的君長,你還是要懂一些說話的藝術。
說話,也是兵法。
「惡不可順,美不可逆;順惡逆美,其國必危,夫人君拒諫,則忠臣不敢進其謀,而邪臣專行其政,此為國之害也。」
順美逆惡,老實說,其實也是班昭的後宮教學重點。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後宮也好臣子也好,自己要有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
要是君王拒絕諫言,那就沒有諫臣啦,就算是忠臣也不敢吭屁。
這時候,就是順惡逆美的邪臣當道時間。
「故有道之國,危言危行;無道之國,危行言孫,上無所聞,下無所説。」
這基本是《論語》改的句子,有趣的是諸葛亮並沒有用「經書引用法」。
山東出身的諸葛亮,跟儒家的關係又是如何呢?
好,危言危行一般都說是正直的言行。
台灣很喜歡把「非一般使用性質」當作是成語,就是說「危」這個字就是危,沒有正面意義。但危言危行在這裡被反過來使用了。
無所謂,老師說的就是對,字典就是神的語言不會錯。
理解古文,很重要就是前後文,以及與其他用法交叉比對。
無道之國,危行言孫(遜)。其實就跟前一句一樣。
君王無道,忠臣閉嘴。
也就是這邊的「危」,我覺得解釋成「戒慎恐懼」「小心翼翼」之類的感覺比較好。因為即使在有道(君王聽話)之國,你一樣要去小心謹慎的判斷行為跟言語的正確性。
那當然小心謹慎的結果,確實也就是要正直的行為跟言語。
而無道之國,臣子閉嘴,也就引發了「上無所聞,下無所説」。
「故孔子不恥下問,周公不恥下賤,故行成名著,後世以為聖。是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矣。」
你看諸葛亮還是很尊重孔子的,或許是他知道危言危行更早的出處吧。
雖然才第二篇,但諸葛亮很明顯是一個注重「互為因果」的人。
本篇的開章跟結尾都是「納言」帶來的好處,但中間講述的則是,重點是要讓臣民敢言。
屋子漏水,是上面破洞。
上面不修,下面不好。
我開始覺得這不是什麼諸葛亮兵法了。
這篇的淺白跟細心解釋的程度,如果不是《諸葛氏家訓》,那肯定是《阿斗教材》。
就讓我們繼續來扮演諸葛亮的弟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