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的斷捨離_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30310_國營事業考試用書
20230310_花了2千多塊購買的考試用書,只留下英文一本(因為本身對英文還有興趣,就算不為了考試),其他的第一次在網路的分享社團,算得上是幸運的我,首次分享體驗遇上的團友就很好。
如果加上報名費用1千塊,其實也是白忙活一場。我想說的是,在心裡不踏實不知所措的那時候,我想著之前有補過習,也許準備一下,有考有機會。然而翻了幾次之後,連考場也沒踏進去。但還是擱置了大半年後才送出,即便前途茫茫、未來堪憂,工作不知何時有起色,卻終於明白,我這種想抓住一根自己真心沒興趣、而又希望渺茫的稻草的心態,會不會也是再度浪費人生呢?
avatar-img
1會員
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想跟小美說:“媽謝謝妳把我生下來,給我這段人生旅程的機會,在此時此刻可以體驗這個豐富的世界,真是太好了。很抱歉。當小時候外婆在告訴我妳是不負責任的沒用的媽媽時,若是那時的我能夠開導外婆就好了。外婆不是壞人,要是當時的我可以告訴她,請外婆就當是投資在我身上,大家不也都說我是她的小女兒,往後我長大會好好
有時開不了口拒絕。有時說了也拒絕不了。接受了卻百般抗拒的懊惱心情,接著懊惱又牽扯到自責。甚至,在當下的我,根本沒發現自己潛藏著的討好信念。 習慣性討好身邊的人。習慣性接受要求。習慣性忽略自己的心聲。這習慣是從何而來?諮詢專業人士的話,可以得到許多關於“原因”的解答,例如原生家庭的影響。然而每個人狀況
我在想要不要用“人類”這個詞,似乎若用了,有點以偏概全。如果用“我們”,又感覺也不是所有人想法都一致。 總之,對於現實生活的不理解,常想著尋求一個答案。例如, “為何事與願違?”“為何他有的我沒有?” “為何我不能擁有那樣的父母?”等。 因此,產生了“因果報應”、“業障”或者歸咎給不可考的上輩
想跟小美說:“媽謝謝妳把我生下來,給我這段人生旅程的機會,在此時此刻可以體驗這個豐富的世界,真是太好了。很抱歉。當小時候外婆在告訴我妳是不負責任的沒用的媽媽時,若是那時的我能夠開導外婆就好了。外婆不是壞人,要是當時的我可以告訴她,請外婆就當是投資在我身上,大家不也都說我是她的小女兒,往後我長大會好好
有時開不了口拒絕。有時說了也拒絕不了。接受了卻百般抗拒的懊惱心情,接著懊惱又牽扯到自責。甚至,在當下的我,根本沒發現自己潛藏著的討好信念。 習慣性討好身邊的人。習慣性接受要求。習慣性忽略自己的心聲。這習慣是從何而來?諮詢專業人士的話,可以得到許多關於“原因”的解答,例如原生家庭的影響。然而每個人狀況
我在想要不要用“人類”這個詞,似乎若用了,有點以偏概全。如果用“我們”,又感覺也不是所有人想法都一致。 總之,對於現實生活的不理解,常想著尋求一個答案。例如, “為何事與願違?”“為何他有的我沒有?” “為何我不能擁有那樣的父母?”等。 因此,產生了“因果報應”、“業障”或者歸咎給不可考的上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即將迎來2024 下半年,回顧這前半年,很挫折地發現自己所有的嘗試彷彿都是徒勞。文學投稿、翻譯工作面試、僑委會海外交流計畫,或是國科會專案,幾乎通通都沒過。 但是,心理學給了我一套新的詮釋觀點。
Thumbnail
雖然我不能否認考完段考的重要性。 但忙碌的生活似乎是沒有一個終點。 班際球賽、物理報告、化學實驗拍攝影片、剪輯、專題、校外教學,然後又段考。
如同先前文章所說:如果會焦慮,可能是代表你準備不夠。在進行最後的統整時,才發現原來我的讀書態度有多麼的鬆散,許多同樣類型的題目一錯再錯。
Thumbnail
選擇困難是資訊洪流時代的必然,關鍵字搜尋後跳出一堆文章,到底那個可信?那篇合適?沒有標準答案且因人而異。英文學習沒有捷徑,只能踏實行之,既要有字彙量又要懂文法,尤其是還得用英文寫出文章時。學習過程不會都是快樂的,難免有壓力,但學習有所得的成就感是充實的。我試著分享自身的英文學習歷程、方法與工具書,以
Thumbnail
國小時,接觸課外閱讀很少,到高中會到圖書館看雜誌、倪匡小說,開始有些略設課外閱讀,求學背景被成績內心所綁架,認為考上一間好的高中、大學是自己求學目標,到大學考試完,對於升學考試幻滅,至於為何幻滅這留在結尾分享。 大學到北上求學,大一開學初期到假日時,宿舍人煙罕至,內心也充滿一些孤獨感,為
Thumbnail
去年底,萌起了想再考一次多益的想法。 印象中上次考多益測驗是大一的時候,那時剛考完指考不久,自以為還有點英文實力所以就去裸考,殊不知只考了300-400分!哈哈。 在那之後就沒有想要再去嘗試。
考在職專班是自己的人生規劃之一,只是不知道這一天會這麼快到來,不曉得自己的衝動是好還是不好。 現在的我,很喜歡研究所科系,但心裡面總是會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失敗、英文作文好難,所以有時候都會逃避讀書,但深深了解只有去克服困難,才能更進一步。 從現在開始,給自己的短期目標就是:考到在職專班研究所,降
Thumbnail
我記得之前方格子好像有一個2023年度看書清單的徵文,那時候原本想投稿結果錯過了時間,一直找不到這個徵文主題。原本想說算了來不及投稿那我晚一點寫好了,因為那時候也在趕工寫其他篇。 去年其實也有給自己一個小目標是每個月都買一本書來閱讀,一開始的確都有達成目標但之後因為工作關係和網拍工作,書本雖然買了
Thumbnail
開始整理東西後發現自己買太多相同品項的東西,很多都過期。 然後書是很大的問題,如果是紙本書真的是很麻煩,可是現在實在很多爛書,所以幾乎還是以借的為主,買電子書可以大大減低開銷和處理問題。 不看網路廣告和廣告電子報,不衝動購買真的會省很多錢。 到實體店面實際買商品,也增加自己會考慮要不要買和實際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即將迎來2024 下半年,回顧這前半年,很挫折地發現自己所有的嘗試彷彿都是徒勞。文學投稿、翻譯工作面試、僑委會海外交流計畫,或是國科會專案,幾乎通通都沒過。 但是,心理學給了我一套新的詮釋觀點。
Thumbnail
雖然我不能否認考完段考的重要性。 但忙碌的生活似乎是沒有一個終點。 班際球賽、物理報告、化學實驗拍攝影片、剪輯、專題、校外教學,然後又段考。
如同先前文章所說:如果會焦慮,可能是代表你準備不夠。在進行最後的統整時,才發現原來我的讀書態度有多麼的鬆散,許多同樣類型的題目一錯再錯。
Thumbnail
選擇困難是資訊洪流時代的必然,關鍵字搜尋後跳出一堆文章,到底那個可信?那篇合適?沒有標準答案且因人而異。英文學習沒有捷徑,只能踏實行之,既要有字彙量又要懂文法,尤其是還得用英文寫出文章時。學習過程不會都是快樂的,難免有壓力,但學習有所得的成就感是充實的。我試著分享自身的英文學習歷程、方法與工具書,以
Thumbnail
國小時,接觸課外閱讀很少,到高中會到圖書館看雜誌、倪匡小說,開始有些略設課外閱讀,求學背景被成績內心所綁架,認為考上一間好的高中、大學是自己求學目標,到大學考試完,對於升學考試幻滅,至於為何幻滅這留在結尾分享。 大學到北上求學,大一開學初期到假日時,宿舍人煙罕至,內心也充滿一些孤獨感,為
Thumbnail
去年底,萌起了想再考一次多益的想法。 印象中上次考多益測驗是大一的時候,那時剛考完指考不久,自以為還有點英文實力所以就去裸考,殊不知只考了300-400分!哈哈。 在那之後就沒有想要再去嘗試。
考在職專班是自己的人生規劃之一,只是不知道這一天會這麼快到來,不曉得自己的衝動是好還是不好。 現在的我,很喜歡研究所科系,但心裡面總是會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失敗、英文作文好難,所以有時候都會逃避讀書,但深深了解只有去克服困難,才能更進一步。 從現在開始,給自己的短期目標就是:考到在職專班研究所,降
Thumbnail
我記得之前方格子好像有一個2023年度看書清單的徵文,那時候原本想投稿結果錯過了時間,一直找不到這個徵文主題。原本想說算了來不及投稿那我晚一點寫好了,因為那時候也在趕工寫其他篇。 去年其實也有給自己一個小目標是每個月都買一本書來閱讀,一開始的確都有達成目標但之後因為工作關係和網拍工作,書本雖然買了
Thumbnail
開始整理東西後發現自己買太多相同品項的東西,很多都過期。 然後書是很大的問題,如果是紙本書真的是很麻煩,可是現在實在很多爛書,所以幾乎還是以借的為主,買電子書可以大大減低開銷和處理問題。 不看網路廣告和廣告電子報,不衝動購買真的會省很多錢。 到實體店面實際買商品,也增加自己會考慮要不要買和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