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心】你沒有失敗,這是潛伏學習

【談談心】你沒有失敗,這是潛伏學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即將迎來2024 下半年,回顧這前半年,很挫折地發現自己所有的嘗試彷彿都是徒勞。文學投稿、翻譯工作面試、僑委會海外交流計畫,或是國科會專案,幾乎通通都沒過。

是不是我想嘗試的事情太多,每件事情只求完成打個勾,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但偶然再次讀到這句教授先前說過的話,突然有一番不同的體悟: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為什麼呢?因為就算不完美,我們還是學到東西了。知識或真理只是隱而不顯,就像老鼠走迷宮時,就算沒有獲得起司還是會在腦中建立起迷宮的地圖,記得在哪個方向轉彎可以找到出路。而我們就是從完成事情的過程中成長的。成果隱而不顯又如何?全都是生命的養分啊。

等到實驗人員在迷宮中放入起司,你們猜老鼠的反應是什麼呢?的一下,立刻就找到出口了。這就是心理學中,托爾曼(Tolman)等提出的著名的「潛伏學習(latent learning)」:沒有酬賞一樣可以學會知識,只不過外在行為一時之間看不出來。

巴菲特也曾幽默地表達成功並非一蹴可幾:「Some things take time. You can’t produce one baby in one month by getting nine women pregnant.有些事需要時間。你不可能靠著同時讓九名女性懷孕,就在一個月內就生出一個小孩。」或許所有成功背後,都是更多更多的失敗與淚水。只是那些都沒有被看見。人們只看見成功彷彿啪的一聲就從天上掉下來,而沒看見背後的堅持不懈。

Some things take time. You can’t produce one baby in one month by getting nine women pregnant.有些事需要時間。你不可能靠著同時讓九名女性懷孕,就在一個月內就生出一個小孩。

Some things take time. You can’t produce one baby in one month by getting nine women pregnant.有些事需要時間。你不可能靠著同時讓九名女性懷孕,就在一個月內就生出一個小孩。

一切都是長遠來看的。如果說失敗的次數和成功的次數成正比,那麼只要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確的,就算是像薛西弗斯重複而認命,緣分也會帶來成果吧。或許我們不是堅強的人,遇到挫折很容易就感到沮喪,但我們可以是堅韌的人,跌倒後很快就能重新站起來。

或許我們不是堅強的人,但依然可以是堅韌的人,跌倒後很快就能重新站起來。

或許我們不是堅強的人,但依然可以是堅韌的人,跌倒後很快就能重新站起來。


我會繼續探索人生的迷宮,等著起司放下來的那一天。

或許我們不是堅強的人,但依然可以是堅韌的人,跌倒後很快就能重新站起來。

謝謝大家閱讀到這邊,也歡迎閱讀我的其他心理學相關文章:

【談談心】親子關係中的課題分離:讓父母走下神壇,找到通往成熟的路

【談談心】唸心理系之前,你需要知道的5件事

【談談心】正面思考,戴上玫瑰色眼鏡,邁向幸福…嗎?


avatar-img
小芝女看天下
129會員
164內容數
📖旅行 X 生活省思 X 文化觀察 X 翻譯思考 💡生命是一場旅行,這裡將分享我的旅行攻略、生活省思、文化觀察,包括交換與省錢旅遊攻略、心理學與生活省思等,即將拓展至托福準備攻略,還請期待。 🩵相逢即是有緣,謝謝你聽我的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芝女看天下 的其他內容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新春熱門娛樂的樂透、刮刮樂,各位是否已經試試手氣了呢?日前有新聞報導,民眾請ChatGPT以歷年最常被抽中的號碼預測下期開獎結果,竟然還真的中獎,但也有民眾嘗試數次後全數槓龜。究竟樂透為何如此吸引人?請AI以歷年數據預測有根據嗎?讓我們就從心理學的角度,揭開樂透神秘又迷人的面紗吧!
過去讀了Daniel Kahneman的經典著作 《快思慢想》中譯版之後,總覺得自己理解不夠透徹,決定回去讀原文,在解讀的過程中嘗試透過自己的語言來理解,因此把自己最深受吸引的節展望理論的內容,試圖自己翻譯一次。在此分享自己的翻譯,希望與大家一起討論、學習。若有任何疑慮還請告知,非常謝謝!
台大心理系葉素玲教授與其領導的EPA實驗室舉辦的「用心理學設計人生工作坊」行之有年,目的之一是將心理學的抽象知識,轉化為可以實際改善生活的行動。工作坊上半日啟發我們覺察內在動機,下半堂課我們探討專注的重要性,設計自己的心流體驗,讓內在動機發揮最強大的功能,最後透過正念,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質。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新春熱門娛樂的樂透、刮刮樂,各位是否已經試試手氣了呢?日前有新聞報導,民眾請ChatGPT以歷年最常被抽中的號碼預測下期開獎結果,竟然還真的中獎,但也有民眾嘗試數次後全數槓龜。究竟樂透為何如此吸引人?請AI以歷年數據預測有根據嗎?讓我們就從心理學的角度,揭開樂透神秘又迷人的面紗吧!
過去讀了Daniel Kahneman的經典著作 《快思慢想》中譯版之後,總覺得自己理解不夠透徹,決定回去讀原文,在解讀的過程中嘗試透過自己的語言來理解,因此把自己最深受吸引的節展望理論的內容,試圖自己翻譯一次。在此分享自己的翻譯,希望與大家一起討論、學習。若有任何疑慮還請告知,非常謝謝!
台大心理系葉素玲教授與其領導的EPA實驗室舉辦的「用心理學設計人生工作坊」行之有年,目的之一是將心理學的抽象知識,轉化為可以實際改善生活的行動。工作坊上半日啟發我們覺察內在動機,下半堂課我們探討專注的重要性,設計自己的心流體驗,讓內在動機發揮最強大的功能,最後透過正念,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