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花多少學費,才能做好電商?談電商的成本項目與成本結構
要進入一個新的領域,一定要了解這個產業的成本結構。很多人轉型開電商遇到的最大誤區,就是以為電商只要開個網站,下廣告,就可以開始賣東西了。毛利應該很高,從而誤解了電商的成本結構。
成本結構,決定了在這個產業裡想要賺錢,哪些環節是關鍵。從此也延伸出,對於
想開公司的你,要想在新產業立足,需要具備的專業能力。
拆解一筆 1500 的訂單,你會賺多少錢?
對均價低於 1000 元的商品來說,在電商常見的客單價約 1200~2000 元之間。如果我們抓 1500 元左右的客單價。這 1500 元裡面:
- 材料成本約佔 30-40%,約 525 元
- 廣告費若抓 ROAS 3-5 之間,費用假設為 350 。
- 倉儲、出貨、物流成本視東西大小,合計可能也要個 120-180 元。
到目前為止,如果廣告成效不錯,ROAS 到 5,也已經花費千元。這還不包括人事、管理、辦公室租金、設備等固定成本,也還沒扣稅。這些都要從剩下的 500 元利潤空間中扣除。
人士成本與其他固定開支
一家公司大概要有多少人?5 個人可能很多人嫌少。但如果公司共聘請 5 個員工,一個月合計 20 萬。辦公室租金一個月約 5 萬。先忽略其他項目,光這兩項,一個月就要賣出 500 張訂單才能損平。(只是損平而已,還沒開始賺錢)但這絕對是低估的數字。廣告剛開始打時,廣告代理商會抽成,會提醒你也要做社群行銷,要有小編,要曝光到媒體,要置入性行銷,要找網紅,要寫文章,要做 SEO,要做 CRM……
通常會野心勃勃進軍電商領域的,常見傳產製造、實體零售品牌兩種產業的老闆。然而電商相對這兩種產業,有太多看不到的隱形成本。若想要電商進行數位轉型,絕不只是上架產品這麼簡單。
如何較順利的進入電商領域?
這麼說並不是要打消志氣,而是提醒,就算是電商也一樣,一個事業的開始,一定是要花錢的。
如何較無痛的進入電商?分享一些關鍵的思維:
1. 敏捷:選擇比努力重要。
電商世界錢花的快但來的也快。因此迭代復盤速度要快,把一項成果細切,可以做一百分的,先做 30 分就要找使用者驗證,做到 60 分就要丟到市場看競爭力。
2. 起步階段,專注比布大局重要。
若剛進入電商領域,在缺乏 domain knowhow 之下,可以先從一兩個品項開始操作起,戰線不要拉太長。
3. 先有轉換率,再找流量
4. 取得早期市場的反饋真的太重要了
5. 口碑評價比認證更值得信任
6. 把視野放大,但也要看懂腳下正踩著的路
7. 掌握風向
科技無時無刻都在改變消費趨勢。掌握紅利就能事半工倍。紅利可以簡單思考成 TA 的注意力。具體包含:正在興起的通路,正要走紅的內容等。
8. 累積數位資產
時時檢視自己的成本是花在為人作嫁,例如投廣告,還是在之後可以變賣的數位資產上。如高流量的網站、主題式內容、網站數據
9. 不要忽略了時間成本,以及自己的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