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zy的孟德爾頌與貝多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1924年10月生於匈牙利的天才女小提琴家Johanna Martzy,7歲時成為匈牙利傳奇小提琴教師 Jenő Hubay的關門弟子,13歲即展開職業奏生涯,並在1940、1942、1947分別得到 Reményi Prize、Hubay Prize、Concours International d’Exécution Musicale等大獎。在許多樂迷心目中,Martzy的演奏是神品,當中不無「物以稀為貴」的促成吧,因為她傳世的錄音不多。1950年代初期,曾在德國DG公司出了少數唱片,

屢得演奏大獎的匈牙利天才女小提琴家Johanna Martzy(1924-1979)的傳世錄音很少,1950年代初期,曾在德國DG公司出了少數唱片,其中最珍貴的是1953年的德佛札克小提琴協奏曲。1954、1955兩年,由EMI兩大分支之一的English Columbia錄製的8張算是比較有「系統」的,都是單音,以ANGEL商標在美國發行。那之後她即以現場演出為主,未再做商業錄音,這8張唱片的首刻,因此成為收藏家眼中的極品,6、7年前我親眼見過有人以新台幣10萬元買下一片NM的巴哈無伴奏,簡直嚇死了。

今天聽的這張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和貝多芬兩首早期羅漫曲,係1955年在倫敦Kingsway Hall搭配由Paul Kletzki指揮愛樂交響的演奏錄音,正是ANGEL出的8片之一,編號35236,當然不是首刻,估計是1950年代末的復刻版,時至今日,也算相當古老了,當年1千出頭買的,想到那張10萬的,就感覺很超值。

 

avatar-img
19會員
1.8K內容數
自幼愛讀詩寫詩,甚至夢想以此為職志,經過為五斗米折腰的哀樂壯、中年,早已放下「不切實際」,但舊情難忘,老來得暇,重拾詩筆,漫寫生命中的吉光片羽,自娛而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你知道嗎?其實電子音樂歷史中的先驅大多為女性,但她們至今近乎被遺忘,或是說她們的影響被淡化了,早在1938年,喬安娜·貝爾(Johanna Magdalena Beyer)就發表了第一部由女性創作的電子樂譜《 Music of the Spheres 》,從那時起,許多女性開始紛紛踏入電子音樂領域。
Thumbnail
維也納隨想曲出版於1910年,是奧地利的小提琴家和作曲家Fritz Kreisler最早以自己的名字發表的作品之一。Kreisler以演奏家身分迎來演奏生涯的第一次高峰,但作為作曲家,他大部分的作品卻不用自己的名字發表。該曲透過對小提琴技巧和音樂的巧妙處理,展現出維也納宮廷風情。值得反覆琢磨和聆聽。
一晃眼,很多年沒有認真地彈琴了。上一次認真彈琴有找老師學,一整年都在彈很難的貝多芬奏鳴曲 (我猜是因為貝多芬是所有主修鋼琴的音樂系學生必修,老師對貝多芬比較熟的關係 ) 。昨天看到格友清月在彈小奏鳴曲,感覺實在是太懷念了 ! 因為被敲碗分享,就試著分享一下我彈的第10首第二樂章。 其實鋼琴很多年沒
Thumbnail
我深知這些身懷才華的演奏家、歌唱家、指揮者,都曾經過長期磨練,在最適當的時機,最佳狀態,成就完美的演出,是他他們畢生的心願。然而時間的考驗也是嚴苛的, 公認最完美的演出,常出現在不同的人生時段。 在音樂世界的競爭,又是如此無情, 新星的崛起,巨星的殞落,可謂家常便飯。
Thumbnail
小提琴家Puppo還形容包凱里尼是「海頓的夫人」。因為在同時期,他的弦樂作品時常被認為與海頓有同等的份量。雖然他們倆人熟識,但包凱里尼在海頓的風格影響之下,作品仍能保有強烈個性,並且朝向更加大膽的方向邁進,更是不容易!
Thumbnail
南韓小提琴家金本索里的故事展現了她超級勤奮的精神和對音樂的無止境追求,她的美不僅僅是外貌,更是一種隨著時間持久的內在美。她憑藉著努力證明音樂之美與容貌之美已畫上等號,與世界頂尖樂團和指揮大師定期合作,更是值得被細細品嚐的音樂家。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你知道嗎?其實電子音樂歷史中的先驅大多為女性,但她們至今近乎被遺忘,或是說她們的影響被淡化了,早在1938年,喬安娜·貝爾(Johanna Magdalena Beyer)就發表了第一部由女性創作的電子樂譜《 Music of the Spheres 》,從那時起,許多女性開始紛紛踏入電子音樂領域。
Thumbnail
維也納隨想曲出版於1910年,是奧地利的小提琴家和作曲家Fritz Kreisler最早以自己的名字發表的作品之一。Kreisler以演奏家身分迎來演奏生涯的第一次高峰,但作為作曲家,他大部分的作品卻不用自己的名字發表。該曲透過對小提琴技巧和音樂的巧妙處理,展現出維也納宮廷風情。值得反覆琢磨和聆聽。
一晃眼,很多年沒有認真地彈琴了。上一次認真彈琴有找老師學,一整年都在彈很難的貝多芬奏鳴曲 (我猜是因為貝多芬是所有主修鋼琴的音樂系學生必修,老師對貝多芬比較熟的關係 ) 。昨天看到格友清月在彈小奏鳴曲,感覺實在是太懷念了 ! 因為被敲碗分享,就試著分享一下我彈的第10首第二樂章。 其實鋼琴很多年沒
Thumbnail
我深知這些身懷才華的演奏家、歌唱家、指揮者,都曾經過長期磨練,在最適當的時機,最佳狀態,成就完美的演出,是他他們畢生的心願。然而時間的考驗也是嚴苛的, 公認最完美的演出,常出現在不同的人生時段。 在音樂世界的競爭,又是如此無情, 新星的崛起,巨星的殞落,可謂家常便飯。
Thumbnail
小提琴家Puppo還形容包凱里尼是「海頓的夫人」。因為在同時期,他的弦樂作品時常被認為與海頓有同等的份量。雖然他們倆人熟識,但包凱里尼在海頓的風格影響之下,作品仍能保有強烈個性,並且朝向更加大膽的方向邁進,更是不容易!
Thumbnail
南韓小提琴家金本索里的故事展現了她超級勤奮的精神和對音樂的無止境追求,她的美不僅僅是外貌,更是一種隨著時間持久的內在美。她憑藉著努力證明音樂之美與容貌之美已畫上等號,與世界頂尖樂團和指揮大師定期合作,更是值得被細細品嚐的音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