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自評|個人品牌工作坊實作紀錄

2023/04/2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猜,問題是在我要成為什麼樣的個人品牌吧?
這是一篇參與 vocus個人品牌工作坊後記錄的自我剖析
2019年3月,一個很照顧我的、研究所同學的母親突然過世。當時我開了臉書粉專,記錄下在土耳其遇到的事情,心裡只有一個想法:『我要讓更多人知道這些人、事、物都存在過。』
臉書粉絲大約兩三千,疫情還沒降臨,世界一片祥和,我與土耳其的關係沒有劍拔弩張,和前男友的關係還算穩定,甚至曾經有粉絲帶著鱈魚香絲來土耳其看我。疫情開始,靠著定期更新和一些疫情期間在土耳其遇到的、更怪的事,粉絲漲到快五千,甚至被臺灣新聞台轉播;這期間,偶爾一些貼文曾被臉書警告(比如維吾爾人證言的翻譯或是帕卡鼠幫忙在ptt備份的這篇)只好下架。直到2022年底才把紅標擺脫。我那時候發現好像如果自己不夠強大,言論反而會一直受到束縛。這可能是讓我開方格子的原因之一,然後發表了第一篇文章。變成臉書貼文為主,方格子放的長文為輔。靠著大部分戲謔與負面的情緒,從2019年三月到2020年七月約一年半的時間,我的臉書粉絲便從零漲到了四千。
我覺得自己寫作的初衷一直在變。很明顯的是那段還在擴張的時期──2021年初我畢業了回到臺灣,斷了一堆關係,在一段很長的情緒風暴中,我很排斥觸碰甚至看見任何關於土耳其的事。甚至有種『土耳其真的是我選擇的路嗎?還是只是小時候的我腦波弱、被媽媽影響了一生還不知道?』的疑惑。我投履歷,不排斥的全部都去面試,面試過家庭企業、葬儀社老闆、傳產等等,最後選擇了薪水最高的那份,做了三個月,又接到回臺灣前投過履歷的日本公司的回覆,二話不說就辭職,在臺灣我仍然會遇到同系畢業的朋友,當時太想擺脫土耳其了,一丁點都不想沾,一個讓我失望了無數次的國家,也讓我起了關閉粉絲專頁的念頭。粉絲數量不是非常多,但是會讓人捨不得、讓我時時想起開粉專初衷的數字。
方格子從一開始的定位就非常明確:建立內容有價,讓文字創作者獲得更多金援。我以前會覺得這點和我寫作、開粉專的初衷相悖(不是為了錢),但經過畢業後這剛好滿兩年的社會洗禮,我想文人都該先窮死餓死的年代應該要過去了,我得填飽肚子,才能有精神餘力紀錄下更多東西。

工作坊之後,我嘗試自評如下

我目前應該算是有個人品牌的內容創作者,翻了臉書粉專過去的貼文來看,我的形象和人物設定應該是滿明確的:會說土語、喜歡分享土耳其文化、用各種方式學語言的臺灣人。但在這個形象上也分享過許多其他內容創作,包含書評、政治評論等。
另外,因為學習了其他語言,我在別的平台上有其他的人物設定,並且有非文字的內容創造。但無法被歸類為『說土語的臺灣菸酒生』。目前其他的人設尚未被發展起來,大概也只有幾十位粉絲,還在思考要怎麼把跨語言跨文化的內容統一放在一個地方,受眾不同,似乎也不需要這麼做。
曝光管道有facebook、方格子、YouTube。以『說土語的臺灣菸酒生』來看,目前是擴張期的停滯期(?),雖然工作坊沒有提到這個階段。但目前看起來是這樣。
每一次粉絲突然增加的貼文,除了有關於土耳其的負面、搞笑消息之外,牽扯到台海政治、女權、女性社會地位(不論是臺灣還是土耳其的)也會突然讓臉書粉絲增加。近一年多來,日韓貼文也非常受到關注。
卡關、成長緩慢的主因:定位漸漸不明、沒什麼策略,然後又佛系發文。
已經做的部分
以前開過Likecoin,參加了創作者學院,盡量讓自己不要太久不發文。至今靠純寫作賺過報紙一稿八千元、雜誌幾百塊、文學獎獎金、代表學校出國參加研討會等等。但這些都和『說土語的臺灣菸酒生』似乎沒有直接關係,只是成為發文養分。
還沒做的部分
還沒決定以後臉書粉專的走向,已經不知道目前受眾到底是哪些人。想開Podcast,匯集大家在土耳其的特殊經歷訪問起來(我也經歷過的為主)。有一本土耳其的詩集我一直很想翻譯。也想把自己學語言和旅遊的心得分享出來。
曾經發願有多少粉絲就要寫多少文章,後來放棄了。也許可以重啟這個目標?
IG 目前還是偏個人生活帳,也許可以利用?
個人願景
其實就是想當作家或只靠文字賺錢。到目前為止支持我賺錢的除了語言教育就是翻譯。不能算是完全的文字創作。我希望自己能走到創新期,再讓自己更有規模一點。那些曾經深深影響過我的人事物就不會被遺忘。
最後加個初次的call to action......真的從來沒有做過這件事。大家喜歡這篇文章可以到方格子最新的贊助功能斗內我喔!(生硬)
贊助連結(價格可自填、付款方式也很多):https://vocus.cc/pay/donate/once/5e84e8e8fd89780001bb543a?planId=60ab31f1fd897800019bff5f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紀錄一些菸酒生在土耳其遇到的瑣事和反思,不浪漫、不旅遊、不神秘,就像土石流一樣,一坨拉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